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布里克解说(谈谈库布里克)
很多人认为电影最重要的是讲故事,这种看法建立在商业电影与观众之间沟通的桥梁。这种桥梁就是讲故事的能力,这种能力通常是考验一个商业片导演的指导技巧。商业片需要观众接受,观众接受商业片的时候,商业片是无法选择特定的观众群体的。因此,为更多的观众制造一种更加普遍的沟通的桥梁是必要的,而这种必要的桥梁可以看作是故事。
故事没有特定的观影限制,因此,故事某种程度上也是用来区分商业片和文艺片的最显著的特点。能讲好一个故事,对于观众来说是一个好导演必备的条件,对于导演来说这是自己的基本修为。然而对于商业片而言,讲述故事的方式往往多种多样,但近年来我们所看到的商业片的讲述故事的方式却越来越局限。局限的原因在于讲述者往往会带进去自己的情绪,而这种情绪或者是价值观,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观众的判断。
我们并不是说主观的讲述不好,而是说讲述故事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主观讲述是一种,但别忘了其他的讲述方式,多样的讲述方式才能让故事具备多样的看点。而单纯的主观讲述并不能完全以偏概全。而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说的就是一个非主观讲述故事的影片。这样的影片有什么好?答案很简单,因为它可以根据不同观众的不同价值观,来发掘出来更多核心点。
《巴里林登》是一部库布里克执导的作品,本片讲述的是一个命途多舛的人雷蒙德巴里,这是他的本名。雷蒙德巴里幼年丧父,他和自己的母亲投靠了自己的舅舅,然而好景不长,英法战争爆发了,自己本来爱上了表姐,但舅舅为了钱却将表姐嫁给了一个军官。雷蒙德与军官决斗后,因自认为杀死了军官而远走他乡。但现实很残酷,后来他才得知这是一个圈套,用来逼迫自己退出这场婚姻争夺战。
此时,战争的阴云没有散开,雷蒙德巴里被迫参战且在战后结识了一位爱尔兰骑士。两个人兴趣相投,结伴横行法国赌场,凭借着老千技巧迅速地积累起来了大批的财富。雷蒙德巴里后来结识了贵妇林登,并成功地等到了贵妇林登的丈夫死去。这样,雷蒙德巴里跻身于上流社会,并从此改名巴里林登。谁知道,这却是自己悲剧的开端。自从巴里林登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后,便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忙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始终没有抹平自己与继子之间的隔阂。
后来在家道没落的时候,巴里林登最终被继子赶出了庄园,从此销声匿迹。辉煌的半生结束了,剩下的就只有默默无闻地活着了,追求了一生的财富并没有给予他太多的帮助,当自己逐渐失去周围人的信任,巴里林登就只剩下这个尴尬的名字了。
这是一部具有着史诗性质的个人传记。这部传记之所以恢弘,原因还是在于执导的导演的功力。库布里克对于这部电影给予的基调并没有刻意地偏向任何一个角度来作主观的解读,这恰恰是本片极具魅力的地方。
这样的一个故事,你让任何一个导演去拍摄,自己的情感很容易受到影响而最终将这个恢宏的史诗拍摄成为一段情爱的小品。然而库布里克的厉害之处,就是将这原本可以被拍成三流爱情小说的小品,转换为一个看上去宏大的叙事框架下的个人传奇史诗。
另一点在于巴里林登理想的幻灭,本来他是一个有志青年,但是在经历了社会的毒打之后,慢慢地走向幻灭。而幻灭的最终结果就是自己用恻隐之心彻底击倒了自己。一直当坏人是没有问题的,一直当好人也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就在于巴里林登徘徊在好人与坏人的边缘。这一点对于普通导演来说,是可以把握的另一个方面。
然而库布里克就厉害很多,他既没有侧重感情,也没有讲求轮回反转。理智且克制地说完了整个故事,而将解读权交给了观众。本片之所以经典,库布里克的拍摄方法就是答案。事实证明,他确实很冷静。
……
你好,再见
《巴里·林登》库布里克如何诠释父亲与孩子“父子”相处形态?
