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之下神探大战真的比神探精彩嘛「比较之下神探大战真的比神探精彩」
港片没落当然是不争事实,2022年继续低迷。纯玩情怀的《七人乐队》没激起多少浪花,甄子丹的转型之作《搜救》更是扑得悄无声息;古天乐十年磨一剑的《明日战记》就好比当年徐克的《新蜀山剑侠》,特效水平突破意义远超本身的观赏性;矬子里面拔高个儿,纵观本年度所有港片,最大的赢家是《神探大战》。
说《神探大战》是最大赢家,并不是单指该片以7.12亿的票房拿下了港片在内地的年度票房冠军。乍看之下,该片也就是重现了上世纪90年代港片“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风格,但作品的留白或一些刻意露拙的细节却引发了热议和众多解读。
导演韦家辉身为银河映像灵魂人物,其作品向来以剑走偏锋著称,不论在香港还是内地都只属于受部分影迷追捧的小众。这一次他找到了作者表达和赢得市场之间的平衡点,用让人无暇思考的快节奏、夸张的火爆场面将核心表达层层包裹,最终实现了票房、口碑双赢。这被银河迷们斥之为向市场下跪,其实恰恰相反,韦家辉这是进化了,其成功犹如姜文的《让子弹飞》,什么叫站着把钱挣了,这就是了。
相比《神探》的冷峻,火爆是《神探大战》的外在表象
炒冷饭?并不是,这是一鱼双吃看《神探大战》当然会将其和2007年的《神探》进行比较,都由韦家辉编剧,同样由刘青云饰演主角“颠佬”警探,所以不少影迷质疑韦家辉拍摄《神探大战》是一种自我致敬的行为,是创作能力枯竭的体现。
对此,韦家辉是这样解释的,15年前的《神探》在拍摄过程中逐渐脱离了他最初的设想,并不是他最初想拍的故事。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始终忘不掉最初的创意,于是在6年前开始了《神探大战》的制作。但有趣的是,这次的成品依旧不是他脑海中最初的构想。
李俊的大字报的创意来自“九龙皇帝”曾灶财
然后我们看到了什么呢?从核心角色“颠佬神探”的塑造来看,陈桂彬和李俊具有洞悉他人内心脏东西“超能力”的设定是两部作品相同的地方,但主题表达却迥然不同。《神探》抛出的是每人心里是不是都有鬼的人性诘问,给出的答案悲观而深邃;而《神探大战》是通过贯穿全片尼采的名句“与怪物作战小心变成怪物;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凝视着你”来探讨善恶交互的天人交战,结局虽然暧昧但总体却是乐观、温暖的。两者立意高下不作评价,但把这比作炒冷饭却实在是你没看懂,王晶的“澳门风云系列”那才是炒冷饭。
表现形式上,《神探》是典型的银河映像风格,冷峻的人物、以静制动的场面设计、无处不在的宿命感;而《神探大战》则连番上演庙街实地跳楼、船坞大爆炸等大场面,最后决战更是夸张地达到了20分钟。两部作品绝对是一鱼两烧啊,《神探》文火慢炖、回味悠长,但挑客;《神探大战》则是猛火爆炒,就算品尝不出其中风味最起码也吃个刺激酸爽。
构建香港罪案大宇宙?并不是,关注的是当下说《神探大战》丢弃了银河特质,而走了商业爆米花片的路子,其实是对作品最大的误解。
电影讲述了一个自称“神探”的犯罪团伙以复仇为名,以暴制暴、预告杀人、私刑执法,高调向香港警方宣战,暴力恐怖笼罩全港。刘青云饰演的“神探”李俊是前0记总督察,拥有多重人格,有着严重的幻听、幻视,自称能“看见”罪犯,虽然凭借这种“能力”破获不少悬案,也由此获得“神探”之名。但他也因为这种能力而得罪同事,因认为上司处置案件失误而大闹警队记者发布会,最终被开除出警队,期间老婆也因此抑郁自杀身亡,但他依然坚持认为自己是神探,即使流落街头依然查案不止。而林峯和蔡卓妍饰演的观塘重案组“神探夫妇”,他们不只要破获“神探”组织,而且自身也陷入了杀戮漩涡。三方“神探”的大战由此拉开帷幕。
韦家辉在影片中融入了香港开埠以来各时期的恶性案件。
遍布港岛的案件时间横亘半个多世纪
1959年庙街飞尸案(也被叫做三狼绑架案)、1969年难民船集体屠杀案、1982年雨夜屠夫案、1988年香港仔避风塘烹尸案、1997年荃湾公众码头烧尸案、2002年元朗奸杀女童藏尸案、2006年“魔警”徐步高枪击案(也就是讲述的故事),几乎囊括了半个多世纪里最受香港市民关注的罪案。作品拉清单似地把7个案件直接扔到观众面前,而且节奏快到完全不给思考的机会,看似节奏失控,其实是故意为之。
因为韦家辉真正关心的那个由旧案受害者后人们组成的“神探”组织引发的神探案,片中唯一的虚构案件。
《神探大战》的拍摄完成于2018年,由于新冠疫情而一再推迟公映,直到2022年才上映,“雪藏”了四年。据导演个介绍,期间创作思路不断变化,先后剪辑超过一百次,还在2019年叫上蔡卓妍、林峯重拍了结局。所以韦家辉说最后成品已经脱离了最初设计。
