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电影给我们的新年祝愿是什么「那些电影给我们的新年祝愿」
自己一个人过的新年。刚好趁此机会看了几部电影,在此记录一下。
——陈可辛《甜蜜蜜》(Almost a Love Story)1986——
第一部是陈可辛导演在1986拍摄的《甜蜜蜜》。张曼玉和黎明饰演两位从内地到大陆打工的异乡人,在地域文化的隔阂下,两人彼此扶持而逐渐产生情愫。片中那段让人难忘、充满暧昧情愫的彼此新年祝福,最后归结于“友谊万岁”四个字。
每个人这一生大多会爱上不止一个人,然而最终选择步入婚姻,相守一生的也不一定会是此生最爱。在这个新移民时代,大陆人拿香港身份证,台湾人到大陆创业,香港人迁徙台湾。即便是平凡的我们,大概率也会离乡在不同省城异乡成家立业。单纯品嚐爱情的年代已然逝去,为了生活,为了生存,为了过上更美好的日子,人生的选择不得不有诸多妥协和无奈。在新年的祝愿中,只愿最终那个人,会是让你/妳感到最自在、最安心、最笃定的决定!
——李安《饮食男女》(Eat Drink Man Woman,1994) ——
第二部是李安导演在1994年拍摄的《饮食男女》。纽约电影学院毕业后的李安,多年后才拿到台湾的影片辅导金计划,陆续拍摄《推手》《喜宴》《饮食男女》也才从多年无业的家庭煮夫身份成为名副其实的导演。即便后来的李安拍摄许多迎合国际好莱坞市场的大制作,但这三部作品依仍是我多年的最喜爱,在那一影一镜之间无不诉说著台湾人含蓄、内敛、压抑的情感和人生观。
“其实一家人,住在一个屋檐下,照样可以各过各的日子,可是从心裡产生的那种顾忌,才是一个家之所以为家的意义。我这一辈子怎麽做,也不能像做菜一样,把所有的材料都集中起来才下锅,当然,吃到嘴裡是酸甜苦辣,各尝各的味。”
《饮食男女》中三位女儿迥异和鲜明的个性深植人心,我们可能都能在她们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也可能在三位当中游移不定,难以定位。在中国春节这个充满催婚氛围的时刻,“家”的意义是什么?或许就如同影片中所提到的,在各自保有独立自我中又能关照其他人感受,而每个家庭的酸甜苦辣,不是光看菜品卖相的好坏,而是各自嘴中不为外人道的滋味。
第三部是2011美国华纳公司的贺年片《新年前夕》又名《101次新年快乐》(台译)、《缘满除夕夜》(港译),这不算一部艺术评价高的电影,但是作为商业片来看颇为应景,而且全数为纽约实景拍摄,并记录纽约时代广场百万人倒数跨年的画面。西方国家的圣诞节和元旦的重要性,好比华人农曆春节的意义,每个人在每一年总是需要面对不同的关卡和变动,无论在此刻是能与爱人亲人相守,还是独身一人,都不要忘记“爱、希望、宽恕和第二次机会”以及重新出发的勇气。
最后,以张爱玲的名言,祝愿我们都能不枉此生
“以年轻的名义,奢侈地干够这几桩桩坏事,然后在三十岁之前,及时回头,改正。从此褪下幼稚的外衣,将智慧带走。然后,要做一个合格的人,开始担负,开始顽强地爱着生活,爱着世界。”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