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李丽华她在银幕上下都是杰出的演员

时间:2023-05-12 08:55:45阅读:4719
文 | magasa昨天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中国电影一代女皇李丽华去世。李丽华原本是一个平静多年的名字,但前两年分获金马和金像两个终身成就奖,又重新回到大众视线中。对大众来说,李丽华到底是谁?李丽华她在大陆的…
  • 著名演员李保田的儿子,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但一直未踏入影视圈,近几年,李与李保田…

文 | magasa

昨天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中国电影一代女皇李丽华去世。

李丽华原本是一个平静多年的名字,但前两年分获金马和金像两个终身成就奖,又重新回到大众视线中。

对大众来说,李丽华到底是谁?

李丽华

她在大陆的名声或许没有在港台那么响亮,如果要给她的历史地位来个盖棺定论的说法,或许可以说,她是过去几十年中,唯一一位在大陆、香港、台湾都当过一线巨星的女演员,尤其是从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她更是港台电影界公认的头牌电影女皇。

李丽华出身上海梨园世家,父母都是名伶。十六岁的她因主演《三笑》一炮走红上海滩。这里面有个故事,当时演歌双绝的周璇也在演一部《三笑》,初出茅庐的李丽华怎么可能和周璇竞争?

那时候的电影宣传炒作手段真是不逊于现在,出品方连续多天在报上刊登李丽华钻戒遗失的启事,吸引了很多人关注,逐渐打响她的名号,最后才告诉大家,李丽华主演的《三笑》即将上映,最终果然票房大收。

李丽华在上海演过《千里送京娘》《秋海棠》《卖花女》《万紫千红》《春江遗恨》《艳阳天》等许多影片,这里面既有商业电影,也有孤岛时期的「大毒草」,也有左翼电影,这体现出了她在政治立场和为人处世上的复杂与圆滑。

《春江遗恨》(1944)

1949年后,李丽华来到香港。客观地说,在去香港之前,上官云珠、周璇都是比李丽华更红的女明星,但在新的政治情势之下,留在大陆的演员变得与世隔绝,很少有作品问世,并且不为外界所知,去了香港的李丽华获得更广阔的天地,迅速成为海外华人世界最受欢迎的女明星。

1958年李丽华主演了弗兰克·鲍沙其导演的《飞虎娇娃》(China Doll),成为第一个主演好莱坞主流制作的华人演员,她在影片拍摄过程中拒绝吻戏的轶事也成了一段沸沸扬扬的新闻。

《飞虎娇娃》(1952)

和李丽华在香港竞争激烈的是比她小十岁的林黛。林黛乃桂系政要程思远的女儿,被左派电影公司发掘进入影坛。李丽华和林黛在邵氏不仅争夺花旦一姐的地位,她们还爱上了同一个男人。李丽华后来的丈夫严俊(也是著名的导演)便是林黛的前男友。

李丽华和擅长拍摄古装史诗片的李翰祥合作,接连主演《杨贵妃》和《武则天》,并走上了戛纳电影节的红地毯。当时的华语电影及明星在国际上的曝光机会并不高,李丽华可说是独占鳌头。

《杨贵妃》(1962)

前面讲到李丽华演《三笑》抢了周璇的风头,不曾想后来演《梁山伯与祝英台》,她的风头也被人抢走。严俊离开邵氏自组金龙公司,和邵氏的竞争对手电懋合拍黄梅调戏曲片《梁祝》,妻子李丽华反串梁山伯,电懋头牌女星尤敏演祝英台。

邵氏闻讯立刻邀李翰祥赶拍《梁祝》,用凌波反串梁山伯,乐蒂演祝英台,抢在严俊李丽华的版本之前上映,在香港和台湾都成为现象级的卖座电影。严李版后来上映,票房远远不及邵氏版。

《梁山伯与祝英台》(1964)

李丽华先后两次荣获金马影后。第一次是凭借邵氏所有导演合导的《故都春梦》,第二次是台湾主旋律抗战电影《扬子江风云》,说的是地下情报员「长江一号」和同志们一起执行「死桥计划」,阻止日军扫除长江水雷,力保「180里封锁线」的故事。本片由李丽华的老搭档李翰祥执导,又名《一寸山河一寸血》,曾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

《扬子江风云》(1969)

李丽华演艺生涯晚期流连台湾,主演过多部电影和电视剧,其中胡金铨执导的《迎春阁之风波》堪称传世经典。她在片中饰演反元志士的接头据点迎春阁客栈的主人,演大反派李察罕的是去年的金马奖终身成就奖得主田丰,其余主演者还有乔宏、白鹰、徐枫。李丽华的戏全在眼神里,用演她手下女跑堂的胡锦的话说,她的演戏方法,你怎么学都学不会。

《迎春阁之风波》(1973)

李丽华的人生历程和银幕上一样丰富多彩。前面说过,她拍日本人的戏,拍共产党的戏,拍国民党的戏,顺水推舟,八面玲珑。她学习马列主义,登报祝贺新中国成立,自费支持左派电影公司。但后来蒋介石过生日她也去祝寿,她还参加国军的劳军演出,为李登辉就职典礼站台。

文革结束后,李丽华写信至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希望回国看看。这个申请在国内经过层层审批,终于让她成行,回国见到了邓颖超和夏衍。或者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李丽华在银幕下和银幕上,一样都是杰出的演员。

李丽华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