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康熙王朝媲美的历史剧,康熙王朝最经典七分钟
这一段时间看《山河月明》实在是有点“下头”。
本以为集齐了陈宝国、张丰毅、王劲松、杜源、王绘春、张光北等十几位老演员,再加上发挥出色的何晟铭,这部《山河月明》或许会成为一部新的历史题材的经典剧集。
前几集,时间线混乱,忍了;
又几集,李文忠不认识朱棣,忍了;
再后来,蒙古族白月光直接成妥妥的女一号了,并且为了给这个角色安排戏份,就安排了朱棣不喜欢徐皇后这样的感情线设定,直接摧毁了《山河月明》本就脆弱的剧本。其实说实话,这部剧是从“根”上,就打错了算盘的。
靖难之役之前,朱棣虽然也有高光时刻,但是总体而言存在感一般,但是《山河月明》为了凸显朱棣的“不一般”,就从其少年时代开始,强行安插了许多戏,比如遇到蒙古族白月光,又比如直接跑到徐达府上退婚。
既不合情也不合理,更是罔顾历史事实。
其实后来我想明白了,《山河月明》从一开始就只是想拍一部以朱棣、白月光为主角的古偶剧,然后穿插着(该剧积压4年)那几年流行的“宅斗”戏码,如太子家里的常氏和吕氏等等,其他的全部都是“边角料”。
我们却以一部历史正剧的眼光和标准去看这部剧,归根结底不是编剧和导演有问题,原来只是我们有问题,既然《山河月明》这部戏“不香”,那么我们不妨重温一下近30年最为经典的10部国产历史剧,顺便排出我心目中的名次出来。
以下包含小编大量的主观意见,大家如有不同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TOP10、《康熙王朝》
豆瓣评分:9.2
评分人数:14W
上线日期:2001年12月3日
剧集长度:46
可以说,这部剧的主题曲《向天再借五百年》,其知名度一点都不比剧集本身逊色。还记得当时上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收看《康熙王朝》,每次看完还总是免不了和交好的同学们讨论一番。
深究《康熙王朝》这部剧,其实有点像一部“男频爽文”。
先别着急批评我。
剧集截取的时间段,是从顺治十八年(顺治的最后一年)开始的,这一年,紫禁城内天花肆虐,顺治的爱妃一命呜呜,痛不欲生之下,顺治决议出家,于是年幼的玄烨被立为皇帝。
顺治出家这件事出自野史杂谈,且先不谈。
由于患过天花,且刚刚病愈,年仅8岁的玄烨在登上皇位之时,父亲顺治在朝中为他留下了4位辅政大臣,分别是索尼、遏必隆、苏克萨哈和鳌拜。为了坐稳皇位,康熙的前两任皇后分别是索尼的孙女和遏必隆的女儿。
在铲除鳌拜之后,康熙开始了自己平三藩、收台湾、征准格尔等波澜壮阔的一生。在演员方面,该剧仍然延续了国产经典历史剧一贯的高规格,无论是陈道明的康熙,斯琴高娃的孝庄太后,还是李建群饰演的容妃,都展现出了极高的水准。
但是抛开所有的外表,细看这部剧的话,缺点还是不少,比如台词出现了“我孝庄”这样生前自称死后谥号的硬伤,以及偏向流水账一般的剧情,以及过于伟光正的人物塑造方式,从而对政治和人的复杂性有所忽略等问题。
因此,把《康熙王朝》放在这个位置,成为经典历史大剧的“守门员”和衡量的标尺,是比较合适的。
TOP9、《贞观之治》
豆瓣评分:9.2
评分人数:1W
上线日期:2006年12月26日
剧集长度:50
该剧是导演张建亚两部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另一部是电影《三毛从军记》。
在剧中有一句台词,是这么说的:
“贞观,就要有贞观的样子!”
