怼迪士尼反对封城和口罩令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或成共和党新领袖
随着美国中期选举临近,美国两党都已摩拳擦掌,共和党急需一人挺身而出,以备战下届中期选举和总统选举。目前,该党多名雄心勃勃之士正蓄势待发。
有人期待着前总统特朗普东山再起,带领美国“再次伟大”;也有人认为,2024年的大选可能属于下一代政治领袖,期待看到新面孔,例如被共和党看好的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Ronald Dion DeSanti)。
德桑蒂斯:特朗普2.0,反对封城和口罩令
现年43岁的德桑蒂斯是典型的美国政客,也是美国政坛的70后政治新星。德桑蒂斯毕业于哈佛法学院, 2004年加入美国海军,担任过律师与军官,多次被授勋章,2010年2月退役后担任国会议员。
两周前(4月28日),德桑蒂斯受邀参加了福克斯新闻(Fox News)在奥兰多举行的“市政厅会议”,劳拉·英格拉姆主持节目。整场谈话持续了整整一个小时,以往,这样的黄金时段只唐纳德·特朗普一人“独享”。
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蒂斯(左)参加劳拉·英格拉姆(右)主持发节目 视频截图
平均每晚有约230万观众收看英格拉姆主持的节目,《塔拉哈西民主党报》(Tallahassee Democrat)戏称,“这次相当于一个小时的州长连任竞选广告”,也是他在共和党中具有明星影响力的标志。
节目中,英格拉姆称赞了德桑蒂斯的领导能力,表示佛罗里达州的“情况正在好转”,成千上万的人因和平、自由和机会聚集在这里。
的确,德桑蒂斯近来的影响力不断攀升,其保守作风备受争议,防疫和种族政策延续前总统特朗普作风,更有“特朗普2.0”之称。
当其他州长将新冠大流行视为一场公共卫生危机,实施封锁和口罩令时,德桑蒂斯却追随特朗普的脚步,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并将此视为其在基层选民中获得民粹主义加分的机会。
2020年9月,尽管疫情仍在肆虐,他还是让餐馆和其他企业满负荷重新开启;他认为要保持学校开放;不应强迫学生佩戴口罩,还禁止市政当局惩罚那些拒绝遵守当地佩戴口罩命令的人。
目前,德桑蒂斯的这些观点在当地被广泛接受。
当地时间2022年4月19日,美国佛罗里达,旅客在迈阿密国际机场。
“自新冠大流行以来,佛罗里达州在净移民方面领先全美其他州,吸引了大量人才”德桑蒂斯在英格拉姆的节目中骄傲的说,“居住在佛罗里达州的需求比我们州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强烈,这就是现实”。
“善于推进热点问题,获取政治利益”:性别认同、妇女堕胎权
2012年,德桑蒂斯以茶党(Tea Party)保守派的身份当选国会议员。
美国民众对茶党并不陌生。发端于1773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又重生于2009年,近年来,茶党已经成为美国保守派、民粹主义者发泄不满的平台,得到了共和党及无党派选民的高度认同。
德桑蒂斯深知,传统老派的共和党人已难以引起多数选民共鸣,考虑到此前总统选举中特朗普的选民基本盘不断扩大,“特朗普主义”对许多未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来说,是实用的,尝试将其与原本的共和党保守议程相结合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相比特朗普,德桑蒂斯就更愿意在文化战争中使用政府权力。
