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误杀结局没看懂「误杀结局败笔那是你没看懂它不仅是犯罪片更是教育片」

时间:2023-02-09 02:46:36阅读:4502
上映5天,《误杀》的票房就破了3亿,豆瓣评分7.7,绝对是近期国产电影中的黑马了。论坛里还总有网友不怎么相信地发帖问:误杀好看吗?值不值得去看?因为单看阵容,男主角肖央,是作为喜剧演员被大家认识的,演这种…

上映5天,《误杀》的票房就破了3亿,豆瓣评分7.7,绝对是近期国产电影中的黑马了。

论坛里还总有网友不怎么相信地发帖问:误杀好看吗?值不值得去看?

因为单看阵容,男主角肖央,是作为喜剧演员被大家认识的,演这种正经的犯罪题材,总叫人心生疑虑。

但看完电影的网友大都会非常坚定地回复:好看!推荐!

社会性思考

《误杀》的导演柯汶利是个镜头语言很大胆的新人导演,监制则是拍过《唐人街探案》系列的陈思诚,拍起这种犯罪题材简直驾轻就熟。

在犯罪片方面,整体而言,国产电影和国外电影还有很大差距,很多观众常常也会用一种格外挑剔的态度来看国产犯罪片,觉得剧情经不起推敲。

可是《误杀》居然没有什么明显的bug。

甚至你看完之后越是回想,就越是觉得其中充满了值得深思的细节,比如反复出现的“羊”这一意象。

棺材里的那只替罪羊代表着什么?

在犯罪之外,电影还有着更多社会性的思考。

电影的英文名“Sheep Without a Shepherd”,直译是“没有牧人的羊群”,寓意为“乌合之众”。

何为“乌合之众”?

意为毫无组织纪律的人群,“集体无意识”,很容易不知不觉地就被裹挟到某种力量中,导致集体失控。

电影中,麻木的民众一开始说“羊有草吃就够了,他们才不在意会不会被薅羊毛”,可是最终,这样一群“羊”,冲进了警察局长的家,将市长候选人拉下了马。

为什么从一开始发生悲剧的时候,李维杰一家就不曾想过要诉诸法律?

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法律会主持公道,他们看过太多仗势欺人的警察,知道民永远是无法与官斗的。

他们已经够能忍耐了,可还是会有无法忍耐不得不爆发的一天。

结局真的是败笔吗?

整部电影来说,最为人诟病的是结局,很多人认为结局是为了通过审查而不得不做出妥协的败笔,可陈思诚本人说不是因为审查,而是因为他觉得,这种救赎和伏法是应该的,“我不认为逃之夭夭是一件好事”。

其实如果仔细看过电影就会发现,李维杰的自首,有很多原因支撑。

最直接的,大概就是他发现,小女儿会说谎了,为了得到奖励,她把原本70分的试卷,改成了100分。

可这是谁的错呢?是她的父亲,手把手地去教她如何欺骗别人。

所以,她的父亲必须还要教会她:撒谎是要受到惩罚的。

电影留了一个悬念,就是不知道尸体究竟被转移到了哪里。

但是从素察躺在棺材里时是睁着眼的、玻璃上有血迹就可以猜得出来,被埋的时候他还没有死。而爱看拳赛的李维杰,回家之后特意问过妻子地上有没有血迹,他是知道素察还没有死、也有时间去救他的,但他没有。

“误杀”素察的不是平平,是李维杰。

所以李维杰到底有没有错?

素察可恶,但原本应该接受法律的制裁,而不是由李维杰一家执行私刑。

只不过,李维杰生活的时代,法律并不维护平民,他才不得不选用非法的手段来保护家人。

但通过这次事件,警察局长已经被推翻,特权阶级已经见识了平民的力量,那么原有的秩序,还是需要回归,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李维杰一样掌握好私刑的尺度,法律仍然是大众范围内最平等的准则。

而且继续闹下去,是两败俱伤。有佛教信仰的李维杰,是不会让这种现象持续下去的。

他内心有煎熬,所以自首了,但他并不后悔,因为那是为了保护他的家人,如果再来一次,他一定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教育意义

这个结局,也是《误杀》和它翻拍的原版电影最大的不同了,原版中的男主角,最后成功逃脱且没有自首。

对,《误杀》是翻拍自印度高分电影《误杀瞒天记》,在犯罪细节上经得起推敲,原作功不可没。

可翻拍电影如果只是原封不动地照着重拍一遍,那就太失败了,观众干嘛不直接去看原版呢?

