电影推荐《小鞋子》,小鞋子电影介绍
分享生活,留住感动。
大家好!我是唐耀文。
今天,向大家推荐一部亲情励志电影,它有一个很普通的名字——《小鞋子》。
这是一部伊朗儿童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位小男孩无意间弄丢了妹妹的小鞋子并努力寻找小鞋子的故事。故事的情节比较简单,大致可以归纳为:补鞋、失鞋、寻鞋、换鞋、要鞋、赢鞋和新鞋这样七个部分。
一、补鞋
影片的开始,便是一位鞋匠在为影片的主人公万阿里修补他妹妹的鞋子。一双饱经风霜的老手灵活地在一双破旧不堪的小红鞋上来回穿梭、敲打,不一会儿功夫,便将补好的小红鞋交到阿里的手中。
二、失鞋
阿里满心欢喜地揣着已补好的鞋,小心翼翼地放进一个黑色塑料袋里,因为他知道,这是妹妹唯一的一双小红鞋。可就在阿里到果蔬老板阿巴的店里买土豆时,那双放在货架下面的小红鞋竟被一位拾荒的老人不小心给收走了。
三、寻鞋
买完土豆找不到鞋子的阿里心里急得不知所措。他这里找找,那里翻翻,却无意中把果蔬老板的货架给弄翻了,弄得辣椒、西红柿洒了一地。阿里顿时被吓得目瞪口呆、手无足措,而等待着阿里的便是果蔬老板的一顿痛骂。此时的阿里心里委屈至极,他跟老板解释,但老板根本不听,还挥舞着拳头要揍阿里,阿里吓得连忙带上刚买的馕饼撒腿就跑。
回到家,阿里把丢鞋这个事情拐弯抹角地告诉了妹妹莎拉,莎拉听了,伤心地哭了起来。为了安慰妹妹以及不让妹妹把失鞋的事情告诉爸爸妈妈,阿里又再一次跑回到果蔬老板的货架前,想再找一找妹妹的小红鞋。他看了又看,翻了又翻,找了又找,可是连小红鞋的影子都没看到,而得到的竟是果蔬老板的一顿呵斥。
四、换鞋
没有鞋穿的莎拉心里非常难过。晚上,她给哥哥写纸条,问哥哥怎么办,哥哥告诉她,先不要把这件事告诉爸爸妈妈,上学可以穿他自己的球鞋去。同时作为补偿,哥哥把自己的一支新铅笔给了莎拉,莎拉这才勉强答应。于是,哥哥阿里和妹妹莎拉便开始轮流换穿球鞋去上学。
五、要鞋
在学校,妹妹莎拉无意中在另外一位小女孩的脚上看到了自己丢失的小红鞋。在确认好小女孩的住所后,莎拉便和阿里一起去小女孩的住所,打算要回那双小红鞋。不一会儿,兄妹俩发现,那位小女孩的父亲是位盲人。于是,善良的兄妹俩便打消了要回小红鞋的念头。兄妹俩可能觉得,那位小女孩比自己更需要那双小红鞋。
六、赢鞋
没有要回小红鞋的阿里觉得整件事是由自己引起的,理应由自己去承担责任,不管怎样,也得想办法给妹妹添置一双新鞋。
有一次,在学校公布的一则跑步比赛的候选人名单上,阿里看到了比赛的三等奖可以奖励一双球鞋时,他立马走到体育老师的办公室,跟体育老师说自己非常想去参加跑步比赛,但因名单已公布,体育老师也无法让阿里参赛,最后在阿里的苦苦哀求及跑步测试合格的情况下,体育老师这才答应让阿里参赛。
这时的阿里马上跑回家,把这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告诉了妹妹,并跟妹妹承诺自己一定可以拿三等奖,赢得那双崭新的球鞋给妹妹穿。
但结果却出人意料。阿里通过跑步比赛获得了一等奖,但一等奖的奖品里面没有球鞋。因此,阿里又一次失落地回到了家,又一次对不起妹妹,又一次在妹妹面前食言了。
七、新鞋
可能,失望的阿里和失落的妹妹并不知道,兄妹俩各有一双崭新的鞋子,它们此时此刻正在爸爸自行车的货架上静静地躺着、熟睡着,正在做着甜甜的梦,正在期待着兄妹俩的试穿,正在往家里赶呢……
记得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有这样一段话: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影片中的阿里是不幸的:首先是弄丢妹妹的鞋子;接着连续两次找鞋都未果,险些还被果蔬老板暴揍;然后是换鞋上学的过程中陆续迟到三次,差点被训导主任赶出学校;最后是参加跑步比赛没有赢得那双梦寐以求要送给妹妹的鞋子。