为了还原贞观盛世时的长安城,剧组专门搭建了一个长安皇宫,外景使用了三维电脑拍摄,因此能够完美地展现出长安城的108坊,太极殿和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等大场面。为了更加贴近历史事实,剧组还请了多位唐史专家做顾问,其效果也是直观可见的,无论是剧情还是初唐时期的各阶层生活场景,都严谨考究。
原本该剧打算拍摄80集以上,并且推荐给央视的。
但是后来受限于资金,以及审核方面的问题,该剧仅仅只拍摄了50集的长度,从公元620年李世民率军攻打洛阳王世充开始,展现了玄武门之变、征战突厥等一系列大事件,该剧的剧本考究程度,已经到了“逼疯人”的地步:“剧中的每一件事,无论大小,都要能从二十四史或者《资治通鉴》中找到。”
严谨的剧情,院线电影一般的打光,让这部剧的光影美学,甚至超越了另一部经典作品《大明宫词》。但是过于严谨,有时候会起到一些小小的“反作用”:剧集的可看性打了折扣。
对于这部剧,我的评价是这样的:
它,是历史正剧中的“正剧”,通过妙到毫巅的光影美学,让我们重新回到了那个文化自信的盛唐时代,但,相比于电视剧,它更接近一部历史纪录片。
豆瓣评分:9.3
评分人数:6W
上线日期:2009年12月18日
剧集长度:51
该剧改编自孙皓晖的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1:黑色裂变》,以秦孝公嬴渠梁和商鞅为主角,讲述了“六世余烈”中的第一代秦王艰难的奋斗史。
先秦时期,史料极少,只有春秋和战国这些有详细记载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才终于可以让人们对于这一历史时期,有了充分和全面的了解。就像百家争鸣,如果单单只放在历史书上,就是干巴巴的四个字。
但是通过文学或者影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塑造,这几个“干巴巴”的文字,终于有了生命,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商鞅,就带着毕生的理想,来到了积贫积弱、“老秦人已经穷怕了”的秦国。在这里,他和秦孝公嬴渠梁用一生的时间,践行了“公如青山,我如松柏”这句话。
《大秦帝国之裂变》这部剧,颠覆了很多人之前对于秦国的固有印象,比如荒蛮、暴虐、争勇斗狠、对于战争极其狂热等等,而是以一个“边陲小国”的崛起历史为故事主线,从而进行对商鞅变法等历史大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重新塑造。
正是这部剧,让“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成为中文互联网上处处可见的一句话,质朴的古风,磅礴大气的剧情,深入人心的演绎,都是《裂变》走向成功必不可少的重要原因。
那么,非要鸡蛋里挑骨头的话,缺点肯定还是有的,那就是该系列一贯不明不白、略显狗血的感情戏。
TOP7、《汉武大帝》
豆瓣评分:9.2
评分人数:5W
上线日期:2005年1月2日
剧集长度:58
该剧既是陈宝国帝王形象的代表作之一,也再度展现了胡玫导演作为女性对于历史正剧的非凡理解力和掌控力。
经历了秦末动乱,刚刚建立起来的大汉王朝,面对匈奴强大的攻势,不得不以和亲等手段,以忍辱负重的方式来维持边境的安全。
可继承了秦朝军国体制的汉,自然不甘心如此,经过了“文景之治”后,到了汉武帝时期,终于有了反击匈奴的能力,前有卫青后有霍去病,长击万里,封狼居胥。剧中陈宝国饰演的汉武帝刘彻,有一句著名台词:“寇可往,我亦可往!”
