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狼人杀是一款典范意义上的政治游戏陷入奇点解读大众文化背后的政治哲学

时间:2023-07-03 23:48:19阅读:3166
人类对地球这个行星的影响业已如此之大,以至于构成了独特的地质学纪元“人类世”,当代政治哲学的任务,就是面向技术“奇点”与生态“奇点”而构建一个“后人类世”的未来。“人类世”的可能性前提,是人类以政治智…
  • 大连电台交通广播主持人徐浩哲

人类对地球这个行星的影响业已如此之大,以至于构成了独特的地质学纪元“人类世”,当代政治哲学的任务,就是面向技术“奇点”与生态“奇点”而构建一个“后人类世”的未来。“人类世”的可能性前提,是人类以政治智慧应治“奇点”而建立起共同体。在“话语政治”与“奇点政治”的辩证法中,尤其是在“生命政治”与“技术政治”的交叉口处,我们如何突破“人类世政治哲学”来构思共同体的未来?本书经由另类的思想史读解来勾勒政治哲学的演化,并以“真实奇点”与“任意奇点”这两条当代欧陆思想中的激进线索为抓手,来探讨如何与“奇点”共存。通过批判性地分析拉康、施特劳斯、科耶夫以及巴迪欧、齐泽克、阿甘本、拉克劳、拉图尔等欧陆思想家的学术洞见,并且深入大众文化的“实验室”(小说、电影、电视剧、桌游、手游……),本书在“人类世”的界槛处探索政治哲学。

《陷入奇点:人类世政治哲学研究》

吴冠军 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

“狼人杀”,是晚近在国内非常热火的一款桌游,其辐射力业已深层次地渗入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中——不单各种“狼人杀”术语早已充斥年轻人日常交流用语和网络语言中,并且在“狼人杀”的基础上已形成了多个爆款综艺节目(如腾讯几十亿流量的《饭局的诱惑》)。

这两年“狼人杀”又迅猛地从线下蔓延到线上,各种手游端成为了新一轮资本追捧的风口(领跑的有《天天狼人杀》《饭局狼人杀》等等)。游戏,向来给学术研究提供出诸种设备精良的“实验室”,尤其是政治哲学研究。那么问题就是:“狼人杀”这款桌游里,是否真的也能解读出政治哲学的思考来呢? 答案,是肯定的。从政治哲学层面来思考“狼人杀”不仅是可能的,并且我要提出:“狼人杀”是一款典范意义上的政治游戏。以下两点丰富地展现出游戏的政治性。

首先,“话语”的使用。“狼人杀”游戏的主要进程,就是在说话的过程中展开——所有的行动者(游戏者)都努力通过自己的话语,来说服和影响别人。亚里士多德提出两个关于人的著名界定:人是“政治的动物”;以及,人是“说话的动物”。动物只有嗓音,而人这种动物能够说话。亚氏强调:正是通过说话,人才形成了“家”(oikos)和“城邦”(polis)。人在城邦(共同体)中的政治生活,使得他/她彻底同动物区别了开来。霍布斯亦强调:一旦缺少“说话”,“人与人之间就既没有国家也没有社会,没有契约也没有和平,人与人就如同狮子与狮子、熊与熊、狼与狼”。 故此,政治,便肇端于说话。话语是政治最根本的向度。

其次,“桌子”的存在。作为桌游,“狼人杀”的游戏过程中,需要一张“桌子”(不管是否有形)。而桌子正是话语空间的政治意象。在桌边,行动者之间建立起了关联,并且桌子使得这个关联是言语性而非暴力性的。也正因为此,阿伦特曾说:人的“世界”,就像“安置在绕其而坐的人们中间的桌子”,“同时关联和隔开人们”。 桌子,使得人只能用话语来进行彼此联结。直到今天,上至联合国下至街道里弄,桌子都是政治场域的核心道具。

上述两个特色,使“狼人杀”具有深层的政治性。但我要进一步提出:“狼人杀”的游戏设置及其游戏形式本身,根本性地映射出了政治共同体的原始结构。我们看到:即便具有“话语使用”与“桌子存在”这两大元素,“狼人杀”却仍然结构性地内嵌暴力——正如“杀”这个字所标识的,在这款游戏中,我们遭遇“死亡政治”(thanatopolitics),遭遇“文明”及其恐怖性“暗层”。玩“狼人杀”,实际上就是进入到政治哲学的最核心深处,近距离窥察隐藏在人类共同体根基处的一组秘密。

——摘自《陷入奇点:人类世政治哲学研究》,商务印书馆出版

作者:吴冠军

编辑:蒋楚婷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