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开中国银行业先河的晋商票号是如何防伪保密的
票号是由晋商创立的金融组织,主要经营异地汇兑和存贷款业务。其最成功之处,就是把以前以运送现银为主的异地结算方式,创新为凭一纸汇票即可完成的异地结算方式,并在汇兑过程中坚持采用汇票这种信用凭证进行结账。
票号的最早创立者,是成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的山西平遥日升昌票号。以其为代表的晋商票号在其后百年间做得风生水起,获利颇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金融业的发展掀开了新的篇章。
日升昌票号旧址
道光皇帝称誉日升昌票号“汇通天下”,而当代学者余秋雨则认为日升昌票号堪称中国银行业的“乡下祖父”。作为中国金融行业的鼻祖,晋商票号也在竞争中不断总结创新,创立了一整套汇票防伪保密的有效方法。
笔迹+水印,防伪“硬防线”
一纸汇票,承载的银两成千上万,在两地间汇出、兑付。如何保证安全可靠,不出差错,就成了关系票号信用,乃至主客双方财产不受损失的大问题。晋商票号经过精心谋划,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作为防伪标准使用,以防止伪造假冒。
汇票以折纸为主要形式,是兑付所汇款额的主要凭据。如何识别真伪,票据上的书写笔迹就成为一项重要手段。
票号总号与各分号负责填写汇票的人是固定的,书写人的笔迹要通报各分号,使大家都认识其笔迹,能辨别其书写特点,一看汇票上的字迹,就能识别汇票真假。
日升昌票号票据
如果书写人有变动,则需要再向总号与分号通知新的书写人的笔迹与特点。中国书法属艺术范畴,一人一种笔迹,具有较高的唯一性,要想字字都模仿得像一般不易做到。
大德通票号还曾规定,除汇票书写人固定外,分号的经理还必须在汇票上亲笔签字,不准别人代书。这就为笔迹识别又增加了一层保险。
大德通票号旧址
汇票印制也大有讲究。其选用的纸张比较特别,纸质似宣纸,不怕揉折。每家票号在汇票首面都印有图案,不仅画面各异,还套印多种颜色,用以辨别票纸的真假。
但防伪的关键并不在于此,而在于汇票的折纸内夹印有“水印”。水印藏在纸内,平视时看不见,竖起来一照,才可发现纸内的水印。如平遥蔚泰厚票号的汇票,由平遥某厂印刷,其汇票纸内夹印有“蔚泰厚”3个字。其分号所用票纸,均由总号统一印制,不得另印,如果使用中出现损坏,必须寄回总号。
在金融票据纸内夹印水印的防伪做法一直传承至今,如当今流通的人民币百元券上就暗印有领袖像,可见其作为防伪手段被现代人普遍认可,这个发明专利属于晋商票号,属于中国。
使用密押,多上一重保险
清朝咸丰、同治年后,社会信用大不如前,屡屡发生伪造重要票据问题。为防止损失,日升昌等众多票号采用密押进行防伪。
所谓密押,是在笔迹、水印等防伪措施基础上再进行加密的一种更高级的防伪手段:将汇票的签发时间和汇款数目,用汉字代号进行替换;各票号所用的密押代号各不相同。
不仅如此,这些密押代号还要不断进行变更,其内容对外保密,仅本号的账房先生和掌柜知晓。如日升昌票号使用的密押代号如下:
银两数目代号,用“生客多察看,斟酌而后行”或“赵氏连城壁,由来天下传”,各10个字,分别代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10个数字;用“国宝流通”4个字,代表“万、千、百、十”4个位数。
日升昌密押歌
有趣的是,日升昌票号使用的密押是组句,念起来上口又易于牢记。而有的密押内容本身就是票号的“生意经”,如“勿忘细视书章”“生客多察看”等,提醒员工勿失警惕性,避免出差错;有的是道德警句,如“昧心图自利,阴谋害他人”等,用以提醒员工切勿失本心,道德须自律。密押因其票面重要数据完全保密,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票据被伪造的风险。
法至精密,杜绝漏洞
晋商票号远不止以上几种防伪手段。实际上,上述防伪手段之所以行之有效,有赖于晋商票号设计出的一整套经营管理制度体系,用“法至精密”形容其严格缜密毫不为过。这里以日升昌票号汇兑流程的几个片段作进一步介绍。
