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含解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林奕含去世的第四年有人却觉得房思琪式自杀是高段位魅男」

时间:2023-05-17 06:30:08阅读:169
在这个扭曲的社会,早已不存在什么道德、伦理、爱情,只剩下丑陋的“人性”!《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是一本所有人都应该看看的书,这也是一本看过后心情无比压抑沉重的书,更是一本值得所有人引以为戒的书。它是台…

在这个扭曲的社会,早已不存在什么道德、伦理、爱情,只剩下丑陋的“人性”!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是一本所有人都应该看看的书,这也是一本看过后心情无比压抑沉重的书,更是一本值得所有人引以为戒的书。

它是台湾天才少年作家林奕含唯一的一部作品,却花费了她大半个生命。随着小说的出版,她年轻的生命也随之消磨殆尽,永远定格在了26岁的豆蔻年华。

她自杀后,所有人都在探寻她自杀的原因,对于一刻冉冉升起的作家,何以用如此惨烈的方式,结束自己的一生。

小说的内容无比简单,一个极度信仰文学的少女房思琪,在她13岁那年,被一个叫李国华的国文辅导班名师诱奸,从此沦为李国华发泄性欲和展示男权的对象。

她甚至不得不去爱上这个男人,否则她更加无法自处,无法苟活。小说中的房思琪5年后疯了,而现实中的房思琪,选择了自杀。

遭遇狼师的是房思琪,亦是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虽有虚构的成分,却无不字字珠玑,述说一个少女长达整个青春的性侵经过。以致于直到今天,房思琪这个名字,已经和各式各样的性侵案划上等号。

林奕含离开我们了,而房思琪式悲剧仍在蔓延。

在我们看来,无论是房思琪还是林奕含,她们的名字都应该是整个社会提不起的痛,她们如同一根刺,时刻警醒我们对这个社会要保持应有的警惕性。

可在林奕含自杀后的第四年,最近一段时间,人们的目光再一次聚集在她身上,只是这一次,网友的讨论不是女孩的自我保护,而是好奇写下《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她,究竟是不是在卖惨,究竟“媚不媚男”。

事件的起因是一位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博主,在她的观点里,林奕含式精神病是一种终极魅男精神病,甚至她的自杀都是为了满足男权最后的审美。

在她的观点下面,还有很多人表示赞同,纷纷跟风给林奕含定罪。

有人指责她哗众取宠,当了小三还不忘写出来,有人批评林奕含太在乎牌坊,抑郁症是她自己“作”出来的,有人认为她的小说除了卖惨毫无意义。

甚至有人说,林奕含的自杀,是一场史诗级的媚男。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我无法想象写下这些观点的人是处于一种怎样的心态,似乎在他们看来,对于李国华的罪行,房思琪自始至终都是愿意的,甚至为了讨好李国华而付出自己的一生。

然而小说中的房思因为心理阴影总是做噩梦,一闭上眼睛就会看见李国华的脸,她害怕入眠,就每夜每夜的酗咖啡,就这样度过了整整2000多天。

或许房思琪并不完全是林奕含,但在这种痛苦的情绪中,她们是一体的是相通的。

她的遭遇,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的,而她的痛苦,却被一群人荒谬的解读。

在这场受害者论里,一群人在她的伤害上指指点点,甚至让她为此道歉。

在这些人的观点里,他们认为林奕含的罪过在于不去反抗,任由悲剧经年累月的发展下去,最后又用文学的名义自怨自艾。

而正是由于房思琪的无限软弱,助长了李国华一次又一次地变本加厉。

在很多人看来,受到侵害的女生最起码的做法应当是保留证据,然后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他们希望林奕含是一个刀枪不入的复仇女神,就像影视剧里所演的那样,要成为一个完美的强大的受害者。

但在这里,他们往往忽略了事情的真实条件。林奕含第一次被李国华强奸时只有13岁,在不知性为何物的年纪却早早接触了性,可她又超出常人的信仰文学,而李国华的武器就是文学,让她觉得不是李国华强奸了她,而是她所信仰的文学强奸了她。

她也曾试过求救,可当她告诉自己的闺蜜怡婷她和李国华在一起后,怡婷却以为她做了小三,反而觉得她很脏,而她的家庭又是中国传统家庭,对于性这个话题是闭口不谈的。

所以到这里,房思琪最后的求救之路也断了,她只能劝自己爱上李国华,因为和爱的人做这种事是不脏的。

到最后,这位文学少女才发现,在外人看来学识渊博的老师,实则花言巧语信口拈来,年纪轻轻的她并不知道,原来自己深信不疑的文字,全都是骗人的,对方口中浪漫的故事,也全都是恶臭的幻影。

这群斥责林奕含“你为什么不勇敢”的人,忽略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只是一味地将林奕含套上大女主戏码,他们认为,能笑到最后的才是强者。这样的大女主戏谁都喜欢,但这样的情节在现实里往往难以实现。

斥责林奕含胆小懦弱?但我要说,恰恰相反,她已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勇敢了。

这种伤害是大多数女生一生都不敢触碰的,而林奕含的勇敢在于,她敢于一次次直面曾经的伤害,并把它们写出来。

社会对女性总是苛刻的,你走不出来,怪你自己太弱,你发声了,又怪你说得太多。到头来,受害者往往要经历二次三次,乃至更多次的伤害。

他们不去谴责坏人,反而一次次将矛头对准弱小的受害者,岂不荒谬?

林奕含说,她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呼吁社会的关注,希望更多的“房思琪”能够得到帮助。

这个社会绝不只有一个“房思琪”,而随着林奕含的勇敢发生,性侵不再是一个闭口不谈的禁忌。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站出来,撕开侵害者们恶臭的嘴脸。

在林奕含之后,社会对于对于性侵事件的关注达到了巅峰,人们对遭受性侵后受害者的心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网络上关于性别平权、不完美受害者等概念也开始逐渐普及。

与其责备“房思琪们”不够勇敢,为什么不多给她们一些鼓励,或许这样,林奕含会有另一种结局。

如今,林奕含虽已逝世4年,仍然有许多人会去搬运她曾经发表的琐碎博客,一些女孩聚集在林奕含的超话,她们在那里约定好,要一起活下去。

或许这便是林奕含带来的意义。

—END—

我是沐笙,有一个有温度的创作者!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