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大山的女儿「主创与评论家面对面研讨电视剧大山的女儿」

时间:2023-06-28 23:32:40阅读:4918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人民网北京7月18日电 (刘微)日前,“电视剧《大山的女儿》研讨会”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办,围绕“青年楷模形象的新时代表达”这一主题,与会代表从文本叙事、人物塑造、影像呈现、美学特色等不同…
  • 刘大山,女,1986年12月06日出生,原名刘姗姗,中国大陆知名女艺人。中国新疆人,毕业…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7月18日电 (刘微)日前,“电视剧《大山的女儿》研讨会”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办,围绕“青年楷模形象的新时代表达”这一主题,与会代表从文本叙事、人物塑造、影像呈现、美学特色等不同视角阐释了《大山的女儿》的思想内涵、艺术特征和审美价值,展开了创作与评论之间的对话和碰撞。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认为,《大山的女儿》通过生活化拉近英模人物与观众的距离,通过典型化提升人物思想高度和精神境界,通过大众化激发向英模学习的精神向度,成功搭建了一架精美的梯子。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范宗钗表示,该剧以电视艺术的独特语言、现实主义的真挚笔触,生动再现了青年党员黄文秀的最美青春,为广大党员和青年树立了时代榜样。

在剧中饰演黄文秀的演员杨蓉发言感慨:“对我来说,最难的不是怎么演好文秀,而是怎样努力让自己成为她。进入角色以后,我相信自己就是她。我会因为对家人照顾不够而内疚,也会因为想帮大家过上富裕的日子却被误解而掉泪。可第二天,穿上第一书记的红马甲,带上笑容,依然信心满满继续前行。我希望以这部剧致敬黄文秀,致敬奋战扶贫一线的千万党员干部,激励更多年轻人思考青春的价值,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名誉主席李准认为,该剧主人公黄文秀的艺术形象是崭新的,其时代特征的鲜明性,独特性格的完整性和丰富性,超越了同类和相近题材作品的主人公形象。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表示,该剧最大的成功实际上是做了一个还原,而不是升华,是把崇高、伟大和非凡这些提炼出来的、在英模人物身上升华出来的东西,还原成了平凡、普通和寻常。文艺要有这种还原之功,把升华再还原成生活本来的生态,打通普通观众和英模人物之间的艺术通道。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