寥寥几个字,让人瞬间热血沸腾。
可是纵观汉武帝的一生,有迎娶阿娇的无奈,有遇见卫子夫的欣喜,有着封狼居胥的伟大功绩,也有痛失冠军侯的悲彻,当然还有暮年巫蛊之祸的昏聩。辛弃疾有词写道:“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古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有汉一代,在那个伟大的背景之下,始终有一种苍凉的底色。
整部剧我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已经病重的卫青,被抬到了宫中,他要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再见一次汉武帝刘彻,这个他的伯乐、姐夫、知己和曾经的战友。去往宫里的途中,两旁的士兵纷纷向将军道别,汉武帝刘彻更是降阶以迎。
传奇的帝王,终究会死去,就像再强盛的王朝,也终有落幕的那一天。
只留背影。
豆瓣评分:9.3
评分人数:5W
上线日期:2013年9月5日
剧集长度:43
在《大秦帝国》系列的最终章《大秦赋》还在热播的时候,观众对该剧批评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恰好”此时,富大龙参加了央视《国家宝藏》,饰演了秦始皇的角色,“行走的兵马俑”再度让人赞叹。
其实《大秦帝国之纵横》,作为该系列的第二部作品,是带着强烈的个人风格的,无论是饰演秦惠文王嬴驷的富大龙,还是饰演张仪的喻恩泰,就像当初的秦孝公和商鞅一样,又是一度模范的君臣关系。
相对于第一部剧情中的委曲求全,第二部“老秦人”的理想只有一个:“东出”。其中既有“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的警世之语,也有“敬那大争之世,敬这小酌之时”的感慨之言。
实用主义的嬴驷,鸡贼至极的张仪,胸有计谋的令尹昭阳,老夫子模样的惠施,跋扈张扬的大魏王,都是这部剧塑造出的难以磨灭的经典角色。
那么我来说说为什么要把《纵横》放在《裂变》的前面。
富大龙个人风格浓郁的表演方法,说实话,我很喜欢,包括喻恩泰也是,但这不是最重要的原因。在《裂变》中,嬴渠梁仿佛就是秦国的“神明”,就像古代评书艺人嘴中的“文曲星、武曲星”下凡一样,他遇到商鞅,是一个“神明”,得到了另一个“神明”的帮助。
反观秦惠文王嬴驷,跟上一部中他的父亲比起来,更像是一介凡人。
他有七情六欲,有过短暂的犹豫,有过犯错的时刻,有高光,也有黯淡,在一个大争之世里,他仿佛像一个孤单的“凡人英雄”:“于子孙千秋万代,每一家的窗台上,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
TOP5、《走向共和》
豆瓣评分:9.6
评分人数:8W
上线日期:2003年4月12日
剧集长度:59
照理说,以《走向共和》的水准,应该出现在更靠前排的位置上,但是由于后面4部实在难以割舍,所以只好委屈张黎导演的这部神作,待在中游的位置上。
该剧曾一度以9.7的超高评分,占据着国产剧“扛把子”的地位,之后评分略有下降,但是仍然稳定在了极高的分数之上,可见,一部优秀的作品,是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的。
这部剧除了导演张黎之外,制作团队几乎就是《雍正王朝》的原班人马,4000多万的投资,对于当时的电视剧来说,已经算是大制作了,但是对于这样一部出场人物众多的历史史诗级剧集来说,还是太少了点。
以至于剧中的人物在夏天时应该戴凉帽穿夏服,但是因为没钱,只能一直戴暖帽。
《走向共和》试图站在客观中立的视角上,去塑造一个清末民初的历史群像图,慈禧、李鸿章、光绪皇帝、梁启超、孙中山、袁世凯,一个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在这张以整个中国为限的巨大画布上,写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笔。
但是剧中塑造的李鸿章形象,是有争议的。
无论是人和事,都有其两面性,李鸿章对于满清来说,是一位不世出的糊裱匠,组织淮军,开展洋务运动,力保清政府这座早已破烂不堪的大厦屹立不倒。但对于当时的中国大趋势来说,他是在拉历史的“倒车轮”。
评价一位历史人物和事件,不能绕开当时的背景和历史局限性,然后再辅以现代人的眼光,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去观察、分析,才能真正摆脱历史虚无主义的窠臼。
TOP4、《东周列国▪春秋篇》
豆瓣评分:9.3
评分人数:8000
上线日期:1996年3月15日
剧集长度:30
首先得说一下,这部剧的导演沈好放,也是94版《三国演义》的导演之一,他的代表作还有另一部名气不小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该剧如同其名,讲述了从西周末年开始,周幽王为了博美人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最终自掘坟墓,被犬戎杀掉,然后周平王迁都洛邑,在东周春秋时间段内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件,主线围绕着周天子和春秋五霸展开。
这是一部让我从第一集开始,就完全张大了嘴的历史剧。
在周代,有着活人祭祀和陪葬的传统,很多电视剧虽然对此也有所展现,但是如《东周列国》一样无限逼近真实的影视剧,还真是不多见。
还有更让人极为赞叹的一幕:
周幽王被杀,褒姒落荒而逃,她的身体逐渐变得轻盈并飘向空中,就如同周幽王登基时,那匹从地下跃出,最终奔向远方的黑马。
什么是艺术?