当涉及到公共教育等领域时,政府完全有权制定规则,“不要说同性恋”法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3月28日,德桑蒂斯将该法案签署成为法律,其官方名称是《父母教育权利法案》,法案禁止佛州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的早期课程包含涉及LGBTQ 群体权利的内容,禁止在学校教授儿童有关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内容,家长可以就涉嫌违规行为进行起诉。
在两极分化的美国政治中,LGBTQ向来是争议最大的议题。这一法案虽然得到了众多佛州本地父母的认可,但同时也引发了LGBTQ 群体的抗议,后者认为这侵犯了他们的基本权利。
德桑蒂斯在签署该法案时强调,“将确保父母可以送孩子上学接受教育,而不是被灌输(某种思想)”。
除了性别问题,妇女堕胎权一直是美国最受争议的问题之一,享有逾半世纪的“自治”特权地位的迪士尼一直困扰着佛州。然而,仅在4月的两周时间里,德桑蒂斯就在佛州基西米市为拉丁裔人口服务的福音派教会签署了禁止怀孕超过15周的妇女堕胎的限制法案;将公开反对“不要说同性恋”法案的迪士尼控制权剥夺。
州长的权力来自于推行在许多共和党人中广受欢迎的政策。中佛罗里达大学政治学教授奥布里·朱厄特认为,这也是在与迪士尼这样的大公司较量时,德桑蒂斯考量的一部分。他借此传递了一个信息,“那就是他愿意打击任何反对他议程的人或公司,他似乎期望得到100%的忠诚度”。
这种心态和做法和特朗普极为相似,《塔拉哈西民主党报》指出,特朗普以贬低及惩罚批评者而闻名,同时要求共和党领导人绝对忠诚,并与政治、商业和媒体中的建制势力针锋相对。
德桑蒂斯的风格引起了许多保守派和摇摆选民的共鸣,对于他们来说,一个能够代表他们、为他们大声疾呼,且不畏惧挑战大公司的人正是他们期望寻找到的。
“迪士尼之战展现了一个强大的管理者,凸显其领导力,”佛罗里达州基督教家庭联盟执行董事安东尼·弗杜戈认为,来自加州的迪士尼欺负到了佛州州长和立法机构头上,还妄图将加州的价值观带到“阳光之州”,德桑蒂斯之所以这么做,是“唤醒”大企业远离文化战争的一个警告。
这也印证了共和党参议员卢比奥的话,“共和党的未来是基于一个多民族、多种族的工薪联盟。2020年大选后,共和党人需要将自己的政党重新塑造为工人阶级选民的拥护者,并远离其拥抱大企业的传统。”
《华盛顿邮报》评论其善于推进右翼热点问题,获取政治利益。
除了上述种种,他还批评推特阻止被马斯克收购。因佛州养老金拥有推特公司的股份,德桑蒂斯还威胁推特称,如果推特继续实施保障股东权利的“毒丸计划”,阻止特斯拉汽车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收购,将对其采取法律行动。
为调查选举舞弊,德桑蒂斯签署了一项法案,并成立一支特别警察部队来监督州选举,将其命名为“选举诚信小组”。
美国《国家评论》杂志(National Review)曾刊文,即使共和党新领袖不全盘延续特朗普推出的贸易关税和移民政策等特定政策,共和党要留住特朗普的这部分选民将不可避免地带上些民粹主义色彩。
2020年竞选活动中,“特朗普主义”不仅巩固了共和党在白人选民中的支持度,更帮助共和党在拉丁裔选民中取得惊人进步。在佛罗里达州,特朗普获得了的拉美裔选民的大力支持。
佛罗里达是拉美裔选民的家园,他们遍布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古巴人、波多黎各人和委内瑞拉人是最大的选民群体。总的来说,拉美裔占佛罗里达州所有选民的16%左右。2020年,拉美裔选民约为250万,占所有注册选民的17%。
虽说强调突破种族界限做法的潜力言之过早,但这对共和党有着具有巨大吸引力。
