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为什么被称为沙漠之狐(二战隆美尔魔鬼之师)
【话说军世】在1940年的法国战役后,西欧大部分被德军占领,只剩下海峡对面的英国还在和德军空战,德军大部精锐转向苏联方向准备开战,不过德国的两名“好(zhu)队友”开始发功,意大利跑到北非去“惹事儿”,北非战役延误了德军进攻苏联的准备,日本则在第二年成功在“邀请”美国加入了对面,其中美国也成了在欧洲“压倒稻草的最后一只骆驼”,而北非作战中,德军隆美尔被称呼为“沙漠之狐”,英军蒙哥马利的外号有些意外:沙漠之鼠。
二战往事:隆美尔是“沙漠之狐”,蒙哥马利为何叫“沙漠之鼠”
北非战争(一般指北非战役)开始于1940年9月13日,德意军队和英美法军队争夺北非、近东和地中海的控制权,到1943年5月13日为止,英军阵亡3万5478人,法军伤亡1万6000人,美军阵亡9243人,德军阵亡2万1994人,意军阵亡2万2341人,德意军队被俘超过40万人,各军的指挥官主要有,德军隆美尔,英军的奥金莱克和蒙哥马利,1942年6月后参战的美军指挥官为欧洲战场美军、北非战场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
其中隆美尔被称呼为“沙漠之狐”,战术指挥才能非常出色,在1941年任德国非洲军军长后,以以少胜多成功击败英国第八集团军,两个月便扭转颓势,因为其常常能便被动变为主动,战术灵活变化,因此得到“沙漠之狐”的称呼,隆美尔回忆一战时代所写的《步兵攻击》一书,也是二战时代盟军的必读步兵教材,美军巴顿将军也非常喜欢这本书,借此了解隆美尔的战术,不过,以步兵战术出名的隆美尔,在二战中实际上已经发展为装甲名将。
蒙哥马利其实也有一个称呼:“沙漠之鼠”,作为北非战中的隆美尔的主要对手,这个绰号乍一听好像不是褒义词,不过这个词其实并不是贬低的意思,而是被赞誉,主要是因为蒙哥马利指挥作战时,风格比较严谨和保守,强调计划严密精细,要求各作战单位密切配合,在外人看来,好像是胆小的老鼠,做事前战战兢兢的感觉,不过,其实严谨的备战与作战,是一名优秀将军的必备素质。
也是因为这个外号,在1942年的阿拉曼战役中,蒙哥马利与隆美尔的对战,也被称为“狐鼠争夺战”,而且,最终“沙漠之鼠”吃掉“沙漠之狐”,“鼠”胜利了。
另外,蒙哥马利与当时的多数英军不同,对于敦刻尔克大撤退,蒙哥马利是十分厌恶的,对于当时很多英军甚至将敦刻尔克的字样写在衣袖上,以庆祝这一次大胜利,蒙哥马利也是将其当成耻辱而不是荣耀。
隆美尔在1941年1月1日晋升为德国陆军中将,并成为德国非洲军的军长,6月时为德国”非洲装甲集团军”司令,同年的7月,蒙哥马利也晋升为英国陆军中将,陆续担任的几个军的军长,并成为了东南集团军的司令,1942年1月隆美尔成为上将,蒙哥马利在随后的阿拉曼战役后,因为打败隆美尔,也成为了上将,也获得了另一个称呼“捕捉沙漠之狐的猎手”。
相比之下,隆美尔的晋升速度要更快,在1942年2月,刚刚成为上将1个月后就成为了元帅,蒙哥马利则要到1944年9月1日才晋升成为英国陆军元帅,而此时距离隆美尔离开人世,其实已经只剩下1个多月的时间了。
其实相比较于蒙哥马利,隆美尔认为自己在北非的最强对手是另一位英国陆军元帅,他就是奥金莱克,隆美尔认为“奥金莱克的能力远在蒙哥马利之上”,在1942年10月开始的第二次阿拉曼战役前,奥金莱克是中东英军总司令,这一期间英军作为主力于德军作战互有胜负,消耗了大量德军战力。
到1942年7月1日-27日的第一次阿拉曼战役时,隆美尔指挥的德军虽然战术上胜利了,不过损伤很大,英军仍然保持战略上的优势,此时美军已经决定登陆北非,艾森豪威尔成为北非盟军总司令,盟军在北非的胜利已经基本握在手中,不过奥金莱克与丘吉尔的关系不太好,又因为此前损失了南非第二师,被南非总/理史末资元帅记恨,加上不愿意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贸然进攻德军,建议延后到9月在发动进攻,随即被丘吉尔解除中东英军司令和第8集团军司令(兼任)的职务。
奥金莱克随后被调任印度陆军司令,中东英军司令由亚历山大接任,蒙哥马利接任第8集团军司令,不过实际上,第二次阿拉曼战役还是被拖到了10月才开始,也仍然是按照奥金莱克的原定计划进行的,因此,英国历史学家认为,奥金莱克才是二战中英国最杰出的将领,他带领英军顶住了二战前期,英军在北非那段最难的时间,而奥金莱克在1946年时也被授予了元帅军衔。
