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岁老人遭性侵这部大尺度电影藏着最深刻的偏见
前段时间,看到一条社会新闻,31岁男子强奸年过六旬的卧床老妇,评论里骂声一片。
该骂吗?该骂。但之所以骂的难听骂的狠,除了性侵强奸这样的恶性违法行为本身,背后还隐含了一种“普适认知”——“性侵强奸老年人,更不符合行为逻辑”。
这条新闻能引起更大的关注,也有一部分是因为罪犯和受害人之间巨大的年龄差,让这起案件变得更耸人听闻,强烈刺激着大众的神经。
我想起之前看的一部韩国电影《老妇人》,看过之后如鲠在喉。
电影讲述了69岁的女性孝贞,在医院治疗期间被29岁的男护士性侵,出院后几经思想斗争,她选择了报警起诉。
也是由此,孝贞经历了强奸之外的多重伤害,不是只有施暴者才是罪犯,大众群体性的偏见和刻板印象,也是伤人的利刃。
· 01 ·
电影里有多处“漫不经心”的展现,老年女性在经历着的困境。
孝贞虽然年近古稀,但身材保养得当,穿着打扮也很得体。
电影里有一段孝贞游泳的镜头,她瘦削白皙,皮肤紧致。
游泳馆的其他顾客在背后议论她,身材像个姑娘一样。
医院的年轻工作人员这样形容孝贞,“大婶还是老样子,看上去哪像护工。”
夸奖一位69岁的女性年轻、身材好,真的只是称赞吗?
虽然听不懂韩语,但依然能听得出这些人语气里的揶揄。
认为老年女性不该太注重外表身材,她们应该是邋遢的、臃肿的,那才符合她们的年龄特征,这样的认知偏见,也会让一个认真生活认真对待自己的老妇人丧失尊严。
前一阵子有一位74岁的加拿大奶奶走红网络,之所以被如此关注,是因为几年前她开始运动健身,身材愈发健美,成为了年轻女性追捧的励志榜样。
正面的效应的确存在,我们乐于看到有人不受年龄的桎梏,积极健康的生活。
但负面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一旦她们被伤害,年轻健美的外形反而成了她们被伤害的强有力“理由”。
就像很多强奸犯会说是受害女性“勾引”他,当女性被骚扰,也会有人评论“谁让她穿着暴露、身材太过性感”,“受害者有罪论”无处不在。
电影呈现孝贞被强奸的事件时,那个29岁的强奸犯也说了类似的话,“您的腿很美,背影像年轻姑娘呢”,这种“赞美”同样是在合理化自己的伤害行为。
年纪大的女性就不能打扮优雅得体吗?当她们认真对待自己的身材外形,就一定是在释放跟性有关的信号吗?
当我们用偏见去审视去评判,难道不也是一种语言暴力吗?
· 02 ·
另一个不能被忽视的问题,就是年龄偏见。
孝贞跟强奸犯的年龄差距在40岁,还未等报案人陈述完,警察就起了疑,ta们觉得29岁的年轻小伙子强奸69岁的老年女性不大可能。
而后关于申请对强奸犯的逮捕令也被法院驳回,理由令人愤怒——年轻男子性侵年迈女子的可能性比较低。
法院不是讲事实讲证据的地方吗?为什么依然包裹着偏见?