德桑蒂斯看到了“特朗普主义”的成功,同时寻找自己的道路,以自己的方式留住这些选民。疫情期间,他推动企业开放,虽说此举对每个人都有好处,但蓝领工人尤其受益,而他们中大多是拉美裔。
2024:德桑蒂斯VS特朗普
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2月撰文称,德桑蒂斯正在为11月的州长连任做准备,同时,作为共和党中的热门人物,德桑蒂斯也在策划竞选2024年总统。
文章指出,佛罗里达州正向右倾斜,最近登记为共和党的选民人数在现代史上首次超过了登记为民主党的选民人数。目前,35.9%的注册选民认为自己是共和党人,而民主党和无党派人士分别占比35.6%和26.8%。
以国家政客的标准来看,德桑蒂斯并不富裕,但在担任州长期间,他的财富不断增加,其政治筹款能力令人印象深刻。
目前,距离8月23日的州长初选还剩100天左右,《经济学人》认为,就当前形势看来,德桑蒂斯的连任似乎没有悬念。
那么,如果德桑蒂斯真的在今年秋天赢得连任,将会对他2024年的竞选大有帮助。
此前,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曾点名6位他心目中共和党未来的领军人物,其中排在首位的便是德桑蒂斯。
特朗普提到的6位共和党未来领袖
左起:德桑蒂斯、密苏里州共和党参议员乔希·霍利(Josh Hawley)、得克萨斯州联邦参议员特德·克鲁兹(Ted Cruz)(茶党)、肯塔基州参议员代表兰德尔·霍华德·保罗(Randal Howard Paul)、特朗普任内第二位白宫新闻秘书萨拉·赫卡比·桑德斯(Sarah Huckabee Sanders)、南达科他州州长克里斯蒂·诺姆(Kristi Noem)
特朗普称,“共和党人才济济”,如自己不参选则会优先考虑支持上述名单中的人参与竞选。
不过,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 的数据显示,特朗普在全国初选民调中的支持率超过50%,其在共和党人中的支持率约为80%。虽然德桑蒂斯在全国初选民调中以较高的支持率排名第二,但在共和党人中的支持率仅为60%左右。
不过,“马奎特民调”(Marquette poll)显示,相比年过古稀的特朗普,了解这两个人的共和党人似乎更喜欢年轻的德桑蒂斯。
CNN认为,德桑蒂斯在任职州长期间的所作所为很难不让人将他想要竞选总统的野心联系在一起。德桑蒂斯多次提出并签署有争议的法案,希望借此吸引媒体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刷存在感、提升知名度可谓“捷径”,至于原因,看看特朗普就知道了。
德桑蒂斯一直以来的努力没有白费,在过去的6个多月里,他的名字在福克斯新闻上被提及了700多次,而其2024年大选的潜在竞争对手,德克萨斯州参议员特德·克鲁兹被提及的次数仅为400多次,排在后面的是美国前副总统迈克·彭斯(200多次)、前联合国大使尼基·黑莉(100多次)。
美国《国会山报》(The Hill)指出,鉴于德桑蒂斯目前的表现,即使特朗普真的参选,他也极有可能有机会在37个月后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获胜感言。
“毫无疑问,如果特朗普不参加竞选,他将成为共和党心目中总统候选人的领跑者——甚至可能是在特朗普也参加竞选的情况下。”
拉斐尔的艺术成就为何这么受人首肯?感觉他的画与同期的没大不同?
达芬奇像幽深的森林,意境深邃又神秘。
米开朗基罗像雄壮的大山,充满力量和激情,时不时有些骚动。
拉斐尔则像缓缓的小河,清澈轻缓,柔和静美,绕过山坡,穿过草原,阳光漫洒,星点摇落,画卷平和优美又安宁……
大师们挤在同一个时代,年轻者难出头。拉斐尔最年轻,还比米开朗基罗早死44年,依然稳居文艺复兴三杰之一,没真本事能行?
