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亏损「电视剧太难了又见巨亏影视巨头三年亏167亿」
积压四年多,《天下长安》还有希望播出吗?
5月19日晚间,《天下长安》出品方、上市公司欢瑞世纪回复深交所问询时表示,其积极协调推进《天下长安》的播出,且不存在实质客观不能播出的情况。但截至目前,“尚不能确定播出时间”。
积压剧给欢瑞世纪业绩带来的伤害相当明显,在问询函回复中,欢瑞世纪也公布了近期火热的古装大剧《山河月明》的计提情况:总成本3.97亿元的情况下,计提跌价准备2.43亿元。对此欢瑞世纪解释:该剧播出档期确定较晚,播出环境发生变化。
2019年-2021年,欢瑞世纪连续三年出现巨亏,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1亿元、-7.85亿元和-3.34亿元,三年共亏掉16.7亿元。对于欢瑞世纪来说,影视行业的寒冬远没有过去。
《天下长安》仍“不能确定播出时间”
2022年,观众们等来了《山河月明》,能否等来《天下长安》?
作为欢瑞世纪旗下的史诗级古装大剧,《天下长安》于2017年开机并杀青。该剧集结了李雪健、张涵予、秦俊杰、舒畅、韩栋、王劲松、杜源等一众戏骨,以玄武之变的初唐为历史背景,其鸿篇巨制不难想象。
然而,原定于2018年上线播出的《天下长安》突遭撤档,彼时引起业内众多猜度。关于撤档原因也是众说纷纭,修改版本、删减过审、渠道之争等理由不绝于耳。但可以确定的是,至今该剧仍未传出上映消息。
电视剧迟迟未能上映,影响有多大?在2020年,中天运会计师事务所甚至因此对欢瑞世纪出具了“非标”报告,给出了保留意见。原因在于《天下长安》在2018年存在未按卫视计划档期播出且至2020年审计报告日仍未播出的情况,导致无法判断5.06亿元应收账款可收回性的影响。
为消除该问题,欢瑞世纪在2021年“壮士断腕”:对《天下长安》相关合同资产与应收账款全额计提减值准备,账面价值为零。在全额计提后,保留意见的基础也自然消失。
或将触及业绩补偿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同样是由于《天下长安》的久久不能上映,股东或将面临业绩补偿。
回顾以往,2016年欢瑞世纪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以3.92亿股股份购买欢瑞影视100%股权。彼时,欢瑞影视原股东承诺:欢瑞影视2016-2018年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41亿元、2.90亿元和3.68亿元,扣非后分别不低于2.23亿元、2.70亿元和3.43亿元。
深交所指出,由于《天下长安》在2018年存在未按计划档期播出且至今仍未播出,可能致使欢瑞影视2018年已实现利润、2016年-2018年累计已实现利润与业绩承诺目标存在差异。深交所要求欢瑞世纪说明,是否与重组业绩承诺方商讨保障业绩补偿实现的具体安排。
对此,欢瑞世纪表示,其自2019年以来已多次向业绩补偿义务人提示了可能面临的风险。目前正在积极协调沟通,并采取相关应对措施。若出现承诺业绩未能完成的情形,将督促相关承诺方按照重组报告书约定的方式保障业绩补偿。
5月10日,欢瑞世纪曾披露公告称,其持股5%以上股东存在被动减持的风险。由于涉及质押式回购纠纷,中信证券通过北京仲裁委申请裁定,对钟君艳及一致行动人陈援、浙江欢瑞质押的合计1.16亿股欢瑞世纪优先受偿。
基于此,如发生股份被拍卖的情况,钟君艳及一致行动人陈援、浙江欢瑞应保障股份被用于业绩补偿的要求不受影响。在与券商因质押式回购产生纠纷的情况下,上述股东的补偿能力令人担心。
《山河月明》大举计提2.43亿元
