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片段「敦刻尔克披着战争片外壳的悬疑片诺兰用秒表记录的神话」

时间:2023-01-16 18:03:36阅读:1595
创作者的无奈有很多,被人过多解读和被人错误解读对创作者来说都是异常残忍的。而诺兰面对的是其中最残酷的:被人错误地过多解读。不论诺兰多少次当众解释《敦刻尔克》这部电影不是战争片,我们的观众也不能理解:为…
  • 神话
  • 神话 穿越 时尚 爱情
  • 臧金生 胡歌 李易祥 卫莱 张萌 许娣 谭凯 张春仲

创作者的无奈有很多,被人过多解读和被人错误解读对创作者来说都是异常残忍的。而诺兰面对的是其中最残酷的:被人错误地过多解读。不论诺兰多少次当众解释《敦刻尔克》这部电影不是战争片,我们的观众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一部讲战争的电影不是战争片呢?我想,这可能是诺兰本人最大的无奈。

迄今为止,所有描述《敦刻尔克》这部电影的点评都着眼于本片启用了大量小鲜肉演员,本片过多美化英国人的正面形象等等。事实上,今天还有一位标准的特立独行派观众表演艺术家在微博上骂我,说什么“这部电影太软弱了没有表现出战胜国的威武所以缺少反战的核心”。

我的天呐,这部电影绝大多数情节都是走访二战老兵得到,只是创作剧本时用线索将其串联而已,其中出现的武器、舰艇和飞机也都有考究。也就是说,除去这些时空变换的编剧手法,这部电影其实可以当纪录片来看。历史这种东西,还要怎么讲呢?

虽然很难承认,但是通过这种评论和这些新闻可以悲哀地看到,我们的观众确实是差。这没办法。著名游戏策划师陈星汉曾说过,游戏玩家所做的行为都是游戏系统所决定的。

同样的,国内观众对于影视作品的理解和掌握,都是大环境影响下的结果。这一部非常典型的,以诺兰标志性叙事手法贯穿始终的,披着战争片外衣的悬疑惊悚反类型片,似乎没有一次被正确解读过。如果我是创作者我一定选择死亡,太绝望了。

注意看,这里有两个点被忽略了。一个是诺兰标志手法的核心,一个是反类型片的外壳。

先说简单的好了,什么是类型片?当你熟练地把电影以爱情片、战争片、恐怖片、情色片等类型划分,他们都可以一个萝卜一个坑地放进去,那么这就是典型的类型片。《007》系列就是典型的间谍片,《西线无战事》就是典型的战争片,《午夜凶铃》就是恐怖片。

但是,以此方法去划分某些电影时,你会发现没办法直接用单一标签描述它们的类型。譬如《第六感》这部电影,剧情里有一位眼睛可以看见鬼的孩子,但是它是一部家庭温情片,虽然大多数人把它列为恐怖片,就因为里面牵扯到鬼魂。但同样牵扯到鬼魂的《加勒比海盗》系列,却被大多数人视为动作喜剧片,哪怕里面牵扯许多恐怖片元素。而拍了大半辈子黑色喜剧片的导演昆汀,大部分电影都是血腥残忍的。

所以,到底什么是悬疑片,什么是战争片,这其中有个非常荒谬的悖论。那就是:战争片是从影片内容上分类,悬疑片却是从手法上区分,这种分类不论从何种角度看都不甚合理。如果非要区分这两种电影的话,很简单:在我印象里,电影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教你反对战争,并对战争集团的顶端人员大加嘲讽的,就是战争片;而一上来噼里啪啦死人,吓得你屁滚尿流的,就是悬疑片;要是吓得你砸碎了电脑屏幕,就是恐怖片;如果吓得你夺门而逃,那一定是豚鼠实验电影。

《敦刻尔克》几乎没有给德国人任何镜头,只有轰鸣的轰炸机驶过港口,还有恐怖的子弹。他们就像恐怖片里的鬼魂一样,永远不知道从何处出现。影片也没有过多描述德国的飞机是怎样飞行,所有的镜头都在英国人和法国人脸上切换。作为观众,我们束手无策地看着他们脸上的表情从惊悚转到恐惧。当引擎声逐渐放大,他们匍匐在沙滩上,活像一个个机枪靶子。

这部电影几乎没有配乐,只有“滴滴答答”的时钟音效,时刻都在告诉你,敌人的包围圈在缩小,时间不多了。这部电影台词也不多,绝大多数人物的情绪都写在那张绝望的脸上。每一次试图逃走后的每一次沉船,都让这种绝望变得毫无意义,作为观众的我甚至也麻木了,正如电影里那个遭受太多打击后,平静地脱下装备迈向海浪的士兵。

作为悬疑片的它太过纯粹了,观影一个小时后,我的体验就是:

“这鬼玩意怎么还没结束?”

