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烂剧吐槽「国产剧的5大差评现状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扯开这块遮羞布」

时间:2022-11-23 21:12:31阅读:4029
相信大家作为观众,对国产剧都有着一种莫名的期待,总是希望能有更多高质量的作品问世。然而,纵观近两年的新剧,能够称得上制作精良的寥寥无几,就算是那些评分比较高的作品,也有不少让人诟病的槽点。还有一些作品…

相信大家作为观众,对国产剧都有着一种莫名的期待,总是希望能有更多高质量的作品问世。

然而,纵观近两年的新剧,能够称得上制作精良的寥寥无几,就算是那些评分比较高的作品,也有不少让人诟病的槽点。

还有一些作品在宣传时下了很大的功夫,但播出之后却让人大失所望。

这种高开低走的反差,就像是一盆凉水浇在了观众的头上,让人直接丧失了追剧的动力。

一、导演、编剧的门槛太低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演艺圈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低,反而更看重背后的资本、手里的钞票。

这就导致一些有能力的导演没有机会拍戏,而那些“一瓶不满半瓶子晃”的演员,却争先恐后地当导演或编剧,就比如张翰。

前段时间《东八区的先生们》上线后差评如潮,整部剧在各个方面都是满满的槽点。

演员们演技浮夸、剧情狗血低俗、台词涉及性别歧视,甚至连“咸猪手”、“性骚扰”这些离谱的行为也层出不穷。

网友们看过之后纷纷号召官方下架这部剧,可见其究竟烂到了什么程度。

讽刺的是,这部剧号称是“数年磨一剑”,张翰在前期也为其做足了宣传,每次上节目都要大吐苦水,说剧组拍摄时多么多么不容易。

结果呈现出来的效果如此拉胯,也不知道把劲儿都使到哪了。

当然,有些观众已经预料到这样结果了。正所谓“演而优则导”,张翰本人的演技都不过关,他拍出来的电视剧也可想而知了。

如果张翰算是“一部封神”的话,那包贝尔就可以用“部部封神”来形容了。

自从跟徐峥合作了《港囧》之后,包贝尔仿佛受到了启发,也开始走起了导演的路线。

奈何他的才华不如徐峥,光靠自己创作不出什么优质的剧本,于是他就干脆“借鉴”了那些优秀作品。

“大”人物》、《我的女友是机器人》、《阳光姐妹淘》等作品,都是翻拍自别国的高分电影。

电影上映之前,包贝尔还特意邀请到了圈内的同行站台。

比如《阳光姐妹淘》上线时,巩汉林就曾在电影首映现场一顿猛夸,称这部电影是“最高的喜剧境界”。

得益于这类“溢美之词”,网友们纷纷买座。可是看完电影之后,大家却给出了跟巩汉林截然不同的评价。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包贝尔的这部电影就是为了圈钱来的。原封不动的剧本、廉价的布景、塑料般的配乐,甚至连历史和国情都照抄不误。

翻拍别人的电影本无可厚非,但至少要有点新意,这种“全盘接收”的方式让观众如何忍受?

与其花钱买票看他的这些劣质翻拍,不如直接去看原片了。

除了以上两位比较有代表性的“导演”之外,还有不少演员都转型失败了。

其实,很多导演都承认现在的门槛很低,但这并不意味着谁都有资格和能力当导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演了几部作品就妄图转型,确实是自不量力,最后也只能沦为笑柄。

二、为了矛盾而矛盾,为了压抑而压抑

一部好的作品里,故事要有矛盾、情节要有冲突,跌宕起伏的剧情更容易抓人眼球。

随着这个观点渐渐被大家认同,越来越多的作品开始制造“无意义的矛盾冲突”,《亲爱的小孩》就是典型的案例。

刚开始,整部剧的口碑和评分都很不错,大家对任素汐的表现也很认可。

可是越往后情节就变得越有争议,男主突然变得不爱回家,婆婆一边照顾孙女一边抽烟,还不让女主请月嫂。

整个转变的过程没有任何逻辑和前提,仿佛一夜之间所有人都开始针对女主。

这种反差乍一看会让人觉得挺有意思,可是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很强烈的违和感,说白了就是在“贩卖焦虑”。