强奸犯李钟浩也利用了这样的偏见,他在接受审问的时候承认了他跟孝贞发生了性关系,但那不是强奸,是双方自愿。
讲实话,电影里没介绍强奸犯的时候,我也对他有“偏见”的想象,我以为他是一个猥琐、丑陋、矮小、落魄,甚至一眼看去就散发着危险气息的男性。
但实际上,强奸犯年轻、帅气,有那种韩剧里典型欧巴的样子,看到他的形象,你很难把他跟强奸这样的犯罪事实联系在一起。
别说是强奸,现实生活里,他应该不缺女人喜欢,应该会有大把姑娘拜倒在他的牛仔裤下,他根本“不需要”去强奸女性,更遑论是年近70岁的老年女性。
但事实会会告诉你,偏见有多么不可靠。
就是这个年轻帅气的欧巴,看起来体面有教养的人,他对孝贞嘶吼“你都这把年纪了,我侵犯你,是看得起你。”
这已经不只是犯罪,这种犯罪里包含了恶意的贬损、歧视,还有压迫。
我很喜欢导演的选角,他颠覆了“普适认知”的逻辑和理解,利用了巨大的反差试图去消弭大众的偏见。
让我们看到,不是只有那些所谓的散发着犯罪气息的人才会施暴,犯罪就是犯罪,不容辩解和开脱。
· 03 ·
还有一处设定,也足见导演的用心,他没有去深度挖掘强奸犯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只是简单交待了他的职业,以及家庭成员。
虽然观众可能好奇他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强奸犯,因为这貌似“不合理”。
但他背后的故事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我们应该更聚焦在犯罪事实本身,而不是去猎奇。
电影的视角聚焦在受害者身上,把孝贞,或者说任何一位女性,尤其是老年女性所遭遇的不公正对待完整真实的暴露出来。
当年老女性被强奸的案件发生时,就会有人怀疑,这是不是冤假错案?会不会有反转?抑或是起诉者的精神状态有问题,产生了幻想?
电影里也是如此,有两个细节交待了孝贞的精神状况。
去超市,她穿了两只颜色不一样的袜子。
谈起她跟强奸犯李钟浩是否相识,孝贞否定,但实际上ta们的确同住一栋楼,他还给孝贞介绍过疗养院。
孝贞有阿尔海默症(老年痴呆)的表现,所以警察暗示又明示,“可能是因为受害人的老年痴呆症,所以她说的话可信度不高,甚至这起强奸案也并不是真实存在。”
事实上,孝贞并没有健忘症,而是受困于抑郁症,她一直在服药,偶尔会忘记一些事情,是服用药物带来的副作用。
· 04 ·
几乎所有的指征都对受害者不利,但孝贞没有放弃起诉,她仍在继续寻找证据。
影片就结束在这里,案件的结果悬而未决,我不知道孝贞会不会得到她想要的结果,虽然我很期待有一个畅快的收尾,但开放式结局或许更容易触发思考。
思考老年群体所处的弱势状态,思考女性所面临的的生活困境,思考我们是如何用偏见伤人,用刻板印象施暴。
这部电影的导演对观众说,“她们是想努力的守护自己的尊严”,这种最基本的诉求,却只能通过电影这样的方式强有力的发声,也是一种巨大的讽刺了。
我们鼓励受伤害的人要坚强要勇敢,没错,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打破偏见和歧视,让ta们有底气更坚强更勇敢呢?
-End-
69岁老太被帅哥性侵,事件的始末具体是怎么回事?
69岁老太被帅哥性侵,这个事在新闻上我好像没有看到过,但我大概知道这件事。
“现年69岁的“孝贞”在医院被29岁的男护士性侵,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她把这件事告诉了和她住在一起的“东根”并一起报了警,然而,警察和周围的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污蔑“孝贞”是老年痴呆患者,法院也以年龄的悬殊为根据,事件的偶然性不足为由驳回了拘捕令。然而“孝贞”并没有因此屈服,而是鼓足勇气继续向前走。 ”
这是韩国电影《老妇人》
韩国电影在映射社会黑暗现实这一方面一直很大胆,《老妇人》就是当之无愧的代表。说实话,在看这一部电影之前,我真的没想过,老人也会遭到性侵!!
第一反应是不敢置信,然后是难以遏制的愤怒!
69岁,应该颐养天年的年纪 了,为儿女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走到了人生最后一段旅程,却要背负上这份无法承受的心理痛苦!
清白半生,晚节不保!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在老人被性侵后,终于走出梦魇,放下羞耻心,用尽全部的勇气辛苦维权时,法院和大众竟然都不愿意相信她......
为什么呢?
