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的一生经历「李小龙本来平凡的一生因为10岁时演了一部电影命运被彻底改写」
最近,大火的电影《叶问4》正在热映,陈国坤饰演的李小龙受到了本尊女儿李香凝的赞扬。
“陈国坤与父亲很像,简直复活了父亲当年的形象。”
陈国坤幼年时迷恋李小龙,因为看了李小龙《精武门》、《唐山大兄》、《猛龙过江》等电影之后,才开始模仿李小龙,其在10岁时更是将自己的名字改成“小龙”。
陈国坤《少林足球》造型
或许,他根本就不知道——在10岁以前,李小龙的梦想根本就不是什么电影明星、功夫巨星。
但是在时代背景和社会浪潮中,一个人不管情不情愿,命运总是会那么捉弄人。
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李小龙10岁时主演的一部电影,他的命运才被彻底改写!
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为著名的粤剧丑生、小生。20世纪20年代,在“新中华班”表演过《锦毛鼠》、《野渡芦花》、《罗通扫北》等经典曲目;30年代主要以“武丑”、“网巾边“、“二花面”等“烂衫戏”闻名;40年代更是跟廖侠安、半日安、叶弗弱并成为“粤剧四大名丑”。
李小龙父亲李海泉
现在我们听起李海泉头上的这些“名号”可能如雷贯耳、佩服不已,殊不知在那个年代唱戏的不管是否是角,都会被轻视,更何况是一个“丑角”?
1940年初,李海泉妻子何爱瑜怀孕,李海泉托朋友,全家迁到美国,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诞生在那个地方。
11月27日,李家诞生了一个男婴,李海泉取名为“李振藩”——振兴门庭、光宗耀祖!
“做个律师、法官,或者医生也行,李家真的不能再被轻视了!”
拿到美国绿卡后,飘洋过海的李家可能再也接触不到戏剧了,然而他们却接触到了电影。
1941年,尚在襁褓中的李小龙被父母抱去,在伍锦霞(著名华裔导演)执导的《金门女》中客串一个女婴。
“三岁看老?”有时候从婴儿时期就能看见一个人的一生!
《金门女》剧照
首次“触电”的李小龙并没有在美国待了几年,很快全家人又搬回了香港。
1946年,李小龙在嘉诺圣玛丽书院读书。别的同学做操表演功夫,他跳恰恰舞;别的同学说着字正腔圆的粤语,他说着文白夹杂的国语......
格格不入的李小龙备受同学排斥、欺凌。
1949年,李小龙竟然同时换了三个学校:从德信学校到喇沙书院,再到圣芳济书院。
异常苦闷的李小龙想逃离这一切,却毫无办法。
幼年李小龙
而李海泉一边幻想着儿子长大后“振藩”,读书成功后当个律师或者医生,一边正在和自己的同行筹拍电影——唱戏太难了,真的不想再做备受轻视的戏子了!
比较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李小龙出生戏剧世家,没有唱过一天戏,但是他在1960年考入华盛顿大学主修的却是戏剧专业。
命运无常,每个人都概莫能外!
1950年的某一天,在学校又跟同学打了一架的李小龙灰头土脸回到家中。
此时他的父亲正在跟冯峰(冯宝宝的父亲,亦是粤剧名家,后来转行成导演、演员)商讨要将袁步云的漫画《细路祥》改编成电影,当时正在头疼小演员的问题,看到李小龙之后,冯峰当即决定让李小龙出演。
为啥?因为这部电影拍的就是一名童工饱受老板欺压的故事,李小龙天天在学校受到同学们的欺压,回到家之后浑身又透露出一股不服输的狠劲,这个角色的性格不谋而合!
