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孙思邈传说故事(药王孙思邈的长寿传说)

时间:2022-08-16 08:09:42阅读:3045
金庸先生的长篇小说里经常有性格古怪的圣手医师出现,平一指、胡青牛、程灵素、苏星河、阎基,或多或少带着几分邪气,本事愈大,脾气愈邪,而且个个不得善终,医者终究不能自医,也算造化弄人。金庸把医者写成一种脸…
  • 国家话剧院著名国家一级演员。曾在《红色摇篮》、《井冈山》、《开天辟地》等三十多部…

金庸先生的长篇小说里经常有性格古怪的圣手医师出现,平一指、胡青牛、程灵素、苏星河、阎基,或多或少带着几分邪气,本事愈大,脾气愈邪,而且个个不得善终,医者终究不能自医,也算造化弄人。金庸把医者写成一种脸谱,大概他自己也曾遭恶医凭陵。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医道宗师,「药王」孙思邈绝对是绕不开的丰碑。

有唐一代,孙思邈在民间享有盛誉,除了医术高绝外,他隐逸山林,拒不为官,为此连续推掉隋文帝、唐太宗、高宗多个皇帝邀请,遗世独立,谁的帐都不买,也当得上“脾气古怪”。不过他活到一百多岁高龄,那就是金庸笔下盛年而夭的名医们不可得的了。

孙思邈所学极博,医道之外,该涉奇门五行,唐朝人将其视为神仙一般,关于他的神奇事迹流传甚夥。

他曾长期隐居终南山,钻研医术。唐朝时,今天所说的中土佛教「八宗」已经形成,就是: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三论宗、净土宗、禅宗、密宗、律宗。其中,「律宗」最讲戒律,是佛门守戒最严的一支。今天各宗派僧人遵循的戒律,很多都发轫于律宗。律宗初祖(创建者)道宣律师,也住在终南山,同孙思邈常相往来,结成林下之交。

这年,关中赤旱,其地乃是京畿所在,国家根本,若老百姓断了收成,吃不饱饭,恐怕对皇城长安大为不利。于是皇上御敕,召天下有法术者,筑坛祈雨。敕令方下,就有胡僧请命,愿在长安昆明池行法求雨。

昆明池开凿于汉武帝朝,池围四十余里,广计三百顷。原来昔汉武强盛,与四夷通使,汉使赴印度途中,为昆明国所阻,不许其通过。汉武帝大怒,计议起兵讨伐。听闻云南有滇池,遂引秦岭雨水,仿照滇池,就长安城外凿昆明池,操练水师。杜工部有诗赞曰:

后来几经修浚,迁延至唐,仍然烟波浩渺。那胡僧便在昆明池,持御赐香灯,做起法来。七日后,昆明池水位大减,臣民们俱都心喜,均想,原来这胡僧是要取池水化作澍雨。

终南山在长安以南,相去不远。一天夜里,有个老人登门造访道宣律师,一见面便拜倒在地,满脸惶恐道:“请法师救命!法师救我!”道宣好不吃惊,急忙扶起,问道:“老人家何故如此,有什么难处?”老人苦着一张脸,道:“弟子的真身,乃是昆明池中的一条龙。近日天干地燥,数月不雨,实在是另有别因,不是弟子作祟。然而皇上听信胡僧妖言,赐他在昆明池求雨,那胡僧哪里是在求什么雨,他是要用妖法汲干池水,杀了弟子攫取龙脑合药!弟子命在旦夕,乞法师慈悲为怀,搭救弟子一命!”言罢又复拜倒。

道宣这个「律师」,是精研戒律、传授戒法的僧人称谓,并不是打官司的律师,虽有菩萨心肠,却无罗汉之力,实在爱莫能助,温言道:“惭愧!贫僧修得是戒律宗,没有法力。老人家莫慌,此去五里山路,便是孙先生别居,此人实具通天彻地之能,或可解老先生之难。”

当下,老龙得了道宣指点,径来求孙思邈。药王沉吟道:“救你不难,不过我知你昆明池底龙宫中,藏有神仙药方三千首,你借我一观,我便替你解了此厄,如何?”老龙涔涔汗下,脸色为难之极,道:“这…这可使不得,天帝素有严令,上界仙方不得妄传,怎能泄入俗世?”见孙思邈只笑吟吟地瞧着自己,他踌躇再三,终于咬咬牙道:“也罢!若池水被胡僧汲干,仙方也必然不保,就献予先生便了。”须臾,捧着药方来献,孙思邈道:“你且回去,不必怕那胡僧,我自有计较。”

次日,昆明池水突然大涨,胡僧惊惧,连催法术,却毫无效果。如此一连多天,水漫池溢出,胡僧急怒攻心,将法力催到极限,油尽灯枯而死。

孙思邈寿终之后,后人整理遗物,发现一部手稿,名曰《千金方》,共三千卷,每卷一方,那便是龙王所献之物了。

解说

药王的千金方是有两部的,起初一部叫《备急千金要方》,后来感于《要方》不足,有补缀成《千金翼方》。至于故事里为什么只有一部,或者可怜的老龙王后来又被敲了一次竹杠,又或者龙王分期付款。

孙思邈确实是神仙般的人物,七岁读书,日诵千言,弱冠纵论老庄及百家之说,兼攻释典,于医道本草,更是天下无双。朝廷屡次邀请出仕,均固辞不受,活到一百多岁,比当时人均寿命长了一倍有余,简直不可思议。临终嘱咐薄葬,足见高风亮节。

「人命至重,贵于千金」,是《千金方》主旨。药王悲天悯人,始终以「救人」为先,《千金方》也贯彻这一思想。开篇就说,医者治病救人,不能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要视病患为自己至亲一样悉心诊治。他约束自己门下弟子,出诊在外,不得为声色、食味所迷,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这样的守则,正与「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圣人之道契合。而后药王又谈谦恭之道,他说,治好病人是医家本分,行医忌自矜功伐,訾毁他人,若有自许之貌,以为自己天下无敌,那是医之膏肓。所谓「善医者无煌煌之名」,以他的本事名声,尚如此自诫自省,谦逊笃学,实为万世楷模。

《千金方》流传千年,遗泽后世,老龙王虽然被敲了竹杠,却得以普救苍生,立下无数善功,可见这竹杠敲的不冤。

中医大家那么多,为什么孙思邈被称为药王?而不是写过《本草纲目》的明代医生李时珍?

孙思邈是我国的《千金药方》的作者,是唐朝的著名的医学奇才,可以说对于药理的研究是非常的到位的,由于他曾经到过道士,也被后人称为妙应真人,但是被大家广泛知道的应该就是“药王”,这个称号。孙思邈《千金药方》和《千金翼方》对于后世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的大的。

李时珍是明朝的时候,也是医学奇才,是那种天赋比较好的人,写的《本草纲目》知名度可以说是非常的高的,是现在致力于医学研究的朋友必备的一本书,被后世称为“药圣”,可以说是现在的学医人的典范。

这两个人都是对医学贡献非常的大的,个人感觉一个药圣,一个药王还是比较正常的吧,毕竟两个人的功绩说不出谁比谁强吧。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