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棋魂仍旧无法超越的经典语句(动漫棋魂仍旧无法超越的经典)
1999年,集英社旗下的《少年JUMP周刊》杂志开始连载漫画《棋魂》(ヒカルの碁)。当时恐怕不会有人想到,这部漫画将成为一代经典,不但改编成了卡通,还在2020年播出了中国真人版电视剧。
《棋魂》中的主角进藤光和藤原佐为。
典型中的“非典型”
追根溯源的话,1964年,日本成功举办东京奥运会,使得日本到处洋溢着拼搏进取的体育精神,这种精神也反映到动画创作中。1968年的《巨人之星》开启了体育动画的先河,这部所谓的“运动根性”作品,以棒球、热血、必杀技席卷观众的心,充分表现出了活力、奋进、友情的“体育之本”。就此形成了日本体育题材漫画(动画)司空见惯的套路:某个平凡不起眼,又不怎么努力勤奋的主人公在成长的路途中遇到一大堆异常优秀的配角们,在他们的激励和帮助下,终于找寻到自我的目标奋发向上的故事。
回过头来再看《棋魂》,它的故事情节其实是一部中规中矩的体育题材作品。主人公进藤光是一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爷爷家的仓库里翻出了一个古老的旧棋盘。由于小光可以看到棋盘上隐形的血渍,于是与沉睡在棋盘里的鬼魂藤原佐为发生了命运的交集。佐为是一千年前平安时代的棋士,在一次对弈后,他因遭受对手的陷害含恨投水自尽。但由于佐为对围棋无比挚爱甚至超越了生命,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参悟“神之一技”,所以死后灵魂不愿散去,而是寄居在棋盘之中,等待着可以再次下棋的机会。
在佐为的熏陶与影响下,原本连棋子都不会拿的小光逐渐对围棋产生了兴趣并开始下棋,这个时候,小光也遇到了自己毕生的对手——塔矢亮。在与小亮的对局过程中,小光原本只是以游戏的心态,让佐为出手小胜他一局,后来却逐渐为小亮对围棋的执着追求所感动,希望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与小亮旗鼓相当的棋手。于是,小光以塔矢亮为奋斗的目标,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棋力,决心走上职业棋士的道路。在一场一场的比赛中,进藤光不断得到历练,从而成为无所畏忌的强者;即使是失败,也成了未来的成功所必不可少的铺垫。
为围棋而存在的藤原佐为。
按说,这样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多么复杂和匪夷所思。但与其他一些著名的体育运动题材的漫画,譬如《棒球英豪》、《灌篮高手》、《足球小将》、《网球王子》相比,《棋魂》的独到之处正是它的题材。无论是棒球还是足球,比赛中的动态画面足以吸引读者(观众)的注意力,但围棋偏偏是项与之大相径庭的静态“运动”。两人对坐棋盘之前,除了落子与坐禅无异。对于普通观众而言,围棋无非是一种枯燥无味以及深奥的脑力游戏,它的严肃性原本是无法吸引观众兴趣的——甚至在以文字取胜的文学作品中,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以围棋为题材的《名人》一文,同样读之令人昏昏欲睡。
但《棋魂》成功做到了这一点,将原本枯燥的下围棋过程,刻画得恰当好处。在漫画中,读者可以清楚明了地看到绘制精细的棋盘,以及在对弈时棋子的走向。相比较文字文本用抽象的话语去描述棋子的布局,让读者直接用眼睛去看的方式可以得到最直观的感受。懂得围棋之道的人可以从中看出棋局的走势以及对弈者的棋艺。而不懂围棋的人,虽然只能够看到棋子分散在棋盘上的样子,但由黑白两色棋子构成的画面自然就流露出一种整齐和谐的美感,观者能由此直接感受到围棋之美也已经足够了。
《棋魂》中的对弈。
漫画的灵魂