这,就是真正的虚实结合,蕴藏着丰富内涵和奇诡想象力的艺术。
著名作家余华曾经谈起他读古典小说的感受,他说之前赞叹于一个作家写神仙下凡,既要有美感,又要古风古色,那么就写下雨吧,只要天下雨了,神仙就可以顺着雨水来到凡间。那么问题来了,神仙该怎么回去呢?
风。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艺术与自然现象,通过简单的逻辑,进行了完美的融合。
TOP3、《雍正王朝》
豆瓣评分:9.3
评分人数:7W
上线日期:1999年1月3日
剧集长度:44
先得向胡玫导演致敬,正是她,给国产历史剧带来了完全不一样的风格,在一个本该是男人扎堆的题材里,硬生生地闯出了自己的风格,并且独树一帜。
同样都是改编自二月河的小说,《雍正王朝》相对于《康熙王朝》来说,几乎从起点和立意上来讲,就要高出半个层次,它,几乎构建和改变了人们对于权力圈层的认知和理解,并且试图将这一复杂性达到极致的事情,以深入浅出的故事讲述给对此感兴趣的人们。
康熙末年,清王朝看似强盛的外表之下,实则早已千疮百孔,但是在权力核心,九龙夺嫡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长子圈禁,太子被废,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最终杀入“决赛圈”,最是无情帝王家。
雍正上台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手段,颁布并实施了包括但不限于火耗归公、摊丁入亩等政策,王朝貌似又焕发了应有的生机。
但危机自雍正一朝起始,就从未中断过。
焦晃老爷子饰演的康熙早已经成为不可磨灭的经典,而唐国强、王绘春、王辉等人,也贡献出了自己趋于巅峰的极致功力,在这部剧中,人人都是主角。
想要得到,就必然先要失去。
得到的,未必有时间欢欣鼓舞,失去的,又往往不甘心于失败,于是变本加厉的卷土重来。
“八王逼宫”的戏码,从场景的构建,到剧本语言氛围的营造,再到演员的演绎,杜雨露、唐国强、王绘春、王辉这一众人,将这一嵌入权力圈层最为深刻经典的时刻,描绘成了中国几千年来最富哲学意味的帝王将相图谱。
这部《雍正王朝》最为神奇之处,就在于它的“常看常新”。
TOP2、《大明王朝1566》
豆瓣评分:9.7
评分人数:17W
上线日期:2007年1月8日
剧集长度:46
张黎导演的又一封神之作,把它放在第二的位置,可能很多人并不同意,可我却必须把它放在这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致敬真正的经典。
如果说,《雍正王朝》对于权力圈层进行了深刻透彻而又细致地剖析的话,那么《大明王朝1556》,则将这一切重新推倒,并且进行了更为极致的构建。
不知道有人注意到《大明王朝1566》海报上的宣传语:“明代两个最高智慧男人的对决,两人是生生不息的原动力,他们相克相生。”
是不是有点“中二”的感觉?
