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夕照话今昔王满堂
龙腾夕照话今昔
王满堂
古人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南溪龙腾山,便颇有些类似。
相传,南溪有八大风景名胜,分别是:芦亭晚渡、琴山松风、海楼烟雨、双峰插云、龙腾夕照、仙观晴霞、瑞云靉叇、桂溪钓艇,龙腾夕照是其中之一。
每逢云淡风轻之际,到龙腾山上欣赏瑰丽的夕照是最恰当的选择。当已呈酡红的夕阳慢慢坠落,即将隐没于天边的群山之际,追逐夕阳的片片淡云一下子便生动了起来。先由金色到金黄,再到橙黄,渐渐变幻成漫天烂漫的彩霞。这时,远山近廓,甚至一草一木,都镶嵌着一道道玄幻的金边。转身俯瞰长江,简直就是一江流淌着的碎金,醉人地泛着绸缎似的波澜,将两岸嶙峋的山石也返照出粼粼的金色碎光……这时,你会不禁感叹:真是夕阳无限好,南溪是多么的诗情画意!
到龙腾山欣赏夕照,要走过望瀛门外的一片长长的沙洲。这片沙洲是江水拐弯向东南流淌而留下的。当秋末夏初季节,江水渐瘦,沙洲便逐渐裸露了出来。近水处,受浪花的不断拍击,显露出一湾光滑圆润的鹅卵石。风和日丽之时,便会招引来络绎不绝的游人在江边散步,拣拾奇石。还有大呼小叫的孩童们,这时也嬉戏于沙洲上,放风筝、打游击、垒沙器……沙洲一时间便演绎成了孩童们的乐土。
本人曾习作《望瀛门》七律一首曰:
远眺瀛洲水接天,东郊阜渚绿茵连。
茶香昨夜殷情续,酒足今朝伴客眠。
布线纸鸢天际满,仔肩男女草坪阗。
江枫燃就霜颜在,惯看春秋又夕年。
沙洲的尽头,龙腾山的半腰上,有一个天然石洞,相传为仙人李真的修道场所。洞深约十米。里面有石室、石床、丹灶、字画、石壁题刻等。早年,洞口尚可容一人侧身进入,现只剩下一条几近风化的缝隙了。好在,由小城书法名人阚舜臣题写、由石工顾银山镌刻的“李公洞”三个字,仍然清晰可辨,借此,尚可朦胧地生出一些追寻仙踪的遐想来。
龙腾山脚处,有一条石级路可直达山顶,顶上曾有一个明代修建的仿木结构石坊。重檐歇山顶,仿木斗拱,两侧栏额呈龙凤浮雕,镌刻细腻,造型精巧。人们登山疲累后,歇脚于牌坊之下,细观古建筑之精巧古朴的同时,也可发思古之幽情。
古代的南溪城确实民风古朴,相当幽僻。由此,它曾吸引来不少名流雅士或逗留,或盘桓其间,或赋诗赞赏。据说,在龙腾山脚下,唐代大诗人岑参就曾经寓居于此。据《明国县志》记载:“参从明皇幸蜀,寻守嘉州,后罢,寓此”。留《南溪别业》五律曰:
结屋倚青嶂,开轩对翠畴。
树交花两色,溪合水重流。
竹径春来扫,兰樽夜不收。
逍遥自得意,鼓腹醉中游。
虽然《宜宾史志》上曾有人撰文考证,说“岑参别墅,当在嵩山少林”,但南溪人却并不以为然。
据民国《南溪县志》记载:在明成化年间,有人在山下挖掘到一块断碑,碑上完整地保存有“南溪洲”三字,旁题“唐人岑参别业”字样。人们据此断定,岑参确实曾居住于南溪的龙腾山下。
清道光十九年,知县翁绍海特别仰慕岑参的人品和诗情,特在龙腾寺的东边,建偏屋三楹,供岑公栗主,题名为“龙腾别墅”。在山腰上修建石亭一座,为揽胜之所,题额云:势如涌出。亭柱上镌刻对联曰:
胜地快登临,铁板铜琶唱学士大江东去;
禅门空障碍,参旗井钺输达摩支履西归。
岑参曾在南溪寓居过的传说,经道光知县的建庙题咏一渲染,就更加让人毋庸质疑了。
到同治五年,新任知县雷尔卿又“广其地址”,新建一所书院,名曰“龙腾书院”。自是以后,书声灯影,时出林间;四季佳辰,游旅不绝,好一派胜地景象。
清光绪九年,云贵总督岑毓英闻听到岑参别业在南溪后,极其兴奋,特意带着随从赶到小城。以“参吾祖”的名义,寄谒祠下。他游览了龙腾山周遭的胜景后,对此处的山水很是赞叹,赠“遗泽千秋”匾额一方,并捐出资财作为“焚献费”。从此,龙腾寺更是青烟缭绕,香火不绝。
