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如果的意思(如果没有如果完整版)
其实我也反复想过这个问题好多遍。我曾经假设好好多遍高高如果没有拍这个电视,那么他人生的轨迹是不是就会完全不一样,结果是,就算高高没有拍这个电视剧,他也有可能按照他命运的轨迹走下去的,因为性格决定命运。那么问题来了,《遇见王沥川》对高高来说,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我觉得,这个电视剧很大可能是上天还是太爱高高了,在高高生命节点,给高高的提示。
第一,作者施大说过,这个沥川是没有原型,在创作的时候,她是凭空想象然后把身边的人的某些特质糅合在一起的。当剧组开始选角的时候,高高是男二的配对,可是高高的工作室回复说,男一(沥川)比较符合,推荐高高来试镜。当高高一见到施大的时候,施大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人就是沥川,不作他想了。小秋的演员焦焦也证明了这个事实。高高在访谈中说,他对‘沥川‘’其实是不够了解的,是焦焦带他入戏,后来慢慢才出来的。焦焦在访谈说过,她一看到剧本就感动哭出来,可见焦焦是比高高了解 沥川 多很多的。面对活生生的沥川,相信这才是导致焦焦进入沥秋两人世界的原因。
第二,高高人生有几个数字反复出现,56,28,27。这又是上天给高高的提示。他在剧中和小秋正式分别,生死拉锯的时间点,在机场那个分别之吻,全世界的时钟都指向56分,相信这时不会是导演刻意剪辑的。高高28岁演的王沥川。遇见了5月6日生日的贵人焦焦。27号沥川剧组北京重聚,27号高高离开,高高回来的日子28年后,焦焦在28个捧花送他,告别视频56年挥手道别。大胆揣测一下,如果高高当时趁着遇见王沥川打开内地的知名度,把事业重心转移到内地,签约内地的公司,或者组建在内地的工作室,又或者和焦焦以cp方式一起合作项目,那么他事业肯定可以上一个新台阶,而不是停在他原有的生活轨迹,最后无法避免滑向命运既定的结局。
第三,如果说沥川是上天给高高的提示,那么沥川身上除了和高高共通的绅士,温柔,温暖等优秀的品质之外,有什么是沥川身上具有的,而高高缺乏的呢。1.沥川虽然身为外邦人(沥川是亚欧混血人),可是却对中华文化十分向往,他中文口语没有问题,认得950个繁体字,大学还学习《庄子》,他甚至还饶有兴致和小秋讨论谢灵运,并把谢氏山水诗意境融入自己的设计当中。2.沥川在无论工作还是生活十分讲原则,并且为了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虽然为人谦和可是却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态度。霁川怕他,珍妮特也怕他,甚至他的爷爷也怕他。这恰恰就是高高性格致命缺陷。高高虽然是华人,可是却是西方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他回台十几年,平时交流用英语,结交的朋友也大多是外邦人,交的女朋友无一例外也是外邦人,所以他根本就没有融入中华文化圈,还是习惯用西方思维模式去认识两岸三地,这样很大程度就制约了他在华人社会的发展,在内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我估计他没能完全想清楚以及有足够应对的能力,也因此高高在公众印象是慢性子的,不善言辞的,不会表达的,好欺负的(焦焦,陈乔恩都说过高高的印象和感觉)。可是施大却给我们说过,她印象的高高,观察力敏锐,(一次施大刚想找什么东西,高高已经把东西递给她了),反应超快(施大说高高在篮球场上,争抢射球又快又准,有运动习惯的人都知道,具备运动天赋的人,在生活中确实头脑比较灵活)。看到这里,你们有没有发现,同样是高高,沥川作者的视角和女明星的视角有着本质的不同。在熟悉的领域和陌生的领域,高高是完全不同的表现。所以,高高如果能够像沥川那样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绝对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沥川遇到小秋,高高遇到焦焦,高高说焦焦就是小秋,那么小秋就是上天派给高高,改写命运的钥匙,是高高融入中华文化社会的领路人。高高离开,人人都祝高高放心飞翔,焦焦却是点灯引路,让他慢慢前行。为什么呢,因为高高是恐高的,他性格平和,喜欢骑脚踏车,喜欢小动物,喜欢慢生活,追求刺激感的运动基本不怎么玩。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