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访问 综艺 孙涛,孙希超主持人

时间:2022-10-07 04:55:28阅读:1182
(毕业后到北京工作 后到基层锻炼)小超:上戏毕业之后直接分配了吗?萨日娜:是,毕业之后分配到了北京,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现在我还在这个单位。到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之后,我们这一批年轻的学生都被安排…
  • 孙涛,1968年12月26日出生在山东。总政话剧团演员。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戏剧系表演班…

(毕业后到北京工作 后到基层锻炼)

小超:上戏毕业之后直接分配了吗?

萨日娜:是,毕业之后分配到了北京,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现在我还在这个单位。到了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之后,我们这一批年轻的学生都被安排下去锻炼了一年时间。

小超:一年可不短,您去的是什么地方?

萨日娜:我去的是大同矿物局。

小超:又和矿联系上了,一岁半就在矿边上,20年以后大学毕业以后又上矿头了。去北京本想当个被鲜花和掌声包围的演员,可是突然之间又让您再到矿上去,心里是啥滋味?

萨日娜:大同是必须要去的,你没有别的选择,除非离开这个单位,而我又没有勇气离开。那时候在一个国家单位上班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没有单位会让自己觉得没有根。

(节目讲述)萨日娜说她是幸运的,不到21岁就顺利分配到了北京,成为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的正式演员,但没想到在演完团里的一台小品后,她的人生又第二次来到了煤矿--下基层锻炼,这也使得她面前铺满鲜花的梦想之路突然分了叉,不过,她说她还是由衷感谢那段时光,因为那段时光让她感受到了真正的生活,拥有了一份特别的体验。

(基层锻炼的感悟 看到电视上同学演戏)

小超:在大同矿物局的那段经历对你的人生来讲是不是非常重要?

萨日娜:很重要。那段经历让我20岁的时候就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永远是平坦的,可能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要看我们如何看待它。一开始的时候我感觉还是挺好的,可时间一长我就觉产生别的想法了。那个时候看电视,天天看到我的同学拍了这个戏、拍了那个戏,我还挺自豪的跟人介绍电视上的人是我同学。人家就说这是你同学都拍戏了,您拍什么了?这句话让我深受打击,不过后来我也想明白了,现在不拍戏,不代表以后不拍,从大同矿物局回去之后我一样能演戏,而且将来如果演工人,我就不用体验生活了。

(改变自己 适应环境)

小超:您的这个想法,可以给现在的年轻人提供一个借鉴,比如说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情,或者不适合自己的环境,如果还没有能力去改变它,那就让自己适应环境。

萨日娜:对,改变自己,让自己去适应环境。

小超:小小年纪就能做到这一点,我挺佩服您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大同的那段日子,对您如今的事业是黄金还是泥土?

萨日娜:当然是黄金,这是财富。

(读书很重要)

萨日娜:那时候我也没什么事,天天除了看书就是去工厂上班,闲暇之余,就把图书馆的书全借回来看。

小超:现在很多年轻人上网的时间多了,看书的时间少了,您是否建议应该每天要抽出时间来看书呢?

萨日娜:真实的世界是最可爱的。当你捧着一本书,白纸黑字,那种阅读的快乐不是在网络上能够体会到的,我现在也很注重对女儿的培养,从她很小的时候就培养她看书的习惯。

小超:所以大家一直都说“读书”,到至今为止没人说“读网”。

萨日娜:对,我觉着现在的孩子就像张着嘴的小鸟,网络里短小精炼的信息往嘴里一塞就饱了,实际上遗漏了很多可以在书上体会到的东西。

(节目讲述)读书,是萨日娜从小就有的爱好,为此书店、图书馆成了她在锻炼这一年除矿务局外最常去的地方,在那里她拥有快乐的感觉,随着锻炼一年时间的过去,萨日娜从大同回到了北京,回归了演员的身份,这让萨日娜的心情一下子放飞了起来,可就在她想着大展宏图的时候,意想不到的难题出现了。

(毕业六年没戏拍)

小超:您从大同回到北京,又经历了人生的一个低谷,这段时间持续了大约六年时间?

