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烧的岁月石林为什么恨石光荣,激情燃烧的岁月哪一集石林死的
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36岁的石光荣娶了19岁的褚琴,两人生育3个孩子,分别是大儿子石林、二女儿石晶和小儿子石海。
虽然褚琴和石光荣刚结婚时,并不喜欢他,但随着时间的磨合,两人有了相濡以沫的默契。很多人说,褚琴嫁给石光荣,是她的福气。石光荣是真的爱她,她冰冷的心,渐渐被他的爱暖化了。
不过许多人并不知道,褚琴嫁给石光荣有多痛苦,三个孩子又有多恨他。石光荣不顾她的反抗,执意娶她为妻,毁了她的人生,更毁了三个孩子的未来。
石海在原著中写道:父亲回到家后,还无法从虚幻的战争中走出来。三个孩子的吵闹,让他烦不胜烦,恨不得孩子哭闹时,把他们统统都毙了。父亲对我们的怒吼、不分青红皂白打我们的屁股,母亲心疼得落泪,却无法阻止父亲。
父亲又一次离开家门后,三个孩子集体找到母亲说:妈妈,以后不要让这个人回来了。自从父亲残暴地打过我们后,我们便不再称呼他为父亲,而是改成了“那个人”。
石光荣常年征战沙场,孩子小的时候,他鲜少在家。在三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没有给孩子擦过一次屁股,换过一次尿布。他对孩子的关心不够,每次回到家,他无法调整父亲的角色,面对孩子的哭闹只会使用暴力。
孩子在他的淫威下屈服了,不过他们表面上不再哭闹,却打心眼里开始讨厌这个人。石光荣不在家时,孩子是自由、快乐的。他们以为日子会一直快乐下去,直到战争结束,石光荣以后都要待在家。石光荣的存在,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操控着他们的人生,改写着他们的命运。
而石光荣首先下手的那个人,就是石林。石林高中毕业后,想考大学。石光荣阻止他考大学,并且在石林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他报名参军。
石光荣战功赫赫,老家的亲戚朋友经常上门拜托他帮忙。他只需要打一通电话,写一封信,就能帮助那些人找到满意的工作。
但是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石光荣坚持着“大公无私”的理念。他不仅让石林按照他的想法去做,还把石林送到了边远的哨卡,那里是冰天雪国,生存环境恶劣。
石光荣说:温室的花朵成不了什么气候,只有在大风大浪里才能百炼成钢。
石林从小不缺吃穿,性格倔强又调皮。他在冰天雪国里度过了一年,还是败给了艰苦的生活环境,写信求石光荣看在父子情面上,拉他一把,把他调到环境稍微好一点的地方。
可惜石光荣不为所动,他用一根火柴,把石林的求救信化成了灰烬。褚琴看到儿子在那里过得如此艰辛,背着石光荣找了别人帮忙。谁知就在事情快要办成时,石光荣发现了,他让石林的希望再次破灭。
石林写信对石光荣说:我没有你这个父亲,你也没有我这个儿子。从这以后,石林再也没有喊过石光荣爸爸,好像他们父子之间,真的恩断义绝了。
1979年,石林参加南线的战事时牺牲了,石林在遗书中写道:爸爸,你见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牺牲了,以前我恨你,但现在不恨了,因为你是我父亲。
石光荣确实为时代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为有他们这样的人,大家才能过上安居乐业的好日子。什么叫好日子呢?我认为人在吃饱穿暖的情况下,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并且按照自己的目标一步步靠近,这才是真正的好日子。
既然时代在发展,人们面临的选择权,就应该比之前多很多。石林有权利也有能力选择自己未来的路。可惜石光荣的倔强和固执毁了他一生。
石光荣认为孩子是他一个人的,他们的未来也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他从未尊重过孩子的意见,考虑过孩子的感受。他固执地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左右着孩子的人生。在他看来,他对孩子爱得深沉,在我看来,石光荣对孩子的爱,藏着满满的控制欲。
