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要求学校开书法课(小学书法课程学什么)
近日
教育部印发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
和艺术等16个课程标准(2022年版)
其中
义务教育课程(2022年版)
在艺术科目教学时间上
明确要求
书法在三至六年级语文中
每周安排1课时
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
对每个学段的学生都制定了
书法、篆刻或中国画等方面的
学习内容和目标
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
将艺术课程分为
美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五类
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
遵循艺术学习规律
分四个学段分别设置课程目标
并有针对性的制定学科的学习任务
其中
在书法、篆刻、中国画等
传统艺术内容的学习上
明确要求
▼
第一学段(1—2年级):尝试用毛笔等工具,在宣纸上进行水墨游戏,体验笔墨趣味。
第二学段(3—5年级):欣赏中外著名艺术家的美术作品,如绘画、书法、篆刻等,了解不同美术门类的特点。
第三学段(6—7年级):学会欣赏和评述书法、篆刻等美术作品,学习中国画白描或写意画法,知道中国书法、篆刻的特点,了解不同书体的写法。
第四学段(8—9年级):欣赏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经典美术作品(含书法、篆刻),理解中国传统绘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书法、花鸟、山水、人物等作品。
「链接」(点击阅读全文)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
全文如下
▼
怎么讲书法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孩子觉得好玩儿,而不是用威权压迫他学习,这是所有学习的根本。
世上的好书有两种,一种是像《周易》那样,看了就让人害怕,要历经千辛万苦才能参透的书。还用一种是像《西游记》那样,老少皆宜,小孩觉得好玩儿,老人觉得深邃。哪一种更适合教孩子,不言自明。不要动不动就把《书谱》原文搬出来,《书谱》都一千多年了,说法就不能有点创新吗?《书谱》在唐朝算是通俗形象的语言,换作今天,那种古文还是形象的语言吗?
书法课要在鼓励的环境下给孩子挑毛病。
孩子的书法课或书法比赛,大人不必当真,难道要像国展那么苛刻吗?小孩的心智能承受得了吗?孩子的作业得了100分,就表示老师挑不出毛病吗?那只是一种心理暗示手段而已。
书法课要引入比赛模式。管理学中有句话,当组织内引入竞争,管理就变得简单了。在孩子书写以前要做思想动员,就像战场的政委一样。刘谦的魔术为什么大家都爱看,因为大家不仅爱看他演,更爱看他说话,也叫氛围营造。要善于用打分来引导学生,正所谓,考考考,老师法宝。分分分,学生命根。这句话充分说明KPI 考核的重要性。
书法课可以有一些小的激励,我小时候,80年代,学校还有小红花呢,所以老师的思维不能那么死板。当然,现在的孩子对小红花是不感冒了,但不管老师给点啥,那都是荣誉啊。
书法课不仅要讲法,还要讲文化。一方面,可以提升孩子对书法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知识面。试想,一个孩子学了几年书法,连王羲之都不知道,难道不是书法课的失败吗?
任何一门艺术要想研究透,都必须是一位哲学家、美学家、心理学家。书法课讲好了也是一门艺术,要有哲学的高屋建瓴,要有美学的时尚引领,还要洞悉孩子的细微心理活动。孩子有集体荣誉感,孩子有虚荣心,攀比心,要积极引导让孩子向好的方向走。弘扬中华文化,吾辈任重道远;书法点亮人生,教师功不可没。
以下是本人的几幅拙作。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