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传我们想看的国产魔幻片就算特效上去了也救不了故事的千疮百孔

时间:2023-06-25 19:55:38阅读:2123
前段时间,《悟空传》被泄露了,看过泄露版的观众吐槽演员的演技和特效的瑕疵。但是泄露版估计特效没有完全做好,电影院看完电影的科特哥对特效还是比较惊讶的,不错。但是观众动动脑子,就会知道这个片子是一部烂片…

前段时间,《悟空传》被泄露了,看过泄露版的观众吐槽演员的演技和特效的瑕疵。

但是泄露版估计特效没有完全做好,电影院看完电影的科特哥对特效还是比较惊讶的,不错。

但是观众动动脑子,就会知道这个片子是一部烂片,堆砌特效,也救不了故事的千疮百孔。

不过观众也不是傻子,看看豆瓣的评分就知道了,没有及格!

之前大家看得最多的应该是《悟空传》的预告片吧!

导演郭子健看似将影片中的人物性格都做了相对大的改动,但是就像是外面买的劣质食物,看着不错,吃着就恶心。

不管怎么样,今天科特哥来说说《悟空传》!

《悟空传》

Wukong zhuan

既然叫《悟空传》,那么整个故事的主角应该是悟空这个角色。

但是当你看完整个片子的时候,你会发现电影的呈现出来的男主角有三个,其中两个还是三角恋关系。

呈现给观众的故事太分散,导致每个角色都有点戏份不足,特别是悟空,发掘不深。

其实《悟空传》一开始的落点我还蛮喜欢的,特别小,那就是孙悟空不服天命,向天地诸神发起抗争的故事。

虽然落点小,但是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啊,这其中的起因、经过、结果如果呈现给观众,都不止120分钟的电影。

可惜,电影最后的落点却放在了“爱”上,让我接受不了。

所以,科特哥对于电影的第一个吐槽点,那就是电影的故事。

如果不是文艺片、纪录片,就算是砸钱的商业片,也要有一个好故事吧!

罗伯特.麦基的《故事》中说过一句话:

对于电影观众来说,坐在电影院中,是来体验故事的意义,以及那一感悟伴随而生的强烈的,甚至痛苦的情感刺激,并对着意义的加深而被带入一种情感的极度满足。

《悟空传》既然已经有了60分的打斗戏了,为什么还不用好好的故事为整个影片继续加分,反而用更少的情节来讲故事。

如果故事呈现地不紧凑,光看这些特效有什么意思呢?

现在国内的很多导演,想要拍商业片,就要拿出商业化的成本。

所以邀请的演员全部都是一线二线明星,然后每个人物都有少许的镜头,最后弱化整个故事的讲述。

他们觉得商业片就是观众看明星,商业片就是看完之后观众说一句:哇,原来那个角色是×××演的啊,我都没发现。

其实不是这样的,就算是大家喜欢看的小品,也是需要有一个故事支撑的。

就算是电视上放的30秒的广告,也需要一个故事来告诉你看下去的动力。

说了这么多,如果你去看了《悟空传》一定会承认它的故事实在太薄弱了,而这个薄弱,从电影制作的一开始就该修改。

故事的薄弱最开始的就是编剧的问题,在最初编剧改写的时候,就该有一个好的故事。

就算是小说改编的,编剧也不能在一开始就抓着原作不放,原搬照抄地写完一个剧本。

小说是小说,剧本是剧本,电影需要带的是剧本,而不是小说。

《悟空传》的失败,还在于电影中的爱情。

科特哥就问一句那些看过《悟空传》的观众:你因为电影中的爱情落泪了吗?

没有吧!

不得不承认,所有的观众应该都喜欢看爱情,喜欢看其中的喜怒哀乐。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电影,科幻片、战争片、恐怖片、动作片,爱情不该是这些电影里的主题,更应该像是一座桥梁,架在观众和电影之间。

爱情的出现,爱情的过度,爱情的反转,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在电影中自然而然的样子,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来。

就像《我的少女时代》,一个眼神,一句玩笑,一次旅行,爱情自然就来了。

可是《悟空传》中的爱情,悟空和阿紫的爱情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相爱,我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有了心动。

更别说天蓬的爱情,简直就是这个电影中完全可以抹除的,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吗?没有!

《悟空传》还有让人想不通的是,电影的场面实在不敢恭维。

天机处算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竟然只是一个万丈深渊,好歹万丈深渊也可以设置几万里吧,结果只是一个像我们进博物院大门一样的地方。

天庭读书的地方也算是有仙气的包围吧!

估计是经费不够了,烟也没有,地方也不大,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进入了大宅门的地盘了。

更别说天尊向上级汇报的地方。

不好意思,科特哥老家的大佛寺和这个场景完全一模一样,都不用做特效。

就这种“天”,作为观众实在难以接受。

我们从小到大的“天庭”影视剧中,哪个不是动不动就千军万马的,哪个不是腾云驾雾的。

难道最后悟空驾云还需要经过云的同意吗?我敢保证看过这个镜头的观众一定和科特哥一样,尴尬地笑了,这不是画蛇添足吗?

想要让商业片又叫好又卖座,那首先你就要将商业片拍得不那么商业化。

商业片其实是娱乐片,说白了就是呈现给大家好不好看就可以了。

不管是角色推动故事还是情节推动故事,故事讲好了就好看。

观众作为群体比任何电影制作者都要更高明,尊重观众,虚心讲好故事就可以保证“娱乐性”。

“娱乐性”不是妥协,而是“良心”。千万不要跟观众装深沉。

其次是要真诚,不要为了商业而去商业,最起码场景要让观众接受不是吗?

不要故事没讲完整,电影结束了,只看了两个小时的特技效果,什么也不知道。

那么这样的电影和《小时代》这种粉丝电影有什么区别呢?强调情绪爆发,却毫无逻辑可循。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