涂磊说:我很钦佩一种父母,在孩子年幼时,能够给予强烈的亲密,当孩子成人后,又学会得体的退出。照顾和分离都是父母必须完成的任务。 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
为人父母,不用经过任何考试。虽然父母之间有着文化悬殊,但在我看来,最好的父母不是文化程度越高越好,而是父母懂得用爱滋养孩子。当父母爱孩子、尊重孩子,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褚琴是石林的母亲,她一直尊重着孩子的意愿,但石光荣享受着在家说一不二的地位,就算全家人与他唱反调,也是胳膊拗不过大腿。
电视剧中,石林最终和石光荣和解了。而在原著中,父子俩这辈子都没有和解。石林恨透了石光荣的自私自利。他想利用石林的人生,完成他这辈子想做的事,让石林为他而活。
孩子不是父母的替代品,如果石光荣爱孩子,就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听从妻子的建议,而不是一厢情愿地逼迫着别人做不喜欢的事。
褚琴不喜欢他,他打着爱她的旗号,强行娶她为妻。石林想读大学,石光荣打着爱孩子的旗号,扭转石林的命运。石林去世后,他想不通石林为什么恨他?他当然想不通了,因为一个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者,只会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别人不理解他,是别人觉悟不够。
石晶虽然是女孩,但喜欢耍刀弄枪,骨子里像极了有勇有谋的男孩子,所以石晶也是最深得石光荣宠爱的孩子。
石晶毕业后,到蒙古草原当骑兵。期间,她遇到了一匹脾气暴烈地叫黑子的马。石晶太想征服它,所以趁人不注意,在一天夜里,偷偷把它牵出来。
石晶有征服它的勇气,却没有征服它的实力。她刚骑上马没多久,就从马背上重重跌落下来,小腿骨折了。石晶恨透了那匹马,所以在一个夜里,她用刀把黑马捅残了。
领导找石晶谈话,石晶不仅不知错,还和领导摔杯子叫板。他们实在没办法,只好征求石光荣的同意后,将她劝退。
没过多久,石晶和一名相亲的男人结婚了。两人结婚一年,因为石晶差点把丈夫打残,丈夫主动提出离婚,这段婚姻便在石晶的挑衅下,画上了句号。
石光荣为什么喜欢石晶这个女儿?因为石晶的性子,就是他的翻版。他认为孩子就应该天不怕地不怕,做事够狠。只要是自己想做的事,就不要考虑后果去做。不管用什么手段,达成自己的目标,就是好的。
石晶的性格够狠,当我看到她因为征服不了那匹烈马,就将其捅伤后,突然发觉一个女孩子能有这样的狠心,真是让人发指。这和得不到你我就毁了你,是一个道理。
这样的人,心态该有多扭曲啊。爱应该是成全,是尊重,为什么要因爱生恨,自己得不到就要毁了它呢?当初他选择褚琴,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心态?
为了娶褚琴,他找领导施压、说服褚琴的父母,以后为他们养老送终,他用各种条件逼迫褚琴同意嫁给他,唯独无视褚琴嫁给他时有多绝望。他在婚姻里享受她的付出,享受着他作为父亲的快乐,却剥夺了褚琴当母亲的权利,将三个孩子都据为己有,不许褚琴发表任何建议。
石晶对待婚姻的态度,也和石光荣如出一辙。他们对婚姻缺乏敬畏心,做事总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伴侣,只要是自己想做的事,不管伴侣怎么反对都无效,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得其乐,却让身边的人痛哭不已。
最终,离婚后的石晶没有再婚。她忽然发现单身更加适合她。她可以无忧无虑、在大千世界里自由自在地闯荡。也许像她这样的人,并不适合婚姻吧。
事业上的成功不代表情感上的成功,可总有人把事业上的优越感带到家庭里,对他人的人生指手画脚,结果毁了别人,也苦了自己却不自知。
石海是石光荣的第三个孩子,因为从小喜欢文学,性格多愁善感,喜爱伤春悲秋,经常为一片落叶、一点残红伤心不已。
石光荣讨厌他忧郁的气质,讨厌他说话做事欠缺男子气概,所以在他眼里,石海是他最讨厌的孩子,也是他认为未来最不争气的孩子。
石光荣让石海当潜艇兵,让浩瀚的大海磨练出他坚韧的性格,结果石海只在里面呆了不到一年,就因为抑郁被送到了精神病院。只要有人在他面前提大海,都会让他浑身发抖、目光呆滞。
石光荣在石海身上看不到任何的希望,有这样没有出息的儿子,太丢脸了。他索性不再过问石海的任何事,他对褚琴说:就当我没这个儿子,让他自生自灭吧!