该剧本来的名字中,还有一个副标题“嘉靖与海瑞”,凡是看过这部剧的人,往往不会只把目光放在这两个人的身上,严嵩父子、徐阶、高拱、张居正、胡宗宪、戚继光、杨金水、沈一石,人人都在这个粉末舞台上,费尽心力的腾出一只手扶着脸上的面具,然后,戴着镣铐跳舞。
改稻为桑,剿除倭寇,在“大事不虚”的原则下,刘和平用生花的妙笔,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副明朝中后期的芸芸众生相,无论是从朝堂,还是居于民间的草莽,制度性的肌理,就像被剖开的原木,丝毫毕现。
很喜欢某位网友的评价:“杀意写在脸上,宽恕放在心里,最后全靠天意,这,太中国了。”
TOP1、《三国演义》
豆瓣评分:9.5
评分人数:11W
上线日期:1994年10月23日
剧集长度:84
先解释一下,为什么要把《三国演义》这样一部“演义”味道很浓的剧集,放在一堆正剧里面。我们常说历史剧的创作,要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意思是历史的大方向和重大历史事件不能更改,但是在一些表现人物性格和事件性质的细节营造和刻画上面,可以适度虚构。
前者保证历史正剧的底色,后者则用来提高可看性。
前面提到的《雍正王朝》《康熙王朝》都改编自二月河的历史长篇小说,而“大秦帝国”系列中的《裂变》和《纵横》,也来自于当代作家孙皓晖的作品,至于《东周列国》,则是改编自明末冯梦龙的小说《东周列国志》。
那么改编自同名小说的《三国演义》,自然也应该归于此列。
94版的《三国演义》,总投资达到了惊人(结合年代)的1.7亿人民币,由中国电视剧中心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导演则是87版《红楼梦》的总导演王扶林。该剧在演员的选角方面,也是神乎其技:唐国强、鲍国安、孙彦军、陆树铭、魏宗万、陈红、吕中、杨立新、张光北等等,当你翻开多达两百人的演员表,就会发现,几乎没有无名之辈。
有人说,《三国演义》是特殊时代的产物。
这个我很赞同,这部剧的伟大之处和这份榜单中的其他剧都不同,它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不可复制。
最后说一个有意思的事,可能很多人已经知道了:
在拍摄期间,有一次,刘备的饰演者,和关羽张飞的饰演者三人实在有点饿,就跑到玉米地里偷玉米,结果被当地村民发现了,结果二弟、三弟跑得飞快,只有大哥当场被抓住,独自在风中凌乱。
有哪些好看的韩国宫廷剧?
朝鲜的历史上出现过两位废君,一位是燕山君,另外一位是光海君。
因为纷繁复杂的历史,以及看起来就很“多戏”的人物背景,燕山君和光海君成为了韩国编剧笔下最常出现的角色。
就拿光海君来说,借用他原型的电影和剧,多到扳着手指数不过来。
今年初,再次以光海君为原型改编的历史剧播出。
它就是翻拍自同名电影的——
《双面君王》
文 | HCT
《双面君王》又叫《成为王的男人》,目前已经更新到第六集,豆瓣评分8.6分,可谓之高。
就目前六集的情况来看,《双面君王》确实是良心之作。
一反韩国古装剧拖沓冗长的习惯,剧情紧凑、高潮迭起、画面精良。
最最关键的是,它的故事,足够吸引人。
电影版《双面君王》曾凭借出色的剧本,获得了韩国三大奖项之一的韩国电影大钟奖最佳剧本奖。
脱胎于电影的剧版,经过精良改编创作,剧本水准自然不在话下。
剧中的君王叫李憲(宪的繁体字),是朝鲜的第十五任君主。
真实历史上朝鲜的第十五任君主叫李珲。
他因为被废位,而没有庙号、谥号,所以通称为“光海君”。
与史实一样,光海君一直不受父亲待见,登基称王也是无奈之举。
因为他既不是长子,性格也比较阴狠。
剧中编剧简化了人物关系,让光海君只有一个继弟(剧中为暻仁大君)。
第一集光海君的父亲宣祖去世。
去世前,宣祖一再点明不放心把国家交给光海君,还让光海君保证要好好照顾弟弟。
但历史上光海君在一干兄弟之中,品行端正、聪明好学、作风简朴,与声名狼藉的胞兄相比,他颇得人心。
于是光海君,便顺利继承了王位。
刚刚称王的光海君,不仅立刻开始笼络权臣,还将弟弟的外族亲戚全部杀死,借之动摇其根基。
看到这,光海君残暴嗜血的负面形象瞬间立起来了。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光海君因为之前犯下的罪孽变得精神恍惚,总是感觉弟弟来向他索命。
而且,他的的周围总是有刺客出现,终日担惊受怕。
后来,他甚至一蹶不振,夜不能寐,只能靠吸食毒物麻痹自己。
光海君害怕会遭人暗算,于是他命令信臣李奎想出解决办法。
剧情也因这个法子正式展开。
这个办法就是——找替身。
河善的长相跟光海君一模一样,但他却是一个乐观向上、活力满满的农家少年,和大伯还有妹妹四海为家卖艺唱戏为生。
因为在一次唱戏的时候被李奎发现,便被强制带进宫假冒光海君。
而光海君则逃离了王宫,躲到了李奎安排好的庙里。
在财富的诱惑之下,河善答应了假冒为王。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任务是代替光海君面对死亡的威胁,直到揪出刺客们的幕后黑手。
一开始,他还一副新鲜好玩的样子。
享受着成群宫女们的伺候,品尝着宫里特有的美味佳肴。
但当危机一次次的发生,甚至亲眼看到宫女因吃了御膳瞬间暴毙时,他逃离了王宫。
然而,他又回来了。
因为他的妹妹被权贵凌辱,由于太过于害怕,变成了哑巴。
河善只是一介平民,无权无势,怎么斗得过权势滔天的名流?
