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题材影视剧,90年代国内外经典电视剧大全
记者:张崝 张梦达
2016年,是电视剧回归现实题材的一年,也是电视剧制作机构注重打磨质量,加快步伐“走出去”的一年。诸多“扎根生活”、“讲述中国故事”的电视剧,成为反映时代的精品佳作。现在让一起来盘点2016年度的年终电视剧。现实题材引关注
2016年8月,一部名为《小别离》的电视剧登上了全国电视荧屏。该剧围绕着中学生的教育问题展开,讲述了三个家庭面对孩子升学、留学、青春期时发生的故事。
该剧播出后,不仅收视率屡创新高,连续十二天抢占了全国同时段收视排行榜的首位,还引发了观众对“子女教育”、“出国留学”等社会话题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小别离》制片人 徐晓鸥:《小别离》在新媒体的播出当中,全程有75亿以上的点击量,微博话题的总阅读量在20亿以上,微博话题的讨论达到了152万次。所以对于现实题材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它的讨论更多会集中在社会话题上,很多都是讨论者亲身的一些感受。
《小别离》制作人 、演员黄磊:艺术工作者还是要对时代发问,你可能没有答案,但你不能不提问,不能不思考。那我们在做《小别离》这戏的时候,我们就做了一些这样的提问,一些思考,我觉得从家庭这样的故事里面,去看到人与人,看到社会现状,然后又可以对社会话题有一些发现和思考,是蛮有趣的。
《小别离》的火爆仅是今年现实题材电视剧荧屏表现的一个缩影。2016年全年,仅浙江卫视中国蓝剧场,就相继播出了《欢乐颂》、《小别离》、《好先生》等多部现实题材电视剧作品。
浙江卫视总编室主任 陶燕:我们今年的现实主义题材的剧目达到了10部,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占到了63%,跟以往相比是有很大的提升的。
《好先生》用大量笔墨描写关注“空巢老人”,其温暖而又传递“正能量”的叙事受到了诸多观众的推崇与喜爱。而由孔笙执导的《欢乐颂》则以大都市年轻人的视角,为观众讲述了一个关于生活、关于理想的故事。两部作品均取得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
电视剧《欢乐颂》制片人 侯鸿亮:真正好的文艺作品,你一定是和现实有连接,你对现实有启迪的作品。我的原则是,我拍的电视剧我是能够让我的孩子去看的,这特别重要。
导演 郑晓龙:现实题材实际上它跟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在我看来,不是说我们要多拍多少现实题材这个比例,但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我觉得是我们应该坚持的。
IP电视剧收视成绩优异
去年,《琅琊榜》、《花千骨》等多部“网络ip改编”电视剧在台网双平台上均取得了优异的收视成绩。而在今年,一些作品虽然复制了以往“大IP加小鲜肉”的模式,但在市场上的表现则没能达到预期。一些青年演员也主动尝试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研读剧本和钻研角色塑造上来。
演员 赵丽颖:角色不管有什么转变,他都是会,最基本的品质,真善美这个品质是不会变的。演员也在进步,那我们希望说我们也在成长。能够在思想层面上更深入一些,可以看到这个人物比较细致的内心世界给这个角色的冲击。
电视剧《欢乐颂》制片人 侯鸿亮:IP其实对于整个的影视来讲,它不是全部,它只是给你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把IP变成成功的影视作品,它还需要很多个工序。
革命历史题材让年轻人也喜爱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建党95周年。《长征大会师》、《彭德怀》、《海棠依旧》、《彝海结盟》、《绝命后卫师》等一批秉持着“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也在今年集中在央视播出。这些剧目以新颖的视角丰富了长征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同时在人物塑造表现形式上也均有突破,彰显了信仰之美,弘扬了民族精神。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贾磊磊:我觉得今年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实现从创作到市场的整合。就是一个主旋律的,或者说一个革命历史这样一个故事呢,现在在市场上赢得了越来越多人的喜欢。
湖南卫视也在今年接连播出了《红星照耀中国》,《麻雀》、《解密》等多部由青年演员担纲主演的革命题材电视剧。其中《红星照耀中国》是唯一一部以外国人的视角展现长征故事的电视剧,播出后引起巨大反响。
电视剧《红星照耀中国》导演 臧云飞:在网上,也看到了一群年轻的网友们评论《红星照耀中国》,这本来是一部红剧,但是我们(网友)看进去了,把我们年轻人也拉到电视机前来,也一起看我们的红军。
而由大量年轻演员饰演英雄形象的电视剧《麻雀》和《解密》,收视率与网络点击率屡攀新高,剧中贯穿的主题“唯祖国与信仰不可辜负”,也在网络上、观众中被广泛传播。
湖南卫视频道副总监 宋点:我们把一些革命历史题材的这样一些剧,给年轻人用他们喜闻乐见的一些方式,用他们喜欢的一些年轻的这些偶像的一些演员来进行包装。这个应该讲这种组合是非常成功的,收视率也非常高,影响也非常好。
中国电视剧“走出去”
今年的电视剧市场,除了在题材方面集中于现实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创作,中国电视剧“走出去”也加快了步伐。《解密》、《欢乐颂》、《亲爱的翻译官》等剧除了在国内收视情况不错,在国外播出时也受到高关注。在第十二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奖”颁奖典礼上,电视剧《解密》获得了“优秀电视剧金天使奖”。
