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龄剩女的爱情故事「剩女三名大龄单身女青年追求自己幸福的故事」

时间:2023-05-16 08:05:24阅读:2472
无论你是否单身,你绝对不能错过的纪录片:中国剩女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部由以色列导演希拉·梅达利亚和肖什·莎赫拉姆拍摄的中国纪录片《剩女》,讲述的是三名生活在北京的大龄单身女青年面对社会传统上的种种歧视,在…

无论你是否单身,你绝对不能错过的纪录片:中国剩女

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部由以色列导演希拉·梅达利亚和肖什·莎赫拉姆拍摄的中国纪录片《剩女》,讲述的是三名生活在北京的大龄单身女青年面对社会传统上的种种歧视,在挣扎中追求自己幸福的故事。

这部冷门的纪录片在豆瓣评分高达7.9分,很难想象两位以色列导演能把中国社会拍的如此接地气,这个难度不亚于中国导演把中国拍的如此脱离实际一样难。

故事的第一位女主角登场,她叫邱华梅,年龄30 ,典型的凤凰女,出生在山东偏远的农村,凭借自己的苦读,大学毕业后在北京找到一个律师事务所的工作,性格直爽,非常要强,一看就是男孩子性格,但是迫于世俗的压力,不得不来到相亲网站来找对象。但是在相亲网站的红娘眼里,她既不是美女,又没有北京户口,简直贬低的一无是处,这让邱华梅当头就是一瓢凉水。

第二位女主角叫徐敏,89年出生于北京,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目前在电台当主播,名牌大学毕业,体面的工作,有房有车有户口,但是她的苦恼一点也没有比邱华梅少。

徐敏常常奔走于各大相亲现场,要面对各种陌生的相亲对象以及尴尬的场面,非常现实的介绍着自己的条件,并查看对方的条件,就像个商品交易市场一样。

在这次相亲活动上,她认识了一位英国留学回来的硕士,两人聊的还算投机,有人肯定会觉得,像徐敏这样条件好的女生,找不着对象肯定是由于条件高,最后高不成低不就被剩下了。其实爱情没有那么复杂,相反把她物化成一个个的条件时,就变得复杂了。

相亲角也是她常去的场合,一个人就靠着短短几行字概括了。

相亲角多是剩男剩女的父母交流,父母的着急程度比子女要多得多。中国的子女们一边背负着父母道德的谴责,一边可怜天下父母心中左右挣扎,心累无比。

第三位女主角叫盖绮,她可能是处境最好的一位了,她其实是有一个对象的,由于家庭的原因,父亲47岁就得了帕金森,当时的盖绮应该正是谈恋爱的年龄,但是父亲的并让他无暇顾及其他,家里的积蓄也所剩无几,这其实就是现实中的樊胜美,也是一种很典型的现象,有很多剩男剩女都是由于家庭所困,或是贫穷,或是疾病耽误了自己的未来。这是一个社会保障的大问题,此处就不展开了。

这边放假回到家乡的邱华梅,拖去了北京的外壳,她也把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了大家,七大姑八大姨车轮轰炸,各种逼婚谴责,邱华梅也不甘示弱,舌战群儒,这简直不是两种人的对碰,或者说有知识和没有知识的对碰,这是两个时代,两种观念的对碰,他们虽然使用的都是中文,但让人感觉完全就是两种语言,鸡同鸭讲。

