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陇西中经常提到的南郑今何在
最近《风起陇西》电视剧非常火爆,故事以三国时期,诸葛北伐为时代背景,讲述一段谍战的故事。
故事中经常提到一个地名“南郑”,一直不知道在哪里?
恰巧前几日出差到汉中,游走在江边,忽然间见一门楼,赫然写着“南郑”二字。
“南郑”就在汉中,以汉江为界,江北为汉中市区,江南是现在的汉中市南郑区。
忙查一番资料,南郑在周朝即叫“南郑”随几经易名,现在还叫南郑。有一说法是,“郑人南迁至此,所以叫南郑。
《水经注·沔水》引《耆旧传》语:“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犬戎,其民南奔,故以南郑为称”。
境内气候分属北亚热带和暖温带,尤以北亚热带气候特征最为明显。南郑最著名的景区是“南湖”和“红寺湖”,湖中白色的“鹭鸶”成群结队,沿岸边竹林飞翔嬉戏,景色非常优美,赶上阴雨天,更是烟波浩渺犹如仙境。
风起陇西中提到的地名荆州现在还存在吗?
电视剧中提到的荆州是现在的湖南省北部,湖北省东南部地区。风起陇西讲的是三国时期的故事,古代荆州是汉地九州之一,位置就是现在的湖南省北部,湖北省东南部地区。
现在的荆州市古称江陵,郢都。在古荆州之内。
用小人物的光芒,演绎三国谍战戏,《风起陇西》为什么越“迷”越有看头?
《风起陇西》真的算是一部比较特殊的三国剧,这个没有讲曹操,刘备诸葛亮的故事,讲的是一些不知名的小人物,在蜀国和魏国的间谍组织中争斗的一些故事,十分的精彩。而且剧中人物的间谍身份也是十分的让人迷惑。
1,高堂秉烛龙身份的迷
这个是最开始出现的一个迷,就是在蜀汉街亭战争的时候,魏国间谍烛龙盗取蜀国情报,让蜀国传回了一个假情报,从而导致街亭的失败。这个时候蜀国还不知道烛龙的存在,只是以为自己在魏国的间谍白帝出现了问题,但是在魏国的蜀国间谍白帝知道是烛龙弄的。所以白帝就说服前来杀他的荀诩,两个人联手,准备抓出烛龙。这个烛龙的身份真的是一个迷,他在蜀国司闻曹高层,能知道白帝的情报密语,所以荀诩就怀疑是司闻曹的冯膺,但是冯膺又是知道白帝存在的,白帝又没有暴露。所以不是冯膺,然后荀诩又怀疑是冯膺身边的孙立,但是孙立又查不了。所以这个很是纠结,不知道到底是谁。
这个还是在陈恭盗取弩机图纸之后,烛龙去取图纸,才抓住烛龙,原来是高堂秉,这个真的是让人意想不到的。
2,陈恭身份的迷
这个真的是一个迷,本来陈恭是蜀国间谍白帝,这个还是挺简单的,但是之后抓住高堂秉之后,陈恭又去和柳莹见面,并且拿出了接头物件,说自己是真正的烛龙,这个可以说是一个迷。之后在诸葛亮北伐路过南郑的时候,陈恭又去和杨仪见面,并且在解开自己父亲的死的谜团之后,说出了曹魏的计划。原来陈恭被曹魏策反是蜀国的计划,陈恭作为烛龙其实是假的,他还是蜀国的间谍。这个也是真的很让人迷。反转真的是太多了。
整体看来,这部剧反转的地方真的很多,特别是陈恭的身份问题,一直都是迷。但是也正是这些让人越看越想看。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