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推一部老电影斗牛小众但有价值,史上最牛斗牛电影
今天找电影时突然想起来了《斗牛》,有些小众,但我个人认为太绝了这部电影,一部关于抗日战争那段时期的电影,出版时间很早了,算是一部黑色喜剧,全剧对话都是方言,幽默又亲切,又充满人性,如果将它定义为喜剧电影,我相信,没有人会轻易单纯的去将它看作喜剧,真真意犹未尽[赞][赞][赞]
当时是在头条里找电影时看到的,刚看的时候没有看懂,只觉得很搞笑,方言也很有特点,很舒服,虽搞笑但有厘头,全剧人物不是很多,以黄渤、闫妮为主演,真的夸爆他们的演技,还有一位有演技的主角——奶牛,全篇是以奶牛为中心展开的剧情,为何说有演技呢,真的不得不佩服导演编剧,在镜头转向奶牛时,它的神情真的和台词对上了,爆赞[赞][赞]
这部电影是荒诞派的中国电影,却充满着欢笑的泪水,黄渤演技真的炸裂,也为单薄的故事情节增添了无穷的观影乐趣,看完心情虽不至悲壮,但有些沉重,他在电影里的人物形象是个小人物牛二,狡猾自私,但他却是全篇最善良最忠诚的人,当然,也最可悲,在影片最后,一切纷争都与牛二没有关系了,他只与牛一起在山上生活,没有回归群居生活,仿佛他一直都是被这个世界所遗忘的人。
“人不像人,狗不像狗”这句台词很形象,在这部影片里,尽管牛二活得不像人,每天与牛生活在一起,但他最有人性。这部电影人物形象很邋遢,没有夸张的服装,没有夸张的表现手法,务实又讽刺是它最大的特点,与传统的煽情影片有所不同,《斗牛》所展现的更多的是对人性的讽刺,对残酷现实的批判。当然,我的看法也只是一方面,不全面有缺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推荐大家亲自去看哦,会有惊喜的,真的太nice了!!!!!
被“低估”的电影,《斗牛》上榜,还有哪些被“低估”的电影呢?
杀生(2012)这部剧是管虎+黄渤,一对完美的金牌搭档,但是这部剧当时并没被看好,原因倒是很简单:看不明白,多年后看到各种影评才发现其中隐藏的深意层次太多了。这部影片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封闭的山中小镇—长寿镇,里面的人思想保守,生活规则一成不变,唯独黄渤饰演的牛结实,是一个另类。
但是村里人却对这个另类无可奈何,直到苏有朋饰演的牛医生回乡,开启了“杀生”计划,并且得以成功。他们实施的方法很特别,集体演了一场戏,让牛结实以为自己得了病,一步步打破牛结实的心理防线,杀人诛心,可以说从心理上已经杀了他。心由境生,有些时候,我们看到的并不一定都是真实的。这部影片中余男饰演的马寡妇,流露出一种带有神秘感和魅惑性的美,她的演技也是十分的赞。
《无名之辈》我是很喜欢这部电影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看似荒诞的故事之下,是沉重的现实和人性的光辉。更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有着非常惊艳的反转,本以为皆大欢喜的结局,短短数分钟间,尽数销化如烟。
无名之辈的命运,又是由何决定呢?另外,影片中多线叙事还是很考验导演、编剧功力和演员表演的,所幸本片完成度都非常不错,任素汐和章宇太给劲了。总之,蛮好的,谁还不是无名之辈呢~
电影《hello,树先生》讲述一个叫“树”的人,他的村庄异常寒冷,积雪难化。“树”还是单身,在村里的汽修铺工作。他常去村口的酒馆和朋友喝酒,一起长大的伙伴,有人开着好车成了煤老板,有人远在省城办私立学校,有人还在种地。聚会的时候,如果没有被人取笑,“树”就沉默着,像旷野里被人忘记的一棵树。
整部电影其实就是讲述了一个精神病的故事,父亲杀死了大哥,自己精神受挫,他自己无所事事,村里的年轻人瞧不起他,最终在自己结婚当天彻底的陷入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整部电影王宝强把一个精神存在问题的人演绎的淋漓尽致,人物塑造的非常丰满,影片对经济发展对农村的冲击、对农村各类人的生活现状都有所体现,但是整部影片气氛过于压抑。
《暴裂无声》与《心迷宫》相比,制作水准提升了,演员咖位也上来了,但商业感严重限制了剧本与故事本身的发挥。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命运,无声的隐喻感十足,甚至比有声更难表达,但社会从来如此。而且作为悬疑犯罪电影,细节埋得很好。保民虽然生活在乡下,环境荒蛮,但最有人情血气;律师和煤老板生活在城市,但人性已经在无声无息的泯灭干净。只要站得够高,格局够大,手段够强,草民的暴怒就是庆祝的欢呼。
电影《斗牛》评价怎么样?好看吗?
