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网络互助平台对比分析「新快报测评6款热卖网络互助产品卖相很吸引长期配置不建议」

时间:2023-06-29 00:05:14阅读:40
“0元加入 极致体验”是真实存在的吗?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允许有实力有条件的互联网平台申请保险兼业代理资质。多位业内人士对新快报记者表示,此次《指导意见》的…

“0元加入 极致体验”是真实存在的吗?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允许有实力有条件的互联网平台申请保险兼业代理资质。多位业内人士对新快报记者表示,此次《指导意见》的公布,对于已经获得保险牌照的互联网平台影响不大,而对于尚未持有保险牌照的网络互助平台的发展将带来新机遇。

新快报记者注意到,自2018年相互宝上线以来,已有滴滴、苏宁、360,美团钱包等5家互联网巨头布局网络互助领域,并且越来越多的网络互助平台将自身定义为公益属性,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宣传理念来吸引目标用户的加入。然而,与此同时,各种对这种网络互助平台的质疑声却也层出不穷。

网络互助平台真的“不赚用户一分钱”、甚至比保险还好用吗?新快报记者在本次报道中选择了6款市场上热销的“大病互助”产品进行测评,以供消费者参考。

■新快报记者 刘威魁

6款网络互助产品测评结果

1

360互助

“最像保险产品”的互助计划 包含猝死保障

网络安全公司360的“360互助”(下称“360互助”)最大的亮点是其保障范围较全,不仅覆盖包含癌症在内的100种重疾、30种轻疾,还包括身故保障(含猝死,享20%的互助金)。相比其他网络互助计划而言,360互助覆盖年龄也比较广,保障年龄覆盖至99周岁,互助金额最高达50万元。

不过,参与用户会面临较大的分摊风险。

360互助引入应用了保险精算方法,以加权方式进行分摊,但未设置年分摊上限,用参与用户的地区身体状况、饮食等各种原因都可能会影响重疾率的上升,用户无法预知项目的实际费用。

值得注意的是,360互助对用户体重有严格要求,不仅限制最近6个月内体重下降5公斤的用户加入,还要求2周岁的用户出生体重不低于2公斤。

360互助平台的管理费并不低,需要收取每期互助金的10%作为管理费用。

2

相互宝

等待期业内最短 仅为90天

支付宝的“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下称“相互宝”)会员数众多,达到8300万,目前每月分摊费用较低;互助范围为100种重大疾病,且有轻度重症保障,保障全面;等待期业内最短,仅为90天。

此外,老年大病互助健康告知相对宽松,三高患者仍可参加。

不过,相互宝的癌症理赔率高达80%以上,分摊费用也越来越高,最新分摊金额达到了1.47元,相比今年1月份,增长近150倍。但相互宝至今没有对2019年之后的分摊费用上限作出承诺。

此外,相互宝还要求加入用户此前未向保险公司提交过单次赔付2万及以上的疾病保险理赔申请,对于这部分保险用户来说,加入相互宝是无法获得互助金的。

3

美团互助

互助金额最高 保障年龄范围最窄小

美团外卖的“美团大病互助计划”(下称“美团互助”)可申领互助金远远高于其它互助平台,最高可申领的互助金达到100万,单次最高为30万,可以实现4次以上的互助金申领;互助范围不仅覆盖了100种常见轻重疾病,且保障病种还在持续增加。

不过,“美团互助”用户覆盖年龄范围小,仅为18-39周岁年轻客户提供大病保证服务;并限制最近6个月内,非健身及减肥之外的原因造成体重下降5公斤的用户加入该互助计划。

4

e互助

3周岁以下不可加入 加入可享终身保障

e互助平台的“抗癌计划”(下称“e互助”)运营时间长达5年,保障年龄覆盖范围广,用户可享受终身保障,保障涵盖所有癌症。相比上述几家流量平台而言,健康要求稍微宽松一些,用户长期(三个月以上)服药控制或手术治疗的时间限定延长为三年内。

不过,e互助的加入年龄稍显严格,只允许3-60周岁的人群加入,加入用户还需要预存30元金额,每人每月需要缴纳1元钱作为管理费,每起互助事件均摊金额上限为3元,分摊金额上限较高,获得最高互助金的等待期较长,最长为361天。

5

轻松互助

老人互助也支持重疾 管理费用较高

轻松互助的“大病互助行动”(下称“轻松互助”)互助范围为成人、老人30种重大疾病,儿童60种重疾,且有低度恶性肿瘤保障,保障较全面,老人互助也支持重疾,比较难得;还有病友互助特色项目。

加入用户需要预存10元(百万终身大病互助行动充值90元),需要缴纳每次充值金额的2%作为管理费,老年用户的等待期较长,为360天。

健康告知严格,如三年内体检存在结果异常,都不能参加。

6

夸克联盟

老人互助75岁之前都可以参加

夸克联盟的“夸克大病互助计划”(下称“夸克联盟”)互助范围60种重疾,且40岁以上中年人的保额相对较高,老人互助75岁之前都可以参加,50种重疾终身受助。

不过,加入“夸克联盟”费用相对较高,用户可以选择预存30元或90元,且其会员数较少,仅为160万,可能会引起运营成本高等问题。

轻度重症不支持互助,健康告知严格,如在6个月内体检结果出现异常的,不可加入互助计划。

■廖木兴/图

消费提示

加入互助计划时,您需要注意什么?