褚琴把石海调到了文工团上班,没想到石海如鱼得水,学着写歌词、作曲,后来创作的爱情歌曲曾风靡全国。不过年过三十的石海,始终不愿意结婚。
他喜欢和姐姐石晶呆在一起,还对褚琴说他想娶褚琴这样的姑娘。褚琴不在家时,他就偷偷把她的东西搬到自己屋里,关起门来创作爱情歌曲。
石海的婚姻观是扭曲的,他对石晶的喜欢,震碎我的三观。我想,作为石光荣最不待见的孩子,他心里是极度自卑的。石晶从小到大都备受石光荣宠爱,他太想得到父亲的称赞,因为得不到,便把羡慕的目光投射到石晶身上。好像只有和她在一起,自己才能被看到。
电视剧中《激情燃烧的岁月》带着美好的情感色彩,石林结婚生子后,和石光荣和解,石晶找到了爱情归宿,石海也在新的领域闯出一番天地。
我以为这就是那个年代的真实生活,当我看到了《激情燃烧的岁月》原著中,心情纠结又复杂。原来在这个家里,除了石光荣以外,所有人都活得很痛苦。
褚琴这辈子都无法原谅石光荣不经过她的同意,强行娶她为妻。三个孩子也在石光荣的影响下,有着悲剧的命运。
石光荣的自我、自私和强势,毁了一家人的幸福。他虽然在孩子小的时候缺乏陪伴,却在回归家庭时,将他的性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人。
宋庆龄说: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和父母的影响。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父母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就是任其像茅草一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则是揠苗助长,不仅没有成效,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引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的正确路线。
父母和子女相处的过程,看似无形,实则对孩子的性格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变化不易察觉,却又真实存在。石林、石晶和石海的命运,就是受到石光荣的影响。
石光荣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忽视了身边人的感受和需求。他的强势和不怕吃苦的精神,用在事业上可以闯出一番天地,用在家庭中,只会搅得天翻地覆。
夏丐尊说: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它是情,是爱。教育没有了情和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一个好的父亲,教育孩子的方式是让孩子享受父母的爱、让他有能力和信心,面对未来经历的挫折,而不是让他按照你想好的路走下去。孩子不是父母的全部,他们是有思想、长大后能独立的个体。
如果石光荣对孩子多一些爱,也许一切都会不一样。职场上再成功,也无法抹灭情感上的失败。石光荣的三个孩子,就是他不配为人父的例子。所以褚琴才会哭着说:你害了我,还害了我的孩子。
石光荣拒绝成长,拒绝思考,他一直活在自己创造的虚幻的战争中,不肯面对现实。在那个虚无的世界里,他指挥着千军万马,在现实世界里,他选择操控家人的命运。
每个人都会经历着为人夫为人父的角色,只不过有的人在磕磕绊绊中寻找合适的相处方式,有的人拒绝成长,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别人身上。像石光荣这样不懂爱的人,何谈爱情,何谈为人夫为人父呢?
《激情燃烧的岁月》石林和林东东的结局是什么?
