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纪中拍过的金庸剧(张纪中所拍金庸剧)

时间:2022-08-18 05:39:22阅读:4148
在2000年前后,出现了金庸剧的翻拍热潮,也许是因为金庸先生看到了张纪中拍摄94版《三国演义》的原因,让张纪中以战争戏的场面来拍金庸剧,张纪中拍的金庸剧果然没让金庸失望,都是很宏大的场面。草原戏李亚鹏版令狐…
  • 张纪中,1952年8月23日出生于山东烟台。制片人、监制、演员。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

在2000年前后,出现了金庸剧的翻拍热潮,也许是因为金庸先生看到了张纪中拍摄94版《三国演义》的原因,让张纪中以战争戏的场面来拍金庸剧,张纪中拍的金庸剧果然没让金庸失望,都是很宏大的场面。

草原戏

李亚鹏版令狐冲

还有邓超版的《倚天屠龙记》,这是最差的一版倚天屠龙记,整部剧出现诡异的蓝色画面,还有吹风机,还有邓超版邋遢的造型。由于评分的关系,这版本看的观众不多,人气也低。

邓超版张无忌

还有胡军版乔峰,依然是喜欢披头散发,乔峰虽然是契丹人,但是自幼被汉人夫妇抚养长大,不可能会是这种披头散发的效果,尤其是打斗的时候,头发往往挡住演员的视线。

胡军版乔峰

还有张纪中拍的窦智孔版的碧血剑,这部剧记得的人呢不多,属于冷门作品,主角的发型也是披头散发。袁承志是明末汉人,按理说明朝应该束发的,但是这部剧又没有。

碧血剑

还有黄晓明版杨过,也是披头散发,这版的杨过不修边幅,邋遢大王,看着像不洗澡一样,而主演老是让人感觉他很帅一样。

黄晓明

如何看待TVB版金庸剧评分普遍高于大陆版金庸剧?

不请自来了,来说说我的看法吧

首先,我反对一切拿港版情怀说事的观点。

看了一圈答案,有不少人把原因之一归结为港版有情怀加成,先入为主。情怀加持这事不能说没有,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大陆版的问题不在于情怀,也不是和港版各有优劣,而是全放位的碾压。

1:尊重原著不是照搬文字,而是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改编后的整体感。我举个例子,梅超风出场时的描写:只见那女子绕着男子缓缓行走,骨节中发出微微响声,她脚步逐渐加快,骨节的响声也越来响,越来越密,犹如几面羯鼓同时击奏一般。江南六怪听着暗暗心惊:“她内功竟已练到如此地步,无怪大哥要这般郑重。”只见她双掌不住的忽伸忽缩,每一伸缩,手臂关节中都是喀喇声响,长发随着身形转动,在脑后拖得笔直,尤其诡异可怖。

来看看两版梅超风的对比

原文写那么多字,就是为了突出梅超风的“阴森恐怖”。港版明显抓住了核心:“恐怖”,怎么恐怖怎么拍。

再来看看大陆版的,忠于原著。找了舞蹈演员来拍,还原了骨头关节细节。但只抓住了形,没有神。看的我不仅没有恐怖的感觉,反而倒是想笑。

2:画面调色调色典雅,有古代的感觉,服装合理。不会抢戏,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这种呢?一眼看过去,衣服很鲜艳,花草清新。唯独不会去看她的表演情绪,衣服比人更抢镜。再看这调色,现在古装剧的通病,没有调色。说这是古代我是不相信的,更像是在玩cosplay。

三:台词和念白

大陆的基本是大白话,虚词口水词太多,念白太慢,没有底气。近几年的武侠不光有这些毛病,各种穷傻呆萌的念白也进入武侠里,听着就不像会武功的。香港的普遍是半白话,没有口水词,语速快,底气足,光听说话就知道他内功深厚。

什么是口水词,我举个例子。港版的台词是“今天叫各位前来,是共商对付乔峰之法”,到大陆就是这样的“今天啊,我叫大家来呢,是一起商量对付这乔峰的办法“。高下立判。

四:编剧的差距

港版的《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倚天》,故事完整有紧湊,你顺着看下去,可以看的明白。不用思考哪里跳戏了,也没有哪里违和的地方。发观大陆版的连故事结构都是不通的,如果以前没看过,根本就不知道说的是什么,人物的表演,镜头的运用,外景的设置,台词的水平,都很违和。

五:演员的差距

现在的武侠剧已经不叫武侠剧了,应该叫古装偶像剧。找几个小鲜肉,找几个流量明星。毫无演技可言,也算不上是演员。这种情况下老版的武侠剧自然会受到追捧,毕竟至少他们都是真正的演员。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全部看法。(纯手打不易,喜欢的给个赞)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