萨日娜:在那六年里我什么都干过,例如我在一个朋友成立的公司里当过文秘,在那里我要接电话、打字、学电脑,每天都是朝九晚五。

小超:这也是为以后更好的演戏,一个再次体验生活的机会和过程。

萨日娜:对。后来朋友的公司搬到大连去了,我又没事干了。再到后来我们团接了一个从印度尼西亚来访华的歌舞团,团里让我报幕。我的声音很好,唯一遗憾的地方就是人家也有一个报幕的,他用英文,我用中文,人家跟我交流我听不懂,这个时候我就想我一定要去学英文。回到家我就报班去学英语口语,学了三个月后又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小超:总是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找不到感觉。

萨日娜:对,后来我又去演小品。说起演小品,我非常感激一个人,就是侯耀华老师。当时我参加了北京市的五一晚会,这个晚会上侯耀华老师和另外一个演员演一个小品节目,我演另外一个小品。侯耀华老师就和我聊天,问我是哪儿的?我是上海戏剧学院85届毕业生,侯耀文老师就说他认识好多我们班的同学,和他们合作的也都挺好的,他这样一说,我就和侯耀文老师有了亲近感。没过多久,侯耀文来时就给我打电话了。

小超:侯老师说您来演个小品。

萨日娜:真的演了,有接近两年的时间,后来慢慢又少了。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的生命有很多部分组成,事业、家庭、爱情、友情。事业只是我生命的一小部分,而不是全部。那六年我没拍戏,只是能说是我事业的一个低谷,并不代表我生命中的全部都是低谷。我不相信我的事业一直都是低谷,终究有一天我会让大家知道,我是用生命来演戏的,我可以用我这颗心来告诉大家,它是通红通红的、滚烫滚烫的。

(节目讲述)六年的时光是漫长的,在这六年中萨日娜曾有过茫然,有过困惑,也有过彷徨,但她却一直执著的坚持着,演戏的梦想始终存于她的心中。1994年萨日娜回到了团里,因为导演的要求,她又再次尝试起了演员这个角色。

(回团后第一次演戏)

小超:我听说您在团里做过场记?还让您去演了一个大约40多岁、非常泼辣的中年妇女,是不是还打麻将?

萨日娜:那是在秦皇岛拍的,他们让我演,我就跑去找道具,到处找人。说起打麻将,太折磨我了。我一直对棋、牌、扑克、麻将不在行,女儿三岁多的时候打扑克都能赢我。我就觉的麻将牌那么多张,张张都得记住,多累啊,所以我一直就不会,后来开始让他们教我。

小超:扮演40岁暴发户的那一年你多大?

萨日娜:我记得不是24岁就是25岁。那场戏拍的挺顺利,镜头从我手上摇起来,我手上带着假模假式的镯子。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做场记,第一次让我演戏时我死活不上,就是觉的不自信,这个戏也一样,但是后来我演了一场很长的戏,拍完之后大家都给我鼓掌,我就想我还能演戏。

小超:自信马上就来了。

萨日娜:我就想很多东西它不是说没有,可能在某一处蜇伏,需要的时候它就出来了,过去我只是不敢去触碰它而已。在那一瞬间,以前它就本身在那的东西被激发出来了,而不是说我重新获得的。

小超:有时能量的迸发也和自己心情有关系,如果说您太在乎别人的评价,往往害怕的程度就会越来越大,有时彻底放开,能量或许能更快迸发出来。

萨日娜:确实是这样。年轻的时候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总会去想别人会怎么看我,别人怎么说我。后来想明白了,别人再怎么说,你还是你自己,只要认准了一条路,朝着这个方向踏踏实实地去努力,最后都会成功。

(节目讲述)认准演戏这条路的萨日娜,从团里再次找到了表演的感觉,她觉得自信又重新回到了自己身上,更让她没有想到的是,正因为这个微不足道小角色的成功演绎,为她日后出演的第一部重头戏--《牛玉琴的树》赢得了宝贵的机会。

(第一部重头戏《牛玉琴的树》)

小超:那场戏之后慢慢开始了演绎生涯,您演的第一部戏是什么?

萨日娜:《牛玉琴的树》,有人看到前面我演的那个戏了,认为一个小女孩扮演40岁人,演的挺好,被推荐出演《牛玉琴的树》。这也是我人生、事业的一个重要转折。

小超:如果说大同那一年是您第一次体验生活,我觉着当您去牛玉琴家里体验生活的时候,是不是又进入了另外一个环境,这对您影响也比较大?

