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健 焦裕禄电影「焦裕禄电影李雪健演技精湛三大催泪剧情你还记得几个」

时间:2023-07-09 09:54:09阅读:1779
“…墙上唉,画虎唉~不咬人唉…砂锅唉,和面唉~顶不了盆唉…侄儿不如亲生子唉……共产党,是咱的贴心人,呦吼嘿……”电影《焦裕禄中》,当主演李雪健用沙哑、高亢、悠远又充满深情的语调,高唱这首《大实话》主题…
  • 著名演员李保田的儿子,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但一直未踏入影视圈,近几年,李与李保田…

“…墙上唉,画虎唉~不咬人唉…砂锅唉,和面唉~顶不了盆唉…侄儿不如亲生子唉……共产党,是咱的贴心人,呦吼嘿……”

电影《焦裕禄中》,当主演李雪健用沙哑、高亢、悠远又充满深情的语调,高唱这首《大实话》主题曲的时候,让我们能深切感受到鱼水之情般的党群关系。

这,就是电影要彰显的全部精神内核。

写在前面:信仰的力量

正读大学的儿子曾问过我,“爸,真有焦裕禄这样的人吗?”随后我跟他交流了半小时,他就连连点头是。

我想,除了用信仰的力量能解释以外,对于一般人的内心精神世界,是很难感受到信仰所产生的巨大力量。

想一想革命先驱李大钊先生,他是北大教授,月薪380块大洋。倘若他是为了自己能过上好日子,难道他的日子还不够好?

倘若不是有信仰,他又何必慷慨赴死?

当年,用几百个大洋就能在北京买一套四合院,用十几个大洋就能买个丫鬟,而李大钊先生牺牲后只留下了一块大洋。

想一想贺龙、叶挺、叶剑英三位国民党的中将,他们都是当年的人中翘楚,明面上的年薪就是20万大洋,他们本来过着“天天喝洋酒,用牛奶洗脸的好日子……”

可是,他们为什么要舍弃这一切,而把头颅别在裤腰带上去革命?这样的例子,对于早期的革命先驱来说,简直不胜枚举。

江姐被捕后,遭受酷刑,敌人将竹签子砸进她的手指缝里,她大声呵斥:“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革命意志是钢铁打的……”

这一切,也只能用革命理想高于天、信仰的力量坚如磐石,才能够解释的通。

焦裕禄,就是一个充满信仰的好干部。

谁能够想到,上下两张照片仅仅相隔十几年,却在外形上有着天壤之别。

这,就是焦裕禄同志担任兰考县委书记以后,风里雨里为群众四处奔波所留下的时代烙印和真实写照。

当我们知晓他身为一县的父母官,却从来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饱饭,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没有搞过一次“特殊化”,直到去世前留下的唯一请求是:

“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面对焦裕禄书记这样的好人、好党员、好干部,哪怕是铁打的心肠,也无法止住滚烫的泪水双流。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在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1946年1月,焦裕禄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曾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1948年冬的淮海战役时,焦裕禄就曾组织过上千人的担架队奔赴前线。

在革命的疾风暴雨中,焦裕禄从一个饱受苦难的贫苦农民,成长为一个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饱含深情的青年干部。

事实上,在1958年初,焦裕禄就感到了身体不适,经常会肝部隐隐作痛,为了如火如荼的革命工作,他以时不我待的革命热情忘我地奋战在第一线。

1962年秋,兰考县突遭内涝灾害,淹死了30多万亩庄稼,还有10余万亩盐碱地的农作物颗粒无收,全县粮食产量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这一年,在全县36万人口中,有近20万人成了流离失所的灾民。

正是在这最困难的危机时刻,党组织决定选派焦裕禄同志前往被“风沙、盐碱、水涝”三大灾害严重侵袭的兰考县担任第二书记。

就此,一部震撼人心的《焦裕禄》徐徐拉开帷幕,一个个催人泪下的剧情就像三月里的小雨一样,轻轻打湿了你我的心房。

感人剧情之一:“大爷,我是你的儿子!是毛主席派我们来的”

1962年底,焦裕禄到兰考县赴任。

正值冬季,大雪漫天飞舞,准备逃往外地的难民挤满了火车站。

当焦书记看到车站这一幕,马上就召开了县委扩大会议,着手解决当前最棘手的问题,就是救灾问题。

他拿起野菜团子后深情地说:

“这些灾民,都是我们的父老乡亲。这大雪天的,他们拖家带口,背井离乡,心里该是啥滋味?”

“党,把兰考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却让他们端着讨饭的碗四处流浪,我们还不感到羞耻和痛心吗?!”

“站台上堆的像小山一样的救灾物资,大家都看见了吗?群众在挨饿,在受冻,在骂娘!可救灾物资却积压在火车站八天了,风吹雪打无人问津…”

“这是在犯罪啊,同志们!”

