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后期调色教学,照片调色分析

时间:2023-01-01 08:37:44阅读:4427
本次是该系列第12篇文章,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跟大家分享了校准面板的原理和功能,今天呢咱们来说说操作,如果你想看看这个功能的发展始末,请看上一篇文章:校准功能原理和参数详解。本篇文章咱们来讲几个应用实例。讲…

本次是该系列第12篇文章,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跟大家分享了校准面板的原理和功能,今天呢咱们来说说操作,如果你想看看这个功能的发展始末,请看上一篇文章:校准功能原理和参数详解。本篇文章咱们来讲几个应用实例。

讲解工具:ACR的校准面板

达到目的:按相机成像原理微调色调

软件版本:Photoshop CC2019/Adobe Camera Raw 11.0

操作难度:5(10为最高)

And 还有一句话要说,前一篇文章发出来(上面的链接),不出意外的很多朋友表示看不太懂,我很淡定:因为这就不是每个人都懂的,我把这个单一功能的难度放在了5(10最高),比大部分多步骤操作都高。它的“程序”和“阴影”功能是很多专业人士非常喜欢的功能,但是对于爱好者意义并不大(类似开摩托上班的人,和骑摩托跑山的人对刹车片要求不一样,虽然东西性质类似,但是需求完全不同),以后如果推出更专业的分析文章我会讲解。

理解该功能有两个大大的难点,第一个是色彩空间本身,它的分类、形态极为多样,我们所用的是一个平面坐标系,里面铺满颜色,每个坐标代表一个颜色,Adobe RGB色域范围是三个坐标点(红、绿、蓝)连接成的三角形,具体大家可以上知乎(别看百度求你们了)搜一下,海量文章质量都不错。第二是参数和调整效果间没有特定规律,在不同照片上的相同参数差异极大,所以大部分朋友用了两次就会萌生“这都什么玩意”的念头。就如我开手动挡的车,也不会去研究换挡箱,单纯因为喜欢,何况大部分人喜欢自动挡。

这篇文章中,我找了三张照片,包括上次那个例子,给大家做详细的讲解,它不仅可以让颜色鲜艳,也能制造褪色的效果,就全能性和操作快捷度来说,这是个非常不错的工具,它的缺点就是,原理难懂,经常出现那种,后期老师的例子中调了很好看,但是你自己调照片就懵逼的情况。我把重点放在三原色上,尽量用一些通俗的“套路”让你不懵。

套路一:极为鲜亮

校准面板最常用的就是让颜色更突出,常见两种就是风光照中提升色彩冲击力,还有是人像照片提升皮肤质感。先来说第一个。比如这张照片,它的基础并不差,天气晴朗,色彩还原不错,但是不够“闪亮”。我不调整任何其他参数,进入校准面板,将蓝原色设置为:色相-15,饱和度 80,让天空的蓝色更洋气。

随后,将绿原色的色相调整为-60,让黄色和绿色更鲜艳,同时提升饱和度到 20明显提升这个区域的色彩强度。现在照片看上去更加色彩更加艳丽,视觉冲击力更强。

--- 套路总结:

蓝原色下降到-10到-20,可以有效提升蓝天的存在感,让它从色彩上看起来更通透,增加饱和度是双管齐下的第二管,让色彩更强烈,所以天空看上去更美,这个方法处理蓝色非常合适。

套路二:健康肤色

同样是蓝原色,降低蓝原色的色相除了对蓝色的表现有奇效,还有让黄色变暖的效果(你可以翻上去再看看第一张照片里的草地),所以对人们的皮肤有暖化效果,可以上皮肤看起来更有血色,显得健康有活力。这个操作在略显苍白,缺乏活力的人像照片中经常使用,但对于已经颜色饱和,或者是肤色倾向调整不符合的人物就不适合了。

--- 套路总结:

同样蓝原色,偏黄色、橙黄色区域会有暖化效果,然后通过饱和度就能调整暖化程度。以上两个套路中,我们发现三个原色中蓝原色是最常用的,不是说它高人一等,因为降低它对蓝色区域和黄色区域的处理效果正好满足我们日常的需求。