石林去战场了,坐船的时候林东东去送他,一个在船上一个在船下,两个人的手一直拉着,然后就完了。
剧情简介:
中国解放前夕,在部队进城的欢迎仪式上,充满青春活力的褚琴强烈地吸引住身经百战的石光荣,他凭藉军人的天性立即发起进攻,在褚琴父母和组织上的支持下,与心爱的人举行了热烈单纯的军人婚礼。这使对褚琴一往情深的谢枫丧失了理智,他要开枪打死石光荣。
石光荣以一个军人的方式面对谢枫,使谢枫感到自愧不如。此后,谢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文弱书生谢枫的牺牲,赢得了石光荣的尊敬和惋惜。
但是褚琴却误解为是自己和石光荣害死了谢枫,这心结扩大了与石光荣性格、生长环境和感情理解的差异,原本可以解释的事情,在褚琴这里变得不可理喻。长期的战斗生活使部队和战友成为了石光荣生命中的一个部分,这让褚琴认定丈夫的心里只有战争和战友。
在部队中,石光荣呼风唤雨,如鱼得水。在家庭生活中,他显得很孤单,很力不从心。孩子们长大了,个个性格倔强,成长环境的差距使得他们与石光荣之间的代沟尤为明显。在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因为参军,因为与靠山屯乡亲们的来往、因为很小的家庭琐事。
石光荣家的成员们为了自己坚持的原则不断地冲突,摩擦。石光荣为了孩子们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战士,往往采取极端手段,这经常使石光荣在家中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褚琴不能容忍石光荣对孩子的严厉,也不能忍受石光荣在家庭生活中的独断专行。
时间是一个伟大的教师,长期的共同生活让石光荣和褚琴学会了忍让和理解,他们在冲突和摩擦中不断地贴近对方。褚琴清楚地感受到石光荣的激情依旧在燃烧,而且越发炽热。
在石光荣生命垂危的时候,褚琴和孩子们才真正认识到他们和他的感情有多么的深,在这个英勇的军人身上蕴藏着多么可贵品格,他是那样的称职,在他无数的行动中,他使他的生命与他们的生命是融合得如此完美。
零基础小白,如何写出好书评?分享我超实用的写作方法
10月份裸辞后,我在家看书学习,全职写作2个月。当时,不知道自己的定位,便尝试了各种体裁,写过热点文、书评、新闻稿,人物稿。我第一次写书评,收获了70万的展现,6万的阅读量。
虽然和很多大咖相比,这个成绩,不值一提。但对我这个,第一次写书评的小白来说,这个成绩,给了我很大的动力和信心。
遗憾的是,我只写了五篇书评,上班以后,工作太忙,我的书评之路,也就中断了。
自媒体各大平台的书评,跟公众号的书评不一样,公众号书评,观点性更强。
这里,我们以百家和头条的书评写作风格来看。比如,以我第一次写的这篇书评为例,我总结了一些书评写作方法。
01
看书定观点,保证文章稀缺性
我的这篇书评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原著:褚琴到死都不知道,石光荣从未爱过她
这是一本书,也是一部电视剧。
我不想刷剧,看剧太浪费时间,大概看了剧情简介,主要讲了军人石光荣和文艺兵褚琴的爱情故事。
看完简介后,我就去看书,可看完书以后,我发现石光荣从未爱过褚琴,对她没有怜惜,只有利用。
我又看了一下,其他作者对这部剧的解读分析,也写的是他们感人的爱情故事。
为了保证文章有新意,避免同质化。我决定从石光荣对褚琴的利用入手,这就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你的文章稀缺,平台才会给流量。
其实,像这种情感文,并没有具体的标准,你只要真实的表达观点就好了,即便不成熟,也没关系。
02
人物定位
确定好中心观点以后,全篇就要围绕这个话题去写 。写的时候,尽量夹叙夹议,选取不同的要点进行评论。
多注意细节描写,对书中的人物,做一个真实的定位。
