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糖尿病义诊讲座_中国糖尿病的最新治疗进展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渐升高,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的增加。很多糖友和群众对糖尿病一知半解,存在很多误解和偏见,因此耽误了糖尿病的管理和治疗,造成不良的后果。
01 多学科联合义诊及现场宣教活动
内分泌科联合康复科、中医科、营养科、男科于11月10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门诊楼开展了多学科联合义诊及科普宣教活动,受到了糖友们及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及认可。
在活动现场,内分泌科李芳萍主任医师进行糖尿病防控教育,详细介绍通过控制饮食、规律运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合理的药物治疗以及血糖监测五大法宝,促进糖尿病缓解。尤其对于初诊断的、病程较短的、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更高达到缓解的可能。内分泌科林夏鸿主任医师、冯英副主任医师,康复科王朴副主任医师,中医科石显方主任医师、胡建国副主任医师,营养科孙岗主任医师,男科王新堃主治医师、翟嘉文住院医师为广大糖友和群众进行义诊,内分泌科李惠玲、谭玉真、王美奇等糖尿病专科护士为糖友进行健康教育。义诊过程中免费提供糖尿病防治手册、血糖监测、糖尿病并发症初筛、营养评估、体脂成分分析、中医体质辨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近红外线治疗、糖尿病性功能障碍的体外反搏治疗等,及糖尿病知识有奖抢答等活动。
李芳萍主任为糖友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讲座,会后还有互动有奖问答小游戏,糖友们纷纷踊跃抢答,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糖尿病专科护士为患者免费测血糖并指导患者胰岛素正确注射方法、营养科为患者行营养评估及体脂成分分析
02 积极向市民开展科普
1、内分泌科林夏鸿主任医师接受了深圳市先锋898电台《健康有道》栏目的邀请,线上为市民朋友们带来《被忽略的糖尿病重要细节》科普,提供科学、权威、实用的糖尿病防治知识。
03 积极参与全市的义诊活动
我院将于11月15日参加深圳市在东坑社区公园举办的大型义诊活动
04 开展上门服务和志愿者活动
为了贯彻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的精神,我院联合社工对特殊患者开展上门服务和志愿者活动。
2型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代谢性疾病,目前认为无法治愈,需长期管理。同时,2型糖尿病也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最主要的手段是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控制、加强运动、控制体重。对于病程较短的、肥胖或超重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短程胰岛素强化治疗、减重手术等方式达到糖尿病缓解,使糖尿病患者可长时间免于降糖药物治疗。
目前我院内分泌科、康复科、中医科、营养科、男科等多学科已联合开展糖尿病综合管理中心,营养科可为糖友进行营养评估及提供糖尿病食谱、减重食谱指导合理饮食,中医科无饥饿禁食疗法可有效减轻体重及改善代谢指标,康复科为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提供康复治疗、改善临床症状,男科的体外反搏治疗对于改善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有较好的疗效。
糖友
大夫,得了糖尿病就要一直使用降糖药物吗?
医生
病程较短的、肥胖或超重的、血糖明显升高的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短程胰岛素强化治疗,修复胰岛β细胞功能,达到临床缓解,单纯饮食及运动控制、不使用降糖药物的情况下血糖达标。
糖友
大夫,那我能通过短程胰岛素强化治疗缓解2型糖尿病吗?
医生
伴有明显高血糖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3种以上降糖药或已启用胰岛素治疗但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最适合行短程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助于修复胰岛β细胞功能。
中山七院内分泌科已成功开展100多例短程胰岛素强化治疗缓解2型糖尿病,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2~3周后,有60%-70%的人可考虑停用降糖药物;50-60%的人可以一年内仅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糖达标,30-40%的人可以二年内仅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糖达标。既往还有个别病例,在长达15年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糖的,实现了糖尿病的逆转。
许多口服降糖药失效的患者,也通过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恢复对口服降糖药方案的敏感性。
糖尿病可防可治,早发现、早治疗、全程、综合、个体化治疗非常重要。公众提高自我防病及健康管理意识,健康均衡饮食,加强运动,提高对糖尿病的认识,以达到“普通民众预防糖尿病发生、糖尿病患者延缓病情进展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目的。中山七院致力于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全程管理,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胰岛素强化治疗等方式帮助多名2型糖尿病患者达到“无药缓解”,同时也致力于为广大糖友创造糖尿病一体化诊治中心,让人人享有糖尿病健康管理!
学科介绍
内分泌科依托于中山大学雄厚的基础力量及中山七院的学科优势,汇聚了全球引进的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内分泌专业人才。目前有医师15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6人),其中博士4名,硕士11名。学科按代谢病中心、甲状腺中心、神经内分泌中心、内分泌科研中心四大中心快速发展,全面提供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的全面先进的医疗服务,参与糖尿病和骨质疏松全国多中心研究。
科室配备糖尿病筛查全套系统,实现糖尿病一体化全面管理。目前对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开展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使糖尿病患者获得长期临床缓解甚至糖尿病逆转。
诊治范围
1.代谢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代谢性骨病、肥胖症、高尿酸血症和痛风、血脂异常等;
2.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炎等,构建成熟的多学科诊疗模式。
3.生长发育障碍:矮小症、性早熟、性发育异常等
4.肾上腺疾病:肾上腺性高血压、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等;
4.下丘脑垂体疾病:垂体瘤、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尿崩症等;
5.少见病和罕见病:对少见病和罕见病基因病因诊断等。
内分泌科团队
专家介绍
李芳萍
内分泌科学科带头人、主任
博士后合作导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性腺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生殖内分泌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广东省糖尿病学分会委员
广东省男科学分会生殖内分泌学组副组长
深圳市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内分泌代谢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在中山大学从事内分泌专业医、教、研工作20多年,主持多项国家及省级基金项目的研究,曾获2007年教育部科学技术一等奖和2008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
擅长诊治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疾病、肾上腺疾病及性腺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直接培养研究生12人。主要研究方向:脂肪细胞因子与胰岛素抵抗,性腺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专家介绍
林夏鸿
主任医师,博士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神经病变学组委员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委员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神经内稳态与内分泌分会常务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分会糖尿病与内分泌专委会委员
深圳市医师协会内科医师分会秘书长
END
初审|李芳萍
审核|刘畅
审核发布|陈起坤、游展高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