焦裕禄这些振聋发聩的话,充满了对人民群众的无比热爱,饱含着“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的深情厚谊,对这样的干部,群众能不喜欢?能不拥戴?

在解决完救灾物资发放的问题后,焦书记又开始“刀刃向内”,他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本,说:

“另外,这个特殊供应本,我想大家都熟悉的,县委委员每人一个,拿着它可以到商业部门买到稀罕的副食品,鸡蛋啦,肉啊,香油。”

“同志们,看看这窝头,再看看这个副食本,大家心里头有啥感想?”

最终,通过表决又取消了“特殊待遇。”

但,观影时的第一次流泪,是因为剧中焦书记的一句话,我的泪水喷涌而出。

因为,他想让大爷大娘吃上过年的饺子。

焦裕禄安排完救济粮发放后,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了贫困户家中,当他在漫天飞雪的时候推开大爷家的门,就像是“上天”派来的大救星一样。

进到屋里,焦书记立刻坐在破烂不堪的床边,一手抓着大爷的被子角,一手轻拍大爷的后背,他用颤巍巍的声音说:

“大爷,你老的病咋样了?快过年啦,我们给你送点粮食和钱来……大娘,这是20块钱,你收着。”

当大爷用激动的语气问,“你是?”

焦书记马上抓着大爷的手说:

“大爷,我是你的儿子!是毛主席派我们来看望你们的。”

动人剧情之二:“小魏啊,不要忘了地图上还有兰考这么一个地方啊!”

焦书记是山东人,他却甘愿把一腔热血洒在兰考这片饱经苦难的土地上,这正是焦裕禄披肝沥胆,努力践行党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写照。

为了治理风沙和盐碱,最终彻底解决内涝的问题,焦裕禄专门从省里请来了大学生小魏,可是小魏嫌条件太苦,最终还是决定坐火车离开兰考。

当焦书记一边摁着疼痛难忍的肝部,一边风尘仆仆地跑到火车站,我原本以为焦书记是想阻拦小魏的离去,没成想他只是为了送小魏最后一程。

这里面,饱含了太多的不甘心、不愿失去小魏,以及又不得不去面对的无奈。看到焦书记不舍的眼神、抽搐的嘴角、微笑的神情时,真是令人五味杂陈。

“听说你要走,我来送你呀!小魏啊,你走的急来不及准备。刚才,我在那个泡桐苗圃里抓了一把沙土……”

“这一呢,就算我送你的礼物,二呢,还是希望你今后再帮帮我们研究研究这个土质啊!不管到哪里,都不要忘了地图上还有兰考这么个地方啊。”

火车启动了,焦书记跟着火车跑起来,他一手捂着肚子,不时用期待的眼神看着火车远去的背影,他该是多么希望火车能够停下来、小魏能留下来啊。

因为,焦书记身负党的嘱托,背负着带领36万兰考人民摆脱三大灾害的重任,他深知使命之光荣,人民福祉和前途命运之重于泰山的道理。

他,多么希望有人能帮帮忙……

火车远去,小魏就站在不远处。

最终,是焦书记的人格魅力和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深情厚谊、对工作的高度负责打动了这个年轻人,他决心留下来共治风沙,矢志不移。

当正处在极大失望中的焦书记,在下意识地回望的那一刻,看到了远处的小魏影影绰绰,他早已是眼含热泪,悲喜交加,这种表情比泪流满面更能直击人心。

这一幕,我又看哭了。

催泪剧情之三:“爸,你要给累死的…俺只要爸爸!”

这也是电影中最催人泪下的一幕,或许是我的泪窝浅,看一次哭一次,看到这个画面总是在瞬间就泪满双眼。

当女儿小梅来送饭,看到爸爸疼得满头大汗,他正在用茶杯盖死死顶住肝部,想缓解一下难忍的疼痛,以至于用力过猛将椅子戳破了一个大洞。

此时此刻,焦书记万万没有想到,门口传来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

“爸,咱回家吧!你要给累死的,你要给累死的!”

已经知道不久于人世的焦书记,赶紧心疼的把闺女紧紧搂在怀里,他明白自己的时日不多,这或许就是最后一次的拥抱,因此他眼含热泪,用手轻抚女儿小梅的头发,久久不愿松手。

接着,焦书记仍然用平静而又温柔的声音宽慰女儿:

“傻孩子,爸爸怎么能死呢?爸爸还没有给你买新衣服呢!”

小梅听完,马上用凄厉又坚定的口吻,边哭边大声说:

“爸爸,小梅不要新衣服,俺只要爸爸!俺只要爸爸……”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凡是为了人民利益而死的人,他的死就比泰山还重!”而焦裕禄书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后记:李雪健老师凭借精湛的演技,获得了金鸡和百花的两项大奖,他出神入化的塑造能力令人叹服,在当今老艺术家的行列里还无人能及。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