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洛西访台悬而未决中国空军官宣运油20正式入役展现强大实力

时间:2022-08-18 16:45:28阅读:1551
佩洛西访台这事儿最近是闹得沸沸扬扬,但目前为止仍是悬而未决。不过在此期间,长春航空站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申进科大校宣布了一则十分振奋人心的消息:运油-20已经投入练兵备战。大家都知道,这个投入新时代练…

佩洛西访台这事儿最近是闹得沸沸扬扬,但目前为止仍是悬而未决。不过在此期间,长春航空站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申进科大校宣布了一则十分振奋人心的消息:运油-20已经投入练兵备战。大家都知道,这个投入新时代练兵备战,其含义绝不仅仅只是空军运油-20和歼-16战机近日在海上方向空中加油训练,也不仅仅代表解放军空军实战化训练水平显著提高,因为其还预示着运油-20正式入役中国空军序列。

对于运油-20接下来的表现,申进科大校很看好,不仅认为运油-20是中国新一代空中加油装备,能够有效增强航空兵的远程机动能力,还认为其可以担负与运-20相同的空中投送任务。大家都知道,在现代战争中,空中加油机是极为重要的,但就是在这一块儿,咱们薄弱了数十年。

回顾过去的二十多年,我军空中加油主力一直是轰油,但是起飞重量75吨、最大载重量37吨,空中补给油量仅为18吨,顶多只能给4~6架歼-10、歼-8提供加油服务……这样的数据,对于现在的解放军空军完全不够用,更不用说苏-35、歼-16这类最大载油量超过9.4吨的重型战斗机了。而后呢,又从俄罗斯那边引进了几架伊尔-78,以此缓解轰油6的加油压力。

想来大家都知道,空中加油机之所以被称作“空中奶妈”或者是“力量倍增器”,是因为其被用来给战机加油,提升军用飞机作战能力的。但如今解放军的空军规模,已然不是20架左右的轰油6以及零星几架伊尔78运输机能忙过来的。估计说到这儿,大家就要忍不住好奇了,运油-20空中加油能力几何?能为解放军空军带来怎样的变化?

首先呢,咱们需要明白的是,运油-20跟KC-135、伊尔-78一样,是由大型运输机平台改装的,其前身就是咱们都很熟悉的运-20。所以呢,运油-20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220吨,差不多是轰油6的3倍。其次呢,运油-20最大航程为7600公里,而在运油-20的一次空中加油作业后,战斗机的航程直接增加100%,运输机的航程最少也能增加8成,而这就意味着只要在运油-20的可承受范围内,解放军想去哪就去哪,想接力巡航多久就巡航多久。

再者,运油-20在机翼两侧范围内还配备了跟伊尔-78同款的软管加油吊舱,与此同时还配备了优势更加明显的硬管输油口,如此一来,运油-20不但能在同一时间为3架战机提供补给,还能通过软管、硬管选择合适的加油方式,比如说分别保障了苏-35、歼-16这类重型战机之后,还能给空警500、运-8/运-9电子战飞机、反潜机、侦察机等特种机迅速加油。

另外,运油-20并不是老装备改造而成的,而是能驰援多地抗疫、能飞出国门运送疫苗、能支援汤加救灾的运-20。在咱看来,这就意味着运油-20在飞行性能和载油量等指标方面跟运-20一样展现强大实力,也能够为解放军空军执行实战化任务提供良好而稳定的条件和环境。而上述所有的一切都在证明一点,运油-20能够从轰油6手中接过“空中加油”的重担,并且未来会做得更好。

当然了,中国空军此时官宣运油-20正式入役的消息,一方面是为了加快我军装备现代化进程,但另一方面也是在做好万全准备,顺带向某些居心叵测的人发出警告,就比如说大美利坚的“三号人物”佩洛西。想想看,美军专门针对咱们在海上进行“分散式部署”,每当咱们向外迈一步,美军就得往后退一步,咱们的运油-20正式入役,就意味着只要咱们想,就可以向外迈很多步,美军不退也得退。

而一旦把话题限定在台海问题呢,咱有了运油-20的空中加油支持,那岛内颇为重视的“大后方”基本上就能变成我军的待命点,歼-10、歼-16、歼-20这“三剑客”协同作战,那全方面“拥抱”宝岛可就不只是说说而已了。最后想说的是,即便现在佩洛西方访台还悬落未决,甚至是隐匿了行踪,咱也绝不能因此松懈,统一是历史必然,绝对不能给任何有心之人可乘之机。

德国空军到底需要多少飞机才能满足斯大林格勒包围圈内第6集团军的空中补给?

被包围的德军第6集团军每日需要的空中补给数量有大概以下几个数据,首先是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将军提出的300吨,这是第6集团军维持生存的最低限度,其中不包括维持作战能力所需的所有物资;第6集团军司令部提出的数字是500吨,这是第6集团军保持基本的作战能力的最低限度。几位历史学家通过计算得出,如果要为第6集团军提供充足的补给,那么每天的运输量不得少于750吨。这还是指第6集团军还有一部分的物资储备的前提下,一旦储备物资耗尽,那么第6集团军的日需补给量将会上升到1500吨。

我们首先从飞机的角度来分析,运送750吨物资至少需要375架Ju-52型运输机,每架运输机的有效载重是2吨,每天在包围圈内着陆一次。这只是理论的计算,实际情况是由于飞行距离较远,每架Ju-52的实际载重只有1.5吨左右。再加上超负荷运作下的运输机战备完好率只有30%-35%,这样算下来,德国空军至少需要1050架Ju-52才能保证第6集团军获得充足的补给,在包围圈中长时间坚守下去。而当时整个德国空军也才只有750架Ju-52,能立即投入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只有47架。

在第6集团军刚刚被合围后,德国空军便开始将运输机部队向斯大林格勒方向调遣,连训练指挥部也移交出数百架飞机和大批技艺娴熟的飞行教官,长远来看将宝贵的飞行教官投入前线作战对于德国空军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可见当时的形势有多么严重。不过就在德国空军集中全力解救第6集团军之际,希特勒却将三分之一的德军运输机调往了北非突尼斯,紧急向那里空运了一个完整的装甲集团军也应对盟军在西北非的登陆,它极大的占用了本该用于解救第6集团军的空军资源,而且毫无意义,辛苦空运过去的十几万部队和大量武器装备仅仅不到半年就全军覆没,希特勒既没有保住第6集团军,也没有保住突尼斯。

让我们继续回到斯大林格勒方面的空中补给情况,在第6集团军被包围一周后,负责补给的第4航空队拼凑到200架运输机,6天后,这一数字增加到300架。而且并不算是Ju-52运输机,还有许多是由轰炸机临时改装的,运载能力更低,分别是9个Ju-52团、4个He-111团、2个Ju-86团、1个He-177团、2个He-111大队。后续赶来的飞机数量几乎都赶不上空运期间遭受的损失,所以德国空军只凑齐了300架飞机的运力来为第6集团军提供补给。在历时71天的空运期间,德国空军运送了8350.7吨补给,平均每天是117.6吨,距离第6集团军维持基本生存的300吨还差183吨,更不用说保卢斯的500吨和理想情况下的750吨了,也说明了为何强大的第6集团军无法坚持到德军解围部队的到来,很快的被苏军所歼灭。可见通过空军为第6集团军维持补给是多么的不切实际!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