可惜,宣统三年,土匪围城,据龙腾寺为营地,拆毁屋材,大肆掳掠。龙腾别墅自此颓圮衰败下来,到后来就只剩下一些惨不忍睹的残亭颓院兀立在风风雨雨之中。后人为此慨叹不已,赋诗曰:
残亭半筑映溪南,雾锁洪洲第一山。
琴岭松风双塔影,海楼烟雨九龙盘。
……
一处胜景只留下一片荒芜的废墟,有岁月的剥蚀,也有人祸的拆毁,思之让人心痛。
建国后,政府将烈士陵园建在了龙腾山上,英魂的驻足使人们将视野和崇仰之情再度倾注于龙滕山。
如今,巍峨严整的烈士纪念碑高高地矗立于高山之颠,远远地俯瞰着日渐拓宽而发达兴旺起来的南溪城。述明月之志,舞松柏之影。每逢清明节来临之际,一队队学生穿着整齐的校服;机关、事业单位、社区市民……纷纷有组织地来到龙腾山上,为先烈们扫墓、献花、默哀。龙腾山因沉睡着先烈的英灵而从此神圣,龙腾夕照也从此被赋予了全新的景况和胜似昨天的全新意义。
王满堂为什么被称为“浣衣皇后”?
“浣衣皇后”王满堂是明代正德年间霸州有名的美人,她之所以被后人称为“浣衣皇后”,只因有一段传奇般的小故事。
这个王满堂出身于霸州一个比较殷实的家庭,满堂长大后,长得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模样儿俏丽,性格活泼开朗,谁看了都忘不了,霸州人人都知到这个美女王满堂!
她的父亲是一个专替人写状纸、打官司的讼师,虽说地位不高,却也见多识广,靠着一支利笔和一张巧嘴,也挣了不少财产,三教九流的人物接触多了,思想比较开放。
事实上,王家就小满堂这么个独生闺女,简直视若珍宝,一生下来,就一本正经地翻字典和测字,给她取了个响当当的大名——“满堂”,还颇有几分男孩子的气势。
王满堂长大后,模样儿俏丽,性格活泼,尤其是那双大眼睛,滴溜溜地似能说话呀!
王家对满堂十分娇纵,从不用“妇德妇容”之类的条条框框来约束她,任她自由自在地进出嬉戏,快快乐乐地生活成长。
所以,霸州城里人人都知道王家有个与众不同的姑娘,正统的人贬她为“野姑娘疯丫头”,赞赏她的则夸她“真够味俏美人”!
王满堂则不管人们怎么说,依然我行我素。她虽然大方开朗,但并不放荡,所到之处,总给人一种火一般热情,和她天生的美貌和随和的性格配合在一起,确实够得上是一个迷人的美女。
与此同时,在北京城里,明武宗朱厚照登基做了新皇帝,到二十出头时,皇太后暗中为其选妃!她派出的选美使臣来到了霸州,说明来历,自然就有人推荐“霸州美人”王满堂。
经过面试,确实还算聪明伶俐、俏丽可爱,于是就选中了她。
王满堂一家得到这个消息后,还十分高兴,走家串户大肆炫耀,认为王满堂这一去京城,做了皇帝的妃子,无疑秃山鸡变了金凤凰,从此家门荣耀,财源滚滚。
宫廷选美落选了但是,等王满堂到京城后,才发现天外有天,全国的美女集合到一起,万大花丛中她并不显得特别夺目,加上她这时才十五、六岁,毕竟是年纪太小了,芳艳自然比不过那些成熟的女人,因此落选了。
这个王满堂是欢喜而来,伤心失望而归,心中充满着无限的委屈和凄凉。
不过,在途中夜宿驿馆时,她做了一个梦,梦中见到一位头环金光、身着金衣的仙人,告诉她说,将有个名叫赵万兴的人来娶她,此人贵不可言,千万不可错过。
梦醒之后,王满堂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她不再为自己刚刚的落选而难过了,认定自己终将与贵人相伴。
贵人到底贵到什么程度呢?
既然是贵不可言,那莫非就是皇帝了?
这样一想,她兴奋难抑,恨不得插翅飞回家中,好等着那个叫赵万兴的贵人出现。
赵万兴,赵万兴!她心中默念着这个名字!
不嫁人的原因竟是一个奇怪的梦!
