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台从权力中心到市民公园
两天之后,尹锡悦正式宣布,韩国总统府将迁出青瓦台,搬至位于首尔市龙山区的国防部大楼。尹锡悦本月稍早刚以微弱优势赢得韩国第20届总统选举,他将于今年5月10日正式上台,接任现任总统文在寅。
自1948年大韩民国成立以来,青瓦台一直是历任总统工作生活之所,也是韩国的最高权力中心。如今,已持续74年的“青瓦台时代”即将结束,韩国将进入“龙山时代”。
当选后第一件大事是“搬家”
3月23日,韩国总统职务交接委员会宣布,第20届总统就任仪式将按照惯例,于5月10日在位于首尔市汝矣岛的国会广场举行。
尹锡悦此前表示,他将在就任仪式结束后立即入驻位于龙山区的新办公室。同日,青瓦台将对外开放。
当地时间3月20日,韩国首尔,韩国当选总统尹锡悦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总统办公室搬迁计划。/IC photo
他在介绍搬迁总统府的原因时表示,青瓦台一直以来被批评为“帝王权力”的遗产,一旦他也入驻青瓦台,未来将很难摆脱这一象征。“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但是,如果我再次背弃对国民的承诺,以后就没有其他总统会尝试这样做。为了国家的未来,我做出这个决定。”尹锡悦说。
搬迁总统府是尹锡悦的一项重要竞选承诺。他在参加竞选时曾多次表示,如果他能胜出,将把韩国总统府搬到光化门首尔中央政府大楼。光化门是朝鲜王朝王宫景福宫的正门,某种程度上是韩国民众心目中的“国门”。
对于最终未能迁往光化门,尹锡悦解释称,是为了减少给民众造成的不便。他3月20日表示,即便部署最低限度的外部警卫,也会给光化门附近市民造成不便。此外,由于光化门距离青瓦台较近,未来可能不可避免地使用青瓦台内部部分设施,因此很难兑现完全开放青瓦台的承诺。相比之下,国防部大楼和联合参谋本部(联参)已经配备了必要的安保设施,能将搬迁给公众带来的不便降到最低。
尹锡悦并非韩国传统政治人物,某种程度上算是政治“素人”。在宣布参选总统前,他一直在韩国检察系统内任职,最高职位为韩国检察总长。也因此,以微弱优势击败执政党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当选新一届总统的尹锡悦,成为韩国直选总统以来第一位缺乏国会议员经历的当选总统。
耗资近500亿韩元的“搬家”计划
3月23日,韩国累计新冠确诊病例突破1000万例。韩国成为全球第11个累计确诊病例超过1000万例的国家。
也是在当天,韩国民调机构Realmeter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五成韩国民众反对候任总统尹锡悦将总统办公室从青瓦台迁至国防部大楼。Realmeter于22日对韩国500名成年人展开调查,结果显示,53.7%的受访者不支持搬迁,而赞成搬迁的受访者占44.6%。
在韩国总统府官网上,截至3月24日下午,超过46万人请愿,反对尹锡悦将总统府迁至国防部大楼,人数已超过主管部门答复标准20万。请愿书表示,尹锡悦的总统任期最多只有5年,但他却打算浪费巨额税收打造自己的办公室,“人民决不能同意尹总统的这个不合理计划”。
韩国总统府官网请愿书截图,“请阻止尹锡悦为了总统府搬迁而强制转移国防部,挥霍国民数千亿元的心血”。
他们还在请愿书中表示,候任总统应该将精力放在民生、经济以及已经陷入危机的疫情之上,而非“为了他的办公室、官邸而强迫负责公众安全的部门搬迁”。
3月21日,候任总统的发言人金恩惠补充表示,预计联参本部大楼从国防部地皮迁出将耗资12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3亿元)。
除巨额费用、给民众造成的不便引发争议外,政权交接期间搬迁总统府可能引发的安保空白和混乱也引发许多人担忧。
3月22日,他再次表示,青瓦台并不反对候任总统尹锡悦搬迁总统办公室,但双方需就国防安全事务可能出现空白的问题进行协商。他举例称,文在寅总统作为军队最高统帅将负责国家危机管理直至5月9日,若总统办公室迁至龙山,有关工作能否在总统权力交接完毕后立即启动令人担忧。
文在寅22日也表示,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国民安全不应出现一点空白。韩联社分析称,文在寅这一发言意在强调安全戒备态势的重要性,并对尹锡悦在就任前完成总统府搬迁工作表达了消极意见。