书写人填写完汇票后,还要加盖票号的4个印章。印章采用水牛角材质刻制,非常精密,仿制难度大。如在“凭票会(通‘汇’)到”上方,多盖刻有“日升昌”3字的财神人物或官印人物印章;在数量和银两成色处盖有中心为“日升昌记”、四角刻有“某某信票”正菱形印章等。这样做看似繁复,但大大增加了伪造难度。填写、盖章之后,由柜头审查完毕,方可将汇票交给汇款的客商。
票号印章
汇票的兑付,由客商在约定时间到汇款目的地所在分号进行。分号收票审核无误,如实兑付银两,然后在此汇票上书写“无用”二字,将汇票所汇金额用墨笔勾掉。
汇兑完毕,凭票分别记入现银流水账和汇兑往来明细账,当晚再次核对完毕,将所兑出汇票统一进行焚烧销毁。即使是空白汇票,其印数也要由总号统一登记,各分号统一使用;领取的数量,总分号之间均要登记在册,绝不允许有任何差错。
票号账册
将兑付完毕的汇票销毁是防止汇票流失作伪的一项重要防控措施。各票号几乎都承袭了日升昌的做法,因此,今天人们很难看到各票号的实用汇票。
汇票如果不慎遗失,原持票人可立即通知发出汇票的票号,同时向当地官府声明作废。发出汇票的票号有汇款时登记的存根,只要查证属实,汇款就不会被冒领。
由于各票号都采取了一整套严密的防伪保密措施,有效地保证了票号、客商双方的经济利益。票号汇票结算的安全便捷,受到当时人们的称赞。
转自保密关公主号
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为什么这么出名?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乔家大院就是清代商人乔致庸的宅第,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
乔家大院最大的特点,就是像一个小型城市,四面都有围墙。
乔致庸不是白手起家,出生于大商人家庭,祖先时代经商。
乔致庸父母早亡,由兄长乔致广养育长大。
不过乔致庸少年时期兄长就去世了,乔致庸少继承了家业。
在乔致庸的领导下,乔家生意日益昌盛,成为包头数一数二的大商人。
除了传统的生意以外,乔致庸还扩大金融业:至清末,乔氏家族已经在中国各地有票号、钱庄、当铺、粮店200多处,资产达到数千万两白银。
不过乔致庸所在的时代不好,鸦片战争已经爆发,晋商的时代过去了。
其实晋商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满清政府的御用商人而已,靠国家特权垄断了对外的,尤其是对蒙古的贸易。另外对内则仗着政府支持,进行一些金融生意。
这些生意前提是有满清政府的支持。
但是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入侵,满清政府自身难保,晋商也就完了。
首先是对外蒙古的贸易,被沙俄几乎全部抢走。
随后随着不平等条约签订,国内金融业也被列强银行冲垮。
至此 ,晋商时代过去了,没有国家权力垄断,晋商根本就做不了生意。
由于生意没法做了,乔致庸开始打破了乔家历代不置办豪宅的传统
从1862年开始,乔致庸开始在家院附近购置地皮,大兴土木,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宅院,即著名的“乔家大院”。
其实早在乔致庸的父亲时代,乔家就有部分屋子。
乔致庸时代,开始扩大乔家大院的规模,扩建到四个院落。
光绪时代,山西开始动荡,匪盗横行。乔家为了自保,将附近的街巷全部买下,再次扩建,搞成了城堡式建筑群,修建了完整的围墙,平时有持枪的家丁巡逻。
民国初期,乔家人口增多,又再次购买地皮扩建,一直扩建到1937年日军入侵山西为止。
其实,山西第一大院应该是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距平遥古城35公里,总面积达45000平方米,比乔家大院大了足足十倍之多。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所建,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
乔家大院之所以出名,主要是拍了很多电影,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乔家大院》等。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