把所有能想到的点子集中在一起,让观众有议论的话题,这种“大杂烩”确实是算一种流量密码。

可是把太多的矛盾集中在一起,反而会弄巧成拙,影响作品本身的质量。

面临同样问题的还有《心居》、《我们的婚姻》这类生活剧。

本来,这类作品的主旨是反应成年人面临的生活问题,最终给观众带来思考和治愈。

结果,在讲述故事时强行加入了很多狗血和矛盾的剧情,一股脑把大家关心的问题都摆在台面上,来彰显所谓的“现实主义”。

最后,再配上几句“引人深思”的金句,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可是,他们压根就没有想过观众的感受,大家真的喜欢这种“为了矛盾而矛盾”的剧情吗?

记得曾经有一位烂编剧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可以对不起观众,但我要对得起甲方”。

如果人人都抱着这种“扭曲”的心态,那么国产剧还值得大家期待吗?

三、资源咖、星二代横行

相信大家都见过这样的现象:在某些作品里,总有那么一两个游离在主线剧情之外的角色,甚至把这个角色删掉对剧情也没啥影响。

而且,就算是一些评分很高的作品也出现过这种现象,比如之前口碑很好的《觉醒年代》。

这部剧中有一个名叫“柳眉”的角色,人物设定是主角陈延年的红颜知己。

其实,这个角色在历史中并没有原形,只是编剧为了丰富主角的形象刻意加上的。

也就是说,无论有没有这个角色,对主线都没有任何影响。

然而,这个角色却成为了剧中最大的槽点,说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都毫不为过。

饰演“柳眉”的女星名叫张思乐,刚听到这个名字估计很多观众都是一头雾水。

这样一个既没颜值也没演技的演员,凭什么让编剧和导演给她“开小灶”?

直到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张思乐是演员张光北的女儿,而张光北恰恰是《觉醒年代》的制作人之一,这下一切就解释得通了。

除了《觉醒年代》之外,张思乐还参演了《巡回检查组》、《啊摇篮》等热播作品,而她的表现也无一例外地遭到了观众的差评。

从那以后,张思乐就逐渐销声匿迹,估计她也是被网友们骂怕了。

作为一名星二代,张思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想要一步登天却不可能。

她完全可以从一些配角演起,不断地打磨自己的演技,这样就算实力不济也不至于被观众诟病。

可她偏偏接演了那些容易引起争议的角色,结果表现得却十分拉胯,自然不会被观众认可。

至于“资源咖”的代表人物,则是大家很熟悉的女星江疏影。

之前《扫黑风暴》播出时,就有观众发现江疏影在剧中的角色完全游离主线。

再加上江疏影的演技也毫无亮点,导致她这个角色给人一种画蛇添足的感觉,直接删掉或许会更好。

其实,圈内一直不缺“资源咖”和“星二代”,但最近几年却格外地多。

像刘浩存、陈飞宇、邹元清这些青年演员,都是话题中心的人物,每个人都有“德不配位”的争议。

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出在背后的资本上,资本青睐谁谁就能风光无限。反之,就算再有能力也很难出圈。

好在观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大家不会放弃任何一位好演员,也不会一直崇拜一位“资源咖”。