萨日娜:没错。1995年那里是土炕、油灯,虽然有井,但打出来的水是碱水,房子后面就是沙漠,一望无际。当听说要让我住在牛玉琴家里的时候,我立刻就傻了,有种被卖到这里的感觉。到了晚上睡觉的时候,拿出来被子来一看,被头黑的发亮,枕头也是黑的,我就从包里拿出我带的唯一一条枕巾铺上睡了。第二天早晨很早我就起来了,跟着牛玉琴去下地干活,当时她种了两万多亩树,我觉得这个女人太伟大了!那时我每天都告诉自己,不要去想更多的事情,要努力!精神世界的伟大、富足和浩瀚才是自己真正的财富。后来《牛玉琴的树》播出以后,得到了大家极度的认可,这一切都来源于那时和牛玉琴相处的日子。我觉着角色和演员之间,存在一种相识、相知到最后相交融的过程,这样演出来的角色才会让人感觉生动,才会让人觉得她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

(节目讲述)《牛玉琴的树》是一部纪实风格的电视短剧,展现了当时全国十大女杰之一的牛玉琴十年如一日植树造林抵御土地沙化的感人事迹,萨日娜说这部戏的演绎,奠定了她表演基础,成为她能够走到今天的基石!

(后来与母亲角色的联系)

小超:后来是怎样和母亲这个角连接在一起了?

萨日娜:其实也没有刻意要去演一个母亲。我第一次出演以母亲作为主角的戏是《母亲是条河》。这里面的母亲跟牛玉琴很相似,都是在恶劣环境下有一种坚韧不拔的个性和精神。作为一个母亲,她养大了丈夫和别的女人生的孩子,把这个孩子培养成大学生,自己的两个孩子却辍学。我觉得母爱那条河里流淌的不是水,而是母亲的血,是她用身躯里最珍贵的血液养育了她的孩子们。因为母亲是有共性的,这种共性和母亲身上闪烁的光辉,就像这片土地一样宽容和结实,所以那部戏是我第一次认同母亲这样的一种身份。

小超:认同这个身份,认同这个角色,认同给自己表演生涯带来的定位。

萨日娜:对,我非常喜欢看阎连科老师的小说,他的每一部小说我都看过,喜欢他的那种表达。他写的这位母亲干啥啥不成,种苹果树,苹果树死了,养兔子,兔子死了,她一点生活来源都没有,最后只能卖血让孩子去上学。后来我一直琢磨,我们表现的应该是这个人或者这样一群人在面对苦难时的态度。

小超:体现一位母亲在面对苦难时那种抗争的力量。

萨日娜:对,这才是这个作品真正要体现给大家的东西,而并不是说我有多苦,博取观众的眼泪就完了。作为一个演员要给观众呈现出这个母亲在面对苦难和各种折磨时,她能够克服、能够用她母爱的胸怀来包容,一如既往帮助自己的孩子的精神。这是文艺作品的责任,要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力量。

(演好母亲的原因)

小超:萨老师我在您的书里看到,到现在为止您演了十几位母亲,这些母亲的角色、角度、感觉可能都不一样,您有没有总结过演好每一位母亲角色的诀窍是什么?

萨日娜:我不敢说每一位角色我都演的很好。原来没有当母亲的时候演母亲,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演,就是一种天然的感觉,觉着母亲应该是什么样的,我就演成什么样的。

小超:应该是一种天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

萨日娜:对,这种体验更多的来源于间接的体验,我观察自己的妈妈,观察同学的妈妈,然后再放到我扮演的母亲角色上,觉得应该怎么去演。后来有了孩子之后再去演母亲,感觉又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更多的是母性本身的流露。母亲为了孩子,可以献出自己的一切!

小超:这是母性的力量,这种爱是博大的!

(节目讲述)随着萨日娜扮演众多母亲角色的积累,让她赢得了影视剧里"母亲专业户"的评价,萨日娜饰演的母亲角色,获得了业内人士的好评,很多人说从片子里可以看到萨日娜对孩子的那种母性,并惊叹萨日娜的演技,可萨日娜却说,这些表演的成功,全来自于对生活的体验。

(当母亲的感觉)

小超:您现在也是一位母亲,作为母亲的这个角色,对孩子是一种怎样的感情?平常大多时间在外演戏,一离开家可能就十天半个月,也有想孩子的时候吗?

萨日娜:戏里都是写好的剧本,但现实中您是要跟孩子去相处的。要说演戏十天半个月算是短的,记得拍《闯关东》的时候,我两个多月没回家,而那时正好是我孩子人生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阶段,上小学。我是8月走的,11月回来的。回来正好赶上她学校里有演出,我就陪着她,帮他拿杯子、拿衣服。她拉着我的手跟她同学说这是我妈妈,当时我心里特难过,孩子上小学已经3个月了,她的妈妈却只出现过这一次。

小超:您觉着对女儿有所亏欠?