《斗牛》这部电影是2009年由管虎导演黄渤、闫妮等主演的电影。凭借这部电影,黄渤的演技得到了认可,得到了第一个金马奖影帝,看他在电影里的表现,无论是表情、动作包括每一个眼神都是戏,他的影帝称号也是实至名归。
电影同时也得到了7个奖项的提名,虽然标榜的是一部喜剧片,但我觉得这属于黑色幽默,用沉重的表达方式来引人深省,让观众读到更深层的含义,最后看完了也笑不出来,会哭出来是真的。无论从哪方面的评价来看,这无疑都是一部好电影。能成为一部好电影,令人回味无穷。我觉得有三方面原因。
一、题材独特,披露人性
故事背景是抗战时期,在这个特定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在意的也就是自己的生存与利益,自私自利或多或少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体现。
像电影里德高望重的长辈,把寡妇九儿嫁给牛二,威逼利诱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初衷也是为了自己不惹麻烦,牛二挤奶接济难民们,但是难民们却想吃肉,还有土匪们无理取闹的反应,这些都是人性的灰暗面,真实又可悲,牛二的存在是整个影片唯一的温情线,他坚守诺言,在九儿死了以后奶牛成了他的精神支柱,一纸契约甚至成了他活着的理由,即便遭遇了种种磨难,他还是心怀善意,接济难民,帮助日本兵。
他是胆小怕事的,但也是伟大的,他的品质在这个时代下是大多数人都缺失的,这或许就是电影要表达的核心。
二、黑色幽默,让人深思
电影采用的是黑色幽默的表现手法,镜头里充斥着冷色调沉闷的气氛,虽然没有过多的战争画面,但战争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在这个封闭的小山村环境里,把人们冷漠、无知、自私都刻画的淋漓尽致,牛二最后等来了解放军,那张已经模糊的纸条也证明了他的起伏人生,时隔多年他依旧觉得保护牛是他的使命,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他虽然胆小怕事,但依然觉得这是自己的责任与义务,牛二与奶牛相依为命,他把自己看作牛,最后的选择是他与牛回到深山生活。
或许就是这种简单的想法,才能让他一直保持自己的善良,看了太多的人性丑恶后,他选择远离是非,这或许是一种逃避的选择,但谁又能说这是错误的,影片最后牛二的笑声里,有无奈失望或许也有无助吧,让人不禁陷入沉思,人性丑恶与善良,选择总在我们的一念之间,保持善良,坚持自己,只要坚定内心,其实很简单。
三、成功的选角
黄渤是这部影片成功的原因之一,他凭借这部电影成为金像奖影帝,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个人与一头牛,从嫌弃到最后成为他的精神支柱,每一个互动镜头都是戏,也是因为他自带的喜感,即便是战争背景下的故事,让这部电影也没有太多沉闷的批判氛围。
黄渤饰演的这个角色不是英雄,但带来的效应却是巨大的,他的存在,给整部影片带来了鲜明的对比,闫妮饰演的九儿,从头至尾是唯一一个穿着鲜艳的人,她代表了在那个时代下女人向往的自由。
从古至今,男尊女卑的观念一直存留在这个社会,在这个乡村里,同样女人是卑微的,寡妇更是大家不愿提及的,守旧的思想,一些自私冷漠的人们,是那个时代固有的特点,我们观看的不只是一部电影,更多的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总之,一部有内涵,能让人读懂深层含义的电影,我觉得就是好电影,值得一看。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