所以说,《误杀》不仅是今年国产电影的最佳翻拍片,而且也绝对是近几年来非常难得的翻拍超过原版的国产片了。

它在原版的基础上,不仅更注重拍摄手法的艺术化,而且还增加了更多对于教育和人性的思考,它不仅仅只是一部犯罪片,更是一部警醒意义非常强烈的教育片,结尾有段令人战栗的音乐,几乎让我想起那部讲教育和高考的韩剧《天空之城》。

李维杰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平民,面临的也是普通家庭中非常常见的问题:他的大女儿平平正值青春期,看不上这样碌碌无为的父亲,和他日渐疏远。

转变则来自于平平被警察局局长的儿子素察迷奸,然后又失手误杀了素察,此时李维杰冲在最前面,扛起了保护妻女的责任,与陈冲饰演的警察局长拉韫对抗。

多么可笑,要到这个时候,女儿才意识到,她的父亲有多么伟大,又有多么爱她,才会跟父亲亲密无间地沟通。

李维杰无疑是深爱着女儿的,可他只知道关心女儿的物质生活,“再穷不能穷孩子”,就算是再昂贵的夏令营,他也毫不犹豫地送女儿去,可是,他却疏忽了女儿的精神世界,不知道青春期的女孩最是敏感,不知道女儿会有多么在意父亲日常的形象,等到再度被女儿信任依赖,却为时已晚。

谭卓饰演李维杰的妻子阿玉,是个扔在人群里就找不到的普通女人,遇到事情就惊慌失措毫无主张,可是,“女子本弱,为母则强”,当得知女儿被人欺侮,会不顾一切地冲上去,当全家人被抓到警察局,她能挺起胸膛与拉韫怒目而视,像两头为了各自的孩子而爆发的母兽。

而素察一家,母亲拉韫平时溺爱又纵容儿子,就算儿子将别人的眼睛刺瞎,她都能利用权势摆平、不舍得责备儿子;父亲平时忙着自己的事业根本顾不上家庭,因为儿子拖了后腿、上来就是极端的暴力体罚。

于是可想而知,这样的孩子,会仗着父母都是高官,在外肆无忌惮地胡作非为,稍有不如意就诉诸极端手段,正如阿玉所言,“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畜生”。

在猜到李维杰一家杀了素察之后,拉韫明明知道是素察有错在先,却还是不顾一切地要审问李维杰定他的罪,完全没有反思己方、更不知将心比心,甚至还要吓唬李维杰的小女儿,于是终于落入圈套,触发了底层人民的众怒。

最终,拉韫夫妻不仅失去了儿子,还失去了事业和地位,失去了一切。

这部电影大概就是给这样的父母敲响警钟:生下孩子却不知好好教养,是会遭到报应的。

优秀的犯罪片看起来非常酸爽过瘾,而优秀的教育片却值得人反复回味,这,也是我觉得这部电影最为现实的意义。

电影误杀结局没看懂「误杀结局败笔那是你没看懂它不仅是犯罪片更是教育片」

肖央的《误杀》,为何它的结局让人觉得很不合理?

肖央的喜剧电影被大家所熟知,但是通过《误杀》这部电影,让观众看到了肖央还有另外一面。2019年底的《误杀》成为最大的黑马影片,评分和口碑都不断攀升。总体来讲,剧情十分不错,未有结局还是让人有些突兀,很多人觉得不甚合理。

其实,仔细回想一下整个电影剧情,似乎这个结局也是比较合理,只是很多人并没有注意到一些细节的铺垫,因此会有不同看法罢了。影片《误杀》主要讲述主人公李维杰家人遭人侮辱之后,歹徒再次来到主人公的家里,企图再次侮辱李维杰的女儿,结果慌乱之中李维杰的女儿失手打死了歹徒,这个歹徒很巧是局长唯一的儿子。

李维杰了解此事之后,出于保护家人的目的。他认真研究电影情节中的反侦察手段来掩盖这件事。与警察的斗智斗勇成为影片中最精彩的地方,李维杰经过缜密的计算,最终如愿以偿让家人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如果以这个结局结尾,或许很多人也能理解。但是最终李维杰还是选择了自首,很多人对此表示不理解,为什么会突然这么转折呢?

