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宝贝了解昆虫的知识「让它来给孩子介绍你我都不懂的昆虫世界」

时间:2023-05-23 07:56:41阅读:2517
好多小朋友到了一定年纪都会成为十万个为什么,而第一个问到的人往往就是自己的爸爸妈妈。有些事在爸爸妈妈看来都比较好回答,但有些问题就很挠头,比如昆虫界的各种问题。因为自己都不知道啊,只能去网上搜相关的知…

好多小朋友到了一定年纪都会成为十万个为什么,而第一个问到的人往往就是自己的爸爸妈妈。

有些事在爸爸妈妈看来都比较好回答,但有些问题就很挠头,比如昆虫界的各种问题。

因为自己都不知道啊,只能去网上搜相关的知识,自己倒是明白了,但是如何转化成可以让孩子明白的故事就成了大问题。

闺蜜的小朋友就处在这个年纪,每天问问问,出门玩的时候看到蚂蚁问,看到蜜蜂问,看到毛毛虫大豆虫也问,把朋友问得头大,搜了很久,买了一套关于讲昆虫的国内儿童绘本《我的昆虫记》,她说这套书真的很不错,不光是省心,好像还打开了她怎么给孩子讲故事的思路。

我去她家的时候,看到小朋友正自己坐那安安静静地翻来翻去,出于好奇心,看了看,才明白为什么闺蜜说这套绘本很好。

首先来看看这套绘本的出版社,中国工信出版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这出版社不用多说,发行的大多都是优质图书,并且这套书是由中山大学生态学员博士审定,国家动物博物馆副馆长和特级教师推荐,那这内容知识方向上,是可以不用担心了。

重点来看看这套绘本的内容,这套绘本一共5本,分别是《草原吃屎大战》,讲的是靠吃屎为生的屎壳郎;《星海耀夜》,讲的是会自己闪闪发光的萤火虫;《蚁族红与黑》,讲的是黑蚂蚁和红蚂蚁的故事;《英雄马哈的第一餐》,讲的是马蜂的故事;《朱莉蝶变史》,讲的是菜粉蝶的成长故事。

不难看出,这五本书选出来的昆虫好像都比较国产和生活化一些,比如有时候大人会嘱咐孩子离着马蜂远一点,被马蜂蛰了可真不好受;又比如我们总说萤火虫看起来像星星,就很浪漫,可是现在的城市又很难发现萤火虫,长在人们嘴里的昆虫,说起来生活化但又不是我们会深入接触到的,就又比较冷门。

拿《草原吃屎大战》中的屎壳郎来说,说实在的,别说小朋友,这种昆虫我们也很难见到吧?就算见到,如何以童心童趣的方式接受这样的昆虫让孩子去了解也是个不小的难题吧?

然而故事里讲得就很有趣,作者将屎壳郎中的一只取名为“煤球”的圣蜣螂作为主角,链接故事线,如何出生成长,如何生活,然后又因为他们的存在使得牧场没有细菌的感染,当牧场中有了大象之后,只能吃牛羊粪便的他们又无能为力了,当牧场因为大象粪便而细菌丛生时,人们又引出了另外一个品种,可以吃大象粪便的巨蜣螂。这时圣蜣螂和巨蜣螂拉开大战,因为他们的战争,使整个牧场的生态环境产生变化,大象也接二连三的生病倒下,最后他们两个都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放弃大战,牧场的环境好起来了,大家的生活恢复到了往常。

不难看出,作者给昆虫赋予了他们存在的意义和自己的价值,不光是屎壳郎,其他几个绘本中的昆虫都是的,从小事物可以看到大格局,就连小小的昆虫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那么顺带着教育一下小朋友也挺不错的。

字号很大很易读,字数不多但内容已经讲得很完整很充实,小朋友看起来是没有压力的,页数也不多,每一本都薄薄的,在小朋友失去耐心之前,大概就已经翻完了。

绘本绘本,当然还得看里面的绘图。画面讲什么绘图就是什么 ,以小朋友的发展规律,画面元素并不复杂,很简单,但有重点,可以知道这个昆虫长的什么样子的同时也不吓人,作为圣蜣螂的“煤球”也是大大的眼睛,可可爱爱黑乎乎的样子。

最后来说说这本书的故事架构,真的是以小朋友视角,进一步地带入了孩子的想象。且不说闺蜜跟我聊她好像会给孩子讲故事了,令我比较惊喜的是她家小朋友还给我叽叽咕咕地讲了半天,虽然语言组织上有点问题,可是不耽误可以形成一个小故事了。

我反倒觉得这套书更大的价值是更易启发孩子、然后拓宽孩子的思路,可以激发出他们自己编出一出故事的热情。

总体来说,可以走进小朋友内心的想象世界,学到平时难以接触到的知识的同时,还能唤醒他们自我表达内心世界的潜能,可以让学习变得更有趣的绘本就是好绘本。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