或许是因为罪犯是个年轻的帅哥?三观跟着五官跑?
毕竟这样一个看起来帅气老实的人,应该有很多年轻漂亮的女孩子喜欢吧,怎么会去强奸一个69岁的老人呢,这不是很可笑很不可思议吗?
或许是因为对老人的偏见?69岁的老太太了,谁还看得上啊?
罪犯长相帅气,人畜无害。但她一位老人家,都到了这个岁数了,还有人觊觎?这怎么可能呢?开玩笑?
所以,几乎没有人相信,69岁的高龄老人会被强奸,甚至是被一个帅气的小伙子强奸。
所以罪犯只轻轻松松地说一句“她是自愿的”,就能将这个案子给定了性。
甚至让警方都反过来怀疑老太太是不是患了老年痴呆症。
......
这部电影,真实的吓人。
对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对老人的偏见是的的确确存在的。
举个最简单的的例子:在很多人眼里,老年妇女是无性别的,猥亵性侵这种事不可能发生在她们身上。
可现实却截然相反,因为老人的弱势,他们才是最应该被保护的。
对罪犯来说,没有抵抗能力的老年妇女是最佳的下手目标,成功率高,风险小,就算在作案之后,受害人也多半会因为顾及子女面子、放不下羞耻心、恐惧社会舆论等各方面的原因而选择独自承受......
这部电影是扎心了点,但确实揭露和警示了老年人被性侵这个问题。
希望我们每个人能有所反省吧,以后都能更好的关注老人,保护老人,不要让犯罪的变态逍遥法外!!
84岁老太太被性侵:关于老人性侵事件,你知道多少?
01
韩国上映了一部聚焦于老年人性暴力的电影《老妇人》。
电影一上映,就引发热议。
除了题材敏感,更多的,还揭开了当下社会在性犯罪上的遮羞布:
对老人的种种歧视和偏见。
69岁的女主人公孝静在医院做理疗时,被29岁的男护士性侵,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她决定勇敢报警。
但接下来的发生的一切,让她始料不及。
男护士声称“她是自愿的”,之后他的生活,没有受这件事的半点影响。
警察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并怀疑她有老年痴呆症。
法院也以“年轻男性不可能性侵年老女性”为由驳回了对男护士的拘捕令。
除了恋人东仁,包括警察在内的所有人,没有人愿意相信她、愿意帮助她。
所有的这些偏见,都来源于她69岁的年龄。
就像孝静在剧里说的那样:
“如果我是个年轻女性的话,那个人就会马上被逮捕了吧?”
从始至终,只有受害者在不断被质疑、被羞辱、反反复复被伤害。
这部电影在韩国上映后,却受到了一部分人的恶意刷低分,至少值8分多的电影,评分一度低到2分。
而这些打低分的人,绝大部分是男性。
理由是“题材感到不适”、“电影的真实性在写小说”。
和当初《82年的金智英》遭到抵制几乎如出一辙。
这部电影的剧情真的过于夸张吗?
并不会。
现实只会比电影更加残酷。
而那些恶意刷低分的人,大概是被戳中了痛处。
02
老人是性暴力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人群,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少见。
2015年10月的一天,8旬老太陈翠的子女发现母亲不在屋子里睡觉,而是跑到了猪圈里睡。
问及原因,老太太痛哭不止,但具体什么事情又不肯说。
在子女的一再追问之下,才说出实情。
9月中旬的一天晚上,31岁的李伟带着绿豆酒去了陈翠的住处,随意扯了个借口让老太太喝下。
然后,不顾老太太的极力反对,坚持留宿。
凌晨3点时,李伟见陈翠睡着了,欲行不轨。
幸亏老太太还算身体硬朗,趁对方不注意跑出门外呼救而未能得逞。
但不久之后,李伟又找机会将陈翠灌醉,在她失去意识的情况下实施了性侵。
半个月时间里,李伟4次对老太太施暴,其中有3次强奸未遂......