以“小投入”吸引用户加入的网络互助计划,覆盖的疾病范围较广,确实满足不少社会大众的健康需求,但目前来看,其发展还不够成熟稳定,部分平台甚至还将低门槛加入作为宣传噱头。

从产品基本形态看,网络互助计划可分为“事前预存 事后分摊”和“事前无须预存 事后分摊”两种主流模式,能够加入互助计划的对象大多为身体健康的年轻群体,申请互助的保障金额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且用户到达疾病高发的年龄段时会被自动退出,性价比并不高。

此外,监管层已明确互助计划不能与保险以任何形式挂钩或对比,当下也在不断提示互助计划风险,消费者在选择加入时需要仔细辨别。

新快报记者建议,用户若考虑加入互助计划时,主要关注如下4个方面——

●年龄要求

网络互助计划覆盖的疾病范围较广,确实满足不少社会大众的健康需求,但目前来看,其发展还不够成熟稳定。能够加入互助计划的对象大多为身体健康的年轻群体,申请互助的保障金额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且用户到达疾病高发的年龄段时会被自动退出,性价比并不高。建议用户只能将其作为短期保障的配置,不可作为自己完全倚靠的保障长期加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各家互助平台都在介绍页面中强调“互助不是保险”,但与保险产品相似,互助产品对用户的开放年龄及保障年龄都有一定的要求,超过保障年龄后,用户会被强制退出。

●健康要求

以“小投入”吸引用户加入的网络互助计划,对用户设有健康准入门槛,却没有直接拒绝加入的功能;用户加入时,要格外留意平台的健康告知,如果自身的健康状况与产品要求的条件不符合,可能会造成后期无法申请互助金。

为了避免用户带病加入,所有的平台都设立了一定的健康告知要求和观察期,只有在观察期内没有发现患上癌症的用户才能真正成为会员。

●保障范围

作为主打重大疾病救助的产品,重疾部分覆盖的病种和保障金额也值得用户特别关注。

●分摊金额

用户加入互助计划后,需要向平台支付一定的服务费或管理费。除此之外,用户还需要遵循“会员数量越多,分摊金额越低”的分摊原理,来分摊患病会员的救助费用,其最大的潜在风险就是事后确定损失分摊。

从保险原理看,互助计划的风险控制方面的手段是非常有限的,但对得病体的吸引力却是无穷的,“0元加入 极致体验”模式会造成参与方权利/义务关系不对等和较高比例的逆选择人群加入,势必造成非同质风险比例明显偏高,偏离精算假设,为潜在理赔和声誉风险留下隐患。

延伸

选择互助产品还需谨防“霸王条款”

避免陷入理赔纠纷

仅靠协议和承若来约束用户的互助计划,背后也存在不少隐患,大多数时候,参与用户则处于被动状态。大部分平台都提及,如果参与用户人数未达到预期,平台将有权停止互助计划。比如,夸克联盟就设定,当会员数量低于10万人时,将终止互助计划。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此前就有互助平台因会员参与人数不达标而宣告夭折的案例。比如,2016年7月,未来互助由于会员数未达到预期,决定停运,停运时该平台仅运营了一个多月。

新快报记者留意到,互助计划条款中,类似的单方约定的“霸王规定”还真不少,用户不稍加留意则可能陷入理赔付纠纷。比如,e互助在其条款中明确强调用户应及时关注e互助平台的互助事件信息,需自行登录查看账户情况,了解互助流程,认真履行义务;不能以未收到e互助平台的通知为由要求平台承担任何责。

同时,e互助还强调,平台可单方面判断并决定用户是否有违反互助公约或互助计划规则,并对其终止部分或全部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日前e互助平台的会员周某就曾因“申请理赔后,互助保障金迟迟不见踪影”将e互助平台告上法庭,具体情况仍需法院进一步定夺。

此外,e互助还规定,平台有权委托托管银行对互助会员存放于e互助平台上的资金进行管理,但新快报记者查询e互助的经营范围了解到,该互助平台并不具有募集资金的资质;原保监会也曾在《关于涉嫌非法经营保险业务问题的复函》指出网络互助平台以互助计划名义向社会公众收取资金或非法建立资金池涉嫌违规宣传或变相经营保险业务。

对于e互助平台是否具有募集资金的资质,新快报记者向e互助方面发去采访提纲,e互助CEO雨乔并未正面回复,只是回应称:“做好事是义务,但不是债务,托管是我们能够找到用户资金安全的最好措施。”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