当地时间2021年1月3日,韩国首尔,文在寅在青瓦台发表新年贺词。/IC photo
韩国国防部也对过快搬迁表达了忧虑。韩国国防部部长官徐旭22日称,在不调研可行性的情况下,过快安排搬迁,引发诸多忧虑。“如果充分征求了国防部和军队的意见,本可以将搬迁争议降至最低。”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李成日博士对新京报指出,将总统府迁出青瓦台是韩国政界持续多年的议题,文在寅2012年、2017年竞选时也提到过迁出青瓦台,但最终因为费用和安保等考虑放弃了这一计划。
“如果尹锡悦搬迁总统府成功,那他将树立一个能够果断决策的‘强总统’形象,显示自己和文在寅的区别。”李成日表示,不过目前韩国国内因为费用、安保等问题反对意见很多,甚至可能因此影响尹锡悦的支持率。
对于出现“安保空白”的担忧,尹锡悦20日表示,将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搬家”,不影响国家安保工作。
李成日表示,整体而言,文在寅和尹锡悦对于是否搬迁总统府并无明显异议,他们的争议主要在于搬迁计划是否过于紧迫、是否引发安保空白、费用负担是否过重等方面。因此,“若是尹锡悦坚持推进,很可能会按计划将总统府由青瓦台迁至龙山”。
“青瓦台时代”将淡出历史
“青瓦台是韩国总统工作和生活的地方。”韩国总统府官网如此写道。
这个建筑群由主办公楼、总统府、国家接待室、新闻厅和秘书处大楼等组成,内阁会议、国宾招待、重大外交活动等都在这里举行。也因此,“青瓦台”这个名字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特定的地点,更代表了韩国的最高权力中心,总统府官网介绍称。
青瓦台的历史跨越千年,见证了朝鲜半岛的王朝更迭、殖民历史以及大韩民国数十年来的发展。
据韩国总统府官网介绍,青瓦台始建于高丽肃宗年间,原为高丽王朝皇宫大厅所在地。在朝鲜王朝时期,它是景福宫(朝鲜半岛最后一个统一王朝朝鲜王朝的正宫)后花园的一部分。
1927年,日本殖民者毁掉了景福宫后苑除五云阁以外的所有建筑,建立了朝鲜总督官邸。1945年日本投降后,这里变成了美军军政长官官邸。
1948年8月大韩民国成立后,它一直作为韩国总统生活和办公的场所,韩国首任总统李承晚将其命名为“景武台”。至1960年,韩国第二任总统尹潽善因为忌“武”字,将其更名为“青瓦台”。 1991年卢泰愚执政期间,青瓦台主办公楼和新闻厅竣工,现代青瓦台样貌初显。
青瓦白墙是青瓦台的一大特色,因此其也被称为“蓝宫”(Blue House),与美国“白宫”(White House)相对应。但青瓦台占地面积达25万平方米,是白宫的3.4倍。
其中,文在寅的前任、韩国首位女性总统朴槿惠2017年3月因亲信干政、受贿、干涉选举案等被罢免总统职务,后获刑22年。2021年底,文在寅宣布赦免朴槿惠。
在李明博之前,前总统卢武铉2008年2月卸任,2009年因卷入受贿丑闻而跳崖自杀。而韩国民主化后的首位直选总统卢泰愚1988年至1993年担任总统,1997年4月因收受贿赂等被判17年有期徒刑。但同年12月,时任总统金泳三宣布特赦卢泰愚。
也因此,韩国有说法称,尹锡悦搬迁总统府是出于“风水”考虑,想要摆脱“青瓦台魔咒”。但尹锡悦方面否认了这一说法。
“青瓦台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韩国最高权力的象征,因为此前的历史,许多人也批评它是‘帝王权力’的象征。”李成日指出,尹锡悦希望将总统府迁出青瓦台的主要原因是,他认为青瓦台是“帝王权力”的象征,而他想要摆脱这个象征,未来更接近民众。
成功搬迁后,对于普通民众曾遥不可及的青瓦台将对外开放,包括本馆、迎宾馆以及有着“顶级花园”之称的绿地园和常春斋等。韩媒称,尹锡悦政府未来还将逐步改造青瓦台,将其变为韩国人民的“文化和历史场所”。
据金恩惠介绍,青瓦台未来可能有多种改造方案,如变成总统档案馆、博物馆或展览场所等。她表示,“我们将就如何改造青瓦台征求意见,以便将其打造成为孩子们提供真正历史教育的场所,并用它来激发韩国人的自豪感”。
当地时间2020年9月30日,韩国青瓦台,韩国总统文在寅与夫人金正淑在中秋节即将到来之际,向民众致以节日的问候。/IC photo
韩联社3月21日发文称,“今年5月,过去70余年间曾作为韩国总统权力象征的青瓦台将消失于历史中。它将在尹锡悦宣誓就职当天成为一个市民公园”。
李成日表示,“如果尹锡悦搬迁成功,韩国总统府的青瓦台时代将正式结束。某种程度上,韩国将开启新的时代——‘龙山时代’”。
“龙山新总统府时代”来临?