想要得到观众的认可,还是得靠实力说话。

四、演员不挑剧本,明知是烂片还要接

宁静曾经在一档节目中表示:作为一名演员,当然不愿意用抠图或者其他手段,因为这样会影响到自己的名誉。

但如果导演给她3个亿,那没关系随便抠。

这话听着像是开玩笑,但在当今的环境下却十分常见,毕竟以内地的片酬水平,拍一部戏几千万甚至上亿都是有可能的。

而这个观点也是很多明星的想法:名声确实比钱重要,但如果钱多到一定程度,那名声也可以舍弃。

就连宁静这种成名已久的演员都能放下身段,那么年轻的演员就更没什么坚持的必要了。

拿女星郭晓婷来举例,她是童星出道,参演过《仙剑三》、《步步惊心》等作品,也算是有一定的知名度。

按理来说,她应该有自己的傲气和艺术追求。可实际上,郭晓婷遇到烂片也照拍不误。

在拍摄时,她完全不用有自己的想法,全程按照导演的指示一步步走下来,就像是在拍广告一样。

后期配上特技和背景音乐,一部成片就出来了。

而且往往在试镜的时候,就能够看出一个剧组的整体水平。可即便某个班底很差,郭晓婷也不会拒绝。

只是在拍完之后,她会默默地祈祷这些烂片不会被放出来。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条定律在演艺圈并不适用,因为演员们比圈外人更了解拍戏时的一些缺点。

比如滤镜太重、演员不被台词全靠后期配音、拍戏不用心营销却很卖力等等。

这些都是演艺圈里每天都在发生的真实案例,见得多了也就麻木了,麻木之后便有更多的演员加入到这个行列之中。

试问,如果有一个“躺着”赚钱的机会摆在眼前,能有几个人不心动呢?

与其费劲巴力地背台词、酝酿情绪,不如划划水,反正都是那些片酬,谁不想轻松点呢?

说到底,对于大多数演员来说,最难熬的不是拍烂片,而是无戏可拍。

五、尬演少女、帅哥,没有自知之明

对于这个问题,想必大家都有很深的感触,因为确实有很多演员都接演了不适合自己的角色,就连刘涛、章子怡这种口碑一向不错的女星也不例外。

明明都是四十几岁的人了,却硬要在剧中扮演十几岁的少女,就算保养得再好也会给观众带来违和感。

更何况两人在剧中的状态非常一般,各种卖萌撒娇的行为简直辣眼睛。

其实,这样的问题很好解决,只要找一个小演员就行了,等到剧情发展到后期再让刘涛、章子怡登场。

可是不知道剧组是没有考虑到这方面,还是故意留下“话柄”引发争议。

而刘涛和章子怡肯接演这样的角色,估计也做好了被人吐槽的准备,只能说制片方给得太多了。

其次就是古装剧中的各种“美男”,明明在原著里的设定是风流潇洒、玉树临风,可是搬到荧幕上之后就变得歪瓜裂枣了。

不得不说,有些男星确实不适合演古装剧,这跟他们的长相、气质都有一定的关系。

有些人明明在现代剧里状态不错,可是一到了古装剧里就变成了公开处刑。

可即便如此,依旧有很多男星乐此不疲,频频在各种古装剧里亮相,比如杨祐宁、白澍等等。

说到底还是为了一个“钱”字。

古偶剧是当下市场中的主流,而且也一般来说制作成本都比较高,因此演员们的片酬也更丰厚。

这就导致很多演员都盯上了这块蛋糕,别管形象符不符合,只要进了组拍完戏就拿钱走人,最后“遭罪”的却是广大观众。

总的来说,烂片的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制作组,二是演员,而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赚钱。

赚钱本无可厚非,但把观众当傻子就是他们的不对了。

但凡演员们多用点心,好好琢磨一下剧本、体会一下角色,制作组不要一味追随市场奢求流量,作品的质量肯定会上升一个档次。

真正的好作品是要尊重观众、尊重行业,就像《山海情》、《开端》等作品,虽然没有宏大的场面和夸张的特效,但一样能有市场有口碑。

国产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一路上需要所有从业者都认真对待,一点点改掉这些缺点吗,国产剧才能走得更远。

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有诞生更多优秀的国产剧,也祝愿中国的影视剧行业能够越来越好。

国产烂剧吐槽「国产剧的5大差评现状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扯开这块遮羞布」

剧情无脑雷人,差评不断的国产电视剧,你入坑了哪几部?