萨日娜:对,我当时确实有这种感觉,但是现在不那么想了。我老公也跟我说过,拍戏的时候想着孩子,会演不好戏,当妈的时候想着拍戏,也当不了好妈。

小超:工作是就全力以赴的工作,生活也是一样,不能生活的时候想着工作,工作的时候还想着家里的事儿。

萨日娜:对,我一直跟女儿说,妈妈选择了这样一份工作,但并不代表我的爱离开了你。

(母亲对自己的影响)

小超:这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作为一个女儿,你又是怎么看自己的母亲?母亲对您的人生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

萨日娜:母亲对我有很大的影响。首先她教会我必须要有能力生存,因为蒙古人在面对恶劣环境时,生存是第一位的,人和自然之间要有一种抗争,强者才能战胜自然,生存下来。但是母亲对我的影响更多还是在品德方面,我记得小时候,母亲从上海好不容易带回来一些大白兔奶糖,那个年代食品是比较匮乏的,母亲就把奶糖藏起来了,怕我们找到。结果还是让我找到了,趁着父母上班,我就把小朋友叫到家里把糖都吃光了。母亲回来时只剩下了一盒糖纸,我认为她肯定会揍我,但她没有生气,还说我懂得和小朋友分享,当时母亲首先是对我这一点的肯定。

(节目讲述)凭借自己实力,萨日娜荣获了众多奖项,这其中包括第十八届、第二十七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女演员奖",成为中国首位两次获得飞天奖的女演员。而说起演戏,与萨日娜合作的众多演员中有一位不得不提,那就是在《闯关东》及《中国地》中有着出色表演的实力派演员李幼斌。

(李幼斌及《中国地》)

小超:您和李幼斌老师合作了不少戏,例如《闯关东》和《中国地》,您对李幼斌是什么感觉?

萨日娜:李老师是我的大师哥,他也是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还有就是他跟我舅舅长的有一点点像,我姥姥特别喜欢他。我姥姥还活着的时候,就一直跟我说有个演员长的和我舅舅可像了,于是我就记住了这个名字。后来我看了李老师演的戏,越看越觉的这个演员不一般,戏演得很好,直到后来《亮剑》播出,我觉的李老师演的太棒了!

小超:个性鲜明。

萨日娜:在我心目当中,李老师是我合作的演员中最伟大的演员。从《闯关东》跟他的合作开始,我就觉的别看他平常爱开玩笑,有时嘻嘻哈哈的,但真正拍起戏来,他的气场大到足以让在场所有人都能进入到那个规定的情景当中,而且他是特别认真的在创作。

小超:追求完美是每一个优秀演员的本质。

萨日娜:对,他对人物的处理很成熟,他身上散发出来的力量非常大。我记得《中国地》中李老师扮演的那个父亲特别喜欢他的小女儿,走到哪儿都带着这个小女儿,后来日本人把这个小女儿打死了。那场戏我坐在炕上,李老师坐在地上,只有一句词,是我说的。我说这孩子走了也算是福气,我还能生,我将来还给你生,生完了我把他们养大,一样打鬼子。李老师坐在那儿,他没有眼泪,但是你能从他眼睛和呼吸里感受到一个男人内心巨大的悲痛,那种感觉特别窒息,是一直在瘀积着的仇恨!我说完这句话后,他什么也没说站起来就出门了。其实他是一个人跑去把日本的司令部炸了,回来第二天就刻了三个字,中国地!在那一瞬间我觉得李老师真的是让人折服的一个演员!

(选择适合自己的路)

小超:我也希望通过您的故事能给更多年轻人以启迪。可能我们每个人从事的行业有所不同,但就像母性是共通的一样,所有的工作也有相通的地方,其中一定有走向成功的共同点,您认为我们应该做才能够走向成功?

萨日娜:我觉得成功的因素不是很多。有些人说他命比我好,老天爷眷顾他,那是你没有人家付出的多,没有人家那么辛苦;我也很辛苦的付出了,怎么还不如他呢?那是你可能没有他聪明;我跟他一样聪明,跟他一样付出了,怎么还没有成功呢?那你就得好好想一想,是不是你选错了路。

小超:你选择的这条路是否适合自己的发展?

萨日娜:对,你要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如果我把自己定位在一定要演美少妇或者是美少女,我行吗?你首先对自己要有一个认知,有没有这样的能力。如果我有这样的能力,把我摆在这个位置上,我会放光。如果我没有这个能力,硬生生把的我拽到这个位置上我能放光吗?很多东西是靠自我积累,等积累后才具备成功的基础,再就是您能够站的高度有多高。这个高度其实是一个思想高度,能够决定你有没有能力看的更远,有没有能力把自己认的更清楚。当你认的更清看的更远的时候,你又聚积了“水满则溢”的基础,就一定会成功的!