库布里克可谓是当之无愧的大神级别的导演,从恐怖悬疑到科幻再到《巴里·林登》这种剧情片,他给世人留下了一个个经典之作。
一部电影观看的人的观看角度不同,看到的内容也会不同,有人看的是一个人与历史的关系、世俗生活对他的价值、他生命的意义,这些大道理。而我看的是,一个人如何维持家庭的故事,父亲与孩子相处的意义。
巴里和林登夫人结婚,我们不谈他是否真的爱林登夫人,还是只是想进入上流社会,我们来看看作为父亲的巴里是如何对待孩子的。
布林登是林登夫人的孩子,巴里是布林登的继父,对于这个孩子,巴里做出了恶毒继父的常用套路“打骂”,在一次又一次的毒打中布林登成为了一个懦弱的孩子,直到长大成人。
物极必反,当布林登逐渐长大,对于那种撅着屁股任其打骂的耻辱终究是忍无可忍,于是在一次音乐会中,他来捣乱了,针对的人就是巴里,他将多年的积怨全部在大庭广众下发泄了出来,他羞辱巴里的出身,羞辱巴里觊觎林登家族的财产,羞辱巴里对妻子不忠。
最终在众目睽睽之下,布林登的反击被巴里的一通乱揍压了下去,然而这场闹剧,在上流社会传开,后来巴里的亲生儿子死了,他整个人陷入了堕落中,甚至林登夫人都要服毒自杀,众人请求布林登夺回家族容易,这个懦弱的孩子决定与巴里决斗。
在决斗中,他的懦弱一览无余,表情到动作展现出了他是完完全全的害怕巴里,投硬币谁先开枪是布林登先开枪,但是他的懦弱与害怕致使他把枪走火对着地面发了一枪,可想而知,林登的下一枪完全可以带走布林登的性命,这时候的巴里才想到了与这个“大儿子”和解,放弃了射杀布林登的机会,但是大儿子挤压多年的怨念怎么可能化解?最终大儿子开了枪,打中了巴里的一条腿。
巴里对于自己的亲生儿子那绝对是“宠上了天”
亲生儿子想要什么东西,巴里都会满足,甚至出行的时候也是华丽的马车,马车周围佣人簇拥,果不其然,孩子的调皮任性发挥的一览无余,大儿子布林登去音乐会捣乱,也是因为巴里的亲生儿子调皮任性惹怒了布林登,布林登打了巴里的亲儿子,巴里打了布林登。
而亲生儿子的调皮任性也是付出了残酷的代价,巴里由于太宠儿子,给孩子买了梦寐以求的成年马,儿子偷偷骑马,导致了摔下马重伤身亡。
本是幸福美满的生活,被巴里搞成了一团糟,有人说是因为巴里出自贫民的自卑,但是大多数是巴里的为人父为人夫的错误导致的把。
对于大儿子唯一教育的方法就是打骂,将孩子打骂成了一个懦弱的男人,大儿子对自己不满也是用打骂来解决“父子关系”,而没有与大儿子真正的一次谈话,否则也不会到最后大儿子对自己一点感情也没有甚至驱逐出门,巴里对大儿子打骂,而大儿子也是将同样的方式用到了巴里亲生儿子身上,大人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
面对亲生儿子,巴里完全变了一个人,宠爱有加,带着去骑马,划船,将关爱关心发挥的淋漓尽致,一个好父亲的样子,然而巴里忽视了对孩子的管束,孩子的死其实也是与父亲有着很大的联系的。
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深渊的,我们反过来看巴里,他的父亲去世,跟着母亲寄居在舅舅家中,从小没有父亲的教导,也是导致他有了自己的家庭后不知所措盲目行为的原因。
一个父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决定性作用,或严厉或宠爱都要有一个度,库布里克的剧情片现在看起来也是对各位家长有着很多的启发与警示作用的。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