《棋魂》漫画在连载(1999-2003年)时,人气就一直高居不下,之后由集英社集结出版的单行本全册23卷,在日本的销量已突破1400万册。一向严苛的评论界也毫不吝惜赞美之辞,使其荣获了2003年度手家治虫文化奖的新生奖。根据漫画改编的75集卡通片一开播就引起众人的注意,收视率高达24%,从动画片第九集开始,收视率便一路攀升,甚至一度达到了37.5%的惊人数字,接近 “红白歌会(相当于春晚)”的收视率。
《棋魂》创作中的另一位功臣就是日本女棋手,担任监修的梅泽由香里(时为二段)。因为有了这样一位专业人士的帮助,《棋魂》所描绘的近百场正式的对弈的棋局,都是可考证的、现实中真实发生过的名局。这些棋局,甚至巧妙地与剧情杂糅在了一起。
譬如,藤原佐为在遇到进藤光之前与日本围棋史上的奇才本因坊秀策相遇。所以佐为一开始遇到塔矢亮后所下的两局棋,都选用了历史上本因坊秀策的真实棋谱。而《棋魂》中的巅峰对决,佐为在网上与塔矢行洋名人一局中的棋谱,同样选用了当时日本的顶级棋手间的较量(依田纪基vs林海峰)。甚至令进藤光真正由衷叹服佐为棋艺的那张古代棋谱,同样出自本因坊秀策的人生名局——“耳赤之局”。这个名字的来历,是因为秀策弈出关键一手后,对手幻庵因硕自觉不敌,紧张地耳朵都变红了。
《棋魂》中出现的“耳赤之局”棋谱。
在《棋魂》漫画中的诸多人物中,真正的人气人物自然当属藤原佐为。实际上,主人公进藤光邻家男孩一般的人物设定并不见得有多么吸引读者(观众),与他亦敌亦友的塔矢亮严肃偏执的个性更令人喜欢不起来。相比之下,佐为对围棋的执着和坚持让人感动,而最让读者动容的是他在与进藤光的相处过程中产生的亦师亦友的情感,这些设定都使得这个角色有血有肉起来。
当佐为(SAI)与当时日本棋坛第一高手塔矢名人对弈中看到了小光的围棋天赋,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就是让后者看到这“神之一招”。于是,完成自己的使命的佐为身上停止的时间沙漏再次开始流动,随即永远地从小光的生命中消失了,但是,佐为的围棋留了下来,永久地留在小光下出的围棋当中——而读者则感觉怅然若失。失去了佐为的《棋魂》,的确没有了灵魂,而沦为一部平平庸庸的励志漫画。或许这是为什么缺少佐为戏份的漫画后半部分,在动画化的过程中,被精简为一部剧场版动画(《通往北斗杯之路》)的原因……
进藤光在梦中见到佐为。
无可超越
有趣的是,二十年后再看《棋魂》,它的真正影响力反而是在动漫之外——它竟然以一己之力延缓了日本围棋的衰弱。这难以想象却是一个事实。
据日本《棋周刊》于2001年8月发表的一份围棋白皮书声称,在《棋魂》连载的几年间,日本围棋人口由390万人回升至460万,增加的近百万围棋人口中绝大多数是青少年,从而推断这部漫画对极度老龄化的日本围棋人口的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个花絮则是,在卡通每集片尾都有一段梅泽由香里二段与两位讲解示范围棋入门的基础知识。节目中曾邀请当时新初段棋士井山裕太参加节目受访。这位井山裕太,如今已成日本围棋的“第一人”(不过也只是日本围棋)。
有说法认为塔矢亮的原型就是井山裕太。
这样现象级的棋类题材作品,在《棋魂》之后恐怕再也不曾出现。在日本,《三月的狮子》当然也是一部大人气作品,并不是以描绘棋类(将棋)竞赛故事为主轴,而是将描绘人物的心路历程作为剧情的主线。在中国,2005年面世的《围棋少年》算是一部同类型的动画作品,但却始终笼罩在《棋魂》的“阴云”之下,就连其宣传海报也明显露出了模仿《棋魂》的痕迹。
《围棋少年》的海报
但模仿也不到家,细节与情节设置都与模仿对象相去甚远。譬如,《棋魂》的一个亮点是细致地展现了对弈中的每一手,而《围棋少年》几乎不涉及具体的对弈步骤,甚至经常连围棋专有名词也基本不解释,看起来是准备既然弄不清楚就彻底把观众搞糊涂。刻画棋手在面临困境的紧张时,《围棋少年》通常只用棋手满头大汗、手不停地抖动的画面来表现,而《棋魂》却能够细致表达棋手的内心活动、情绪状态,让这种情绪显得更真实。两者高下立判。
《棋魂》期盼的日本围棋复兴最终并未实现。
《棋魂》动画版的结局,留给读者更多的却是遐想,进藤光的棋艺最终追上了塔矢亮了吗?塔矢行洋隐退之后是否领悟到了“神之一手”?咄咄逼人的绪方精次九段是否从桑原棋圣那里夺取了本因坊头衔?