那么,唯一的办法,便是继续当假王。
河善一边在宫里韬光养晦,一边寻求复仇的办法。
与此同时,也因为王的身份,他不得不随时面对丧命的危险。
虽然怀有复仇的目标,但河善还是一个心地善良质朴的少年,他用他的方式,默默地温暖着光海君的发妻——中宫娘娘。
两位演员的CP感爆棚,角色间甚至产生了若有若无的情愫。
河善只是个冒牌货啊!
就在大家联想这伤感的人物关系时,李奎告诉河善:你要成为这个国家的王了!
冒牌货变真君主?!
这一出反转真有点猝不及防。
编剧的这一神来之笔,让剧情走向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最后,必须要提一下饰演光海君和河善的演员吕珍九。
他97年出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鲜肉,但童星出身的他已经是个“老演员”了。
虽然如此,饰演光海君这么厚重的一个历史人物,还要一人饰演两角,难度着实不小。
不过,吕珍九把光海君的癫狂成魔和河善的质朴阳光演绎得截然不同。
光看眼神,就知道这是光海君,还是河善。
最妙的是,河善这一角色的性格并不单一,经过种种事件的磨练,他还会蜕变成一个更加复杂的人物。
毕竟,如果他真的成为王了,又怎能保持纯真呢?
这就更加考验吕珍九的演技了。
不过就目前呈现来看,他应该不会让我们失望。
有精彩的故事做铺垫,有演技炸裂的年轻演员加盟,青出于蓝的剧版《双面君王》绝对是开年的韩剧担当!
有哪些好看的韩国宫廷剧?
朝鲜的历史上出现过两位废君,一位是燕山君,另外一位是光海君。
因为纷繁复杂的历史,以及看起来就很“多戏”的人物背景,燕山君和光海君成为了韩国编剧笔下最常出现的角色。
就拿光海君来说,借用他原型的电影和剧,多到扳着手指数不过来。
今年初,再次以光海君为原型改编的历史剧播出。
它就是翻拍自同名电影的——
《双面君王》
文 | HCT
《双面君王》又叫《成为王的男人》,目前已经更新到第六集,豆瓣评分8.6分,可谓之高。
就目前六集的情况来看,《双面君王》确实是良心之作。
一反韩国古装剧拖沓冗长的习惯,剧情紧凑、高潮迭起、画面精良。
最最关键的是,它的故事,足够吸引人。
电影版《双面君王》曾凭借出色的剧本,获得了韩国三大奖项之一的韩国电影大钟奖最佳剧本奖。
脱胎于电影的剧版,经过精良改编创作,剧本水准自然不在话下。
剧中的君王叫李憲(宪的繁体字),是朝鲜的第十五任君主。
真实历史上朝鲜的第十五任君主叫李珲。
他因为被废位,而没有庙号、谥号,所以通称为“光海君”。
与史实一样,光海君一直不受父亲待见,登基称王也是无奈之举。
因为他既不是长子,性格也比较阴狠。
剧中编剧简化了人物关系,让光海君只有一个继弟(剧中为暻仁大君)。
第一集光海君的父亲宣祖去世。
去世前,宣祖一再点明不放心把国家交给光海君,还让光海君保证要好好照顾弟弟。
但历史上光海君在一干兄弟之中,品行端正、聪明好学、作风简朴,与声名狼藉的胞兄相比,他颇得人心。
于是光海君,便顺利继承了王位。
刚刚称王的光海君,不仅立刻开始笼络权臣,还将弟弟的外族亲戚全部杀死,借之动摇其根基。
看到这,光海君残暴嗜血的负面形象瞬间立起来了。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光海君因为之前犯下的罪孽变得精神恍惚,总是感觉弟弟来向他索命。
而且,他的的周围总是有刺客出现,终日担惊受怕。
后来,他甚至一蹶不振,夜不能寐,只能靠吸食毒物麻痹自己。
光海君害怕会遭人暗算,于是他命令信臣李奎想出解决办法。
剧情也因这个法子正式展开。
这个办法就是——找替身。
河善的长相跟光海君一模一样,但他却是一个乐观向上、活力满满的农家少年,和大伯还有妹妹四海为家卖艺唱戏为生。
因为在一次唱戏的时候被李奎发现,便被强制带进宫假冒光海君。
而光海君则逃离了王宫,躲到了李奎安排好的庙里。
在财富的诱惑之下,河善答应了假冒为王。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任务是代替光海君面对死亡的威胁,直到揪出刺客们的幕后黑手。