小超:每一个人在前进的过程中都要爬山,当爬到累的时候,我们还必须努力的往上爬、必须奋斗。有一句话我非常欣赏,“即便您不奋斗一生,至少也应该奋斗一次”。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要找准自己的定位,这辈子某个阶段,某个十年或者二十年,我到底适合演什么样的角色,这个角色是不是我的长项,如果老拿着自己的短项面对生活和工作,恐怕要处处碰壁。

萨日娜:对,就是这个道理。

(节目讲述)草原上生长着一种极具生命力的漂亮小花儿,这种花儿娇红艳丽,它就是美丽的山丹丹花,山丹丹花在蒙语中称"萨日娜",如今,一株株花朵铺就了萨日娜成功的演艺之路,我们也希望大家通过萨日娜的人生故事,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坚持不懈,直到找到属于自己那朵独特而美丽的——山丹丹花。

【节目结束语】

萨日娜是一位演员,她在努力的刻画着每一位母亲的角色,她也曾遇到过工作的低谷,但是峰回路转之间,努力的找到了自己人生的角色,其实每个人又何尝不是这样,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演员,同时也都是自己的导演,每一天都上演着不能再重拍的剧本。如果大家遇到低谷,都应该像萨日娜一样,努力寻找自己的定位,不一定非以成败论英雄,或许我们的工作没有鲜花没有掌声,平凡的要命,但只要找准定位、努力进取、乐观向上,人生这出戏就一定会越来越精采!好的朋友们感谢您关注本期的《小超访谈录》,我们力争通过每一个不同的人生故事,带您寻找和总结向上的力量!新农百味,耕耘人生,下期节目再见。

超级访问 综艺 孙涛,孙希超主持人

谁了解小超,谁能给我介绍一下小超的信息

小超:本名孙希超;

国籍:中国;

出生日期:1978年6月

民族:汉族

职业:制片人、主持人、导演

代表作品:《农资超市》栏目、《小超访谈录》栏目、《中国农资秀》栏目

出版作品:《农资超市一点通》、《小超访谈录》

主要成就:国内多档知名农业节目创办人、山东省府三等公共获得者、中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农业大奖“神农奖”金奖获得者、山东文艺最高奖“牡丹奖”金奖、山东历史上第一次农民春节晚会总策划、总导演、主持人。

小超从事三农电视工作超过15年。2000年进入山东电视台新闻部《乡村季风》栏目工作,2002年进入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担任记者、出镜记者,同年获中国农业大奖“神农奖”金奖。2007年创办《农资超市》栏目,任职制片人、主持人,三年内带领栏目成为全国行业最具影响力节目,获奖多项。同年获山东省政府三等功和山东电视台“双十佳”电视工作者称号,同时出版专业书籍《农资超市一点通》。2008年策划、创办山东历史上第一届农民春节联欢晚会,担任总导演、总策划、主持人,晚会当年获山东文艺最高奖“牡丹奖”金奖。导演主拍记录片《井塘村的婚俗》被评为山东历史上第一批纪录片奖一等奖。同时工作中,获得国内农业电视专业奖项一等奖超过20项、二等奖及三等奖若干;2010年创办山东广播电视台人物访谈影像志栏目《小超访谈录》,访谈莫言、周冰倩、萨日娜、朱之文等。2016年在中国唯一农业专业卫星频道农林卫视创办对农专业栏目《中国农资秀》,并担任节目总策划、制片人、主持人。同年创作三农歌曲《天下农民是一家》,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喜爱。同年,策划中国农业历史上第一次跨五洲集中性环球农业电视采访活动——“五洲丰 走五州环球农业采访”,一起极大反响。同年策划了“有机农业中国行”、“优秀农资企业故事展播”、“乡村中国年”等活动。


回答你的问题,搜集了很多资料。全部手打,望采纳!

超级访问 综艺 孙涛,孙希超主持人

小超资料?

小超,本名孙希超。
生日:1978年6月
出生地:山东德州
职业:制片人、主持人、导演
代表作品:《农资超市》栏目、《小超访谈录》栏目、《中国农资秀》栏目
出版代表作品:《农资超市一点通》、《小超访谈录》
现任:《中国农资秀》栏目主持人、制片人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