后来,老太太实在无法忍受其骚扰,才被迫躲进了猪圈里。
如果不是子女发现端倪,老太太可能永远也不会主动说出这件事,更可能去报案。
更严重者,还有不少老人被强奸致死的事件。
按统计数据,中国严重性侵的报案率只有7%左右。
这也意味着,一起性侵案报案背后就有6起隐案。
而一起老年人性侵案报案背后的隐案,远远高于这个数字。
山东临沂一名中年男子,专挑60岁以上老年妇女作案,四年间,连续作案19起,强奸9人,最大的86岁,最小的65岁。
问到他为什么挑选老人作为强奸对象时,他说:
“因为他们力气小,反抗力差,并且这些人在遭受侵害后,大多数都会因为顾及子女面子,保住晚节而选择息事宁人。”
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大多数老人被强奸后选择了沉默。
这也是为什么他连续4年、作案十几起都不被发现的原因。
在大众的认知中,性犯罪施暴者选择作案的对象往往是年轻人。
但实际上,性侵和年龄无关。
老人不等于无性别者,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能成为性侵潜在受害者。
03
对老人的年龄歧视和偏见,也成为老人维权路上的一大难关。
前几年,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曾调查了全美50个州负责监管看护中心的机构和卫生部门的数据。
发现伊利诺伊州自2013年以来,一共记录了386起养老院老人控诉被性侵的案件,其中201起与看护有关。
最后被证实,只有59起。
男护工路易斯在他工作过的3家养老院,都收到过强奸老人的投诉,有些案件甚至已经上报给州政府了。
但因为这些老人年老、患病以及对老人的偏见,调查人员没办法证实,这些起诉全部落空。
她们跟身边人说,也没一个人愿意相信那位迷人的男护工会性侵老人。
直到后来,越来越多老人站出来,出庭作证,他才绳之以法。
而这个审判结果,迟到了整整十年。
即便是警务人员,很多也跟大多数人的反应一样,潜在认为年轻人是不可能性侵一个老人的。
特别是对于那些患病的老人来说,他们更愿意相信是老人的记忆出现了偏差。
所以,他们第一反应是站在施暴者角度,带着有色眼镜去揣测。
到最后,无论是老人的投诉还是上报的案件,往往都容易被忽略。
在我们身边,这种受害者污名化的现象其实也比比皆是。
曾看过一篇文章,内容是一位60岁左右的清洁工阿姨在夜店被醉酒小伙强奸。
底下的评论真的恶臭到让人愤怒。
在这些人眼里,60岁的阿姨就是一个没性魅力的老年妇女,在性这件事上,低人一等。
被一个年轻小伙性侵,那相当于赚到了,全然不顾这是一场强奸。
还有前几年,果园大爷被性侵案也是这样,底下评论一堆看笑话的言论。
选择沉默的那些老人,不单单只是怕丢了面子,还有来自周遭的嘲弄羞辱。
助长了施暴者猖狂的原因,也不仅仅来自受害老人的沉默,还有整个社会对老人的偏见和歧视。
就像林奕含在《房思琪的乐园》里说的那句话:
所有的关于性的暴力,都是整个社会一起完成的。
老人被性侵受忽视的背后,是整个社会对这个群体尊重与关爱的缺失。
《老妇人》这部电影虽然遭到了一部分特定人群的恶意抵制,但对于当下韩国乃至整个东亚来说,能拍出这种题材的电影都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了。
因为只有勇敢揭露社会黑暗,直面人性最阴暗的地方,才能改变越来越多人的想法。
我们家里有老人,爸爸妈妈一天天老去,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
谁都没办法保证家人和自己以后不会面临与他们现在相同的境况.......
对于那些受伤害的老人,请和他们站在一起,给他们应有的关爱和尊重。
而不是成为施暴者的帮凶,对他们嘲弄羞辱。
在恶的面前,唯有所有人勇敢起来,不再沉默,互帮互助,受害者才能挺直腰杆说“该羞愧的是施暴者”,正义才能得到伸张,光明才能到来。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