10岁的李小龙
李海泉当然不同意,虽然之前李小龙早已经出演过电影,但那些都是客串,而这部电影中,小演员的角色是戏份非常多的主角。更重要的是,当时的学校明令禁止学生拍戏。
后来编剧袁步云也出来劝:拍个几天就结束了,学校那边不好交差,改个名字。
就这样,李振藩改名为李小龙,时至今日,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
李小龙10岁时,目光中已有“杀气”
在这部电影中,李小龙首次担任主角。他饰演的童工“细路祥(熊孩子)”发现工厂管工和他的下属整日欺压通过、营私舞弊,于是勇敢站出来揭发他们。
《细路祥》剧照
但他本身又是一个终日游荡在街头,好勇斗狠的小混混,后来在工厂女工吕薇的劝诫下才浪子回头、重新做人。
电影是默片,但是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影星冯峰、冯敬文、伊秋水、高鲁泉等人全给李小龙做配,就连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也在这部电影中做配角。
同时,李小龙后来的招牌动作:擦鼻子、戴墨镜、招手等手势都能在这部电影中找到端倪。
看到这个画面你能想到李小龙后来的哪部电影?
电影上映后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李小龙火了!
但是,更多的磨难又要来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拍完电影回到学校的李小龙并没有赢得掌声,恰恰相反他就在拍这部电影前后换了三个学校。
老师们认为他“不学无术”、同学们天天嘴里念叨着“细路祥”到处追打他。
李小龙很受伤,但是他又有不服输的劲头——别人打我,我只有比别人更强才能不被欺负。
一开始,李小龙跟着父亲学太极拳(李海泉本身有太极拳功底),后来发现打架的时候根本就不适用。
1954年,14岁的李小龙又一次街战失利,经人介绍后正式拜入叶问的门下。
李小龙和叶问切磋
当时的叶问已至暮年,收了李小龙之后并不要求他只学咏春。此时的李小龙展现出昂扬的斗志和学习能力,短短的几年他先后练习过太极拳(父亲李海泉就有几十年的太极拳造诣)、螳螂拳、洪拳、少林拳、戳脚、节拳、白鹤拳等等。
几年之后,李小龙再无敌手!
1959年,李小龙赴美读书,叶问一再叮咛:“务必戒骄戒躁,以弘扬中华传统武术为己任!”
到了美国之后的李小龙打遍各路高手,在大二时期就将“振藩功夫道场”的牌子挂了起来。
1971年,返回香港的李小龙接连出演了《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三部影片,一举在全世界掀起了功夫片的热潮。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正准备继续拍完《死亡游戏》时猝然离世,年仅32岁。虽然医院认定为“脑水肿”,但是李小龙的真正死因一直众说纷纭。
回头我们来看:
如果李小龙出生在了美国不回来,或许他就真的成为一名律师或者医生吧。
如果李小龙的父亲坚持不让他拍电影,或许他的人生又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吧。
如果李小龙在幼年时期,他没有饱受欺凌,他会不会发狠学武呢?
如果李小龙10岁时没有拍摄《细路祥》,他命运会不会被改写呢?
