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我家 剧名「有个剧叫我爱我家」
◎张越
那个戴眼镜的白胖子导演叫英达
1994年,那是一个春天。
我从北京师范学院(现在叫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不久,在一个中专当老师。老师的工作和工资都喂不饱我,所以我兼职为电视台的文艺晚会写喜剧、小品剧本,也在报纸杂志开逗趣儿的专栏。
一天,我高中同学贾乐松,当时该人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部当编导,她对我说:
“我想从电视台离职。”
“为什么?”我很吃惊,那可是电视的鼎盛时期。谁舍得离开电视台呀!
贾乐松说:
“有个叫《我爱我家》的电视剧组,找我去给他们当切换导演,那电视剧特好玩儿。”
“再好玩儿拍个一年半载结束,剧组也就散了,中央台多稳定呀!”
“这我知道,”贾乐松又摆出上学时文艺女青年那副不顾死活的叛逆表情,“可是特好玩儿,我一看剧本就笑出猪一样的尖叫,我就想去干这个。”
“好玩儿”,对当时的我们来说,是一个极高的价值标准。于是贾乐松就离开电视台,奔了《我爱我家》剧组玩儿去了。
又过了一阵子,贾乐松又找我:
“你能不能来一趟广播学院(即今天的中国传媒大学)跟我们导演见一面?”
于是在北京广播学院招待所,我见到了那个戴眼镜的白胖子,唤作英达。一见这白胖汉子,我便心中一喜,这这这……这不是《围城》里的赵辛楣吗?须知《围城》是我最喜欢的电视剧之一,现在赵辛楣当导演了?那这个《我爱我家》还是很值得期待嘛!
遂与“赵辛楣”各据一床,盘腿而坐。听他聊美国一种叫“情景喜剧”的新鲜东西……那时候剧组通常都驻扎在一些便宜的单位招待所里,同志们在招待所标间的床上、地下各自盘腿打坐,开聊剧本,是创作的常见形态。
记得英达讲的是一个叫《我爱露西》的美国喜剧,大概就是一个胖胖的黑人妇女去不同的人家当保姆,遇到的各种好玩儿的故事。
“每集很短,但全剧很长,想拍多久拍多久。”导演说,“剧本一边写一边拍,现实生活中社会上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儿,随时写进去,跟做电视栏目似的,演员能从年轻演到年老,与观众互相陪伴、非常亲近的感觉。”
“那真新鲜。”我说。
“所以,我们要拍一个情景喜剧,你来参加写剧本吧。”导演发出邀约。
“啊……啊?我可不会写。”
“不会写怕什么?”导演很想得开,“反正谁都不会写,全中国也没人写过,试试呗。”
“可是我连电视剧都没写过,就会写小品。”
“所以我才找你呢,”导演说,“在电视台写小品的有个优点,快!固定栏目,每星期到点儿就播,剧本必须写好,不能拖活儿。我这儿现在边写边拍,剧本要得急,编剧忙不过来,所以需要找快手儿。我听人说你写剧本跟上厕所似的,蹲下扑通扑通,一会儿工夫就拉完了,站起来走了。”
我:“……”
后来我才了解这个剧组有句口号叫“宁伤交情不伤包袱”——说话必须有哏,为了哏伤了谁的面子都活该,不许生气。
暴走的编剧组负责人梁左
那天我跟导演要了几期已完稿的剧本,署名梁左,拿回家一看,我也笑出了猪叫声。兴奋得夜不能寐,索性不睡了,到第二天早晨写出了个上下集,叫《老傅病了》,后改名《真真假假》。就是老爷子为了刷存在感装病求关注,结果被医院误诊得了癌症,大受惊吓,留遗嘱,弄得全家人哭笑不得那个故事。
导演拿到本子,据说他也乐得睡不着觉。其实里面最好玩儿的段落,是老爷子吹嘘自己的伟大历程,如何与毛主席、周总理并肩战斗,但吹得太厉害有点儿圆不回来……这场戏整个删掉没敢拍,怕被批评不尊重老干部,可惜了那些包袱。
这两期本子写完就算通过试用期可以正式上岗了。
“请你于某年某月某日下午某点,去红庙路边某某处对接编剧组负责人梁左。”我得到这个指令。
后来我才明白为什么是这么奇怪的接头方式,因为梁左老爸在《人民日报》工作,他家住红庙《人民日报》院儿里,所以每周定时在家门口马路边发活儿收本子。
那天,我到接头地点正赶上两个年轻编剧去交稿儿。好像他们拖期拖得厉害,已经到了马上要拍的时间点,他们的本子质量又不行。作为文学师的梁左应该十分焦虑,于是就暴走了,朝两个年轻编剧大声嚷嚷。我一看,当场就慌了,那时候的职场环境与现在不同,八十年代大学生很珍贵,尤其女大学生在单位通常都被领导同事照顾着,没挨过骂。面对这种有攻击性的激烈场面,完全不知所措,一句话不敢跟梁左说,扭头上了一辆公交车,去广院找导演辞职去了:
“导演,导演,我不参加了,你们的编剧太厉害,骂人。”
“他又没骂你。”
“万一他骂我呢?”
