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为什么搞不好「中国足球永远搞不好这10位商界大佬曾涉足足球最后失败而归」

时间:2023-01-15 01:13:06阅读:2895
做好中国足球难还是一家企业哪个更难?王健林的例子告诉我们,他可以把万达集团做成一家年营收超过千亿体量的大企业,1亿只是一个小目标,但面对着中国足球他只能气得说一句“中国足球永远搞不好”黯然退出。其实除…

做好中国足球难还是一家企业哪个更难?王健林的例子告诉我们,他可以把万达集团做成一家年营收超过千亿体量的大企业,1亿只是一个小目标,但面对着中国足球他只能气得说一句“中国足球永远搞不好”黯然退出。

其实除了王健林,在中国足球这样的名利场还有很多商界大佬们都想来参一脚,或许他们的目的各不相同,但对于投资足球他们的热情依旧不减,如今中国足球陷入困境,但在10年、20年前在很多企业趋之若鹜,中超联赛的赞助某种程度而言也见证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90年代不少烟草企业涉足足球,00年代汽车公司纷纷下场,10年代中国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地产企业趋之若鹜,如今进入20年代随着中性化名称的推进,最终各支球队成了烫手山芋。

今天就来盘点10位曾经涉足过中国足球却最终失败而归的民营企业大佬,他们很多白手起家做到了富甲一方,但都在中国足球上面栽了跟头。

1. 李经纬(健力宝集团 资助青年队留洋)

1992年中国足协与健力宝集团签订协议,正式组建了健力宝少年足球队。这支球队唯一的目的是为中国培养后辈人才,由健力宝集团出资送从这个俱乐部挑选出来的精英球员去巴西学习,而背后的推动者正是健力宝的创始人李经纬。

李经纬没有上过一天学,10岁就在街头给人擦皮鞋,后来把健力宝打造成为“东方魔水”,1994年就把销量提升到80亿人民币,值跃居中国第一大饮料集团。

健力宝青年队也通过几年的训练出来的很多球员成了中国联赛的中流砥柱,1997年世预赛李金羽、李铁等人被紧急召入国家队,成就了著名的“健力宝四小天鹅”,在先后29人名单中有9人入选过国家队,而李经纬的总花费超过240万美元。

1998年在健力宝青年队的基础上组建了新一届的中国国奥队,这支球队正式解散,最终足协做出了解散球队、球员挂牌转会的决定,健力宝全队队员最终被各地方俱乐部“瓜分”一空,而李经纬什么也没捞到。

2. 王健林(万达集团 建立职业联赛第一个王朝)

万达集团从1993年开始进入中国职业足球领域,从甲A联赛伊始王健林就在投资足球,可以说万达才是中国金元足球最早的版本,当年大连万达客场挑战延边队,在赢球后,王健林大手一挥直接开出了20万的赢球奖金,让李明、王涛等从体工队走出来的球员直接懵了,因为一场球的奖金可能抵得过当年他们数年的工资。

王老板出手阔绰,直接对主教练说看上了谁直接买,不要怕花钱,于是大连万达获得了甲A元年第一个冠军,又在96、97、98四度封王,建立起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的第一个王朝——万达王朝时期。

然而1998年一场足协杯的比赛,万达被裁判判了三个点球,王健林直接质疑比赛的公正性,一气之下宣布万达集团永久退出中国足球并说出了那句“中国足球永远搞不好”他带着愤怒离开。有人算过5年间王健林在足球上投入了3.5亿在那个人均年薪不到5000块的时代实在疯狂,13年后万达归来,赞助中国足协开启了“万达小将留洋”活动,但效果甚微。

3. 李书福(吉利集团 中国足球“揭黑”第一人)

创办吉利的李书福在2001年接手了当时的广州太阳神队,他是中国的造车狂人,从他开始后面有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踏入中国足球的疆域。

新闻发布会上他说要投资足球30年,在主场比赛中场休息的间隙经常搞现场抽汽车的活动,大大提高了比赛上座率,很多人不为看球就为了汽车而来的。

然而嘴里说着要投资30年的李书福在几个月后就撤资了,他掀起了一场“吉利揭黑风暴”,直接把中国足协告上法庭。他甚至直接爆出了中国足球的丑闻:“在我眼中,原来以为足球只不过是个踢来踢去的球那么简单,但介入不久就让我大吃一惊,一场球100万、200万地行贿!”