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如果有如果
——做一朵耀眼的烟花,尽管短暂绽放,但毕竟璀璨过。
也好。
想了解一下李小龙
百度百科上面有啊。希望能帮到你::网址是::http://baike.baidu.com/view/3091.htm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乳名细凤,为美籍华人,祖籍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身高173厘米,体重64公斤。他是一位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著名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世界武道改革先驱者,UFC起源于李小龙,他是MMA之父,也是截拳道武道哲学的创立者。李小龙对中国电影业的贡献永不磨灭,他在香港的3部半电影,3次打破空前记录,其中,《猛龙过江》更是打破全亚洲票房记录,李小龙随即风靡东南亚。就连毛泽东也喜欢观看李小龙的电影。本拉登最喜欢的电影明星就是李小龙。
李小龙(1940 11.27 - 1973 07.20),一代武术宗师、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功夫影帝、 功夫电影的开创者、武道哲学的创立者,截拳道的创始人。 他是将中国功夫传播到全世界第一人,打入好莱坞的首位华人,他革命性地推动了世界武术和功夫电影的发展。李小龙创造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多影迷的武术家的世界纪录。全球共拥有2亿以上的影迷。 他将 Kung Fu (功夫)一词写入了英文词典。 美国人称他为功夫之王,日本人称他为武之圣者。 李小龙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是他却创造和打破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多项世界之最、中国之最。却如同一颗耀眼的彗星划过国际武坛的上空,对现代搏击技击术和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演的功夫片风行海外,功夫闻名于世。在不少外国人心目中,他的功夫就是中国武术。他还开办“振藩国术馆”,自创截拳道。他用32岁和六部电影缔造了不朽的东方传奇。
基本信息
艺名:李小龙(1948年在《细路祥》片演出中首用。自该年起在香港参演二十二出粤语片,曾用过的艺名有“李龙”、“小李海泉”、“李鑫”、“新李海泉”、小李龙。) 绰号:李三脚、马骝,冇(móu)天装,牛王头,点解龙,猩猩王等。 祖籍:中国广东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上村乡 享年33岁。安息地:美国西雅图湖景墓地 (其子李国豪死后作伴同此)
生肖:龙 身高:173厘米(5英尺7英寸半) 体重:140磅(63.504千克) 视力:500度近视 胸围:41.5英寸(扩胸前)44.25英寸(扩胸后) 腰围:29.5英寸 右前臂围:12.25英寸 左前臂围:11.75英寸 右上臂围:14.25英寸 左上臂围:13.75英寸 大腿围:22.5英寸 右小腿围:13英寸 左小腿围:12.88英寸 爱好:练武,思考,恰恰舞,阅读,哲学 绝招:寸拳,黐手绝技,李三脚,勾漏手,木人桩法,双节棍 ,三节棍 小学:香港九龙德信学校 喇沙书院 中学:香港喇沙书院 圣芳济书院 大学: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攻读哲学 父亲:李海泉(李满船)(粤剧名旦) 母亲:何爱喻(欧亚混血) 太太:琳达·埃莫瑞(Linda) 儿子:李国豪(Brandon Lee,拍摄电影《乌鸦》中意外丧生) 女儿:李香凝(Shannon Lee,从影) 李小龙有一兄、一弟、两姐 弟弟:李振辉(Robert Lee) 哥哥:李忠琛(Peter Lee) 大姐:李秋源(Phoede Lee) 二姐:李秋凤(Agnes Lee) 7岁从影,13岁习武 入门功夫:咏春拳 师父:叶问(咏春拳宗师) 师兄:黄淳梁(Wong Shun Leung) 崇拜的人: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李小龙安息于美国西雅图湖景墓地,其子李国豪英年早逝,亦葬于此。