最后虽然邱华梅把大家说的都沉默了,但是她知道她也不是胜利者。肯能她此时觉得全世界都与她为敌,虽然在家里,有家人,但是此刻的她是全世界最孤独的人。

盖绮要结婚了,虽然影片中没有过多的介绍南方,但是可以看的出来,男方的条件一般,是农村出身,这肯定与盖绮最初的想象有差距,但是经过内心的挣扎,她还是妥协了。

坐在婚床上的她,就像要走完一套流程一样,没有少女时的悸动和喜悦。

徐敏还在精确筛选着自己的未来幸福。

邱华梅换上妈妈的衣服,帮妈妈下地干农活,俨然就是乡村爱情既视感。

饺子是中国北方家庭最有仪式感的食物,平时很少吃饺子的父母为邱华梅包了一顿饺子。在心底里,父母还是很疼这个女儿的。

回到北京,变成了城市人该有的样子,邱华梅依然奔波于各种相亲的路上。

这个山东老乡有点大男子主义,而且听到她家是农村的,而且亲戚众多,自觉不自觉的带出了一种嫌弃和优越感。

通过表情就可以看出,这又是一场失败的相亲。

我想在邱华梅的心中,她可能在想,找工作都没有找对象这么难。

有不想恋爱直接结婚的。

有只找北京户口的。

这边徐敏压力大到需要看心里医生,而在看心里医生的过程中,她也坦露了心声(心里医生真的那么神吗),也终于弄明白她找不到对象最大的原因了,就是她的妈妈,就像中国很多妈妈一样,徐敏的妈妈非常强势,武断,喜欢干涉女儿。只要妈妈一票否决,这个男友必须得吹。

在相亲角的邱华梅依然被挡在户口高墙之外。

面对一次次的挫败,她渐渐的由自信变得怀疑自己,否定自己。

徐敏又一次在与妈妈的谈话中,谈崩了,这次她的话明显有点重了,但这也是长期压抑积怨的结果。最终的结局就是不欢而散。

可能大龄剩女的内心独白就是,为什么结婚这么难。

邱华梅已经去咨询冻卵,看来准备一个人战斗到底了。

盖绮也有了自己的小宝宝,这可能就是她目前追求的世俗的幸福吧。

邱华梅也去看了心里医生,她这次彻底崩溃了(心里医生真的这么神吗),貌似最坚强的她痛哭流涕,而她也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去法国留学。

与朋友告别。

她再一次回到了农村,这也可能是她最后一次回家了。

而此时,再也没有争吵了,大家客气中带着一点陌生。而平时声讨最严重的亲戚竟然主动要借钱给她,但是性格要强的邱华梅拒绝了。

妈妈嘱咐她有困难找警察叔叔。

而父亲也跟她讲了自己心里话,父亲从小没读过什么书,也不认识字,小时候闹饥荒,老师都饿跑了。而家里面全是闺女,当时重男轻女,在村里抬不起头来。而邱华梅虽然是女儿,但在父亲眼里,她一点不比其他人的儿子差。

而此时的邱华梅,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眼泪,这种一种委屈后被认可的释放,可以想象,一个凤凰女一个人在北京上大学,工作,租房北漂,一个人要承担多少困难,而现在又要一个人靠工作几年的钱去法国留学,家里面肯定无法提供任何资助,完全靠她一个人,可以说,她的每一步都没有给自己留后路,而她的每一步都是在无比痛苦下做出的决定,有那么一句话说的很对,不想改变是因为痛苦的不够,正式邱华梅遭受的一次有一次的失败,挫折,冷眼,导致她坚定的认为必须要跳出这个圈圈才能有属于自己想要的人生。

父亲也在院子里放了一挂鞭炮,这也许是父亲为女儿在婚礼上准备的,但是,他也心里知道,这也是一种特殊意义的出嫁,女儿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幸福。

在昏暗的天空下,她踏上了留学的路,这条路一定也是艰辛重重的,而后面不远处的母亲,也是一直默默的跟随着,但她一直追赶不上女儿的步伐,也肯定不理解女儿选择的道路。这个时期的中国人两代之间的鸿沟之大,是空前绝后的,这也是令人最悲伤的地方。

这可能是这么大第一次跟父亲拥抱,我们是一个不善于表达情感的民族,希望后代不要生活的那么沉重了。

这个场景莫名的熟悉,这可能是很多人记忆中家乡的小路了。

邱华梅开始了自己求学生涯,她也走在了法国的乡间小路,不知道与家乡的路有什么分别,也不知道她在法国是不是能找到自己的幸福,不知道法国的男生会不会觉得她长得不好看,没有户口,家里穷亲戚多。像邱华梅这样的人,在中国很多,他们出身贫寒,靠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漂泊,性格耿直,显得格格不入,处处碰壁,很难在人际关系复杂的职场有好的发展,也很难在世俗的大环境下找到自己的爱情,总之,她能靠自己的努力得到想要的生活,是值得被祝福的。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