年报显示,报告期末欢瑞世纪存货余额13.67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为44.75%,存货跌价准备2.52亿元,占净利润比例为75.37%;跌价准备余额3.03亿元,其中2021年度计提2.52亿元。
对此,深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欢瑞世纪详细列示“库存商品”和“在产品”项目存货的具体情况,详细说明报告期内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依据是否充分,是否存在利润调节的情形。
存货中的巨额计提来源于哪?答案是日前火热播出的《山河月明》。
相比起一众不能“开箱”(积压剧)和难以“上星”的古装剧,《山河月明》相虽然同样积压了近四年的时间,但仍然相对幸运。酷云直播数据显示,该剧首播当晚,便拿下CSM34城同时段收视率第一的佳绩。在灯塔专业版4月电视剧正片播放表现排行上,山河月明排在第三位。
不过,由于剧集大量删减、剪辑混乱等问题,《山河月明》上映不久后口碑出现滑落,一星二星刷屏的情况屡见不鲜。
回到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问题上,在对问询函的回复中,欢瑞世纪列出了计入库存商品和在产品的19部影视作品,其中《山河月明》已计提跌价准备高达2.43亿元,《抓紧时间爱》计提4488.18万元,其余影视产品均无大额计提现象。
欢瑞世纪介绍,《山河月明》于2018年3月开机,2018年8月杀青,总成本约为3.97亿。该剧于2022年4月2日取得发行许可证,共计45集,于2022年4月6日于北京电视台和优酷视频同步播出。
与《天下长安》情况类似,《山河月明》也遭遇了近四年的积压。欢瑞世纪表示,该剧为重大历史题材剧集,剧集杀青后后期及取证时间较长,2019年、2020年剧集在后期制作中,未发生资产减值迹象。
2021年,欢瑞世纪推进该剧的取证及发行工作,亦取得了平台的报价。2021年11月,项目集数有所调整。欢瑞世纪基于取得的最新发行报价及集数,预计对《山河月明》计提减值约5800万元。
2022年4月,由于播出环境发生了一定变化,该剧播出档期确定较晚等客观因素,导致该剧实际销售价格与资产负债表日取得的最新报价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进行减值测试后,欢瑞世纪预计《山河月明》所有渠道售卖总预计收入(含税)金额为1.63亿元。
在欢瑞世纪此前年报中,《山河月明》、《天下长安》和另外一部古装剧《封神之天启》的被迫积压和巨额成本都是欢瑞世纪陷入财务危机的主要原因。如今《山河月明》的正式开播自然是好事,但从欢瑞世纪的巨额计提中不难发现,大剧正剧的“叫好不叫座”并未给公司带来超额收益,反而造成拖累。
三年净亏16.7亿
除回复《天下长安》上映的遥遥无期和《山河月明》的巨额计提,欢瑞世纪在问询函回复中的其他事项,也透露出其在影视寒冬下的日子有多难过。
在毛利率方面,2021年影视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基本呈现上升趋势。由于行业变化,部分库存剧亏损,导致欢瑞影视的影视剧及衍生品业务整体毛利率低于行业可比公司。
报告期内,欢瑞世纪主要实现销售的四个项目(占影视剧及衍生品业务收入99.30%)单项目毛利率分别为26.19%、25.77%、-64.82%、-39.90%,低于行业毛利率水平的项目为2018年开机的库存剧。
在坏账准备方面,2021年欢瑞世纪应收账款账面余额6.74亿元,坏账准备账面余额4.32亿元;其他应收款账面余额1.59亿元,坏账准备账面余额9,002.25万元。其中,3年以上应收账款金额为3.86亿元。
对此,欢瑞世纪解释称,其3年以上应收账款占比较大,主要系部分剧集项目售卖后出现延期播出等情况,导致回款受到影响。其中,天乩之白蛇传说项目的两名欠款客户应收账款高达1.68亿元,欢瑞世纪对3年以上应收账款均100%计提坏账准备。