李小龙生平有哪些作为和事迹?
李小龙,原名李振藩,乳名细凤,为美籍华人,祖籍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身高173厘米,体重64公斤。他是一位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全球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著名华人武打电影演员、世界武道改革先驱者,UFC起源者,MMA之父,截拳道武道哲学的创立人。他对中国电影业的贡献永不磨灭,在香港的3部半电影,3次打破空前记录,其中,《猛龙过江》打破全亚洲票房记录,李小龙随即风靡东南亚。与好莱坞合作的《龙争虎斗》总票房达到2.3亿美金。毛泽东,本拉登都喜欢看李小龙的电影。在泰国曼谷拍摄《唐山大兄》时,秒杀泰拳王察尔·铺。1940年11月27日早晨辰时(龙时),在美国三藩市(旧金山市)的唐人街的中华医院里,李小龙诞生。
1941年2月,李海泉把仅仅3个月大的李小龙搬上银幕,这就是李小龙的处女座《金门女》。
1941年3月底,李海泉举家返回香港。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李小龙开始了动荡不安的童年。
1946年,6岁的李小龙进入香港名校拉萨尔书院小学部就读。
1950年,10岁的李小龙主演了电影《细路祥》,影片后来被称为是50年代香港动作影坛的力作。
1953年,李小龙第一次在巷战中被人痛击击倒。
1954年,14岁李小龙开始学习跳舞,后获得香港恰恰舞大赛少年冠军。
1954年,14岁李小龙师从名师叶文,开始系统学习咏春拳(WING CHUN)。成为“街头小霸王”。
1955年,16岁的李小龙勉强读完初中,进入·查米耶尔书院就读高中。
1957年,17岁的李小龙代表校方参加全港中学校际拳击赛,在师兄黄淳梁的指导下,以娴熟的“东方式拳击”大胜全胜而得冠军名衔。
1958年,李小龙还拍了他离开香港前的最重要一部影片《人还孤鸿》。
1958年11月,李小龙只身离开了香港,抵达美国旧金山闯天下。
1959年1月,他离开了旧金山到了西雅图。同年,李小龙进了当地爱迪生高级职业学校补习英语。
1959年,李小龙结识了后来给他在事业上很大帮助的挚友木村。木村亦放弃了所擅长的柔道而改学中国功夫,这时木村已经36岁,他比李小龙大17岁。
1960年,19岁的李小龙在西雅图开设了他的第一间武馆“振藩国术馆”(“Jun Fan Gung Fu In-stituet”),下决心要独创一门武术。
1961年,21岁的李小龙顺利考上西雅图华盛顿州立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主修哲学(Phiosophy).
1961年,李小龙还把武馆迁到了学校附近一个停车场内。十多年后中国功夫风靡一时正是从这间不太起眼的小武馆开始的。
1962年,应朋友严镜海之邀,李小龙在奥克兰与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认识了柔术高手威利·杰伊。
1962--1963年,李小龙曾被美国政府征为预备役军人,准备开赴越南战场。因为有扁平足而没有体检通过。
1963年,既李小龙上大学的第三年,他认识了美国著名空手道大师埃迪·帕克和拉尔夫·卡斯特,此两人均为李小龙平生关键人物。1963年秋,李小龙认识了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学生莲达·爱米莉,这是一位具有英国和瑞士血统的美国姑娘。
1963年,李小龙正式出版了他生平唯一的一本著作《基本中国拳法》(Chinese Gung--Fu)。
1964年2月,李小龙与莲达在西雅图教堂举行了婚礼。
1964年6月,为了到风气较开放的加州去发展,他们夫妇双双辍学。
1964年8月,李小龙携妻子移居加州,并与美籍华裔名家严静海合办了一个“振藩国术馆”。
1964年,李小龙参加了全美空手道(Karate)冠军大赛,这是李小龙一生的转折点。这次盛会中,李小龙结识了共同出场表演的美国著名武术家达尼·伊诺山度(Dan lnosanto)和著名跆拳道(Jae Kwon Do)教育家朱瑞(Julian),朱瑞是32岁李小龙23岁。后来,伊诺山度成了李小龙的弟子。此外,在这次盛会中,李小龙还结识了成为良师益友和高徒的两届空手道大赛冠军查克·劳力士(Chuck·Norris).