套路三:深沉褪色

上面两个都是增强饱和度度,下面来一个降低的。其实降低校准面板中任意原色的饱和度,都可以看到明显效果。其思路和上面两个不太一样,上面两个都是:先调整色相,确定了色彩的倾向再通过饱和度来调整其强度,也就是先确定一个方向,然后再打出去。在褪色效果的时候,我们可以先降低饱和度,再调整色相。比如我认为红色太刺眼,降低红原色到-90,此时画面中红色区域的饱和度降低,其他区域也有下降,但幅度较低。这比上两个好理解多了(客观事实,饱和度确实比色相好理解)。

调整红原色的色相后,我发现并不好看,所以直接往下看绿原色。绿色的饱和度先降低到-50,这时候画面中依然比较强的红色和绿色强度都会减弱,然后我尝试调整绿原色的色相,调整为 50的时候效果很不错。画面中的绿色和蓝色变得更加含蓄,红色则有一点点漂白效果,给照片增加岁月的痕迹。

之后我配合效果面板(图标为fx)中的剪裁后晕影给照片添加暗角,基本上完成调整。

--- 套路总结:

当你需要比较低饱和度的效果时,可以先降低饱和度,然后调整色相看看哪个效果比较中意,这个效果没有数值上的倾向,主要依靠你的审美。

---最终套路总结

作为初学者,蓝原色是最长使用的滑块,降低他到-10到-20,可以有效提升画面中蓝色区域的穿透力,或者让黄色区域更暖,同时效果非常自然。这是该工具最常用的用法。所以该工具的调整顺序大多为先调整色相,觉得OK了用饱和度调整程度。在制造褪色的岁月感时,可以先调整饱和度,让氛围先出来,在调整色相把控精准效果。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我仿佛给自己挖了个坑,因为上一篇文章中我痛斥了“万能参数”,而篇文章我分享“套路”。来,乔所长可以把这个话圆好的。

什么是万能参数?

一套看起来分类科学的参数,比如人像照片适合提升xxx、降低xxx,然后就明显提升了,照片马上提升一个档次。这种分享大多来自与你水平相当,但是敢于分享的网友,或者是自我风格化极强的作者,和一些速成班的老师。他们敢于分享的原因很简单:他们真的认为自己找到了万能参数,并希望分享给所有人,让人间充满美丽和爱。

以上是我用最善良的心态去揣摩“万能参数”。好回到现实:它不存在的,亲你醒一醒。按照题材分处理手段是个伪命题,因为同一题材,调性不同的作品太多了。一张藏族老大爷的照片和一个台湾小姑娘的照片,能是一个参数吗?虽然都是中国人,但在照片处理上还是不能一视同仁的。我倾向于用“效果”来归类,比如我想要暗淡的、鲜艳的、锐利的、柔和的效果,然后你可以往你自己的照片里套,这时候,确实有套路可言。套路,是为了与众不同。

什么是套路?

我是做杂志的,需要确定受众、设计栏目、版式、调性和图片风格,就可以在几百张图中找到合适上版的图、合适的文字作者,知道某版上大概字数、知识写多深,然后通过反馈和思考,最终杂志有固定受众、风格。之后每一期我可以按照杂志的框架想选题,这个框架,这就是套路——把填空题,变成选择题。

套路就是总结提炼出可以快捷正确完成一个事情的方法。后期中,高反差保留锐化/柔化 、 双图层褪色效果 、 参考色环制作黑白上色……都是套路(可点击查看文章),往小了说,做个单面稀黄煎蛋;往大了讲,王家卫拍电影,全是如此。你需要在这个方法的框架里考虑独一无二的东西,然后根据照片情况设置,组合和修改套路,就成了你的风格。

我爱套路。

照片后期调色教学,照片调色分析

后期调色有什么技巧吗?

