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之地 吐槽,寂静之地国语
在《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的热度还在持续发酵的时候,一部小成本恐怖电影横空出世,那就是《寂静之地》,这部电影几乎全网好评,什么独树一帜,什么空前绝后,什么恐怖至极等等各种称赞的形容词,貌似这就是一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世之作!
一、时间
电影一开头的时间是89天,在这一天全家经历了第一场灾难,那就是小儿子的死亡!小儿子被杀的下一秒就是400多天(原谅我没有记清楚具体四百多少),这时候才开始各种追忆后悔自责,烧毁物品,总觉得太过于突兀,上下衔接过于牵强!然后下个时间点是473天,所有的时间存在极大的漏斗。
二、怀孕生子
三、结局过于仓促
导演用了开放式结局,我们可以自行想象,到底最后是母子四人活着亦或者是全家都走向死亡!然而整部影片都在讲述如何无声的避免引起怪物的注意,于是我们屏住呼吸,父亲的死是将电影推向高潮,也将观众的情绪凝聚到顶点,当这种情绪急需宣泄的时候,电影戛然而止。基本看完电影的人,第一反应都是“卧槽,这就完了?!”
四、剧情设定太弱智
我想《寂静之地》的怪物是史上最傻缺最弱智技能最差的怪物了,没有之一!只能通过声音来辨别,没有其他任何技能。而且长的巨丑无比,“开菊怪”这个称呼当之无愧。
另外一个地区三只怪,这么弱智的怪,能让所有人都死翘翘,只剩下这一家人,也是无敌了!世界上这么多人,难道就真的没人研究出这个怪物的弱点吗?更何况他们还有电视!
也许是导演就想表达在一个偏远地方,一家人跟怪物斗勇的故事吧!
五、观影体验
这一点跟电影无关,纯属吐槽观影素质!上一次看妇联3,旁边一对情侣属于二刷,于是全程都在剧透,看一个场景就说这个要死了,那个要灭了,提醒n次,完全不接受!
这一次,整个影院都是微信提示音,视频提示音,电话声……旁边依然坐着一对情侣,在不停的讨论剧情,安静的环境下就听见他们俩窸窸窣窣的说,这个怎么这样,那个怎么那样!观影素质极差。
言归正传,这部电影不是一无是处,还是有很多出彩的地方,比如里面对亲情的塑造,尤其是父亲临死前,对女儿的表白让人泪目。
所有人对小儿子的死的反应,父母的伤心,姐姐的自责,都让我们看到的亲情的伟大!
如何评价电影《寂静之地》?
传统恐怖片和惊悚片还是不一样,我觉得《寂静之地》属于后者。
传统恐怖片更侧重构筑神秘感与想象空间,后劲大;而惊悚片强调心理紧张与官能刺激,上头快。比如鬼片多是恐怖片,僵尸片多是惊悚片,也不能说哪种类型更吓人,还得看电影本身质量。
剧情本身不新鲜,成本和体量都很小,是典型的四两拨千斤。
之所以有新鲜感,是电影的独特设定:突然出现的怪物霸占了生物链顶端,它们狩猎人类,摧毁城市,现代文明土崩瓦解。怪物没有视力,只凭声音猎杀,幸存者只能屏住声息躲藏起来。总而言之,憋说话,不然会死。
于是“声音”成为电影最重要的元素,以及触发惊吓点的开关。所有故事推进,剧情转折,都围绕“声音”展开。而影院的黑暗让声音的影响更加凸显,好的音响又放大了此种效果。
仅靠概念上的这点新意,很多看来稀松平常一惊一乍的表现手法,回头想也并非多精巧的设计,但观影过程的确会吓到观众。对声音的压抑控制也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让惊吓感更容易传递出来。
这种基于“一个好点子”的故事,如果思虑不周,就难免在逻辑上出现这样那样的漏洞。《寂静之地》同样如此,很奇怪以现代文明而言,要建造和寻找超强隔音的居所会很困难么?若动手能力不足或找不到吸隔音材料,大可以搬去录音室,甚至KTV包间,最不济住电影院也行啊。
如此困境之下,尚有儿女的男女主角还要坚持夫妻生活并生育,这种为人类续种的责任感简直匪夷所思,要知道不能控制啼哭的新生儿完全就是一枚超级定时炸弹,而电影里的婴儿乖过了头,现实中只有被无良保姆喂了安眠药才会这样。
产期临近,老公还有闲心带儿子出去搞野化训练。又不是平时要上班,你啥时出门不行?叛逆期的女儿也野了出去,搞得女主角一人在家待产还招了两只怪物陪产。而且以怪物在电影中表现的行动力与智力,解决方案简直车载斗量,真不知怎么就毁灭了人类文明。当然要不这么弄,电影也就没那么紧张刺激了。
所以要享受电影的惊吓感,必须放弃对逻辑的纠缠,简单接收电影甩给观众的设定,只当它必然合理就是。
如果入了戏,熬过抒情过头,拖沓沉闷的前半段,别去想那些亲情主题啊角色成长啊之类没用的劳什子,后半部电影还是非常高能的。
你怎么评价影片《寂静之地》?
寂静之地这个影片反响很不错,他的设定很新颖,影片里有很多出众的人形怪物,但是这种怪物很弱,无论是人海战术还是红外线的异形都不算很太强,我是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去看的这部电影,我们在电影院看的时候,就发现这部电影有很多bug,地球快要被怪物攻陷了,没有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能抗衡他,居民只能自己保护自己,这里的怪物看不见东西,听觉十分出色,但是这些怪物太弱了,根本不堪一击,虽然这部影片有很多bug,但是它是一部全新类型的恐怖片,是最精彩的一部片子。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