3月9日,韩国举行了第20届总统选举。
这场选举被称为韩国近几十年来最胶着的一场大选,两位主要候选人尹锡悦和李在明支持率长期不相上下。但最终,尹锡悦以0.73%的优势战胜李在明,成功当选新一届总统。
来自保守派阵营的尹锡悦当选,打破了韩国政治民主化以来进步派和保守派十年一更替的传统。韩国将从过去5年的进步派总统主政,转至未来5年的保守派总统主政。
尹锡悦在竞选中就打着“反文(在寅)”标签,吸引了众多因房价飙升、就业困难、社会不公加剧等问题对现政府不满的选民。他还曾表示,胜选后将彻查文在寅政府,因其政府中存在积弊。
而将总统府迁出青瓦台,或许是他为了彰显自己与文在寅不同的第一步。
从外观上来看,位于韩国首尔市龙山区的国防部大楼是一栋白色的现代化建筑,与青瓦白墙、有着浓厚韩国建筑特色的青瓦台风格迥异。而从总统办公室布局来看,尹锡悦表示要将新总统府变得更方便沟通、更加亲民。
当地时间3月20日,韩国首尔,韩国当选总统尹锡悦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总统办公室搬迁计划。/IC photo
据介绍,尹锡悦的新总统办公室预计将设在国防部大楼二楼,总统办公厅主任和其他秘书的办公室也将设在同一楼层,以方便沟通。总统官邸则将从青瓦台搬至靠近国防部大楼的汉南洞。
尹锡悦将迁出青瓦台视为推进政治改革的第一步,目的是“结束权威统治,更加亲近民众”。他曾多次批评青瓦台的工作模式,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青瓦台地理位置偏僻,且总统办公室位于主楼,而秘书办公室位于其他建筑物中,由此容易引发沟通不便、效率低下等问题。
“尹锡悦将总统府从青瓦台迁至国防部大楼,到底会是他执行力和突破力的体现,还是他固执己见的体现,目前还很难说。”詹德斌解释称,搬出青瓦台是几任韩国总统都曾提出的想法,因此他若是能最终实现,可以算是他的一项执政成绩。
但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搬迁,可能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譬如在搬迁过程中出现安全上的问题,或是预算超过预期、国防部等关键机构搬迁不顺利等,可能会影响他的国民形象。”詹德斌称。
距离尹锡悦5月10日正式上任仅剩下不到50天,总统府能否在此之前完成搬迁仍是未知数。金恩惠稍早前表示,如无法在就职当天入驻新办公地点,尹锡悦可能会在位于首尔市钟路区的总统职务交接委员会办公室开始他的总统任期。即便如此,青瓦台从当天0时起全面开放的承诺仍将兑现。
智真长老的兄弟赵员外身上有何隐喻?他和北宋王朝有关吗?
姓赵的在《水浒传》中,首先隐喻的是赵宋官家,也就是宋朝的皇帝。比如,自称与五台山智真长老是兄弟的赵员外,就是皇帝。那么,赵员外又是哪个皇帝,他真的与智真长老结为兄弟了吗?