“有人耽误事儿他才骂的,你不耽误事儿,他骂你干吗?”
“那万一他骂我呢?”
“行吧,行吧,你进另外一个编剧组直接对接我吧。”导演勇挑重担。
具体来说就是有了两个编剧组,一组组长梁左负责差不多所有编剧,二组组长英达只管俩人儿,一个我一个梁欢。我的电视剧创作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每周一至周六导演在广院的棚里拍戏,周日回家休息一天。我就去他家谈出一期本子的构想,然后回家写稿。下周日再去他家交上周的本子领下周的构思。印象中他家住东城一个胡同的四合院儿里,我和导演在客厅聊剧本儿,宋丹丹在旁边儿炸饺子热菜,圆乎乎的小巴图在院儿里追跑打闹,时常要被提醒:
“巴图小点声儿,大人工作呢。”
有时英若诚老先生也过来聊聊天儿,逗逗趣儿。有一天他开心地显摆了一张卡:
“看见没有,这叫信用卡。有这个VISA的字样,在全世界任何国家都能用。”
我看得啧啧称奇,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看见VISA卡。
我眼泪差点儿掉下来
有一次,我们的工作节奏被打乱了。盛夏一个周四的中午,忽然接到英达导演的电话:
“写完了吗?”
我写得差不多了,还差两场,周日交稿毫无压力。忽然虚荣心大作:
“当然写完了,随时都能交稿。”
只听电话里说:“那你下楼来,我在你们家门口。”
我脑子嗡的一声,知道这回下不来台了,赶快救场:
“那个……门口太热,您去对门亚洲大酒店大堂,那儿有冷气,我两分钟就到。”
然后我拔了电话,关了寻呼机,趴床上就写,写得字要飞起。差不多一个钟头,赶完最后两场戏。
后来导演是这样愤怒控诉的:
“左等不来,右等不来,电话也打不通了。我又不敢走,服务员都看我,这是被谁放了鸽子了?你们敢情都是小孩儿,无所谓,我好歹是一熟脸儿。”
写完最后一个字,我把笔一扔,抓了稿子就往外跑。完全忘了由于天热,家里又没有空调,我穿着睡觉的粉背心儿绿裤衩儿,还在头上扎了二十来个横七竖八的小辫儿。按导演的说法就是:
“服务员都等着看我这儿等谁呢。嗨,敢情一精神病,还扎一脑袋小辫儿。”
后来我再也不敢说瞎话了。
偶尔,不用上班的时候,我也去广院现场看看拍戏。拍《我爱我家》是带几百个现场观众的,所有的笑声都是现场观众的真实反应。我就坐观众席跟大家一块儿傻乐,特高兴。
有一天又去看戏,远远就见墙根儿蹲着一人,穿着旧衣服,编俩麻花辫儿,脸蛋儿红扑扑的,还挽一包袱。仔细一看,这不是我的同学贾乐松吗:
“你不当导播改逃难的啦?”