来自俊赫君的胡说:“狐”和“鼠”的趣事
隆美尔和蒙哥马利都是都是深爱自己的妻子,1926年蒙哥马利对贝蒂一见钟情,结果因为紧张错过了表白,1年后再次遇到了贝蒂,直接表白,并拔枪对着自己的脑袋发誓,贝蒂此时已经38岁,是一位阵亡将士的遗孀,两个孩子的母亲,1927年7月,“单身直男”蒙哥马利40岁终于结婚,但是,1937年蒙哥马利的妻子贝蒂因为败血症早逝。
战争结束后,丘吉尔曾对蒙哥马利说:“整个英吉利都不希望你的后半生是孤独的。”但是蒙哥马利却说:“作为一个军人,我永远忠于自己的祖国,作为一个男人,我永远不会背叛爱情。”曾有人私下议论他,并说了一句“我不相信一个人能有两次恋爱,像我对贝蒂这样的爱,永远不可能有第二次。”自妻子病故后,蒙哥马利再没有对其他女人动心,也没有再婚,一生只有这一段短暂的感情。
隆美尔的爱情观被人称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年轻时不近女色,过着斯巴达般禁欲生活的隆美尔,1911年遇到了露西,俩人其实一开始并不喜欢对方,但是婚后隆美尔几乎将露西“宠得像一个泼妇”,并一有时间就给露西写情书,即便到北非战争时也是如此,北非战争期间写给露西的信有1000多封,战后曾被美军收走,后来才回到露西的手中。
而且隆美尔虽然是一位将军,却令人意外地“怕老婆”,隆美尔曾带小时候的儿子骑马,结果儿子被马拖行了30多米,头上划破了一个口子,这把隆美尔吓坏了,而隆美尔对儿子的叮嘱是“告诉你妈妈,这是你自己摔的”。
在隆美尔生命的最后,在直到结局时,隆美尔对家人们说,我接受了,他们便不会像平时那样株连亲属,“宁可死一人,而不要大家在乱枪中丧生”。
二战中的德军非洲统帅沙漠之狐隆美尔到底有多厉害?
在二战中德国出现过许多名将?古德里安、曼斯坦因以及隆美尔,这些将领都为希特勒进攻占领的欧洲计划作出了贡献。说起德国名将,不得不提被盟军称为“沙漠之狐”的二战德军将领“隆美尔”。在1941年后隆美尔奉希特勒命令担任非洲军团总司令,全权指挥在北非的得意联军作战。
在隆美尔到来之前北非的意大利军队被英军一度打得节节败退,意大利军只能消极防御等待救援。 隆美尔奉命到达北非之后,立刻命令部队实施对英军的空中侦察,准备对英军实施进攻计划,在隆美尔的作战意识里一向以“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为作战理念!隆美尔对英军实施空中侦察后,立刻部署作战计划,紧接着指挥他手下的装甲部队,冒着沙漠风暴无畏的穿插迂回在英军防线附近,做着最后的作战部署。这一仗打得英军速不及防、节节败退,也就是在一战后英军给了他“沙漠之狐”的绰号。
隆美尔最著名的还是进攻法国“琵堡”的战斗,这一仗隆美尔指挥的德军在面对廖斯河防线所有桥梁被炸断、对岸的法军部署大量重炮不断对德军进行炮击的情况下,指挥德军强渡廖斯河防线。
最终在用了6个星期损失2000余人微小的代价下全线击败法军,俘虏了近10万法国军队。这一战后希特勒授予了隆美尔一枚武士级十字勋章。隆美尔一生追随希特勒到处征战,是希特勒最早的崇拜支持者,为法西斯德国立下的赫赫战功。
不过,到1944年,希特勒被敌对势力行刺暗杀,虽然这次暗杀希特勒失败。但是这一次的暗杀隆美尔受到了波及,被认为是参与了此次暗杀希特勒计划。
1944年10月,希特勒逼迫隆美尔自杀,事后对外公布“隆美尔”死于疾病,并且还为其举行了国葬。 至此,这个为希特勒到处征战的将领,以这样的方式走完了一生。❤头条“军器战位”报道!
作者:牧小明
编辑:牧小明
发布:牧小明
作者 : 感谢我们生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愿世界没有战争。
声明:本文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军器战位:关注每天为你讲解军事武器装备知识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军器战位”每天讲解军事知识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