站在时代之巅的人物,都会利用时代和环境。
①应运而生的大师
中世纪(5-15世纪)千年是西方宗教强盛时期。教会掌控西方社会,早期艺术严格遵循现实宗教人文,以理性塑造为主导,以宗教题材为主题,作品以严肃、理性、写实为特点。拉斐尔就出生在中世纪末的意大利小山城。
文艺复兴三杰都是写实艺术,此为顺势。艺术需要大众欣赏。写实形象易懂;宗教人文能引起社会共鸣。作品雅俗共赏,自然成为主流。但要成为大师,这些远远不够。
②现实与理想的和谐美
古希腊哲学研究方向,先是宗教和精神领域,后转到自然题材,又转到人文关怀研究。古希腊哲学家完成了这个伟大转变,并把它发展成一门统一学科,后成为西方艺术的指导思想,其中就包括新柏拉图主义。
拉斐尔满怀新柏拉图主义艺术理想,这种哲学带有折中主义的倾向,在现实之上,期待和追求有别于世俗艺术美的意境。
拉斐尔以油画艺术形式,形象地实现了世俗美和理想美的和谐统一,被奉为古典艺术之楷模。拉斐尔的作品有中庸平和之美,此为主因之一。
③浓浓的人道主义精神
新柏拉图主义是以古希腊思想建构的宗教哲学,并严重影响西方宗教文化。不像西方的教义桎梏,古希腊宗教多了世俗化,多了思想自由和世俗权利。这有助于社会催生民主思潮和人道主义精神。
这就是为什么,拉斐尔的艺术总带着浓厚的人道主义关怀精神。
拉斐尔就像一位温良的诗人画家,画布上满满的温情意境。如《圣母圣婴图》,以圣母形象展现人性温暖,色彩柔和,格调恬静,优雅的艺术中流露着世俗的亲切。
圣母形象是拉斐尔的艺术主旋律,一度成为西方女性美的标准。拉斐尔笔下的圣母形象不清苦,不放荡(威尼斯画派),而是娴静、亲切、温暖、完美。这与拉斐尔的经历有关。
拉斐尔生于小山城乌尔比诺,父亲是一位普通画家,考虑到生活和教育,就由母亲一手把拉斐尔带大。拉斐尔的年少时光是幸运的,没有沾染中世纪末的粗俗社会风气。
童年的拉斐尔跟着父亲学画,深受父亲细腻柔和画风的影响,并且很快完成超越。15岁时,拉斐尔开始跟着大画家佩鲁吉诺学习。
佩鲁吉诺擅长画风柔和的风景、肖像和宗教题材。拉斐尔顺利融入,无论从风格或细节,模仿老师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十七八岁的拉斐尔已有大家风范,声名在外。
1504年,21岁的拉斐尔完成《圣母的婚礼》。这幅作品的技法被认为已经超越老师佩鲁吉诺。此时的拉斐尔刚离开老师不久。从此拉斐尔闯荡江湖,走向大师之路……
我们发现一个规律:
幼年拉斐尔由母亲抚养,性情上自然偏向女性的细腻温和;童年受父亲柔和细腻的画风影响;少年师从佩鲁吉诺,老师也是类似风格……
拉斐尔的大师之路是直线,很快成名。拉斐尔画风细腻、恬静、柔和,一切自然而成。同样,在情怀上深受母亲的影响,拉斐尔创作大量圣母油画,圣母形象优美、温暖、娴静,圣洁无暇,满满的人间温情。
①达·芬奇
达芬奇只是在绘画上成就最高而已。达芬奇是理科通才,生物学、医学、解剖学、数学、物理学、地质学、建筑、雕刻、天文学、发明……无所不精,他还是军事工程师。
达芬奇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最完美代表",因为没有任何艺术家像他如此才华倒溢。
西方绘画艺术源于早期的雕刻,雕刻涉及生物学、医学和解剖,雕刻艺术大成于古希腊建筑学之后。研究领域造就严谨和力求完美的性格。
达芬奇崇尚古典人文主义,追求科学性和理想化的艺术境界,用艺术的形式再现自然。达芬奇创立了明暗技法和薄雾技法,后者也被拉斐尔借用。工程师出身自然讲究绘画中的构图,并在明暗、透视和色彩方面很有建树。