大剧正剧拍一部赔一部,业务毛利率低于同行,坏账金额高居不下,欢瑞世纪“有点难”。
回望2015年,古装剧如雨后春笋般崛起,《花千骨》、《琅琊榜》、《太子妃升职记》等热门古装剧层出不穷。然而,此后国家广电总局陆续推出“限古令”、“限宫斗”等限制政策,影视板块冲击明显。
就业绩来看,2019年-2021年,欢瑞世纪连续三年出现巨亏,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1亿元、-7.85亿元和-3.34亿元,三年共亏掉16.70亿元,截至2021年年末,欢瑞世纪的未分配利润为-6.09亿元。
在影视剧及衍生品业务之外,欢瑞世纪也在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在AI虚拟艺人、新媒体、电商、综艺、文旅等业务方向积极布局。
2021年6月,欢瑞星选国际店正式上线京东国际,整合明星影视资源以及京东国际的商品和供应链资源。同月在杭州成立欢瑞星球,经营互联网直播服务等。2021年8月设立控股孙公司欢瑞服装厂,深耕古风和粉丝市场,签约品牌设计师,推进服装精准垂直品类业务发展,并向其他跨界IP联合运营等业务延展。
多番布局之下,2021年年报显示,欢瑞世纪当期实现电商、直播收入1330.38万元,毛利率16.71%,仍然只是“杯水车薪”。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华谊兄弟3年间巨亏62亿,对此控股人做出了哪些调整?
影视剧行业的竞争压力比较大,尤其是拍摄电视剧的制作公司。如果一家影视剧制作公司没有办法推出热度非常高的作品,这难免会使得公司内部出现亏损的状况。除此之外,一直走在行业顶端的华谊兄弟却在三年的时间内亏损了62亿人民币。
控股人员并没有做出适当的调整,只不过王家两兄弟对手中的股份实施了不同程度的减持和质押。一方面是因为这种方式可以保证股权的稳定性,从而使公司发展得更为平稳。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两兄弟需要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行,减持可以帮助兄弟二人更好地获得资金。
华谊兄弟正在处于艰难的发展状态中虽然我们不可能否认华谊兄弟在影视行业发展初期为影视行业注入的新鲜活力与动力,但是现如今的行业市场却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华谊兄弟却正处于艰难的发展状态中。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影视剧公司开始推出更具质量和内容的电视剧,反而使华谊兄弟将目光锁定到电影市场。并不是每一部电影都能收获口碑和票房,这无意间增加了华谊兄弟的制作成本和风险。
只要华谊兄弟还能够推出质量上乘的影视作品,华谊兄弟仍然可以打一个完美的翻身杖困扰华谊兄弟的问题在于华谊兄弟是否可以推出更加精彩的饮食作品,从而使公司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只要华谊兄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出热度和流量非常高的影视作品,华谊兄弟反败为胜的概率非常高。更何况华谊兄弟在发展的过程中,早已经积累了很好的口碑和人脉,集结优质的演员和编剧以及导演根本不成问题。
总的来说,一个影视剧制造公司和电影投资公司拥有着无限发展的可能,并且他们也会遇到行业竞争和行业压力。只要华谊兄弟推出高口碑作品,华谊兄弟仍然可以获得发展的无限可能性。
成龙主演,让电影巨头嘉禾巨亏1.5亿的是哪部电影?这中间又有什么故事?
