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祁连山论坛张立群甘肃应强基础补短板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
张立群认为,甘肃省在地理区位、能源资源、特色农产品和中药材等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也具备一定的科研实力,文旅资源富集。但同时,也存在产业“两头在外”,消费能力不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短板突出等问题,一些领域正在游离“循环中心”,滑向“边缘地带”。
据此,张立群表示,在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带动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的发展基础上,甘肃省要补短板、强基础,积极把握基础设施投资,特别是“两新一重”建设的机遇。
张立群认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甘肃省的一条发展主线,也是一个主要抓手。补短板应该围绕这条主线展开。“既包括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这些硬件设施的短板,也包括体制机制、思想意识这些软环境的短板,都要加快补齐。”
“当前甘肃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8.49%,相较全国63.89%的数据,低15.4个百分点。在新发展格局中,作为最大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以及畅通循环的重要支点,城镇化将推动优质公共服务等资源向城镇聚集,进而提高城镇的承载力、吸引力和吸附力,为解决城乡结构问题提供重要推力。”张立群说。
张立群表示,甘肃省应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进程中,打造西部特色现代城市体系、产业体系,抓紧做好长远规划工作,确定城市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布局。
对此,张立群认为,甘肃应选定一批保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保设施项目,依靠地方政府专项债、预算内投资等资金加快启动,同时积极推进项目建设融资、运营管理模式的相关改革,吸引金融、民间等社会资金大量进入。其中,城市地下管网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高标准污水、垃圾(包括工业三废治理回收)处理体系建设,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等公共服务硬件设施建设以及符合西部生态环保要求的现代化能源体系建设等,都应予以重点考虑。
“疫情对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我国与国际市场的分工合作格局可能发生调整和变化。”张立群表示,及时做好相关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对外开放制度和政策环境完善等方面的工作,抓住相关物流和产业可能的转移契机,也是甘肃省应该考虑的重点之一。
张立群表示,未来甘肃省的经济发展仍存在重要机遇。“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积极扩大内需,加入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行动中来。在行动中贡献甘肃力量,形成甘肃经验,开辟甘肃第二个百年的更好发展前景。”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相关资讯
评论
-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