新世界

本来是一群比较好的演员,结果整出这样一个新世界。哎,失望!不可否认的是,该剧的音乐都配得非常棒,且演员选得也不错,就是就是这剧情,这逻辑真的是让人不能理解,是要把观众都傻子吗?不知道是编剧太烂,还是导演太差劲。真的是搞不明白,很好很大的一个主题,结果整出了一个闹剧。这跟手撕鬼子有什么区别?白白浪费了这强大的阵容了,可惜了!

明天我们好好过

看到第三集,果断看不下去了。不说别的两场醉酒戏。导演会拍戏吗?演员会演戏吗?真的好假的醉酒。酒醉的人上一秒胡言乱语神智障碍。下一秒交心详谈,冷静分析,在下一秒又是胡言乱语。这是真当观众是傻子啊!本来是奔着佟丽娅去的,这下真的坐实了没有演技,弃剧了。

八角亭谜雾

整个案子倒是很简单,被剪辑的挺悬疑了,剧情一般般,有逻辑硬伤,为了悬疑而硬凑的感觉,编剧为了把故事圆好,无所不用其极,简直是侮辱悬疑这个题材,侮辱观众智商,浪费好演员。拍的故弄玄虚,一集集的以为有什么可以的新期待,结果到大结局都没看到什么亮点。

爱上特种兵

想必光听这个名字,就知道此剧并不“简单”,除了土味的名字,它还有不知所谓的剧情。

明明是一部军旅题材的电视剧却打着特种兵的幌子谈恋爱。本来因为有李沁和黄景瑜的主演,观众们对此剧寄予厚望,但现在真是有多期望就有多失望。

军人男主黄景瑜更是全程同一个冷冷的表情,将直男演成了万年冰山脸,锻炼过度的肌肉看起来反而过于壮了。与白敬亭扮演的特种兵一比,实在是差远了。

封神演义

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尬出新高度的古装言情剧,除了借用封神演义人物的名字,跟封神演义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剧中杨戬和妲己青梅竹马,狐妖是男的,姜子牙收徒杨戬,武王伐纣变成了狗血三角恋,一度以为是演“万万没想到”。不反对改编名著,但也得有板有眼,搞成这个连亲妈都不认识的样子,还配叫剧名这四个字吗?

彼岸花

该剧几乎是集合了所有狗血偶像剧的缺点:演员演技雷人,剧情狗血俗套,情节宛如闹剧,人设无脑低智,各种过时老梗,画风影楼土味,特效假到雷人,难以想象整部剧居然找不到一处优点来,讽刺的是就这还敢拍了50集。


车祸、失忆、姐妹虐恋,讲道理,现在韩剧的编剧都不这么编了!以林允这样的演技,居然要一人分饰两角,也的确是难为了她。

国产烂剧吐槽「国产剧的5大差评现状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扯开这块遮羞布」

为什么国产都市剧越来越不好看?

1、以前大家一块屏幕一台戏的时光已经过去了,现在不仅仅是电视机,还有电脑,手机等等多块屏幕。

2、现在演艺圈比之前人数更多,也更杂,说明门槛更低了,优质演员,优质剧本就那么多,平摊下来优质电视剧资源碰上优质演员的概率更少了。

3、现在大部分观众关注的是演员的外在形象(第一面),很少有心情,有时间去深入电视剧剧情,探讨人生,主要是大家太忙了。

4、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每个人对好看这个词的定义和标准都不一样,很少有电视剧能平衡各个阶层的群体,如果每个人都去讨好,那么每个人都讨不好。

5、还有就是电视剧出品商要赚钱快钱,自然要找流水线产品,很难有以前那种十年磨一剑的作品了。

我记得有一句话:以前花5年写一本书,现在花一个月写5本书。

就是这个道理。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