成龙自1979年和前东家罗维影业闹掰后,便选择加入了嘉禾电影公司,尽管嘉禾给出的报酬不如另一家巨头邵氏影业给出的多,但成龙更看重嘉禾让他当制作人甚至可以创建子公司的机会,于是与其开始了长达22年的"相互成就"。
《龙腾虎跃》、《A计划》、《警察故事》、《飞鹰计划》等一众经典港片都是在嘉禾时期完成的,赚足了票房的同时,成龙名气大振,俨然成为港片的代名词,不仅如此,嘉禾还为成龙冲进好莱坞铺了路。
时间来到2001年,成龙主演的《尖峰时刻2》创下华人演员主演好莱坞电影的票房纪录,成龙也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下了一颗星。
在好莱坞风光无限的同时,同年上映的《特务迷城》却给了嘉禾致命一击,加速了嘉禾这个影视帝国的衰落。
影片中,成龙饰演的小北是个孤儿,却习得一身好武艺,喜欢看悬疑推理小说的他一直幻想着能成为一名特务。他有着侠客般的义气,帮助警察追捕抢劫犯而意外出现在电视新闻里,恰巧被曾志伟饰演的一名私家侦探廖有盯上了。
廖有说小北很像韩国一个富豪朴远正失散多年的儿子,这个卧病在床时日无多的富豪正在竭尽全力寻找自己的儿子,于是廖有把小北带到了韩国。
小北凭着朴远正留下的关于遗产的线索到了土耳其,果然找到了一笔巨款。
在他肆意挥霍的时候,邂逅了徐若瑄饰演的神秘女人,不解的是还有一批土耳其打手一直跟踪着他。
原来朴远正留下的不只是钱,还有美国政府科学部失窃的一罐炭疽菌,那个神秘女人和打手正是被派来寻找这罐炭疽菌的。
双方的较量自然是险象环生,一路惊险刺激,但最后这罐炭疽菌却落到了廖有的手里,而电影也就这样结束了。
从剧情设计我们就可以看到电影失败的原因,成龙在这部动作片中增添了许多悬疑色彩,挖了不少坑,但到结束也没有令人信服的交代。尽管打斗戏份十分刺激,但看完之后观众都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观影体验大打折扣。
情节不完整的原因是来自嘉禾公司的骚操作。这部电影拍摄期间恰好遇上嘉禾公司开拓了一个新网站。嘉禾为了给自家网站造势,将《特务迷城》后半段截取出来取名《特务迷城2003》先在网站放映了。
这后半段影片将《特务迷城》中的谜底全都解开了,但影片在院线正式上映时却没有这一段。
也就是说院线上映的不是完整的影片,而在互联网远远没有普及的2001年,大部分观众都没有看过《特务迷城2003》,观影体验自然大打折扣。
而电影在最大票仓内地上映的时候,又遭到了无情的删减。
那段在土耳其街市打斗的戏份,由于成龙出境的尺度问题被删得一干二净,而这恰恰是影片最精彩、最激烈的一段打斗。
出于对成龙的无条件信任,嘉禾对《特务迷城》的投入一度由最初的1.7亿港元预算追加到2亿港元,相当于2001年的2.1亿元人民币,这在当时可谓斥巨资的大制作。要知道20年后的今天正在上映的《拆弹专家2》也才投资了2.8亿。
为了更好地呈现剧组更是横跨中国内地、韩国、土耳其取景,成龙在片中的打斗、飞车特技、大爆炸等场景都是经费在燃烧。
虽说全球票房最终达到1.7亿人民币,在2001年这个成绩也算杰出。但分账后,嘉禾实际上只拿到了6000万回报,相对于2.1亿的投入,一部《特务迷城》亏了嘉禾1.5亿,这对刚刚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还未恢复的电影市场无疑是致命一击。
事实也确实如此,《特务迷城》后嘉禾几乎就再也没有推出大爆的影片,成龙在不久之后也离开了嘉禾。
2007年底,无力扭转乾坤的老板邹文怀决心隐退,将嘉禾转手橙天娱乐,就此更名橙天嘉禾,一段江湖传奇就此结束。
这样的结局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谁也不愿看到。成龙在影片中的敬业精神依旧值得敬佩,无论是刺激的打斗场面,还是从已经着火的油罐车里惊险逃生,他都"亲身上阵"。但想要扭转嘉禾的衰落,成龙也实在无能为力。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