原来该同志客串了一个不安分的小保姆,就是剧中那个与小桂竞聘上岗说一口河北话,四处拍马屁,挑拨离间,最后被淘汰的贾小兰。那口河北台词至今是我们同学之间的梗。
我进入这个剧组比较晚,承担的大部分是起承转合溜缝儿的工作。比如赵明明要离组,我就负责把她写走;蔡明要离组,我也负责把她送去海南;要回来,我就把她写回来。有一个故事我比较喜欢,因为英达是北大心理学系毕业的,一直对心理学念念不忘。我们就商量了一个心理诊所打广告写错地址,把病人都招到贾家来的桥段。不过我那时候真的不懂心理学,把心理疾病跟精神病混为一谈。后来王志文、林丛客串的心理病患怎么看都像精神分裂,这不科学,不过倒挺逗的。
《我爱我家》意外地成功。其后这拨儿人又做了好几部情景喜剧,我参与的有《临时家庭》《电脑之家》《候车大厅》等,还和梁欢一块儿写过一个哭哭啼啼的言情剧。哪个都未能再现《我爱我家》的辉煌。
1995年年底,我接受中央电视台《半边天》节目的邀请去当了主持人,就此改行。
20年后,一个叫郑猛的记者联系我,要求采访我20多年前的这段经历。还叫我去参加一个《我爱我家》播出20周年纪念会,说是《我爱我家》有一个全球影迷会,好几万人呢,大家都盼着20周年好好聚一聚。我没想到自己都快忘了的事儿,居然还有人记得。如约去了纪念会现场——鼓楼西剧场,见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回来的影迷,以及影迷会会长凉油锅。他们差不多全是80后,是在这部剧的陪伴下长大的,在座的人几乎都会背台词儿,只要有一个人站起来说: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几百人一起铿锵:
“姆们、姆们、姆们……”
我真的惊了!
后来这样的纪念活动又搞过好几场,其中《三联生活周刊》的那一场,一个年轻女观众说:
“《我爱我家》我看过几百遍,但最后两集一直没看。只要不看,这个剧就没有结束,我心里就还有个惦记。”
我眼泪差点儿掉下来。
在我短暂的编剧生涯中,第一次学着当编剧就碰到了英达,碰到了《我爱我家》,碰到这样一个剧组和这样一群观众,我觉得自己十分幸运。
《我爱我家》是什么时候的电视剧
电视剧《我爱我家》是1993年首播的电视剧。
《我爱我家》是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出品的家庭情景喜剧,由英达执导,梁左编剧,宋丹丹、文兴宇、杨立新、梁天、关凌主演。
该剧讲述了90年代北京一个六口之家以及他们的邻里、亲朋各色人等构成的社会横断面,反映了社会上的各种类型的人物性格,展示了一幅改革大潮中大千世界绚丽斑斓的生活画卷。该剧于1993年首播40集,1994年续播80集
《我爱我家》是一部集教育性与娱乐性、严肃性与通俗性、艺术性与群众性于一身的新型电视文艺作品,是国外情景喜剧结合我国国情与受到我国观众普遍欢迎的小品、室内剧有机结合的艺术形式,对于电视剧创作有研究的意义。
扩展资料
主要角色介绍:
1、傅明
演员 文兴宇
原名贾敬贤,离休的老局长,总露出一股子习惯性的官腔。虽离休在家,但总是闲不住,想要“老有所为”一番,虽说在家中年纪最高,“资格”最老。但是比起家中的晚辈,已经无法跟随时代的脚步。不过,在家庭观念极重的贾家一族中,是十足十的“核心人物”与“住家主席”。
2、和平
演员 宋丹丹
鼓书艺人,文艺工作者,曲艺说唱团工作,贾志国的妻子。身上充满了旧式艺人那股子左右逢源的习气,也常常闹出不少笑话,不过,却也不失为一个孝敬公公,爱护家人,关心街坊邻里的热心人,虽上有公公,但实际上很多大事都要和平拍板决定。
3、贾志国
演员 杨立新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副处级,但属于“副处不带长”,知识分子,傅明的大儿子。青年时代上山下乡,经历了中国改革巨变的时代,关键时刻也懂得拿捏轻重。不过,也有普通市民那种斤斤计较的劲头,代表了那个时代工薪阶层的形象。
4、贾圆圆
演员 关凌
和平里小学学生,新时代的小学生,后被保送上了171中学,贾志国与和萍的女儿。既遗传了父亲的聪明头脑,也遗传了母亲的热心肠。处在青春期的圆圆总是对未来、爱情、世界充满自己的想法。虽然偶尔会和家人闹点矛盾,但却是一个善良的好孩子。
5、贾志新
演员 梁天
傅明的二儿子。无业游民,无远大志向,心地善良,可以替亲戚朋友两肋插刀,有时好倒弄些小买卖,关键时刻往往显出很爷们儿的一面。虽然总是隔三差五的带回来一两个大美妞,但是心里却隐约对艳红有着莫名的好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我爱我家