恐怕这一切都已经不会有答案了,就像藤原佐为永远消失了一样。当他幽幽诉说他的千古之恨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他是一个悲情的角色。随着《棋魂》故事的展开,我们跟着进藤光或塔矢亮一路欢声笑语喜乐哀愁,蓦然回首,才忽然发现伊人已悄然逝去。
《棋魂》的最高潮(藤原佐为对塔矢行洋)。
但是,动漫迷们不会忘记《棋魂》。在2016年李世石与“阿尔法围棋”的世纪之战中,当李世石九段最终下出逆转一手的时候,是不是有人会想起SAI在与塔矢行洋的网络对决所追求的“神之一手”?
棋魂算不算神作?
当然算。
《棋魂》的动漫改编自由小畑健执笔的同名漫画,对,就是那位画了《死亡笔记》和《爆漫王》等大热作品的小畑老师。
老师漫画原作中的藤原佐为
千年前的围棋棋士藤原佐为由于对围棋的执念,灵魂在死后附于棋盘之上。
现代的少年进藤光在无意中翻出爷爷家的旧棋盘时,唤醒了寄居在棋盘上的佐为。
在佐为的请求下,作为佐为的“手”,依照佐为的指导开始替佐为下围棋。
在围棋会馆中,小光与著名棋手塔矢行洋的儿子塔矢亮相遇。小光在佐为的指导下大胜梦想成为职业棋手的小亮。
然而小光对此满不在乎的态度,使小亮大为恼火。想到这个人(其实是佐为)刚刚压倒性的胜利,小亮更是不甘心。
这是小光和佐为两个人的故事。深爱围棋而无法成佛升天的佐为,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在网络上大过棋瘾。
也是因为有了网棋,他得以与现代日本最强的棋手塔矢行洋进行对决,完成自己的夙愿。
而本身毫无围棋基础的小光,受到佐为的执念影响,渐渐对围棋产生兴趣,甚至生出要凭借自己的力量成为职业选手的想法。
他逐渐摆脱了佐为的依赖,只把佐为当作自己在围棋上的老师。一步一步,在围棋的世界突破自己,并决心在自身实力提升之前,不与小亮下棋。
看着小亮顺利成为职业选手、升段,小光的好胜心也越来越强。他把小亮视为最大的对手。
这次不是作为“藤原佐为”,而是作为“进藤光”,要成为堂堂正正地与塔矢亮对决。
围棋是一项小众的竞技。它没有球类竞技的华丽技巧,也没有搏击运动的拳拳到肉。
然而,谁说智力与精神力的博弈不能看得人热血沸腾?
佐为与塔矢行洋的网棋对战,是夏BB在全剧最喜欢的部分。
王牌对王牌,看得过瘾。
黑暗中下棋的场景,暗示着两人的对决发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
开局时的两人,在平稳布局的基础上小心试探。尤其是打遍现役高手的塔矢行洋,试图从佐为的棋风揭穿他的身份。
在你来我往了几十步后,战局突然升温。佐为抢先采取进攻,攻入敌方阵营。
塔矢行洋也不甘示弱,精心布局中,寻找对方的弱点。
两位高手对决,在熟悉对方棋路后自然能互相猜出策略。然而正是因为两人都能做到知己知彼,结果的走向反而更加扑朔迷离。
塔矢行洋选择顺着佐为的思路进行——但这只是表面,他所设下的陷阱,是让佐为以为自己保持占优局势,却失去了对开局优势的控制权。
这就是名人(日本职业棋手在“名人战”胜利后得到的称号)塔矢行洋的围棋。
不懂围棋的夏BB居然也和这位大哥一样紧张
确实,塔矢行洋足够强,每一步几乎都是好棋。但是身为皇家棋士的佐为,从不失算。
在对方的优势中,佐为暗暗布局,帮助自己在后半场突出重围。不知不觉中,成功逆转局势。
塔矢行洋看出了走向的变化。他试图以接下来的几手棋扳回一城,可惜大局已定,他已无力回天。
已经预示到结果的塔矢行洋投子认输。从此从围棋界,隐退。
时间来到2017年,人类棋手柯洁出战AlphaGo。
柯洁投子认输,无言落泪的时候,我终于理解了就此放弃毕生事业的塔矢行洋。
“我遇到的是围棋之神。”
巅峰对决之后,小光看着残局研究两人的棋法。
然而,被佐为的强大气势压倒的塔矢没有发现的漏洞,却被刚刚迈入职业棋手门槛的小光发现了。
那个被小光发现的,完满之中的小小裂痕,让佐为知道了自己留在人间的原因。
这就是“神之一手”。
这是小光天才闪现的瞬间,这就是佐为肩负的使命。
他想要传承的围棋之魂,已经有了最好的继承人。
心中认定自己已经完成使命的佐为最终成佛。亦师亦友的佐为消失,内心崩溃的小光决定放弃围棋。
他至今的路,都走在佐为的引导之下。失去了佐为,也就失去了方向。
最终点醒小光的,还是佐为。
在棋局中看到了和佐为相似的手法,他才终于发现——
寻找佐为的唯一方法,就是下棋。
他重新回到围棋会馆,找到小亮,向他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既是对手,也是朋友的小亮,自然接受了他的挑战。
这两个人的职业道路还很漫长。但就像剧中说的,只有一个天才无法成就围棋的名局。
小光和小亮,都在期待与对方双双站上顶峰的一天。
《棋魂》描写的,是一群追梦人的故事。斗转星移的数年间,有人因为围棋改变命运,有人因为命运放弃围棋。
在人间漂泊千年的佐为,生活在父亲荫蔽下的小亮,从无感到热爱的小光。
比赛中的那些胜者们,败者们,得意者们,失意者们......
