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对天天兄弟的帮助(汪涵对天天兄弟的帮助)

时间:2022-08-19 10:51:24阅读:293
每周日更新的《天天向上》存在感越来越低是不争的事实,不但有找不到赞助商的传闻,收视率也一度跌到0.1,主持团队更是经历了不少动荡,但本周更新的一期却意外引发不少话题,不但收视率回升到0.4,还有了热搜讨论,…
  • 汪涵,1974年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湖南卫视节目主持人,国内综艺主持,曾主持过…

每周日更新的《天天向上》存在感越来越低是不争的事实,不但有找不到赞助商的传闻,收视率也一度跌到0.1,主持团队更是经历了不少动荡,但本周更新的一期却意外引发不少话题,不但收视率回升到0.4,还有了热搜讨论,这可是《天天》许久没经历过的场景了。

从观众讨论重点看,这次《天天向上》能够回温也是找对了路线,先是选择了“国风夜宴”这一主题,请来《唐宫夜宴》的表演团队做嘉宾,认真推广中国文化,完全对上了节目受众胃口。

更重要是主持人也难得没有过分表现自己,充分尊重嘉宾,全程基本没有打断过嘉宾发言,不需要控场现场气氛就特别好。

特别是天天兄弟里的老大哥汪涵,一整期发言都不算多,还给了钱枫等人发挥机会,从开场自我介绍环节就很明显。

《唐宫夜宴》团队的娄冰冰老师开口介绍时就因为紧张卡壳了,汪涵也没有趁机接过话头,而是等老师自己把词顺好。

后续团队主创和小姐姐们挨个介绍时,汪涵就只是站在一边鼓掌,完全把自己定位成捧哏,台上每一位嘉宾都能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部分,镜头也都很明确。

包括接下来的互动环节,汪涵也只把自己定位在主持人身份上,开口引导一下嘉宾,说两三句话提问,剩下都是嘉宾自己发挥,老师们谈到了她们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节目爆红,还聊了创作灵感是博物馆里的唐俑。

这一整段都让人感受到一件事——不是所有的综艺节目都必须插科打诨,有趣的科普也很吸引人

但综艺还是需要一些轻松的设定来调节气氛,这次节目组策划也很在线,借着《唐宫夜宴》一些有趣的梗和钱枫的体型做了结合,那么主导互动的就是钱枫,而不是汪涵,虽然这样汪涵的镜头就少了很多,但同样的节奏也好了很多。

譬如小姐姐们因为表演需要在口腔里塞棉花的时候,钱枫就抓了一大把,结果被吐槽自带棉花体根本不用塞,在钱枫尝试之后看他的表情就能感受到表演者们在背后付出了很多,这么一个镜头就比汪涵洋洋洒洒讲解一大段的效果要好得多。

钱枫和小姐姐的另一段互动就是这次节目出圈名场面了,表演里的撞飞动作直接变成弹飞,不少网友看完直接笑喷。

除了《唐宫夜宴》之外,《天天》这次还介绍了国风手办,汪涵干脆就站在了外围,明星嘉宾站在正中间露脸,之前《天天》还出现过嘉宾被主持人挤到角落的情况,看来现在也都有了意识。

不过《天天》目前的缺点还是挺明显的,主要是对王一博的流量过分依赖,邀请的明星嘉宾大部分都很多余,没有办法带起节目,这可能也是汪涵等主持人不得不拼命说话造梗的根本原因。

就看同样的比较不错的主题,王一博缺席那期《天天》收视率就只有0.2,这次收视回升和他还是多少有点关系的。

不仅如此王一博还有一定海外影响力,大家对韩国”偷“文化这件事应该有些了解吧,这次以国风为主题的《天天》果不其然又戳痛了他们的玻璃心,韩网开贴大骂王一博,倒打一耙说是我们山寨他们。

最后《天天》这次汉服赞助商都忍不住出面打脸,直言这是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别人都偷不走,看到这些就觉得《天天》这期节目做的很值,希望以后能继续保持吧!

因为疫情不能出门,小孩天天在家看电视怎么办?

其实,小孩天天看电视这个问题与孩子看手机“成瘾”,玩游戏“成瘾”是一个问题。我的回答会针对这一类的提问,而不仅仅是天天看电视。我之所以给“成瘾”打引号是因为孩子身上的这种情况与成人的烟瘾、酒瘾、毒瘾是完全不同的。用“成瘾”这样的词用来描述孩子的这种情况,是看错了病,然后就会下错了药,贻害无穷!

关于:

为什么孩子会有网瘾?

为什么孩子不愿上学?

为什么孩子不听父母的话?

大家可以在下面尹建莉老师的文章中找到答案。

镜子》做了件好事,但水平有些洼(深度解读央视爆火纪录片)

https://www.sohu.com/a/141129869_164605

《镜子》一播出我就看了,看完之后,如鲠在喉,好像当时我在朋友圈表达过一点担忧。因为很多家长会看到这部纪录片,可能会以为央视认可、甚至在推荐片中那间所谓“学校”的做法,以及片中家长的做法。《镜子》的初衷可能是想要唤起大众对家庭教育的警醒,留下空间给大众思考。然而,由于该片侧重于记录,而没有表达观点,以及央视的权威性,有些家长缺乏鉴别力、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很可能会跟着这部纪录片照葫芦画瓢。好在,尹建莉老师心中有大爱,该出手时就出手,迅速发出这篇文章,以正视听!文章发布时间是2017年5月17日 07:01,很可能是通宵写就。我当时看到这篇文章就像看到了及时雨!

写到这里,我发现我已经没有必要再往下写了,我对这个提问的回答不会比尹建莉老师的这篇文章表达得更好。

既然央视优秀的记者、人才济济的团队都会偶尔有点洼,有些家长如果不太能理解尹建莉老师的观点也不奇怪。如果有什么疑惑地方,欢迎在评论里留言,大家一起讨论。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