1、调色

一级校色:纠正画面本身的问题(色彩和曝光错误等),把画面恢复到肉眼所见的正常状态。

方法:控制高光、阴影曝光度等。

二级调色:所谓二级调色就是赋予画面一层风格,这一级别的调色主要和我们内容的叙事和艺术相关性有关。

生活中的色彩在传递情绪方面具有一定的规律,比如红色往往代表喜庆、热情、奔放等等。

黄色:希望、阳光、夏天等;蓝色代表理性、宁静、信任等等;橙色代表丰收、温暖、热闹等等。

酒店饭店采用暖色照明:营造安全温暖放松的感觉。

冷饮店:大多使用冷色调,强调清爽、冷静的主观感受。

1、亮度:调整整体画面的亮和黑。亮度适当拉高会使我们拍摄的亮度不足的画面更加通透,针对任务脸部的话也会达到一定的美白效果,注意太亮或者太暗都会影响其他指标的调节效果。

2、对比度:让画面黑的地方越黑,亮的地方越亮,增加他们的对比层次;能够加大明暗反差,让画面更加清晰和生动。

3、饱和度:调整画面的鲜艳程度,往有拉,整体画面的色彩会变得很鲜艳,饱和度拉低整体画面会变得灰白。拉高饱和度会使我们拍摄的食物看起来更有食欲,风景看起来更加鲜艳美丽。

4、光感:简单理解和曝光的意思差不多,主要控制画面亮和黑的作用,但是和亮度之间又有一点小区别,我们在调节亮度的时候画面会变白,但是我们在调节光感的时候亮度会变亮不会变的发白。

5、锐化:补偿图像的轮廓,增强图像边沿以及灰度跳变的部分,使图像变得清晰,能增加画面轮廓清晰度的效果,让画面看起来更加锐利,过度的话图像会出现很多噪点,导致图像的画质更加糟糕;过高的话会使边缘太锐利了影响整体的色彩。

6、高光和阴影:这两个指标在调色中一般一起使用,就想化妆一样,高光和阴影合理的搭配会使妆容更加的立体。在调色中,高光会影响画面中较亮的区域,阴影会影响亮度较低的区域。往右拉高光会使画面中较亮的地方变暗,有利于调节画面里亮度过曝的情况;往右拉阴影会发现画面中较暗的地方会逐渐的变亮,让暗处的细节更加明显;或者可以起到单纯的降低画面对比度的效果。

照片后期调色教学,照片调色分析

摄影后期照片处理教程

很多朋友喜欢小清新效果的照片,那么小清新效果该如何调呢?

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实用技巧!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原图和最终效果图的对比:

原图

效果图

在调色修图之前,最关键的还是要先分析原图,找出原图所存在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后期处理步骤不是很重要,因为后期调色修图这个东西不具备复制性;并且每张原片出现的问题都是不一样的;


除此之外,片子处理效果还受到主题、片子好坏、调色的时候个人心情等方面的影响;所以要想处理好一张片子,在处理照片之前一定要观察分析原片!


我们从原片可以看出来整体比较比较暗,所以这边在后期处理的时候,一般需要对片子的光影进行基本的校正;


一、首先,进入到开贝修图界面,点击调色界面;


1、找到光影调整功能,点击高光即可对整张片子的光影进行基本的调整!

2、前面虽然进行了光影校正,修复了一部分问题了,但整体看上去依然黯淡平奇

接下来我找到艺术色调——选择自然清新类色调效果

操作演示:

添加艺术色调后,使得整张片子焕然一新;

3、细节处理优化

找到相机校准工具,拉动饱和,使之增加蓝原色饱和度;

操作演示:


局部放大细节图:


二、以上片子调色部分基本上完成,接下来切换到修图界面;

进入到修图界面后,不要着急,先把片子放大观察片子人物脸部和颈部皮肤

放大后,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出现的问题:皮肤肤色、眼睛周围以及脖子上的颈纹


1、我这里先对皮肤进行磨皮处理

选择自动磨皮工具(因为人物皮肤不是很差,因此我这边选择的普通磨皮)


大家可以看下,使用前与使用后的对比

使用前:

使用后:


2、继续优化片子

我这里使用质感增强和HDR特效工具来优化片子

3、修饰穿帮

使用艺术字幕,对片子的穿帮进行简单的修饰下

以上就是调出漂亮小清新色调照片技巧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