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听好几遍才能听懂「一些句子看听力原文都得分析好一会儿听时就几秒钟怎么能听懂」

时间:2022-12-26 20:46:32阅读:4584
读者群里有一位读者问了以下问题:听力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去练习。我练了一段时间,发现我的问题在于:一,很多单词看着它认得,但是听不出来;二,我发现recording和passage部分有一些句子我看听力原文都得分析一会…

读者群里有一位读者问了以下问题:

听力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去练习。我练了一段时间,发现我的问题在于:

一,很多单词看着它认得,但是听不出来;

二,我发现recording和passage部分有一些句子我看听力原文都得分析一会儿才能看懂,听的时候就几秒钟根本反应不过来。

鉴于这两个问题有普遍性,我在这里公开解答一下,希望能为大家答疑解惑。

解决第一个问题的办法就是:用听入和读入相结合的方式记忆英语单词。

很多人有“看见单词都认识,听的时候反应不过来”的情况,那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在背单词的时候是通过“看”的方式,也就是视觉输入来背单词的,知道单词的拼写和汉语意思,并不熟悉单词的发音,甚至会把很多单词的发音(尤其是重音)都读错。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听力材料中的单词你当然用耳朵就识别不出来了,对吧?因为你没有通过听觉进行刺激,就是眼睛认识它,耳朵不认识它。

一般人的视觉词汇(阅读词汇)都大于听力词汇,这很正常,但是如果坚持听的话,可以让听力词汇约等于阅读词汇。也可以通过边听边写也就是听写的方式,来记忆单词。听写既帮助强化了单词拼写,又巩固了发音,解决了单词音、形分离的问题。

而且,英语是拼音文字,知道单词的正确发音有助于我们记住单词的拼写。语言学领域的研究也表明,用听入的方式要比读入的方式记忆单词的效果要好。

现在我们都有各种电子设备,手机上轻松就能查到单词的正确读音,很多同学单词读不对还是因为没有意识到用听入方式记忆单词的重要性。所以,从现在开始,改变以往只用读入方式记忆单词的学习习惯吧。

再说第二个问题,一些句子看听力原文都得分析好一会儿,听的时候就几秒钟根本听不懂,这种情况是因为工作记忆,也就是working memory的时间太短了。

所以解决第二个问题的答案是需要练习听写,加长你的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是用来处理事情的,每个人的持续时间都比较短,主要是为了减轻大脑的负担。顺便说一下,我们的大脑其实是很懒的。

听写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听到的信息经过大脑的快速处理和归纳,然后快速记录下来。因此,持续的听写训练有助于加长我们的工作记忆。比如,我们最开始做听写的时候,只能一次听懂几个单词或者一小段话,一个句子通常要切成很多小段(chunks),这很正常。

但在练习听写的过程中,我们会对英语单词的发音会越来越熟悉,对英语句子的结构也会越来越清楚,熟能生巧,这样我们就可以越听越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听写训练,我们听完一个比较长的句子就不用停顿了,直接可以写下来,不是手速快了,而是working memory被训练长了。

这个训练不但对提高英语听力水平有好处,在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能给我们带来益处,因为它同时还训练了我们的专注力和大脑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

最后,跟大家说一下关于听写材料的选择。

我们可以选择可理解性 1的听力材料来进行练习,就是i 1,i代表你现在的水平,这个原则来源于美国二语习得领域的著名学者Krashen提出的可理解输入的原则。

Krashen认为,只有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接触到“可以被理解的语言输入”(comprehensible input),即略高于现有水平的第二语言输入,而又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对意义或信息的理解而非纠结于形式的时候,才能产生第二语言习得。这就是Krashen著名的 i 1 公式。(i 代表现有水平,1代表略高于现有水平的语言材料)

也就是说,听力一定要在自己听懂的水平上稍微难一点点(5%—10%),然后逐级过度,不然直接听太难的材料就是无效输入,跟杂音没两样,而且一定要听有原文的,不然没法复盘。

好了,今天的问题回答完了,你有收获吗?有的话就帮我点个赞或者转发一下这篇文章吧!

END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