深挖人物的特征,找到一个精确而个性化的角度,对人物的理解,才会清晰深刻,写的个性化。
比如:我对石光荣的定位是自私;褚琴为家庭牺牲失去自我;褚琴父母势利眼。
然后,列举了石光荣表面很爱褚琴,实际是利用褚琴,满足私欲的事件来论证观点。
看书的时候,主人公身上,发生的事,你当时的想法,可以在旁边标注出来。方便写文章时查找。
03
提炼个性化“亮点”和痛点
亮点就是具有高讨论和高评论的“话题点”。
痛点就是引起你情绪的点, 比如悲伤,焦虑。
找亮点的时候,尽量找 细节 和 琐碎 的点,越是细节的东西,越能彰显人心;越是琐碎的东西,越能以小见大。
并且,细节的东西,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让你的选题,更容易凸显个性化。
比如,石光荣第一次见到褚琴,就心动了。在书中,作者用了很多细节描写,但在我看来,石光荣对褚琴不是心动,而是源于新鲜感。
这就是亮点,有话题性。读者看完你的文章后,有人认可,有人反驳。
我在文章中,写了很多具体事件。
比如,褚琴在院子里刚种上花,石光荣会拔掉,种上萝卜白菜,这些点滴的小事,都在论证中心观点。虽然很琐碎,但更能抓住读者的心。
如果不会找角度,可以从这4个角度入手。
01
原因
例如:《激情燃烧的岁月》原著:石光荣为什么厌恶小儿子石海?真相令人难以置信。
当我看到石光荣作为一个父亲,对小儿子石海的所作所为时,我无法想象,到底有多恨一个人,才能如此恶毒。
确定写原因,你一定要想好答案。这样,选题就出来了,我们可以根据答案,去分析原因。
如果有时间,尽量去看书。电视剧和书里的情节,差距很大,电视剧演的比较圆满,如果你不看书,就不知道书里的情节,文章也很难写出独特性。
02
事件
例如:《激情燃烧的岁月》原著:石光荣逼石海从军:不要把你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全篇围绕石光荣逼石海参军这件事来讲,中心观点是,父母不要控制孩子的人生,不要把期望,建立在孩子身上。
在切入角度的时候,一定要把观点想好。然后全篇,围绕中心观点去写。
选题要分成两部分:一个是你要写的是什么,另一个是你的观点是什么。
这篇文章,我要写的是石光荣逼儿子参军这个事件,观点是控制性父母的害处。
03
人物
这是最好切入的一个角度,就是直接分析人物本身。
例如:《激情燃烧的岁月》原著:“女版石光荣”的石晶离婚,是早晚的事:婚姻要讲理,但更要讲情。
我对石晶的人物分析是“女版石光荣”,这也是石光荣爱她的原因。
可以分析人物,给你的直观感受,到底是什么?找一些人物身上的特征,然后把人物特征体现在你的标题里。
找这种特征的时候,最好能细节化,或者形象化,比如:女版石光荣、爱看言情书的石海。
这样,人物形象才更饱满清晰,在人物性格的标题后,写上自己的观点。
04
方法
例如:《激情燃烧的岁月》:遇到控制型父母,你该怎么办?
石光荣就是典型的控制性父亲。
对于这种情况,你可以多看一些心理学的书,才知道解决办法,文章提出方法和策略,最好能列出小标题。
读者看起来,才会清晰,而且每一个小标题的内容里,不仅要有分析,还要有观点。
要让读者,从你的文章中,有收获和启发。
一定要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然后通过结论,得出属于你自己的观点。对你的观点,进行证明和论述。
以上,是我对于写书评,总结的一点心得体会,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也欢迎喜欢文字的小伙伴,一起分享写作心得哦!
作者介绍:
林沁怡,90后撰稿人,专注写作变现| 自媒体运营 | 个人成长。微信工忠号【林沁怡】
关注可查看写作变现干货、自媒体运营攻略,手把手教你零基础学写作,以及新手入门自媒体攻略。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