影片中阿里的家庭也是不幸的:一家五口居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屋子里,家具简陋、缺衣少食,母亲疾病缠身,父亲收入微薄,同时还有一个襁褓中的婴儿要哺育。
但影片中阿里的家庭同时也是幸福的:哥哥阿里和妹妹莎拉都是成绩优秀、乖巧懂事的孩子,母亲勤劳能干,父亲老实巴交。一家人相处融洽,连邻里关系也非常和睦。
整部影片中没有精彩的打斗,也没有酷炫的特效。有的只是一些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童年轶事;有的只是一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家庭生活;有的只是一些震撼人心的表现和那微不足道的举动……
与其说这是一部儿童电影,不如说这是一部家庭教育电影。它不仅适合我们的小朋友们观看,同样也适合我们大朋友们观看。
好了,本期的电影推荐到此结束,感谢您的陪伴,我们下期再会。
(原文发表于“蜗牛读书会”微信公众号)
上映于1997年的波斯影片《小鞋子》为什么会被很多人推荐?
《小鞋子》又名《天堂的孩子》,是一部由伊朗导演马基德马基迪所创作的剧情片,电影采用了精巧的叙事结构,为我们讲述了兄妹间的脉脉温情。而其中的民族风格又是电影本身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小鞋子》讲述的是伊斯兰教徒的生活,电影通过大量细节展现了伊斯兰文化特色;在阿里和妹妹多次穿行于街道的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充满本土风情的画面,充满民族特色的蓝色廊柱和镂空门框的建筑,裹着头巾的伊斯兰妇女,处处显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
1)阿里取回为妹妹修理的小鞋子时,不慎把这双妹妹仅,有的鞋子丢失了,为了免除父母的惩罚,他央求妹妹与他达成协议:每天妹妹上学时穿他的鞋子,然后下学后再换给他去上学。于是兄妹仅有的这双鞋子每天,就在两个人的脚上交换着,能够找回丢失的鞋子或者再拥有一双鞋子的渴望在两个稚嫩的心中与日俱增地堆积着,因为他们既要逃避父母以及迟到可能带来的惩罚,又要承受换鞋带来的种种不便,还要躲避对于他人鞋子的羡慕所带来的折磨.......
2)《小鞋子》以一种极其温情的目光,关注了一个普通儿童以自己的方式去实现一个梦想的全过程,真切的反应出伊朗贫穷儿童的悲戚与无助,诚信与快乐。一双鞋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影片中的阿里和他的妹妹沙拉来说,是秘密,是承诺,是理解,是亲情。贫困会让人陷入困境,但也是一种激励,为生活打拼的激励。
3)贫穷真的不算什么,不要丧失对美好事物的渴望,积极乐观,保持人性的真与善,一样能收获成长,实现人生价值。
催人泪下,看一遍哭一遍!伊朗电影《小鞋子》讲述了一个怎样悲伤的故事?
催人泪下,看一遍哭一遍!伊朗电影《小鞋子》讲述了一个生活在不富裕家庭的一对兄妹和一双鞋子的故事,家庭贫困的哥哥因为弄丢了妹妹的鞋子,为了弥补这个过错,他们向父母隐瞒了丢鞋的事实,因为伊朗采用男女分校制,所以两人共用一双鞋替换上学,由此引发了一连串心酸感人的悲伤的故事。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