王满堂的梦一时传为佳话,不胫而走。
当地有位僧人出入王智家,知道了这个梦,所以告知他人,王满堂的梦因以广为传播。在闲谈间,王满堂的父亲便把女儿在驿馆得梦的情形告诉了一位和尚好友。
和尚并不以为王满堂的梦是什么神灵预示,只觉得有趣,便又不经意间告诉了他的另一位朋友道士段长。
哪料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段长是个颇有心计的年轻人,平日里就仰慕过王满堂的美姿颜色,早已垂涎三尺了,听说这段故事后,他顿时计上心头。
段长经过一番准备,在一个黄昏化装成一个远地而来的过客,叩响了王家的院门请求借宿一夜。见他相貌端正、文质彬彬,王父便把他让进院来,一番客套后,来客自我介绍说叫赵万兴。
这个名字让王父心头一震,转身跑进屋去告诉女儿和妻子,说是有贵人光临。
王家母女也心情激动不已,殷勤地款待这位贵客,并强留他多住了几天。
不曾想,王满堂居然相信是“美梦成真”!
因此,王家就主动许婚,段长不禁心花怒放,然而又故作镇定,矜持了一阵,才好像很勉强似的答应下来。
不久,王家便为两人隆重的操办了婚事。
这个段长是个野心极大的人,得到了岳丈家的财产和美艳如花的妻子后,他又生出了新的奢望,一心想循着王满堂的那个美梦,真正成为一个大贵人。
一番深思熟虑后。
他开始实施他的梦想,首先,他托了昔日作道士时的一些同道友人,四处散播王满堂的那个神奇的梦。
这个梦很快散播开来,市井中都议论纷纷,都说王满堂生来就是皇后命,而她的夫婿“赵万兴”无疑就是将来的贵人!
经过一番准备,加上有钱就有势了,很多人居然认为他就是真龙天子了!
他们只是还没有像起义军那样攻占城镇。
这批人聚在山中,似乎更像一个秘密的俱乐部。
但是,段长并没有放弃他的贵人梦,他命手下人在山中盖起了宫殿,把他们占领的那个山头自夸成一个王国,他自己则成了皇帝,并用了“大顺平定”的年号。
同时,又封了随同上山的妻子王满堂为“大顺平定皇后”!还设了左右丞相、文武大臣,每逢三、六、九日,就在大殿上接受群臣的朝贺,还象模象样地讨论军国大事。
王满堂这个自认为有皇后命的“霸州美人”,便这样做了个山中皇后,其实,充其量不过是个压塞夫人罢了。
这个山里的皇帝便在牛兰、神仙二山之间暗中活动。不久,道士段皇帝出行。
新城百姓捉拿了段长,扭送官府。
按查问此事,认为逆案重大,送呈京师,飞报明武宗。
明武宗下令原谅了相从的愚民,只将段长、潘依道、孙爵等头目处死。
武宗还特降圣旨,吩咐不许杀死王满堂,将她没入宫中,以官奴送入宫中浣衣局。
王满堂没人宫中。
武宗本意是想将她收到豹房中,谁知刑部官员误解了武宗的意思,以为是要把王满堂以罪犯之身没入宫中,充当奴婢,以示惩罚,于是把她分派到宫中的浣衣局做洗衣女去了。
明武宗等了几天,居然没见到王满堂,才进行追问,于是下令将王满堂由浣衣局调到了豹房来侍候自己。
当年选美时的王满堂年纪还小,没有引起明武宗的注意,如今的王满堂,已经成了一朵绽放的鲜花,大大勾起了明武宗的胃口。
王满堂见明武宗又回过头来看中了自己,内心大为高兴,觉得自己的皇后梦快要实现了!这样一来,王满堂便在明武宗面前使尽各种手段和狐媚。
武宗本来就是一位贪色的皇帝,有了这么一个尤物,他当然不会放过。
于是,王满堂因祸得福,得幸于明武宗,从假皇帝的宠幸,一下子变成了真皇帝的侍妾了。
一个梦想做皇后的女子,居然做了过“浣衣女”。
王满堂被人称为“浣衣皇后”,浣衣就是洗衣的意思,她在皇宫浣衣局洗过衣服是事实,而做皇后却一直没有名正言顺,可以说是一个有实而无名的皇后。
当然,说到她曾经堂堂正正地受封为“大顺平定皇后”,却又是另一回事,名为皇后,实际上不过是个山寨王的压寨夫人。
王满堂的一生倒是和皇后这个名号扯上了不少关系。
总而言之,王满堂曾经在皇宫洗过衣服,又伺候过明武宗,但是有不是真正的皇后,于是就被人称为“浣衣皇后”!
一起品读民间有趣的故事,欢迎关注我!
.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