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记2啥样(捉妖记2啥样)
这部电影延续《捉妖记》的故事,小妖王胡巴离开人类父母,在新永宁村过着欢歌载舞的日子!然而正如“华北之大,已容不下一张宁静的课桌”,天下之大,也容不下一个有小妖王胡巴的永宁村!
坏妖怪们打破了新永宁村的安宁,胡巴在好妖怪的帮助下逃走,开始寻找人类父母,在旅程中国遇到了大赌徒屠四骨和隐身妖怪笨笨,发生好多啼笑皆非的故事……
与此同时,胡巴的人类父母宋天荫和霍小岚念子心切,也开始寻找胡巴……双方在清水镇相遇,并最终一起在妖界与反派势力进行决战,上演了一幕正义战胜邪恶的常规剧情!
影片差强人意,乘着第一部的东风进行圈钱运动,一味地搞笑但明显感觉刻意,想要煽情却缺少足够的泪点,为添新情强说愁。虽说如此不堪,但影片依然带给了我三点思考。
一是关于感情的思考
影片中,从来就没有人为屠四骨哭过,所以当看到小妖王胡巴为他流下了眼泪,那一刻,屠四谷的心暖了,他也成长了,他和胡巴,都在生命中有了对方。
宋天荫和霍小岚这对活宝,也在放养胡巴和找回胡巴的转变中,领悟到了父母与子女之间感情的真谛——在一起就好!而萌萌的胡巴,每一刻都诱惑的人们想在今年生个狗宝宝,过一把当父母的瘾了!
尼采说:最动人的美不做暴烈的醉人的进攻。我觉得,不应刻意给自己及别人的情绪染色,但要时刻感恩别人对我们的好!“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既然是世间人,就没必要那么一尘不染,而是要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六欲皆畅通,各安本心就好。
二是对反派的刻画太单调
电影到最后,一身正气的天师堂堂主云清最后竟然是反派势力坏妖怪,当问他为什么要抓胡巴做坏事时,一句“军令如山”就糊弄过去了,真当反派是临潼的兵马俑,刻画的也太单调了吧!
自古及今,反派都是有着合理的价值观、甚至是崇高的理想在支撑着自己的行动!
比如法国大革命时期,罗曼·罗兰那句“自由啊,多少罪恶假借汝手”,不正是罗伯斯庇尔等人生动的刻画吗?
又比如:靖康之耻后,岳飞要北伐迎回徽钦二帝,但这将置宋高宗于何地?所以,才会有反派秦桧为赵构背书,才会有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极至风波亭处死他的故事。
再比如:我国曾经的计划生育,规定每家只能生一个。1992年,计生人员为了维护法律的至高权威,将我们家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抢走,后来我爸花了1000块钱,才赎回了电视机。以至于每次想到这个点,做为家中的第三个孩子,我都觉得自己是不被法律容许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人。
……
例子数不胜数,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有当事人合乎逻辑的辩解以及一套完整价值观,把反派当无脑的兵马俑,不对其进行同情之理解,其实是把观众当傻子,有些无耻!
三是人和妖能否和平共处吗?
现在的电视剧、电影似乎存在一种价值正确,即宣扬人和妖能和平共处,甚至恋爱生孩子,比如:《白蛇传》中的许仙与蛇,《花千骨》中爱上毛毛虫的落十一,《仙剑奇侠传》中爱上蝴蝶的表哥阿七,及至《捉妖记》系列中部分人和部分妖和平友爱共处……然而,在现实中这可能吗?
七万年前,我们今天人类的祖先智人从东非出发,一路灭绝人属的同类及其它动物,从此,威猛的尼安德特人消失了,山顶洞人也只留下了几颗头颅,强大的猛犸象惨遭灭绝了……现在,世界上生活的主要是智人的后代和他们的家畜。
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拉开了大航海的序幕,从此,美洲的土著印第安人迎来了欧洲人,也带来了他们的种族屠杀历史。南美的阿兹台克帝国和印加帝国也随即在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的侵略奴役下,国家灭亡,人民为奴为婢!
战国时代,秦昭王采用范雎“远交近攻”战略及“毋独攻其地而攻其人”的作战指导思想,长平之战在武安君白起的指挥下,一战坑杀赵军40多万人,仅仅放回了幼小的二百四十人;秦末农民起义,章邯率秦军投降项羽,结果20万降军被项羽坑杀于新安;更遑论南京大屠杀,日军残杀我军民30多万人,长江边上,多少冤魂又在哭泣!
……
这许许多多的历史告诉我们,人和人都不能和平友爱相处,更何况人与妖!在资源一定情况下,人要生存,妖也要生存,用零和思维思考的话,人和妖如何和平共处,如何相爱?
刘慈欣在《三体·黑暗森林》就将这个问题摆到了大家的面前,但是这次不是人与妖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人与人的问题,而是在资源一定的条件下,生命与生命能否和平共处问题,星球与星球能否和平共处的问题!