前后九个月,吉利花了2000万元最终没有升入甲A,李书福的自爆某种程度也是一种宣泄,后来有人问李书福还会投资足球吗?他连摇头:“再也不会了!”

4. 宋卫平(绿城集团 坚守浙江足球22年)

那场“揭黑风暴”李书福不是唯一的参与者,和他站在一起的还有他的浙江老乡宋卫平,1998年他带着对于足球的热爱出资成立了浙江绿城足球俱乐部,2001年征战甲B联赛,结果那年就成了“甲B五鼠”之一,气不过的他开除了5名涉事球员,向中国足协提供了曾经向自己行贿的裁判的名单,但最终仅有一人受到处罚。

尽管浙江的职业足球在国内的战绩称不上辉煌,但宋卫平在杭州开设了足校,为浙江绿城建立了完善的青训体系,总之中国足球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他全做了,最终成就了浙江青训的崛起。

2020年宋卫平选择了离开浙江足球,22年间累计投入超过50亿,其实他曾不上失败,他只是执着,从初入足坛他就有太多理由愤而离开,但他就是爱足球,爱浙江,这种对于足球的情怀,在中国可能只有他和胡葆森有。2022年他的身价为110亿元,他依然是超级富豪,20年间只要是浙江的主场比赛,黄龙体育场主席台的正中间一定做着宋卫平。

5. 赵本山(本山传媒 辽足董事长没有实权)

2005年小品王赵本山成为辽宁足球队的董事长,他利用各种资源给球队拉赞助,邀请明星来看球,当年的鞍山体育场一度到了要卖站票的程度,他曾经信誓旦旦的说要让辽足三年重回联赛前三。

结果仅仅180天后他就直接离职,其中的过程则是当年中国足球混乱的写照,老赵通过自己的人脉拉到了1800万赞助,同时球队那几年靠着卖人也有一些积累,但球队常常穷到连工资都发不出,那些钱到底去哪了?更让人害怕的是他作为董事长居然连大股东是谁都不知道。

他曾经向邀他入主的辽足总经理张曙光反映情况,结果被张曙光一口否认,赵本山知道这里的水很深,他可能把握不住,如果继续下去自己也可能深陷其中果断选择了抽离。

辽足把他当做提款机和形象代言人只想借着他的名气挣钱,但赵本山不想这样,他曾说:“中国足球是盘好菜,但夹菜的筷子都有毒,还传染给了其他拿着干净筷子进来夹菜的人,这样搅在里面就没有意思了。”

6. 尹明善:足球不能只有“地产足球”

尹明善47岁创业,他投资过的领域很多,靠着造摩托车积累了大量财富,长期霸占这重庆首富的宝座,他也很喜欢足球,2000年他用5580万的高价收购了寰岛红岩俱乐部,将球队的名字更名为重庆力帆,在他的手下有赢的足协杯的高光,也有着降级的低谷。

但十余年伊明善和他的力帆一直在坚持投资足球,累计投入达8.5亿,他从未拖欠过球员工资,随着金元时代的到来球队的支出越来越大,而力帆集团的经营也出现了极大的问题,2015年被迫转让,77岁的尹明善退出了中国足球界。

2022年4月重庆两江竞技俱乐部正式官宣解散,尹明善第一时间来到了俱乐部,看着昔日自己的球队走向破产,白发苍苍的尹明善留下了眼泪,但此时他也没有办法去救这支球队,而当时他还在说:“工资没发,球队怎么能够解散呢?”

7. 戴秀丽(人和商业 中国足球第一位女老板)

长期以来中国足球的投资人都是男性,这项运动女性走向牌桌的次数并不多,戴秀丽是第一位,她和丈夫白手起家创造了一个商业帝国,她背后是和丈夫一手打造的人和商业。

2011年戴秀丽入主了当时还在西安的陕西浐灞,第二年将球队迁到了贵州,更名为贵州人和足球俱乐部球队获得茅台的冠名,而费用高达5000万,可以说戴秀丽非常或做生意。