华策影视集团总经理 赵依芳:我们认为那个时代就说英雄不一定是那么的老成,因为都是你需要有青春和热血去铸造一个时代的英雄,我们认为这个也是符合这个题材本身的。因为我觉得每个民族对民族的英雄都是有一份去憧憬和追求和认可的这样一种民族心的。
除了把优秀剧目传播“出海”,山东影视传媒集团今年还在美国洛杉矶成立了山影国际美国公司,把“中国故事、美国制造、全球营销”定为下一步国产剧国际化合作的发展目标。
山东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晋亮:我觉得我们要出去,把中国元素的故事走出去的话,我们还要改变全世界,就是世界这些原来对中国的这种影视剧作品的这种惯性思维。好比如说他们就要看我们的动作片,看功夫片。实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5000多年,博大精深,可以出去的东西很多。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贾磊磊:其实我们中国的现实社会,我们身边发生了很多很多的,美梦成真的故事,讲好这些亲身的或者真实的故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责任/讲好一个中国故事,让外国人加深对我们的了解,特别是加深对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理解,电视剧的这方面做了很多的这种工作。
电视剧不仅是最贴近中国观众生活的艺术形式,更是外国观众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的途径。2017年,也期待我们的电视荧屏题材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让国内外观众看到更多生动鲜活的中国故事、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
秉持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打造出《幸福到万家》,拓展了怎样的创作理念呢?
比较了解电视剧的小伙伴们一定会了解到了这样一部已经结束的电视剧就是《幸福到万家》,尽管《幸福到万家》这部电视剧已经结束了,但还是引起了很多观众的热议,众所周知《幸福到万家》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那么这样的电视剧究竟体现了怎样的创作理念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我们可以看到首先非常突出的一点就是这部电视剧非常具有现实感,不仅是打造农村生活的现实感,还有之后主角们进城之后的工作都非常具有现实感,打造现实感,正式,这种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所必须要做到的第1点,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个电视剧刚开头的时候的婚礼习俗以及之后的人情世故都显现出了那个时代的特点,这也就是现实主义题材所表现的地方。
其实这部电视剧所展现的另一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农村振兴与发展在主角进城之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进行返乡,从而带动大家一块致富,就可以看出这个主题,这个主题也就符合了当下乡村振兴的现实话题,非常符合主旋律,是该部电视剧的亮点之一。除此之外,这部电视剧还展现了时代的进步以及奋斗者的美好,只有经过奋斗才能获得美好的生活,同样时代的进步也需要奋斗者的奉献,正是因为有这些奋斗者,才能够带来乡村振兴和城市的发展。
其次除了整部电视剧的理念之外,塑造的主角角色也是非常大的一个创作理念的进步,在这部电视剧中所介绍的主要角色就是由赵丽颖饰演的幸福这个角色,从这个角色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女性的坚强与坚韧以及新时代对于女性力量的重视,这也是这部电视剧所要表达的重要内容。
《心居》的爆火,是否标志着现实主义海派剧的回归?
《心居》这部电视剧爆火了,该部电视剧讲的是冯晓琴和顾清俞在生活的泥沼中孜孜不倦、努力向上发展的故事。这样的电视剧是很现实主义的,这部电视剧可能也标志着现实主义海派剧的回归。之前的观众是比较喜欢看偶像剧的,特别喜欢看一些自己接触不到的生活。但这种电视剧的剧情是比较薄弱的,已经不能再吸引观众的目光了,所以观众就喜欢看一些更有深度的电视剧。
是否标志着现实主义海派剧的回归呢?
这部电视剧讲的是外地媳妇与上海本土男人的故事,两个人已经结婚十年了,而且当时这个媳妇是大着肚子来到上海的。所以这个洗衣服就不怎么被这个家庭尊重,两个家庭之间的矛盾是比较大的。其中一个家庭就是女主,另一个家庭是大姑姐的,双方都在斗智斗勇。其实主要就是涉及到了金钱上的来往,一个想借钱买房,另一一个不想借钱。这样的现实主义剧本是比较受欢迎的,和人们的生活比较的接近,也受到了大部分观众的喜爱。
什么是现实主义海派剧呢?
现实主义的剧是比较好理解的,就是这个电视剧反映了相关的事情与人们的生活是很接近的。而海派剧讲的并不是与外国有关的,其实是与上海有关的,讲述了上海这个城市的文化和风俗。这个电视剧就发生在上海并且与上海的文化非常的有融合度,所以被人们称为了现实主义海派剧。这样的电视剧确实是比较好看的涉及到了很多家长里短以及鸡毛蒜皮的小事。
总结
上海的风景是比较好看的,并且文化习俗与很多城市都不一样。如果这个电视剧真的能够展示相关的上海习惯,再加上一点现实主义,肯定是能够受到很多欢迎的。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