《水浒传》以梁山好汉故事为线索,暗写了大宋王朝灭亡的原因,更是深藏了大明王朝灭亡的惊天预言。所以,梁山一百单八将,以及书中所有的人物都是多重身份,活跃在至少两个时空之中。而且,诸如鲁智深这样的重要人物,都拥有“私人空间”,在各自不同的时代背景中,演绎水浒故事,隐藏梁山好汉故事背后的真相。
题目问到的赵员外,肯定是说的宋朝皇帝。因而,本回答只讲与赵员外有关的北宋历史,不多讲智真、智深这对师兄弟身上所隐藏的明朝秘史。讲明白北宋的事,赵员外是谁,也就昭然若揭了。
鲁达是因九纹龙史进寻找师父王进,误打误撞来到渭州城而引出来的梁山好汉。那么,从王进私走延安府的故事起,就有一条完整的时间链,施耐庵按照这条时间链,以鲁达、鲁智深的故事,讲述了北宋徽宗政和七年至宣和元年的两件历史大事——宋金海上之盟、宋徽宗革佛。
王进原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高俅出任殿帅府太尉的第一天,就被迫逃离东京。据《宋史·徽宗本纪》记载,政和七年(1117年)春正月,以殿前都指挥使高俅为太尉。高俅的官职简约而言,就是“殿前太尉”,与误走妖魔的洪太尉是一样的。更与后周殿前都指挥使、检校太尉赵匡胤的官职几乎完全一样,而且,他们都是管禁军的太尉。所以,从高俅走马上任,赶走王教头开始,这段故事就与北宋王朝有关,赵员外的“祖上”也就暗藏书中了。
王进是政和七年从东京前往延安府的,到了重和元年(1118年)的时候,史进来到了渭州城,引发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这节故事中,有一个重要地标“状元桥”就暗示了鲁达是在重和元年打死的镇关西。因为,重和元年时,宋徽宗的第三子赵楷参加殿试,高中第一名。宋徽宗为了避嫌,没有点他为状元,降为了榜眼。
赵楷是中国科举制度中第一个皇子状元,这样十分特殊的标识写进书中,只要留心地去读,便能破译其中的玄奥了。施耐庵以重和元年写鲁达拳打镇关西的故事,就是为了揭示北宋迅速灭亡的历史原因——宋金海上之盟。
说“状元桥”隐藏的是“宋金海上之盟”,恐怕还稍显证据不足,书中还有其他重要线索,其中之一就是“镇关西”。《水浒传》中真正的镇关西写的是曾经做过“关西五路廉访使”的童贯,而这个童贯就是“宋金海上之盟”的始作俑者,正是此人与辽国汉人马植一拍即合,定下联金灭辽的“平燕策”,导致了北宋的迅速灭亡。
鲁达打郑屠时,骂道“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猪,暗指的是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他们之间恰好相差十二岁,都是属猪的。狗,则骂的是宋徽宗,道君皇帝就是生于狗年的“狗”。童贯就是狗一般的人,怂恿宋徽宗出卖了祖业(卖肉),葬送了大宋半壁江山。
鲁达打死郑屠,是因为金翠莲父女的哭诉。这对父女暗喻的就是宋金海上之盟的金国人,“金二”暗喻的是后来出现在曾头市的金国王子。这个王子便是“宋金海上之盟”的具体执行者,灭掉辽国和北宋的最大元凶、完颜阿骨打的次子完颜宗望。完颜宗望被写成金二王子,是因为北宋的人都叫他“金二太子”。
完颜宗望又叫斡鲁补,因而,金二父女就住在渭州城的鲁家酒店。金翠莲在潘家酒楼遇见了鲁达,人物与地点便暗伏了潘金莲、潘巧云(死于翠屏山)。武松杀嫂,杀的是“番王”。石秀杀嫂,则更是“杀番王”,潘巧云家也是个杀猪卖猪肉的屠户。
金二、金翠莲父女与“镇关西”勾搭,然后,又来到雁门县,与赵员外缔结“良缘”——“宋金海上之盟”终于达成。如此,赵员外还会是谁呢?他不就是鲁达骂的那条“狗”吗?
重和元年,宋徽宗以马政为使,从登州上船,取海道来到金国,提出了“联金灭辽”的建议。所以,鲁达拳打镇关西暗藏的就是这段历史,赵员外就是宋徽宗。
重和元年,鲁达逃出了渭州城,来到了雁门县,赵员外便从七宝村把鲁达送上了五台山。在五台山上呆了将近九、十个月时间,期间就两次“大闹五台山”。
书中说,鲁智深第二次大闹五台山,是“二月天气”。这天,鲁智深来到五台山下的市井定制了禅杖、戒刀,喝酒吃狗肉,然后大闹文殊院。从书中的时间进度推算,此时,就应当是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的阴历二月。
假如仅从故事进度推算时间,恐怕还不是很精准,隐藏历史真实,总不能太直白了。因而,施耐庵又在这段故事中,以鲁智深的禅杖暗藏了精准的时间节点。
花和尚的禅杖重六十二斤,那就是说,从误走妖魔的嘉祐三年(1058年),到宋徽宗宣和元年,算头算尾就是六十二个年头。