2013年贵州人和获得了足协杯冠军,连续多个赛季闯进亚冠联赛,已经成为当时中超的一支劲旅,而戴秀丽的名字也被更多人提及,她是绝对的女强人,除了贵州人和她曾经还是英国球队雷丁的最大股东,2020年戴秀丽和弟弟戴永革家族的身价高达140亿人民币,但对于足球她还是没有成功,2015年球队迁往北京,2021年解散。

8.束昱辉(权健集团 来势汹汹的野心家)

2015年看着广州恒大的许家印靠着足球把企业越做越大,权健创始人束昱辉也动起了足球的脑筋,如果说宋卫平、尹明善们投资足球还有情怀在,那么进入10年代更多的投资人是嗅到了金钱的味道。

通过足球让更多认识企业,在当地拿到好的政策,足球是宣传部门、是营销工具但就是不是足球本身,2015年天津权健足球俱乐部成立,尽管还在中甲但直接签下了昔日巴西国家队的主帅卢森伯格,2016年的冬季转会贾德森、孙可、张鹭、赵旭日等球员悉数高价加盟,被李铁指正带走的张鹭当年权健掏出了7000万的天价转会费。

照此下去权健就是另一个恒大,花钱从来不在乎,他们给维特塞尔世界第八的薪资,高于内马尔、苏亚雷斯等人,但权健球星拿到的每一分钱备受是无数个周洋们的血泪,2018年一篇名为《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的文字刷屏,人们才明白权健的钱一直不干净,最终束昱辉被因传销罪被依法批捕,天津权健俱乐部瞬间崩塌。

9.马云(阿里巴巴集团 和许家印一起玩足球)

2014年6月,阿里巴巴向广州恒大俱乐部注资12亿,拥有恒大足球俱乐部50%的股权,马云成了恒大的半个老板,他和许家印穿着恒大球衣在主席台笑得灿烂。

有人说马云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把曾经吹过的牛都实现了,但在足球圈,马云的牛吹破了,他曾说:“足球需要搅局者,我们既然来了,就带些新玩法,而在未来三到五年我的想法是用互联网的思想去帮助中国足球转型升级,共同发展,这不是大话。”

然而我们只看到他信誓旦旦的来灰头土脸的走,据说马云决定投资恒大只用了15分钟,从此广州恒大更名为广州恒大淘宝,他说:“虽然我不懂足球,但我对改革足球很有兴趣。”

但马老板的改革根本没进行下去,其实阿里巴巴的股份一直都在只是不愿意继续投钱,广州队每年都在亏,马云说他推开门看了看就走了,12亿对于马云不算什么,但中国足球却再也缓不过来。

10. 张近东(苏宁集团 得冠军就解散)

2016年张近东掌控的苏宁集团接手江苏舜天俱乐部,在金元足球的巅峰入局,苏宁的实力可见一斑,当年他们是中国零售行业的龙头,当年的营收高达1486亿,初来乍到出手阔绰,直接5000万欧元引进了特谢拉让中超进入半亿欧元时代。

当年的张近东为了成绩一点也不在意需要花多少钱,每个人都想复刻恒大的神话,殊不知危机也在此时慢慢酝酿。其实这些运作是苏宁全球战略的一部分,2016年他们还收购了国际米兰68.55%的股份,2年后苏宁少东家张康阳成为俱乐部主席,有人戏称国际米兰是江苏苏宁二队。

2020年江苏苏宁获得了俱乐部历史上的第一座中超冠军奖杯,同时收获了足协杯的亚军,但苏宁集团已经陷入困境无暇顾及足球,在获得冠军4个月后,江苏苏宁足球俱乐部宣布解散,一个新科顶级联赛冠军宣布破产,这在任何国家的足球发展史上也算是奇葩事件,就算身处困境但2022年胡润富豪榜上张近东依然有120亿的身家,他依然有钱只是不投江苏足球而已。

这些商界大佬们不缺钱,很多人都是白手起家最后赚得上百亿甚至千亿的资产,但投资中国足球成了他们生涯的滑铁卢,如何才能玩转中国足球,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答案。而另一位大佬王石直接说:“对于商业足球俱乐部,水深,没有驾驭能力。”

中国足球为什么搞不好「中国足球永远搞不好这10位商界大佬曾涉足足球最后失败而归」

中国男足第二次洋务运动(金元足球)为何再以失败而告终?出路?