电视剧《我爱我家》每一集的名字是什么?谢谢了
一、电视剧《我爱我家》每一集的名字如下:
第1集 发挥余热(上)
第2集发挥余热(下)
第3集我们的愚人节
第4集也算失恋
第5集亲家母到俺家(上)
第6集亲家母到俺家(下)
第7集骗子
第8集既然曾经爱过
第9集灭鼠记(上)
第10集灭鼠记(下)
第11集无线寻踪(上)
第12集无线寻踪(下)
第13集奖券的诱惑(上)
第14集奖券的诱惑(下)
第15集初次下海
第16集毁我爸一道
第17集不速之客(上)
第18集不速之客(下)
第19集大气功师
第20集心中的明星
第21集女儿要远航
第22集原则问题
第23集双鬼拍门(上)
第24集双鬼拍门(下)
第25集爱你得商量
第26集电视采访
第27集健康老人(上)
第28集健康老人(下)
第29集202动态
第30集再也不能这样活
第31集在那遥远的地方(上)
第32集在那遥远的地方(下)
第33集近亲(上)
第34集近亲(下)
第35集潇洒走一回(上)
第36集潇洒走一回(下)
第37集死去活来(上)
第38集死去活来(下)
第39集都不容易(上)
第40集都不容易(下)
第41集从头再来(上)
第42集从头再来(下)
第43集 请让你来帮助我(上)
第44集请让你来帮助我(下)
第45集大侦探
第46集生活之友
第47集远走高飞(上)
第48集远走高飞(下)
第49集恩怨(上)
第50集恩怨(下)
第51集儿女正当好年华(上)
第52集儿女正当好年华(下)
第53集爱情导师
第54集但行好事
第55集让你欢喜让你忧
第56集重塑自我
第57集失落的记忆(上)
第58集失落的记忆(下)
第59集希望在人间(上)
第61集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上)
第62集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下)
第63集捉鬼记(上)
第64集捉鬼记(下)
第65集姑妈从大洋彼岸来(上)
第66集姑妈从大洋彼岸来(下)
第67集罪与罚
第68集心病
第69集独立宣言(上)
第70集独立宣言(下)
第60集希望在人间(下)
第71集一仆二主
第72集合家欢
第73集聚散两依依(上)
第74集聚散两依依(下)
第75集剧组到我家
第76集冲冠一怒为红颜
第77集妈妈只生我一个(上)
第78集妈妈只生我一个(下)
第79集享受孤独
第80集老有所为
第81集情暖童心(上)
第82集情暖童心(下)
第83集家庭吉尼斯
第84集世态炎凉
第85集大奖(上)
第86集大奖(下)
第87集卡拉OK
第88集饭局
第89集名门之後(上)
第90集名门之後(下)
第91集神秘来信
第92集目击者
第93集谁比谁傻(上)
第94集谁比谁傻(下)
第95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上)
第96集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下)
第97集女儿带来男同学(上)
第98集女儿带来男同学(下)
第99集94世界杯
第100集小饭桌
第101集彩云易散(上)
第102集彩云易散(下)
第103集好缺点
第104集新的一页
第105集芝麻开门(上)
第106集芝麻开门(下)
第107集真真假假(上)
第108集真真假假(下)
第109集8.18案件
第110集葵花向阳
第111集风声(上)
第112集风声(下)
第113集就职演说
第114集优化组合
第115集今天的你我(上)
第116集今天的你我(下)
第117集为情所困(上)
第118集为情所困(下)
第119集我爱我家(上)
第120集我爱我家(下)
二、电视剧《我爱我家》该剧讲述了90年代北京一个六口之家以及他们的邻里、亲朋各色人等构成的社会横断面,反映了社会上的各种类型的人物性格,展示了一幅改革大潮中大千世界绚丽斑斓的生活画卷。
扩展资料:
1、《我爱我家》是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出品的家庭情景喜剧,由英达执导,梁左编剧,宋丹丹、文兴宇、杨立新、梁天、关凌主演。
2、120集情景喜剧《我爱我家》透过90年代北京一个六口之家以及他们的邻里、亲朋各色人等构成的社会横断面,展示了一幅当今改革大潮中大千世界绚丽斑谰的生活画卷。
参考资料:网页链接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