1964年初冬,加州长堤(Long Beach)举办的世界空手道大赛上,李小龙又应邀表演了自己独创拳法截拳道,且获得了极大成功,这也是他功夫事业的一次飞跃。这次盛会上,与李小龙同一表演的还有“美国跆拳道之父李俊九”。(有消息说是“长岛”大赛其实不是)。
1965年初,李小龙从奥克兰搬家至洛杉矶,进了“20世纪福斯电影公司”的演员学校,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正规表演训练。
1965年2月1日,李小龙之子李国豪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的东奥克兰医院。
1965年2月底,李小龙之父李海泉逝世,李小龙携妻儿回香港奔丧。
1965年8月一家三口离开香港返回洛杉矶。
1965年底,李小龙参加了美国电视连续剧《青蜂侠》的拍摄,任2号男主角,由于李小龙演技出众,其风头压过了饰主角的威廉士《Willtumes》一筹,而引起了轰动。
1966--1967年,《青蜂侠》陆续播出,此后李小龙又连续在电影《盲人追凶》等片中客串演出,并收了一大批名人学生为徒,如史达灵·施里芬、詹姆斯·高宾等。
1967年,李小龙伊诺山度与泰德·王(Tef Wong)的帮助下,完成了《李小龙技击法》(Bruce Lees Fighting Method)的一书初稿,后来该书由乌耶哈拉整理后出版发行。
1967年,李小龙在洛杉矶贝尔区买下了一幢带有花园草坪的住宅,并拥有了自己的德产名牌汽车。这一切是李小龙成功的标志。
1969年初,李小龙写下了他的著名预言;“1970年开始,我会赢得世界性的声誉......。”
1969年,李小龙客串了好莱坞米高梅公司的影片《丑闻喋血》,主演由其弟子詹姆斯担任。
1969年,李小龙与施里芬共同策划的中国功夫片《无笛声》告吹,这是李小龙在戏中担当主角梦想成了泡影。
1969年,李小龙女儿李香疑(Shanohn)出生。
1970年,李小龙因腰部扭伤而卧床半年之久,在卧床期间他写出了《李小龙截拳道》(Tao ofJeetkune Do)一书手稿,后来该书由其弟子吉尔伯特·约翰整理出版,并成了阐述截拳道武道哲学及技击结构的权威性经典名著。
1970年,李小龙携妻子及儿女回香港度假,并与香港电影界进行了初次接触,同时应邀在电视台做了精彩表演。
1970年7月,李小龙受香港嘉禾电影公司(Golfen Harvest)之邀,回港签约,并去泰国拍摄了《唐山大兄》一片。自此,李小龙踏上了其一生最辉煌的从影之路。
1970年8月,李小龙在华人武师陈阿金的安排下,与一位泰国退役拳王进行了一次友谊性较量,战而胜之。1971年10月,《唐山大兄》在香港公映,结果该片打破了当地影片的最高票房纪录,李小龙一夜成了影坛中“天皇巨星”。
1971年12月9日,李小龙在香港接受了加拿大名记者皮埃尔·伯顿的电视采访,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半小时英语采访。
1972年3月16日,李小龙的第二部影片《精武门》《Fist of Fury》公映。该片的票房收入达400完港币,这是一部体现李小龙个人风格的影片,也是李小龙生平表演最逼真的一部影片。
1972年夏天,李小龙认识了刚出道的丁佩。
1972年夏天,李小龙举家搬入九龙塘高级新居“栖(亦说为梅)鹊小筑”。
1972年春天至当年年底,李小龙曾牵头筹组“香港演员工会”,结果因孤掌难鸣而告吹。
1972年下半年,李小龙组建了自己的影片公司----“协和”,并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猛龙过江》("Way of the Dragon")。
1972年12月30日,《猛龙过江》公映,在世界上引起了极大轰动,其票房收入超过了500万港币。
1972年秋,《猛龙过江》刚停机,李小龙便又开始拍摄《死亡游戏》。
1973年元月,李小龙放下手中《死亡游戏》,而开始拍摄美国华纳公司的《龙争虎斗》("Enter the Dragon")。
1973年5月10日,在为《龙争虎斗》配音时,李小龙突然昏倒。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与嘉禾总裁邹文怀赴女演员丁佩家商讨《死亡游戏》剧本。晚9时45分,李小龙昏迷不醒,被送入伊丽莎白医院急救,11时30死亡。
1973年7月25日,在香港数万人为李小龙举行了葬礼。
1973年7月28日,在美国西雅图湖景墓地,李小龙生前好友又为他举行了美式葬礼。
1973年8月19日,《龙争虎斗》在美国公映。
1973年10月18日,《龙争虎斗》在香港公映,创下了史无前例的票房纪录。
1978年,由嘉禾公司与华纳公司补拍了《死亡游戏》,但这部影片并不成功。因为这部片子,李小龙许多意念已消失殆尽。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