一开始,他还一副新鲜好玩的样子。
享受着成群宫女们的伺候,品尝着宫里特有的美味佳肴。
但当危机一次次的发生,甚至亲眼看到宫女因吃了御膳瞬间暴毙时,他逃离了王宫。
然而,他又回来了。
因为他的妹妹被权贵凌辱,由于太过于害怕,变成了哑巴。
河善只是一介平民,无权无势,怎么斗得过权势滔天的名流?
那么,唯一的办法,便是继续当假王。
河善一边在宫里韬光养晦,一边寻求复仇的办法。
与此同时,也因为王的身份,他不得不随时面对丧命的危险。
虽然怀有复仇的目标,但河善还是一个心地善良质朴的少年,他用他的方式,默默地温暖着光海君的发妻——中宫娘娘。
两位演员的CP感爆棚,角色间甚至产生了若有若无的情愫。
河善只是个冒牌货啊!
就在大家联想这伤感的人物关系时,李奎告诉河善:你要成为这个国家的王了!
冒牌货变真君主?!
这一出反转真有点猝不及防。
编剧的这一神来之笔,让剧情走向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最后,必须要提一下饰演光海君和河善的演员吕珍九。
他97年出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鲜肉,但童星出身的他已经是个“老演员”了。
虽然如此,饰演光海君这么厚重的一个历史人物,还要一人饰演两角,难度着实不小。
不过,吕珍九把光海君的癫狂成魔和河善的质朴阳光演绎得截然不同。
光看眼神,就知道这是光海君,还是河善。
最妙的是,河善这一角色的性格并不单一,经过种种事件的磨练,他还会蜕变成一个更加复杂的人物。
毕竟,如果他真的成为王了,又怎能保持纯真呢?
这就更加考验吕珍九的演技了。
不过就目前呈现来看,他应该不会让我们失望。
有精彩的故事做铺垫,有演技炸裂的年轻演员加盟,青出于蓝的剧版《双面君王》绝对是开年的韩剧担当!
详解最经典十大历史剧
好看的国产历史剧有太多太多了,有深度不通俗的历史剧却少之又少。最经典的十大历史剧有《大秦帝国》、《秦始皇》、《汉武大帝》、《三国演义》、《贞观之治》、《武则天》(刘晓庆版)、《成吉思汗》、《大明王朝》、《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十部经典名剧。为什么说这十部剧为历史名剧呢?和 民间故事 一起来看看十大历史剧的相关介绍。
详解最经典十大历史剧《大秦帝国》
中国历史悠久,许多现代人看古装剧来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从历史剧中,可反应当时年代的生活习性及文化。《大秦帝国》是一部以秦国为主要视点来展现战国时代波澜壮阔的史诗,讲述了战国时代的秦国如何由弱转强。那么接下来和民族文化一起来看看该剧的相关介绍。
详解最经典十大历史剧《秦始皇》
喜欢历史知识的同学一定看过十大历史名剧“《秦始皇》”,是中国文学作品,讲述公元前三世纪中叶,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末年。上映时间距至今也有些年限了,接下来民族文化来为大家介绍该剧的剧情相关介绍,一起来看看。
详解最经典十大历史剧《汉武大帝》
经典十大历史剧《汉武大帝》是由胡玫执导,陈宝国、焦晃、归亚蕾、陶虹知名明星等主演,该剧上映时间是2005年01月03日,剧情讲述了汉武帝执政创下的强大的丰功伟绩,接下来一起和民族文化来看看《汉武大帝》的相关剧情介绍。
详解最经典十大历史剧《三国演义》
经典十大历史剧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小说版改编,由孙彦军,唐国强,鲍国安,吴晓东,陆树铭,李靖飞,洪宇宙,魏宗万,张光北等明星主演。接下来起和民族文化来看看该剧的相关剧情介绍。
详解最经典十大历史剧《贞观之治》