我认为中国足球现在的境遇纯粹是因为人祸,与金元无关。总结近二十多年发生在中国足球身上的种种匪夷所思的事,您细品:扑克牌定冠军,赛季末发啤酒当分红、强行施行U23政策、征调节费开不了发票、冠军无用论等等…您细品,这不是人祸是啥?出路在哪里?问足协去,欧洲足球强国联赛成熟的体系搁在那里,咱中足协却非要去摸着石头过河您说咋办? 呀权呀抓在自己手里才睡的香呗!
的确象恒大等退出后,所谓的金元足球就告终了,没企业家再投入足球了,其实这真不是好消息。金元就是钱,没了钱的足球还能玩下去?靠信仰就行了?当一大批企业退出职业足球,我们的联赛含金量马上跳水,职业联赛的价值也断崖式缩水,上万亿、百亿、千亿的价值变成千亿、百亿、十亿。换句话来说,就是白花花的人民币打了水漂,这不是中国资本的损失?打倒了所谓金元足球,谁还会投资足球?

你还是没明白足球不过是商人借来玩商业广告的,对他们来讲小钱尔,可是确坑害了那些真正想把足球干好的一些人,他们都伤心的退出了,这个伤害可能要一代人去还账,而我们的管理者却是一帮外行就让他们这么搞,谁有办法呢!足球运动员那是要一代一代人培养的,希望他们能尽快拨乱反吧。

足球运动是一项团体运动项目!它是由10名球员、及守门员、教练组成!一个足球队的水准由每一个球员(包括教练)的综合素质来体现!就如同一个木水桶由多块木板组成一样!一个木水桶的水准(盛水多少)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来决定的!因此,一个足球队在赛场上的水准是由每一个球员(包括教练)的综合素质构成的!容不得一个“滥竽充数”!一个滥竽都会把整体球队水准拖向死亡!中国男足11个球员加教练却有二十个个人目的!包括滥竽!一盘散沙!只有一个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高薪”!

金元足球只给中国足球带来了一时的繁荣假象,没有带来质的飞跃,中国足球应该脚踏实地搞青训,让年轻队员走出去接受更高级别联赛锻炼。

我并不认为金元足球的结束就是金元足球的失败。

金元足球从兴起的第一天开始就注定是短期行为,不可能会持续、稳定、长期存在,它只是一阵狂风,结束只是时间问题。

日本足球曾刮过一阵金元足球之风,没多久,这阵风就过去了。

不是以失败告终,而是崩盘,这样搞下去早晚得崩盘,这是必然的,也是不会成功的,如果想成功,必须是俱乐部搞,足协不能参与,不能让他们拿中国足球当他们的政绩,这样让中国足球稳稳当当几年中国足球

投资足球的是企业为主,随着投资的企业陷入困境,例如恒大,力帆等,金元足球难以为继。

日本是参考,俱乐部自食其力。

如果足协依然是足协,中国足球就永远是中国足球。就像换着法子给一棵枯死的树干浇水一样,它永远不会发出新芽。

我们还没具备或者说不健全足球运动发展可持续的框架结构包括组建运动队名称归属权经营权创收等基本规划规则制定苍促进行这是这次洋务归划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中国足球为什么搞不好「中国足球永远搞不好这10位商界大佬曾涉足足球最后失败而归」