答案永远不唯一,人们面对不同的情境,将会有不同的选择!但我依然希望我们记住大刘在《黑暗森林》里的那一句话: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综合以上三点,对于这部《捉妖记2》,我给61分,因为今天和女朋友一起看,心情好,加10分,总体得分:71分。
2018年2月20日初稿,
2月22日二稿定,以记。
《捉妖记2》这部电影如何?
公平的说,《捉妖记2》有可取之处。
作为一部闹腾腾的娱乐片,最后十分多钟的最终Boss战还是有点水平,虽然是Q版,但是漫天的妖物,以及大Boss吞食同类变强后的设定和画面,还是有一定的压迫感。
景色挺好,看得出花了心思;斗法和收场也是不功不过,甚至还有点意料之外。之前的剑可以变大小的梗肯定会用上,这个能预料到;但是被胡巴喷口水这个梗倒是没想到可以这样用,这个坑填的居然还有点小惊喜。
然而问题是,全片几乎也就这么一场还不错的戏,在90多分钟临近结尾处,而前面的一个半小时,可以说是节奏平平,全无亮点,完全是一副生拉硬拽凑片长,外加给梁朝伟和胡巴凑镜头的既视感。
所以如果不是强打精神或者是一路手机玩过来,我很怀疑很多人都会不知不觉的睡过去,从而错过全片唯一的高潮。
摊上这种情况,大多人都会骂,故事不行,编剧背锅。
但是我真心觉得,这个锅编剧……不能完全不背,不过也分不到最大的那口。
因为即便在现有这个剧本的基础上,节奏掌控再好一点,电影也会比现在好看些。
算上结尾高潮,电影的打戏一共有三场。
8分钟一场,40分钟一场,结尾90分钟的大战。
中间40分钟的那场妖怪太弱,三两下收工,所以稍微有点印象,就是一头一尾的两场打戏。
所以这就很搞笑了,就这么一部片子,靠文戏撑起来,怎么想都不靠谱。
屠四谷先出场,反正他在这个电影里几乎提到了第一主角的地位,第一场打戏挪到15分钟,中间的打戏小怪加强,挪到55分钟左右,最后收尾,会不会节奏更好点?
导演似乎也意识到节奏太松,没有高潮的问题,所以在60多分钟的时候给梁朝伟安排了一出变魔术的戏,甚至还用慢镜配上煽情音乐加以强调。
但是这种手段实在是太过于低幼,我能理解导演是为了渲染胡巴和孩童一样的把魔术当真,对于屠四谷依赖和不舍的感情。但是若只是几滴眼泪的话未免太过于廉价和不实,若是胡巴能在这个时候冲出去摆出一副决一死战的架势都会觉得更有力度。
什么也不做只是哭,未免小看了小朋友的真情实感。
而作为一个成人在看到这一情景的感受是违和的,你再怎么用音乐来撩拨我的神经我也知道最后他肯定没有死,电影还得接着演,而胡巴的感情凭几句哭声完全传达不到,所以满满的只剩下尴尬。
说到梁朝伟,这么大的咖位肯定要物尽其用,所以电影中给他加戏加到吐,问题是都是小品式的闹剧,没有折腾到可以无视剧情硬伤的程度,而且本身人物也太过于扁平,既没有加什么传奇性,也没有强大的背景……
所以我更对李宇春的小朱朱的来历更感兴趣。
至于主角夫妇组,行为动机太过于薄弱。
拍了续集,要让他们去找胡巴,能理解,明摆着的动机“看见敌人入侵,胡巴遇险”不用,转到“儿女思念父母,期盼团聚上”。
面向合家欢的受众,倒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这样的话,移情纽带得做好,毕竟上一部是你们说要分开的,这一部不能你们说找就找回来。
至少光凭俩妖怪在牢里面伸伸手,白百何触景生情来一句“就算和父母团圆坐牢也开心”是远远不够的,小妖怪细皮嫩肉的,单独混也未见得有多不好。
不狠点见点血虐虐角色,哪来的那么多泛滥的同情心。
说来说去,好像还是编剧的锅,不过作为导演,在情节捏合和节奏掌控方面显然可以做得更张弛有度,至少不像现在这么平,连个燃点都没有。
无论怎么骂,通过第一部,《捉妖记》这个IP和胡巴这个形象也算是立起来了,续集的任务除了圈钱之外,不说多吸路人粉,多挖题材深度和可能性,保持原作的粉丝盘维持住当年的名声就行,顺顺当当的出个三部曲,说出来也是挺有面儿的一件事。
然而从结果来看,除了电影之外的纷纷扰扰,电影本身完全转向凑明星低龄化弱情节的量产型贺岁片,还想靠着原有的IP延续人气,虽然市场表现差强人意,但是口碑已经降到冰点,第一部积攒下的人气消耗殆尽,第三部势必要背负更多的质疑和不屑,即便只是为了圈钱,也会更加艰难。
我们是想看电影不费脑子,但你也不能把我们当傻子涮啊。
私心认为妖怪都很丑,我是看不出哪儿可爱;但是还是能理解有觉得他们不错的;身边没有适龄小朋友,不知道他们看得感觉如何,如果真的觉得有意思的话,至少说明电影还能抓住儿童市场。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