结合2019年香港发生的事情,我们再看《神探大战》中那些被幕后黑手方礼信蛊惑的“神探”们,最后大战中直到被方礼信阵前弃子,这帮年轻人才明白自己是被人利用的炮灰而已。对这帮的年轻人的看法,韦家辉在影片里已经表达得很清楚了。这也解释了为对付几个看似强大实则孱弱的“神探”却要搞出夸张大场面的缘由。
“大战”两个字很重要,如果大家都以为自己是正义的话,那场大战就会是最惨烈的。但万一发现是自己错了,而大家已经打得残肢断臂了,那样的话该怎么办才好。这是我很想探讨的主题。
——韦家辉接受国内某纸媒采访时的回答
逻辑混乱?是的,但这是主题先行的结果大家对该片最大的非议在故事发展逻辑混乱,我试着就被诟病比较集中的几个细节分析一下,解读当然无谓正确、错误,只说个人看法。
阿sa蔡卓妍饰演的女警陈仪身怀六甲,在片中却步伐敏捷,不仅从天台摔下安然无事(尽管有刘青云饰演的李俊在下面垫背),还能在产子后跳海自行上岸后直接拿枪投入战斗,实在是比超人还要强悍。
这个当然是有悖常理的,不过看完全片后我们会明白这是为最后高潮做的铺垫。韦家辉为了塑造方礼信(林峯饰演)的变态冷血,只有让陈仪在最后阶段产子,才能有方礼信要杀亲生儿子的戏码上演。
李俊既然在审讯室里认定方礼信不可能看到他臆想出来的女儿,但最后又为什么会觉得或者说希望陈仪能看到他才看到的怪物。
这因为李俊确认自己是个人格分裂严重的精神病患者,他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方礼信作为一个正常人一定看不到(后头方礼信是那个变态杀手的设定,其实是告诉观众他真的有可能看见了)。但是李俊又渴望世上能有和他一样的同类,这样他就不再是个孤独的异类,而真是个天赋异禀的神探了。片中李俊两次看到了象征人性邪恶的怪物,第一次是在查难民船集体屠杀案时,李俊问李若彤饰演的黄欣有没有看见怪物,黄欣坦白说没有。而第二次是在反派方礼信死后,李俊问陈仪有没看见怪物,陈仪犹豫之后说鼓励他说自己看见了,相信那一刻,不论如何对方有没有说真话对李俊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和认可。
最后镜头暗示李俊才是真正黑手?真正的留白,测试观众内心《神探大战》核心主题当然是探讨复杂人性,何谓天使和恶魔之间只有一线之隔。刘青云饰演的李俊身负看透人性中邪恶部分的异能,终被同事和世人认为是精神分裂的病人。但心中的正义感驱使他即使被人误解也绝不放弃涤清世上罪恶的“徇道”行为,注定这是场无比艰辛和凶险的磨难。好在一路上李俊并不孤独,阿sa饰演的陈仪选择了始终相信他,而曾经误会他的女儿在最后说出了那句“我以你为荣”,这给了他追逐光明的力量。所以在方礼信当面开枪打死李俊女儿以后,李俊在是否选择杀死方礼信的儿子时发生的人性交战的一幕上演了。
“杀了孩子,你就变怪物。”
“是人都能变怪物,为什么我不能变?我也是人,他杀我女儿,我就杀他儿子。”
“就因为女儿,你不能变成怪物,她以你为荣。”
最终李俊心中的善战胜了恶,邪恶的代表方礼信也事败身亡。正义战胜了邪恶,一切似乎都那么顺理成章,但影片的最后一幕还是引发了大家的讨论。
案破之后李俊被返聘回警队,在来到自己的办公区域,孤身一人独处望向玻璃窗时,他看到的倒影不是自己而是已经死去的方礼信!
镜头一闪而过,不注意的话真会忽略掉这个细节
最后一刻,李俊和方礼信两人互为镜像的一幕意味深长
网上很多朋友分析,这组镜头表明李俊其实属于他自己所说的“大邪若正”。是李俊操控了整个过程,包括方礼信也成了他的提线木偶,证据就是镜头中报刊报道李俊老婆因李俊忙于工作疏忽家庭而导致抑郁自杀,进一步推测他老婆其实是李俊杀的,而后来争取回警局也只是为下一步的犯罪做准备,这番解读并不是完全讲不通,但我更愿意相信另一种可能性。
我理解这个尾声其实是在诠释那句贯穿影片始终的“与怪物作战小心变成怪物;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凝视着你”。李俊在和方礼信这个怪物的搏斗过程中,已经受到了对方变态心理的影响,那句“凡不能杀死我的,将使我更强大”自然指是即使肉体已灭但精神不死。所以在李俊以后的人生路上还会碰到“方礼信”,李俊内心的善恶斗争远没结束。
这是韦家辉对观众的最终心理测试,不同的理解能反映内心善恶的彼此强弱,答案源自个人内心,哪来对错。
银河映像依然生猛
年届6旬,韦家辉和刘青云这对最佳拍档依然神勇
《神探大战》是韦家辉和刘青云自2009年《再生号》之后的首次合作,60岁韦家辉学会了用更吸引人的包装形式来抒发他的观点,58岁的刘青云则用更具力量感的演出给了大家惊喜,来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帝的提名肯定有他。希望这不是韦家辉的个人创作行为,而是整个银河映像力图转型的尝试。若此,港片且死不了,生机依然勃发。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