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英在王洛宾原型电影唱过的催泪民歌竟成山海情水花主题曲
看《山海情》有一个神奇的地方,会想起很多电影和电视剧。
就好像贾宝玉说“这个妹妹,我曾经见过”的熟识感。
这个人,这段感情,好像就发生在我身边,又好像曾在哪里见到过。
李水花,一个可怜的西北女子,她拖着板车,带着丈夫孩子步行几百里和大家汇合。
一路上,她唱着花儿“走咧走咧走,越走越远了。眼里的花花飘满了。”
王洛宾为它放弃去巴黎学西洋音乐,终生留在大西北。
那英在唱都市风《征服》之前,在王洛宾原型电影中配唱了这首花儿,韵味十足一秒催泪。
后来又有很多影视剧引用了这首知名的民歌。
这首民歌背后的故事和魔力在哪里,为什么吸引那么多人喜爱?
为什么说《山海情》中这首歌非常适合李水花这个角色?
“走哩走哩着越呦的远哈了眼泪的花儿飘满了哎嗨哟的哟眼泪的花儿把心淹了……搭链里的锅盔轻哈了 哎嗨哟的哟心上的惆怅就重哈了走哩走哩着”
上世纪30年代的王洛宾,还是一个刚刚离开师范大学音乐系的青年才子,他热血沸腾加入西北抗战剧团,和同伴一同奔赴大西北。
去往兰州的路上,王洛宾一行人路过六盘山宁夏泾源县的一个客栈。
客栈坐拥六盘山气势,地理位置在西安,兰州和银川之间。
南来北往,做生意的,出差办事的客人都在这个客栈住,老板娘热心肠干活麻利又会周旋各方人士,生意特别好。
遥远大西北,热心老板娘怎么看都像武侠片中的多情客栈老板娘?
的确有相似之处,但这个叫五朵梅的老板娘有一点不一样,他很会唱花儿。
30年后的王洛宾,不会想到暂住的六盘山客栈竟然让他决定留在大西北,不在去巴黎学习音乐。
第一次听这首花儿,那独特动听的歌声就让王洛宾难忘。
“走哩走哩着
越呦的远哈了
眼泪的花儿飘满了”
最让他拨动心弦的是老板娘送别他们时唱的这首花儿。
老板娘的声音沧桑伤感,送行的花儿击中了王洛宾的内心,他发现原来在中国就有那么真挚苍凉博大的民歌,为什么还要去异国他乡学习。
一曲六盘山的花儿让王洛宾决定一生留在大西北,创作改编了很多西部民歌,成为一代西部歌王。
“”走哩走哩着
越呦的远哈了
眼泪的花儿把心淹了
……搭链里的锅盔轻哈了 哎嗨哟的哟心上的惆怅就种哈了"
记得很多年前看《在那遥远的地方》电影,很喜欢里面的青春舞曲,阿拉木汗和在那遥远的地方等熟悉的民歌。
知道罗大佑唱,唯独这首最触动我的《眼泪花儿》不知道是谁唱的,甚至以为就是电影中老板娘自己唱的,也许是当年民歌手吧。
多年以后电脑普及,才知竟然是那英配唱。
印象中的那英是唱着征服,白天不懂夜的黑等都市情歌的红歌星。没想到她曾唱过这样原汁原味的民歌。
那时的她有一定名气,但还不是后来大红大紫的流行天后,也不是今天的大姐大。
她应该不会想到自己演唱的一首土味民歌,居然到现在还能被挖掘出来流传。
当时的那英嗓音和后来的都市抒情风很不同。
带着大地的沧桑和深沉,非常契合电影中的漂泊感。
这部电影《在那遥远的地方》以西部歌王王洛宾为原型,讲述一个音乐高材生和自己的心上人一起来到西北,采集传播西部民歌的故事。
从北京到西北,他们遇见土匪,也遇见很多善良的当地人,其中就有六盘山客栈的老板娘。
老板娘不仅帮他们赶走了土匪,还唱着花儿为他们送行。
特殊时代谁也不知远方的命运。
黄忠和妻子一同走在苍凉的西北道路上,耳边响起老板娘的苍凉歌声。
那歌声仿佛是从远古传来,从大漠深山发出。
为什么当初听这首花儿的王洛宾会动容,同样远离家乡的我们也会共鸣?
因为这首古朴诚挚的民歌,击中了我们的内心。
它诉说漂泊者的心事,安抚人们的灵魂。
听这首歌一定要看这部电影,更能体会在西北大漠送别远行人的感受。
《眼泪花儿》这首西北民歌出现在电影《在那遥远的地方》中,后来又在一些影视剧中出现过。
这一次《山海情》中生活在90年代的李水花唱着她从山里走到移民村,有了新的味道。
没有听过这首歌的朋友也许认为这就是水花之歌。
为什么?
李水花是怎样的女人?
她为了一头驴一口水窖的彩礼嫁给了不爱的人。她接受了命运,又努力抗争命运。
男人瘸了,她一个人扛起这个家。
村里考虑她的现实条件,留她在村里,她一个人拖着板车带着简单的家当和丈夫孩子,步行几百里来到移民村。
她还带来了光明,因为她来了,移民村户数够了正好可以通电。
山海情中的一个场景,马得福站在村口,忽然看到有个小小的身影越来越近,竟然是那个让人同情的水花。
只见她一个人,扎着西北人常见挡风沙的头巾,唱着《眼泪花儿》一步一步,笑着来到得福面前。
有人说拖着板车几百里走七天不可能,也有人说可能,其实板车反而没有那么累。
不管怎样,在那个交通不便的时代和环境,步行走远路很常见。
水花唱着
“走哩走哩着越呦的远哈了眼泪的花儿把心淹了……搭链里的锅盔轻哈了 哎嗨哟的哟心上的惆怅就种哈了”
这是一首同样的西北花儿。
远行的王洛宾为她留在大西北。移民的花儿唱着她走向新生活。
为什么说水花唱这首歌有新感受,像为她度身定制?
新时代的水花带着过往的艰难和伤痛,一步步来到移民村,有背负苦难的勇气,也有奔向未来的乐观。
这时候听这首《眼泪花儿》不像是悲伤的漂泊之歌,更像是充满希望的移民之歌。
李水花的花儿有背后的沧桑辛酸,更有前方的甜蜜期待。
就像很多坚强乐观的宁夏移民一样。
这样看,这首花儿是不是和李水花很相配。
这是导演和配乐等电视剧主创团队的实力表现,在特殊的环境中配上耳熟能详的歌曲,还仿佛是度身定制。
当我们对一个人的苦辣酸甜有共鸣,一定离不开她所在的环境。
生活艰难依然乐观的李水花是上世纪90年代东西协作精准扶贫时期,在宁夏西海固的一个普通农民。
她散发着西北女人的坚定乐观之光。
上世纪30年代抗战时期,追求音乐梦想一心为了艺术的王洛宾,出生在北京。
他被六盘山的花儿迷住,留在了大西北。
王洛宾身上呈现了对艺术真诚的爱,和对祖国未来的忧思。
不同的时代和环境造就不同的心境和处境。
如果想要了解一首歌一个人 ,或者一部电影,需要更多了解她或他所处的环境和他们所在的时代。比如去这首花儿所在的六盘山,大西北去看一看。
这样我们更容易从心里体会那份真实的共鸣,也能滋养我们的人生。
今日话题
你会因为一首歌一部电影,探寻那个遥远的地方么?
@怡姐话电影,一方水土一方人,地理视角看电影。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