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辞店全本「满屏婚外情的小辞店令我念念不忘之处」
最近重看很多黄梅戏,有一种感觉,就是这种传统的戏曲为什么衰落,不仅在于形式,更在于内核。许多经典故事里的女主角们用现在的观点来看,都是妥妥的“恋爱脑”,听听这唱词:
“捉拿七女我不怕,伤害董郎万不能。”
“处死素贞心无怨,乞求放出我夫君,只要我夫能有救,我纵死九泉也甘心。”
女主们身为仙女、龙女或者名门闺女,完全不嫌贫爱富,为了爱别说吃糠咽菜,就是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惧,毫不动摇。
幸好在这些古典故事里,女主们的坚贞是有回报的,她们所爱的男主也同样是对爱情忠贞不二、毫无异心的,无论天庭发难还是皇帝赐婚,他们都坚决不从,信守对女主的承诺,只爱女主一人。
但是,这种圆满的故事现在却很难让我买账,因为人物不真实,女主的人设我还能信一信,毕竟痴心女子古来多。但是,男性的“恋爱脑”我见的是真不多,也没法联想,一联想就觉得不成立。于是,戏曲里那些忠孝节义、深情款款的男主在我看来比较像一个个假人。
唯有看《小辞店》的时候,蔡鸣凤这样的男主才让我感觉有人味,有生活,不假大空。
比起那些才子佳人的古典剧目,《小辞店》算得上是现实主义题材的成人戏。简单说一下《小辞店》的故事吧:
清末年间,湖北商人蔡鸣凤与妻子感情不睦,出门在外做生意,住在一家客店中。客店老板娘柳凤英厌恶自己的赌鬼丈夫,与蔡鸣凤日久生情,私配鸾俦。两人相处不知不觉满了三年,蔡鸣凤收到家信,觉得是时候回乡了,跟柳凤英告别,柳凤英拉拉扯扯,肝肠寸断,但还是放了蔡鸣凤回乡。
谁知道蔡鸣凤一回乡,却撞上了妻子和隔壁老王私通,混乱之下蔡鸣凤被妻子和奸夫害死。死后蔡鸣凤的冤魂托梦给柳凤英,让她替自己鸣冤报仇。柳凤英这个痴情女从梦中惊醒过来,赶紧收拾了包裹去蔡鸣凤的家乡为他击鼓鸣冤,谁知贪官被人收买,反倒给柳凤英定了罪,将其流放。柳凤英流放途中经过蔡鸣凤之墓,一头撞上去,殉情而亡。
这部黄梅戏电影是我小时候跟着妈妈和奶奶一起看的,我现在觉得我妈妈思想还挺解放的,她可以坦然地带着小孩看这种满屏婚外情的故事。也确实没什么,就是震惊一番而已,不存在被电影影响或者“带坏”的可能。
震惊一在于,很少看到影视中爱情的主线竟然是一段婚外情,而且是不带什么批判的色彩去刻画它。现在我对于这一点依然觉得不可思议,在我们的文化里,男人出轨犹可容忍,但女人偷汉子,是一件多么丢脸、多么不堪的丑事啊,放在那个年代不是该浸猪笼、夹手指、骑木驴吗?怎么电影中还把出轨的柳凤英拍成一个美丽能干又痴情的正面人物呢?还把她的丈夫设定为一个家暴的赌鬼,为她的出轨增加了更多“正当性”?
严凤英大师在解放前就演《小辞店》而声名鹊起;2009年安徽的黄梅戏剧团还把这个故事改编为《凄美的婚外情》,“凄美的”,品品;蔡鸣凤老家湖北浠水县据说在2008年把这个故事列为该县民间文学类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人提议用《小辞店》大力发展当地旅游业……
如果说电影中有批判了什么,好像针对的不是任何一个角色,任何一个“奸夫淫妇”,它批判的是传统的婚姻制度,电影开头的一段唱段就给片子定了基调:
“成了婚的没有爱,
没有爱的成了婚,
老天老天你作弄人,
老天老天太不平……”
还是惊叹,感觉当时的创作者和观众觉悟都挺高的。这样的电影要是在现在播出,不敢想象会被骂成什么样,更有可能的是根本就过不了审。
震惊的另外一点在于,这部电影把女人的痴心简直刻画到极致了,二人分别之时,柳凤英的痛苦挽留、哭哭啼啼、拉拉扯扯、肝肠寸断,实在是无以复加了。我只看过一遍都有那么一点心理阴影,觉得这个送别的过程过于虐心,尽管很喜欢其中的唱段,但也无法重看。
当蔡鸣凤提出要回家的时候,柳凤英这么唱:
听一言不由我珠泪洒洒,
好一似万把刀把我的心挖,
哥进店三年来未说过此话,
为什么今日里有了爹妈?
莫不是二公婆得罪哥驾?
念他们年老迈耳聋眼花;
莫不是奴丈夫得罪哥驾?
砍头的鬼懵懂的人,
哥哥你莫要理他;
莫不是小德伢得罪哥驾?
到晚来算清帐我叫他连滚带爬!
莫不是卖饭女得罪哥驾?
哥啊哥啊,
任哥打任哥骂任我的哥哥开发;
莫不是众街邻得罪哥驾?
手拉手,走!
上长街我们一同去问他,
倘若是哥无理倒还也罢,
倘若是哥有理我甩他几个嘴巴!
我这里问十声他一言不发,
你到底是聋子还是哑巴?
就是聋子也该讲话,
就是哑巴也该打打哑法。
怒冲冲端木椅拦门坐下,
卖饭女不开口谅你不敢回家。
接下来蔡鸣凤说,谢谢你的深情厚谊,但我们露水夫妻,有违三纲五常,不可能长久的,还是早点把痴情收起,放我回家吧。但柳凤英不听,依旧是哭哭唧唧继续唱:
柳:听客人一番话珠泪下掉,
这才是烈火烧山反把油浇。
莫不是三餐茶饭哥哥吃不好?
蔡:出门人吃什么美味珍肴?
柳:莫不是哥身上衣做的不好?
蔡:我爱妹亲手做小衣洋标。
柳:莫不是哥身上衣洗的不好?
蔡:清水洗小粉子浆店姐代劳。
柳:莫不是卖饭女情理不周到?
蔡:不是妹妹情意好怎能到今朝?
柳:莫不是哥哥有外路把我丢掉?
蔡:到贵镇只结交妹路一条。
柳:莫不是家有前妻把我骗了?扯谎的鬼耶!
蔡:早想讲又怕讲瞒到今朝。
柳:我情愿跟我的哥有大做小啊,
蔡:娶一房灭一房天理难饶。
柳:我情愿跟我的哥溪水县到啊,
蔡:名不正言不顺人口如刀。
柳:倘若是哥回家忘却妹了,哥喂,
蔡:我若是忘却冤家妹妹,雷打——雷打火烧!
之后又是什么“妹妹不怕名声丑,生意买卖我也能丢”,又是“要骂你就开口,要打你就伸手”“哥哥你不能走,留下妹妹没活头”……太累心了。蔡鸣凤的演员尽力演得悲伤,但他的不耐烦也表现得相当明显了。
乱糟糟的婚外情,女人盲目和过度的痴情,男人的麻木和现实,是《小辞店》留给我的三个观感。我虽然不愿意重看这部电影,但每当看到许多剧目里脸谱化又不切实际的完美男角时,却又常常想起它。
END
我是作者 - 卿卿在南方。
喜欢写美女、八卦以及一切杂七杂八。
关注我,看更多其他文章。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