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潮东方欲晓身先死林彪胞弟林向荣阵亡在建国前碎片

时间:2023-06-27 02:26:37阅读:1907
​​​几年前,著名演员陈宝国和冯远征曾经合作了一部电视剧《钢铁年代》。电视剧的开篇,便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四野解放鞍山的一幕。着重刻画了一场招降与诈降之间的较量场景。《钢铁年代》海报在电影《集结号》开场…

​​​几年前,著名演员陈宝国和冯远征曾经合作了一部电视剧《钢铁年代》。电视剧的开篇,便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四野解放鞍山的一幕。着重刻画了一场招降与诈降之间的较量场景。

《钢铁年代》海报

在电影《集结号》开场篇幅中,也出现了中原野战军一个连队在进攻中遭到国民党守军诈降,而牺牲了一名指导员的故事。​

《集结号》海报

而在真实的历史中,这种战场招降与诈降也的确时有发生。其中,在著名的太原战役中,便有一位解放军团长因此牺牲在国民党军的诈降之下。这名团长,便是开国元帅林彪的胞弟,林向荣。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兵团第66军第197师590团副团长。

林向荣

林彪兄弟姊妹六个,除年龄最大的姐姐和年龄最小的妹妹外,中间是四兄弟,他们从大到小名字分别是庆佛、育容(林彪)、育菊(林程)、向荣。这四兄弟的字号按照“正、大、光、明”四字排序,林彪字“祚大”,而林向荣字“祚明”。

林家谱序

第一次国共合作,即广州大革命时期,林彪受同族两位堂兄的革命熏陶,在林育英,林育南的引领下,成了黄埔军官学校的第四期学员,此后跟随中共参加了南昌起义,并上了井冈山,在长期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逐步成长为中共武装力量的优秀高级指挥员。他长时间没有和家人联系。

中共早期领导人之一,林彪堂兄林育英(化名:张浩)

林育南

1937年初,其弟林育菊曾经到过延安,并见到了时任红军大学校长的二哥林彪。林彪向弟弟介绍了当时全国的革命形势并且送给他一份“红大”的招生简章,让他带回去广为宣传。

林家老宅在抗战中被日军烧掉大部,72年曾彻底被毁

在家中的林向荣知道了二哥的音讯特别是看到这份简章后,立刻表示要去延安参加革命。他还召集了另外几个青年一行9人一起上路,其中还有林彪的侄子林欣然、外甥陈得之(林彪姐姐林宝珠之子,烈士)。

林家大湾全貌

1938年林彪赴苏联治病之后,林向荣已是抗大四期学员。毕业之后,他被分配到晋察冀边区第三军分区任副连长。在晋察冀边区,林向荣历任副连长、连长、参谋、团参谋长等职。

前排左一,林向荣

抗战胜利,林向荣调到晋察冀军区独立第2旅第5团任参谋长、副团长、团长。

1946年6月,林向荣任晋察冀军区三分区警备七团团长。林向荣担任团长后,率部参加了解放石家庄、绥远、天镇、丰镇、应县、集宁等地的战斗。平津战役时,他们团参加了张家口战斗,从山洞里生擒了国民党军二七一师师长张进修和副师长梁超。此役仅用了16个小时,在全纵队创造了首次歼敌一个整师的纪录。

右一为林向荣

1949年2月,他们所在的华北军区1纵第2旅在顺义改编为第20兵团第66军第197师,林向荣则任197师590团副团长。

在“四野”攻下天津,北平和平解放。林向荣随部队参加了规模盛大的入城仪式,全城200万人热烈欢迎解放军进城。

林向荣赴太原作战时

​1949年2月,身为华北最高军事统帅的林彪进驻北平后,向聂荣臻打听多年未联系的小弟林向荣的消息。

第66军首长接到华北军区聂荣臻的电报后,立即通知林向荣到北平去看望哥哥林彪。林向荣在北平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兄长,并在北平饭店住了几天。

这是他们兄弟俩自延安分手10多年后的首次聚首。并且,在北平同时见到了分别10多年的父亲、姐姐、侄儿等亲人。而林彪和林向荣的母亲、嫂子在来寻找林彪的路上离世,外甥已经牺牲。此外,林彪家族中为革命牺牲的还有林子荣、林春芳、林正华、林育华等。

图文无关,林彪与前妻张梅之女,哈军工毕业生,林晓霖

图文无关,林彪前妻张梅和女儿林晓霖

图文无关,林立果

林向荣所在部队,此时已经准备南下进军太原。第66军首长考虑林彪、林向荣阔别十余年重逢,都劝林向荣留在北平陪陪兄长,不要去太原了。

这时已是1949年的春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解放战争的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已经胜利结束,渡江战役在即,解放战争已经到了最后取得全面胜利之时。即将展开的解放太原的会战,将意味着全华北的彻底解放。

林向荣义无反顾的告别了家人,归队。

太原战役进行到关键时刻,解放军进攻到了化工厂,这是国民党军北郊防线的核心据点。就在解放军势如破竹,准备集中全力进攻的时候,对面的敌人突然停息炮火,并打出了白旗,用扩音机向解放军这边喊话:“我们同意休战,请贵军师级长官前来商谈受降事宜。。。”

据战前战场侦察,这里正是敌军刻意经营之处,是他们最后的王牌,轻言放弃?然而战场上临机处置时,又不得不考虑敌军投诚的可能性。如果强行攻击,不明底里,落入疯狂的敌人的诡计中,又恐招致我军整个部队不必要的损失。

第197师领导战地紧急开会,经反复权衡,决定派师政治部主任带领所属敌工部,先行出面,与敌人接洽受降事宜。

就在师政治部主任准备出发之时,林向荣勇敢地站出来阻止,他说,战斗到这种关键时刻,蒋军的这支精锐部队完整投降的可能性不大,相反,敌人玩诡计的可能性很大,此时不应该让师首长冒险前往。林向荣表示,他愿意带领一个排前去试探,万一敌人施展诡计,便以他丰富的战场经验,可随机应变,利用地形灵活反击。

师首长同意了他的意见,叮嘱他一定要注意安全,并命令整个部队随时准备出击接应林向荣。

一行人出发了,林向荣与警卫员各自骑在马上,走在最前头。阵地死一般静寂,战友们睁大眼睛看着林向荣前行,时间好像特别漫长。突然,敌人阵地那边响起了猛烈的枪声,果然有诈。大部队随即出击接应,但立即被敌军密集的火力阻击,伤亡严重,不得不停止进攻。

上级指挥部调来了炮兵增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苦战,彻底摧毁了化工厂的敌人工事,歼灭了国民党军守敌,从而也突破了北郊工厂区的防线。接着诸如机床厂、皮革厂、修造厂、毛织厂、窑厂等一个个据点的敌人很快就被解放军分割包围,直至彻底消灭。第197师按照预定目标肃清了环城铁路以北、大北门以东、卧虎山以西的外围之敌,全面控制了北郊工厂区一带的防区。

太原解放了,而年仅三十三岁的副团长林向荣,他的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倒在了新中国曙光已经喷薄而出的地平线上。

​林向荣牺牲后,林家一度一直不知被安葬在哪里。这位年轻的革命烈士,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改革开放以后,当年同林向荣一起奔赴延安的家族同辈林欣然在总参离休后,多次去山西、河北寻找林向荣的墓地,直到1989年,他终于在石家庄华北烈士陵园找到了林向荣烈士墓碑。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