海浪一次次没过脖颈之时,一位没逃出船舱的士兵绝望地把手伸向镜头。这一幕镜头持续了很长时间,仿佛就是希区柯克附体。

它作为悬疑片,实在太纯粹了。没有过多讲述故事背景,没有乱七八糟的人物性格,没有多余的人物对话。这部电影里的每个角色的每一秒都是在死亡的威胁中逃命,留给你喘息的机会实在不多。

如果这是一部战争片,那还真是我这辈子头一次看战争片看得屁滚尿流、一身臭汗。

而另一个缺乏被解读的地方是,诺兰的标志手法。希区柯克曾经说过,悬疑片就是一群人在藏着炸弹的桌子上打牌,镜头先拍炸弹,再拍这群人。总结起来就是,悬疑就是悬而未决的、具备不安全隐患性质的线索。而诺兰将其发扬光大,是在蝙蝠侠系列第二部《黑暗骑士》这部电影里。《看电影》杂志将这种手法描述为“平地惊雷•摧枯拉朽”,描述地非常准确。

如果诺兰来拍藏着炸弹的牌桌,一定有人先意识到了有炸弹的线索。譬如时而响起的滴答声,或者是什么异常的味道。故事中的角色会提醒其它角色,也是提醒观众这里有不知名的东西存在。而到了场景的后半段,才会将镜头对准炸弹,这样观众就会恍然大悟,原来之前角色提醒的就是这个。

《黑暗骑士》有太多这种标志性手法,警局里关押的犯人说自己肚子痛。作为观众和警察想的都一样,觉得犯人一定是装的。可是犯人倒下后,他们掀开犯人的衣服,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肿块。作为观众而言,也会和警察一起思考,这肿块到底是什么呢?最后诺兰给出线索,这肿块突然发光了,勾勒出了九宫格键盘的形状。这时警察和观众一起恍然大悟,原来他肚子里缝了一只手机。

而诺兰还有一个常用的手法也出现了。《盗梦空间》曾经出现一组镜头,男主角和女主角一起躺在铁轨上卧轨自杀。这时镜头在男主角的主观位置,可以看到火车轰然驶来,对着镜头。作为观众,谁不会胆颤一下呢?

《敦刻尔克》里,一群英国人躲在一艘搁浅的船上等待涨潮把他们送回家,这时德国人突然在船外面开枪,又开了两枪。这时观众一定会困惑,德国人发现这群藏着的英国人了吗?这时就一定有和观众同样想法的战士想冲出去拼命。然后主角拦住了他,看着枪口的位置,说道,不,他们在练习射击。

而电影一开始的沙滩上,男主角遇到了一次空袭。他爬在沙滩上,炸弹从远处朝他的方向渐渐逼来,这情形像极了《盗梦空间》里的火车。最后还有诺兰熟练使用的惊奇手法,你永远不知道从何时何地会飞来德国人的子弹,它作为永恒的不稳定因素惊醒每一位憋着尿不敢上厕所的观众。

写到这里,我要沉下心,放下笔,不再尝试论述《敦刻尔克》这部电影的核心。因为我知道许多人不知道《敦刻尔克》是一部2D电影,这是一种无法想象的知识匮乏。

有人愿意去读诺兰的剧本吗?诺兰所有的剧本里,每一处转场都标注了要实现的效果,完成度非常高。拿着他的剧本,作为导演几乎只需要做场面调度就可以拍好一部电影。你不必为任何事情担心,因为所有的细节都被想到了,非常严谨。而我们的剧本,很多还停留在文学剧本的阶段。差不多就是舞台剧脚本混杂着散文的方式写出来的剧本。这种环境下会诞生好的悬疑片剧本吗?我有些怀疑。

在时下韩剧脱去其狗血的外衣,以《请回答1988》为首的韩剧正举起韩国影视文化的大旗。另一边日剧以对多种价值观冲撞的《Leghl High》等肥皂剧集和日本标志性的动漫文化也在席卷中国。流行音乐节目也要购买韩国《Show Me The Money》版权,综艺节目也要购买《无限挑战》和《交给岚吧》的版权。我想如果有人说这个地方是文化贫瘠之地,我想他应该说的不错。

昆汀可以用世界上最愚蠢的剧情拍出绝世名作《杀死比尔》,诺兰可以用全世界都知道结局的历史故事拍出一流悬疑片《敦刻尔克》,而我们的一部分观众还在为影片中战争题材的核心和英国人形象吵得不可开交,我猜想他们应该是吃多了。

所以请暂时放下对于战争与和平那些无所谓而又愚蠢的个人见解,除非你真的觉得自己比总统还聪明。看看《敦刻尔克》,看看这个诺兰拍过的最简单的故事,看看让你吓破胆的诸多手段,听听汉斯季默用秒表写出的电影配乐。相信我,它会让你惊讶不已。

作者:徐牧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