他们都是《棋魂》的主角。
没有主角光环加持的配角·伊角,对围棋的爱却是最真挚的
与小光一同参加职业考试的本田和伊角,都未能和小光一起成为职业选手。
但他们做的只是擦干眼泪,再来年的职业考试中再努力一把。结果当然是可喜可贺——努力就有回报,真是一句美好的话语。
这样一部有笑有泪,人物丰满的作品要被国内翻拍,且不说佐为日本古人的身份如何处理,首先得到的质疑就是:为什么是它?
要知道,我们自己明明就有一部极优秀的围棋动画,《围棋少年》。
《围棋少年》的格局,比《棋魂》甚至还要大一点。《棋魂》着重描写的是个人成长,而《围棋少年》在此之外还加入了家国天下的豪情。
主角江流儿与日本棋士黑木的对局,更是看得夏BB激动得不行。亦敌亦友的这两人,充分体现了围棋“和”的真谛。
夏BB至今还记得《围棋少年》的主题曲,词写得极好:
纹枰论道中 气随天地转
历炼 历炼
棋深深无底 心大大无边
历炼 历炼
寻正道弃邪念 黑白局中无界限
这么一部好动漫怎么就没人翻拍!好气!
另一点让夏BB尤为担心的是,今年国剧在触及这种专业剧/行业剧时的表现,向来不太让人满意。
在之前的推送中(再拍国产职场剧,务必看这篇)夏BB也说过,国产职业剧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职业”。
有瞎七八糟演医生的,有瞎七八糟演翻译的,还有瞎七八糟演谈判专家的。所有的剧中,都是让主角们套上光鲜的假皮,玛,丽,苏。
你告诉我为了啥???
可惜这一套很可能在《棋魂》这里行不通,毕竟主角进藤光和塔矢亮的故事挫折都比成功还多,更别说没有主角光环加持的配角们了。
并且,还没有感情线。
感情线不吃重,专业知识也算过硬的动漫改编剧有没有?
有,中国就有,夏BB这里实名提名秦俊杰版的《网球王子》。
原著的中二科幻网球它有,队友羁绊它有,网球动作够专业,秦俊杰版的龙马更是臭屁中带着呆萌,叫人忍不住捏他的小脸脸(小十君:你忍住!)。
这剧豆瓣评分人数不多,得分也不怎么样,很奇怪。
这剧可是走出了秦俊杰、张超和王传君的,王子文,李易峰,薛之谦也有出演。
这一版的手冢很帅啊!
虽然它有种种不足,但比起辣眼睛行业剧,还是很赏心悦目的。《棋魂》能照着这个水平翻拍,相信也足以吸引大批粉丝。
看上去夏BB 好像对这次翻拍泼了不少冷水?
不不不,值得期待的点还是有的,那就是它的载体——网剧。
近年网剧水平的巨大提高,我们有目共睹。即使是“漫改”这种很难翻拍的题材,我们也有《河神》《画江湖之不良人》等高分作品。
而且据说是《最好的我们》原班团队制作,校园生活的描写基本上可以保证了。
希望夏BB的这一点点后怕只是瞎操心。毕竟,能拍出好作品,才算是皆大欢喜的结局。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