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东方播出第六期张维为对纽约时报记者说看看南昌新城的建设
一本被亚马逊下架的书
在昨晚播出的《闪耀东方》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谈到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已经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彰显出中国效率,中国疫情防控模式的成功在全球创造了巨大的存在感,西方很多老百姓发出感叹“你们现在真的自由了,我们一年都没有去过餐馆了。”在亚马逊上曾有这样一本书《呼吸机上的资本主义》,书中对中美两国疫情防控的整个过程进行了比较,得出结论:中国社会主义完胜美国资本主义。这本书很快下架了,理由是“不符合我们的指导方针”,但背后的真相是西方无法实事求是地面对中国的崛起。
在原创性指标上中国经得起比较
张维为强调,今天的中国完全经得起和西方做全方位比较,但在比较的指标上需要有原创性。以人均GDP作为比较指标,纽约比上海高4倍,但因此推论出纽约生活水平比上海高4倍,那是大错特错的,因为如果换一个比较指标,情况将完全不同。张维为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比较家庭净资产中位数,上海比纽约富裕;如果比较人均预期寿命,上海人比纽约人高四岁;如果比较基础设施,上海更是领先纽约二十年。这样的比较才是实事求是。
你对江西卫视《金牌调解》中的调解员廖喜玉的调解水平怎么看?
一直以来,廖喜玉都似乎是以邻家大妈的形象而非调解专家的身份,成为《金牌调解》的常青树。为化解当事人和观众朋友们的家庭纠纷和矛盾,“廖大妈”、“廖大姐”功不可没。
看每期的《金牌调解》观众的评论,都有人对廖喜玉的调解发言提出“不喜欢”、“没水平”、“不适合作调解工作”等诸如此类的批评和质疑。
“清官难断家务事”。骂廖喜玉没你脑子,批评她水平差的观众,其实都是站在当事人立场,凭自己好恶感出发,认为廖喜玉没有批评有错一方的当事人,反而表示同情和支持。
有一期节目是夫妻两个,女方出轨引发夫妻冲突,女方要求离婚。廖喜玉指责男方当事人没担当,对妻子不关心。对女方出轨一事表示谴责的同时,认为事出有因,同时对女方的遭遇和苦衷给予了理解。节目播出后,评论区对廖喜玉一片叫骂声。
其实,我认为大家对调解工作认识的还不够深刻,冤枉了廖喜玉。
《金牌调解》拥有一支由律师,心理学专家以及拥有相当调解知识和经验的专家团队组成。他们的发言大多都从自身专业领域出发,精辟深刻,入情入理;或站在法律角度,思路清晰,入木三分,这些都让当事人和观众心悦诚服、无懈可击。
廖喜玉则是另辟蹊径,更多的从人情世故和伦理道德的层面,苦口婆心,给予当事人安抚和同情的同时指出他的问题和错误,或和风细雨,或狂风暴雨,展现了一个敢爱敢恨,爱憎分明的邻家大妈拉家常式的调解风格,让许多当事人内心深处对她产生了依赖和信任,才有了许多难缠的调解圆满成功的案例。
所以说,廖喜玉的调解,“水平”虽然不高,但成功率很高。她“全国模范司法所所长”的荣誉称号,更不是徒有虚名。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