中国足球队失败案例

1、1957年试航触礁,只因经验欠缺
1958年在瑞典举行的第6届世界杯是中国足球队第一次参加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如同一个刚刚走进繁华世界的懵懂少年,中国队因为缺少国际大赛经验,而最终以可悲的失利而告终。这一别就是23年。
2、1981年惧怕冲撞,被新西兰顶死
1982年在西班牙进行的第12届世界杯,技术出色,身体对抗能力太差的中国队,在主教练苏永舜和帐下的容志行、林乐丰、左树声、迟尚斌等人由于沙特放水,而被羁绊在了世界杯之外。当时中国队在接连战胜沙特、科威特、朝鲜等当时亚洲劲旅,最后一场只要沙特队不输给新西兰队五个球以上,就能出线。但新西兰队与沙特队却已一个恶搞的5:0让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中国队只能匆忙召集已经放假回家的国家去和新西兰单挑。
结果被新西兰撞的东倒西歪的中国队球员最终溃退,没有用一次出线为在国际足联恢复了合法地位的中国足协添喜。尽管那届中国队被认为拥有中国家队到目前为止技术最为出色的一批球员,但他们只能在附加赛后重又解散,中国足球只能再一次感受刻骨铭心的伤痛。
3、1985年黑色5.19,那是一场灾难
1986年在墨西哥举行的第13届世界杯是中国队第三次出征世界杯。这一次让中国足球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伤心,什么才是足球人生。1985年5月19日成为了中国足球史黑暗时刻的代名词,这一天中国队在北京工体1:2负于中国香港队,全场完全处于劣势的香港队5次射门两度进球,工人体育场内有近万名大男人痛彻心肺地放声号啕大哭,对于中国足球难以名状的心绪从那一刻起直到如今。
球迷们开始发疯,并以这种方式让中国足球彻底走进了一个个怪圈,主场一比二输给香港队,是中国球员头脑发热的怨果,本来“打平即可出线”,但最终淘汰出局的结果让那一刻成为黑暗的凝固,球迷情绪失控,开始有了中国足球史上第一次球迷骚乱事件。
4、1989年黑色3分钟,只差一步到罗马
时过境迁,第二年高丰文再度冲击亚洲门槛的时候,中国足球又迎来一个黑色专有名词“黑色三分钟”。1989年10月28日,狮城决战最后一轮,中国队和卡塔尔队争夺剩余的一张门票。但赢了实力不俗的沙特,却输给了阿联酋的中国队面对二流球队卡塔尔,仍然无法善终。比赛开始后,中国队马林在下半场首开纪录,但卡塔尔人在三分钟内连续攻入两球颠覆了中国队的出线希望。被认为当时中国最有前途的后卫董礼强成了背负那段历史的人,天意弄人,如同那黑色的3分钟。
5、1993年伊尔比德惨案,施大爷自灭神话
第15届世界杯,中国队第五次圆梦的希望寄托在一位被中国人一度称之为施大爷的德国老头身上。一度被神话的施大爷曾是中国球迷极度苦闷中的精神寄托,但当成都看到伊拉克队的狂欢后,一切精神元素都在宣布所谓的神死了。事实上,此前在伊尔比德输给也门和伊拉克的两场比赛已经宣判中国队的死刑,这也有了后来的伊尔比德惨案。在那之后,在求助于洋专家也无果之后,中国足球彻底陷入了彷徨无助,似乎万念俱灰。因此一些尚存激情的人发出中国足球sos的警报,现在看起来尽管徒劳,但那却是那一阶段的必然产物。
6、1997年金州噩梦,戚务生的土帅之泪
伊尔比德惨案使得国人对于洋帅的迷信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戚务生将施拉普纳架空见证了这一特定历史阶段。但1998年法国世界杯同样与中国足球隔于天堑两侧。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足球实行职业化之后第一次真正的实力检验,中国球迷期望甚重,但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十强赛首场比赛就在金州被伊朗队大逆转,一下子让中国球迷彻底清醒了。尽管中国队在此后比赛中两胜一平,再度燃起出线希望,但是在出现形势一片看好的情况下,主场领先却被对手3:2斩于马下,彻底失去了进军世界杯的希望。戚务生没能证明中国队回归土帅后区别于洋帅的成绩。戚务生的眼泪成了金州之败的缩影。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开展4年,却只落得个中国足球二流的自我定位。
7、2004年天河之辱,7球大胜下地尴尬
在德国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小组赛上,2004年11月17日进行中国队所在小组最后一轮比赛,中国队7:0大胜香港,而科威特在主场6:1大胜马来西亚。因此虽然中国队与科威特在积分相同、净胜球相同,但科威特还是凭借进球数优势压倒中国队晋级,中国队屈居小组第二被淘汰。
8、2008年,梦断之路
6月14日晚20点,2010世界杯亚洲区外围20强小组赛烽火再燃,中国队在天津主场对阵伊拉克,开场不久伊拉克箭头尤尼斯就受伤退场,第32分钟,中国队把握任意球机会由周海滨破门,但半场结束前伊拉克凭借伊马德的头球将比分追平,下半场较量中阿克拉姆又把握反击机会将比分超出,中国队此后无力反扑,伊拉克还有攻势被横梁挡出,最终中国队1-2主场落败。在小组赛还剩一轮的情况下,就已彻底失去了出线可能,无缘2010世界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