其实,从影片一开始就为主角自首埋下了伏笔,当他在寺庙虔诚布施时,这个细节说明他是一个良心犹在的好人,虽然他现实中成功掩盖了家人的犯罪事实,但是他内心却将无法得到宁静,或许只有自首才能让他内心得到宁静。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李维杰的撒谎得到的“胜利果实”,让他的女儿价值观改变,也开始学会撒谎,小女儿为了得到他的奖励和赞扬,学会撒谎并涂改了试卷分数。从这一点上来看,他的撒谎效应带来的后果就是对家人的价值观的影响。虽然他保护了家人的身体安全,但是却让家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向着坏的方向变化。

当他发现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时,善良的他需要做一些事情来纠正这种错误的案例,因此自首成了他唯一能为家人做的事情,这也是一种以身作则的自我纠正。

和原版的《误杀瞒天记》相比,《误杀》情节中多次出现了一只羊。羊的意义是一种为了摆脱受难受灾的祭品存在,实际上影片中的李维杰就是那只“羊”的代表,用了一种自我牺牲,来保护家人的含义在里面。但是当打开棺材,看到那些深深的抓痕时候,李维杰似乎感受到了局长儿子的深深绝望,他面对此情此景,良心犹在的他才是真正杀死局长儿子的凶手,他潜意识中自己把凶手活埋了,内心还是充满了愧疚。自首并不是对邪恶的妥协,而是为了观众和自己的家人带来了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电影误杀结局没看懂「误杀结局败笔那是你没看懂它不仅是犯罪片更是教育片」

电影误杀结局什么意思 电影误杀结局没看懂解析

电影误杀结局很多人都没看懂,不知道表达的什么意思,其实这是个开放式结局,如果你看了彩蛋那应该会更纳闷吧!如果你对这部剧情感到怀疑和疑惑,可以看看本篇带来的电影误杀结局没看懂解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影误杀结局没看懂解析

这个结局是开放式结局,下面说我的个人看法

1.首先结局采访路人那段铺垫的是民心所向,要求放人,所以按照电影前面的剧情,大概率会放人。

2.结局呼应了开头,肖央忍受不了群众暴乱,所以和妻子天台说那番话后,就想清楚要去当替罪的羔羊了。还有个原因是因为留下了唯一破绽,就是棺材盖被抓花的痕迹(关在里面的人和羊是不可能抓出那种痕迹的,所以素茶关进去时并没死)良心过不去。

3.开头结局相互呼应,开头只是肖央 给秦沛 黄毛哥编造的幻想,最后监狱镜头是真实,在民心所向,可能被减刑或释放的情况下,肖央越狱了,开头推棺材的黄毛哥,是故意进去帮忙越狱的,在结局会用同样手法越狱,所以秦沛的表情很好解释了,可能就是秦沛安排黄毛哥进去帮忙越狱的。

误杀结局菜单什么意思

结局有两个镜头,一个是大爷诡异的一笑,一个是主角突然意识到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其实完美的犯罪根本不存在,只是所有人帮他掩盖真相。

在开头时,主角掉进棺材里,然后大家还记得开头的反应吗,吓得要死大喊大叫,这里暗示公子哥醒来之后大喊大叫,吓得要死,情景一模一样。

所以正确的时间线:那孩子没死被埋进去了,之后他们都全家去了另外地方此时的他们以为公子哥死了,但是孩子醒了开始大喊大叫(参考血痕迹多么严重和开头暗示),那么就一定有人发现,为什么没人说就是因为这些人替主角掩盖了真相。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主角最后意识到这件事的猛的想起什么和老头那个诡异的笑,其实他根本谁也没骗了,只是人们愿意帮助他愿意帮他打击这个罪恶的jc。

男主自首了为什么越狱

男主一开始在电影中开始奋起反抗时就明确告诉观众了,“我们一家人不能自首,我们才是受害者”。因此在李的脑海里,家人和自己自始自终是无罪的,只是因为强权和暴政他们不得不自己解决一切的问题。最后自首是因为李看到女儿在试卷上更改了分数,怕女儿因此成为撒谎成性之人,故而以身作则,以“自首”这一举措来告诉女儿应该诚实做人。无论入狱前入狱后,男主本质是认为自己是受害者的,所以越狱一定是逻辑正轨。入狱本身对李就是一种误杀,越狱则是对这一误杀的奋起反抗。综上,遵从李内心的本意,配合超高能够完成完美犯罪的智商,是一定越狱了,且成功了。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