渊博又全才的人,通常自带深邃和神秘气质,这些也体现在艺术上。比如《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都有这种幽深和神秘之感。
②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在绘画、雕刻和建筑领域都是艺术巨匠的存在。
在米开朗基罗眼里,艺术创作如同上帝创造一般伟大而神圣。这种观点本就充满了激情。立体雕刻更有视觉冲击力,代表作《大卫》,这种情绪同样被米开朗基罗转移到绘画上。
米开朗基罗就像一座巍巍高山,艺术作品充满力量和激情,气势雄浑,阳光刚劲,呈现一种不屈的生命力,常有一股悲壮和骚动的情绪。
无论绘画、雕塑或壁画,都有以上风格。比如米开朗基罗的奴隶雕像,充满张力,触碰灵魂,似乎爆发出一股躁动不安的生命力。
③拉斐尔·桑西(Raffaello Santi)
打个比方,米开朗基罗就像北方的壮阔,拉斐尔则像江南的柔丽。拉斐尔的艺术表现出中庸、平和、温情和安宁的格调,笔触细腻,画风典雅,意境温柔甜美。
油画《圣母圣婴图》是圣母和慈母形象的融合,优雅圣洁中缓缓流露着世俗的亲切感。一副以圣母形象展现世俗人性温暖的美好画卷,色彩柔和,格调恬静,意境温暖,满满的人道主义精神。这就是现实美和理想美的和谐统一。
又如《西斯庭圣母》,圣母乘着祥云,轻盈而降,安宁、优雅、美丽,如同诗、画和音乐和谐融合的抒情艺术。圣母的肢体语言和神情都被赋予世俗母爱之美,神圣又亲近。
说说拉斐尔的壁画大作《雅典学院》:
《雅典学院》以柏拉图举办的雅典学院为题材,画中有50多位人物形象,代表了不同领域的名人,一个词形容"群英荟萃"。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在哲学、数学、几何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历史、文学、戏剧、建筑、绘画和雕刻……都取得辉煌成就,后来都传到西方世界。
古希腊的成功,归功于古希腊人系统化的思考。没有古希腊文明就没有文艺复兴。
拉斐尔以壁画艺术形式把各科学领域名人汇聚一堂,以致敬那段黄金岁月,表达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寄托人类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拉斐尔采用高超的透视法,以增强画卷的空间立体感,再加上拱形屋顶,视觉上很有恢宏深远之境。作品内容和艺术手法都是有寓意的。
中世纪欧洲画家,还有早期中国画家,有几位名垂青史的?我们今天所知的都是绝对大师。
生活创造艺术,社会催生文明。流芳千古靠的不只是高超技艺和独特创新,还有文化底蕴、系统化的思考和浓厚的人文精神。这样才配得上大师,就像拉斐尔,就像莫奈,就像梵高,大师推动的不止艺术境界。独立和系统化的思考何其珍贵!
拉斐尔和梵高都活了37岁。拉斐尔20岁出头就名扬天下,享有罗马教皇梵蒂冈宫廷画家的最高荣誉。梵高则在上百年后才蜚声世界。
莫奈在个人和公众审美之间拿捏到位,理性和感性结合到位。梵高为绕开莫奈,一步推到天花板,极致的个人表现主义,时人皆不懂。
问题来了:
拉斐尔比米开朗基罗小8岁,梵高比莫奈小13岁。同样两座无法跨越的大山挡在前面,为什么梵高无法避开,拉斐尔却能成功?
答案: 在天灾、人祸、战争、饥荒、瘟疫不断上演的中世纪后期,欧洲社会是冰冷的,宗教文化是压抑的。米开朗基罗是激情和宣泄,拉斐尔的安宁和温暖来的也正是时候……
看着大师们都很厉害,画的差不多,实际上区别很大,命运也不同。下次说梵高。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