《宋史·徽宗本纪》记载,宣和元年春正月下革佛诏: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易服饰,称姓氏。寺为宫,院为观。鲁智深原本入了佛门,就不能以“鲁”为姓氏叫做“鲁智深”。正是因为宋徽宗要革佛,以道教同化、异化、归化佛教,便下令和尚不能姓释,而要以俗家姓氏相称。鲁智深这个名字的本身,就隐藏着宋徽宗的革佛历史。
从这则历史记载中,我破解了孙悟空师父之谜,菩提老祖就是大觉金仙,就是如来佛祖。这是题外的话。
鲁智深是因为铁匠铺打铁的声音再下五台山的,这个铁匠铺在“父子客店”的隔壁,铁匠铺的掌柜叫做“待诏”。过去,走街串巷的手艺人叫做“待招”,是从理发匠开始叫起的。书中却写成“待诏”,很明显就是写的给皇帝传诏之人。所以,“待诏”在父子客店的隔壁,“父子客店”隐喻的就是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客居”五国城。这是“宋金海上之盟”所导致的结果,所以,鲁智深定制了禅杖、戒刀之后,便去吃了一顿狗肉。
上文讲到了,“狗”就是宋徽宗。但是,鲁智深的故事中还暗藏着明朝的秘史,在花和尚的身上还有大明黑衣宰相姚广孝的符码。姚广孝给朱棣献投名状,“遇林而起”,就是在马皇后的治丧期间。马皇后死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这一年是农历壬戌年。而宋徽宗出生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这一年,也是农历壬戌年。《水浒传》中的很多故事,大致是这样的笔法,一个细节暗藏了两个王朝。
所以,鲁智深这个人物的身上,隐藏着宋、明两朝历史——这也是题外的话。鲁智深两次下山,都大闹了五台山。其实,是赵员外怂恿的。
鲁达做了和尚,赵员外还时常给他送吃的。一段时间没送,鲁智深便口中淡出鸟来。于是,下山去喝酒。又因为“待诏”的召唤,鲁智深“奉诏”大闹五台山。
通过对鲁达、鲁智深的解读,赵员外是什么样的隐喻,大致也就比较清楚了。那么,智真长老又是什么人,他与赵员外真的是兄弟吗?
却说赵员外在七宝村对鲁达说:五台山文殊院,原是文殊菩萨道场。寺里有五七百 僧人,为头智真长老,是我弟兄。我祖上曾舍钱在寺里,是本寺的施主檀越。
赵员外的这段话,出自两则历史记载,我主要讲《宋史·太祖本纪》中的一则赵匡胤事迹。赵匡胤尚未发迹时,曾经寄居襄阳僧寺。寺中一个老僧深通阴阳术数,看了赵匡胤的面相,便对他说:吾厚赆汝,北往则有遇矣。于是,赵匡胤受了老僧的厚赠,北上遇到了后来的后周太祖郭威,从此“发迹”。
赵匡胤得了天下,便一改柴世宗的灭佛政策,大兴佛教寺院,厚待僧众,北宋形成了儒道佛三教并立的宗教局面。这就是赵员外说的,我祖上曾经舍钱在寺里。而他所说的和尚兄弟,应当指的是他祖上与襄阳老僧的关系,智真长老是绝不会认赵员外为兄弟的。
赵员外带着鲁达来到五台山,见到了智真长老。在这段时间里,赵员外与智真长老多有交流,但二人绝没有称兄道弟。智真长老不仅深通先天神数,还能真魂出窍,知道鲁达、鲁智深的前世今生,难道他不知道赵员外是什么样的人?智真长老不仅知道赵员外是什么样的人,恐怕还知道鲁智深将会“奉诏”吃狗肉大闹五台山。
我这样讲,也不完全是以此故事推断彼故事,以智真长老深通先天神数而判断智真长老知道赵员外的来历,而是因为书中有“五花度牒”为证,这个符码,也是以赵员外隐喻宋徽宗。
度牒,就是出家人的资格证明。北宋对出家人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对佛教徒而言,必定要先带发修行,到了朝廷规定的年龄才能参加各级官府举行的相关考试,然后颁发度牒。由于对度牒管理很严,民间开始买卖。朝廷一见有利可图,便收回了颁发权限,以此作为官员政绩的奖励,北宋晚期,度牒简直就是一种硬通货。按照北宋时期的行政管理层级:县、州、府、路、朝廷总共五级,每级押花,这就是“五花度牒”。
赵员外手中把控着七宝村(佛门七宝),又手持五花度牒,此人是谁,智真长老难道不知,还能与灭佛之人称兄道弟?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之后,智真长老毫不客气地修书,派人送达赵员外,交代下书人必须拿到赵员外的回信。智真长老言辞严厉,又有人守着等回信,赵员外虽然“好生不然”,但也无可奈何,写了回信,说打坏了的金刚亭子“即备价来修”,智深则任由长老发遣。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标志着宋徽宗革佛运动的终结。《宋史·徽宗本纪》中说:宣和二年正月,罢道学;五月,复寺院额。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