经典十大历史剧之一的《贞观之治》由马跃,金士杰,马少骅,马精武,苗圃,孙宁等明星主演,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在位期间的出现的清明政治,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那么接下来,一起和民族文化来看看《贞观之治》剧情相关介绍。
最好看的电视剧排行榜前十名
最好看的电视剧排行榜前十名:
1、《琅琊榜》
是由孔笙、李雪执导,胡歌、刘涛、王凯、黄维德、陈龙、吴磊、高鑫等主演。十二年前七万赤焰军被奸人所害导致全军覆没,冤死梅岭,只剩少帅林殊侥幸生还。十二年后林殊改头换面化身“麒麟才子”梅长苏,建立江左盟,以“琅琊榜”第一才子的身份重返帝都。
2、《甄嬛传》
电视剧《后宫·甄嬛传》改编自流潋紫所著的同名小说。由郑晓龙导演,孙俪、陈建斌、蔡少芬等人主演的宫廷情感大戏。该剧是讲述甄嬛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单纯少女成长为一个善于谋权的深宫妇人的故事。
3、《白夜追凶》
是王伟执导的中国首部硬汉派悬疑罪案剧,由潘粤明、王泷正领衔主演。该剧讲述了刑侦支队队长关宏峰为了洗脱弟弟杀人罪名,一路破获多起案件的故事。美国流媒体巨头、世界最大的收费视频网站Netflix买下《白夜追凶》海外发行权。
4、《大明王朝》
其实本剧在历史正剧方面,是没有《康熙王朝》有名的,但是确实是一部十分不错的剧,在豆瓣上也达到了9.7分的高分,很多人甚至称赞这部剧是真正真实的历史中国,这部剧作为2007年的剧,但是比现在绝大多数剧都要优秀。
5、《司藤》
《司藤》是景甜、张彬彬等人主演的一部奇幻悬爱剧,这部剧是根据小说《半妖司藤》改编的,不仅剧情新颖,非常吸引人,而且景甜在这部剧中的表现非常不错。
6、《红楼梦》
1987年首播的央视版《红楼梦》是中央电视台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摄制的一部古装连续剧。由王扶林先生导演,周汝昌、王蒙、周岭、曹禺、沈从文等多位红学家参与制作,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和"不可逾越的经典"。
7、《武林外传》
本剧是由尚敬导演执导,闫妮、沙溢、姚晨、喻恩泰、姜超等演员主演的回体古装情景喜剧。该剧围绕着一个在约万历年间的小镇“七侠镇”中“同福客栈”里的女掌柜佟湘玉和她的几个伙计展开。该剧于2006年1月2日在央视播出。
8、《延禧攻略》
本剧是东阳欢娱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出品的古装宫廷剧,由惠楷栋、温德光执导,秦岚、聂远、佘诗曼等主演。该剧讲述了宫女璎珞凭勇往直前的勇气、机敏灵活的头脑、宽广博大的胸怀,化解宫廷上下的重重困难,最终成为襄助乾隆盛世的令贵妃的故事。
9、《欢乐颂》
本剧是由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山东影视制作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都市职场女性剧,由孔笙、简川訸执导,袁子弹编剧,侯鸿亮制片,刘涛、蒋欣、王子文、杨紫、乔欣、王凯、祖峰等领衔出演。
10、《虎啸龙吟》
本剧是由东阳盟将威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江苏华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霍尔果斯不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张永新执导,吴秀波、王洛勇、刘涛、张钧甯等人主演的三国题材电视剧。该剧主要讲述了关于中老年司马懿的人生,将更多还原历史面貌。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