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夜我给您开过车「那一夜我给你开过车因为酒驾而引出的人生百味」
“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是需要被拯救的人,也都是可以拯救别人的人。只要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会更加美好。”
——电影频道创作部副主任林丽宁评《那一夜,我给你开过车》
田雨,因为饰演了《庆余年》中的王启年,而被观众所熟知。即便他不开口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你,都会引人发笑。所以,当看到田雨是《那一夜,我给你开过车》这部电影的主演时,我错误地以为,这仅仅是一部喜剧片。
《那一夜,我给你开过车》上映于2019年,讲述了一个曾经的大老板、却改行做“黑代驾”的李渤(田雨 饰演),在给夜晚醉酒之人代驾的过程中,上演的一连串啼笑皆非的故事。
找李渤代驾的客人中,有被同伴下药的叛逆富家女;有由于婚姻生活压力而想要出轨的高中女同学;有被躲进后备箱内的妻子跟踪的大老板;有身为金融高管却被嫌弃没有“温度”而被男友甩的“白富美”;有身患癌症、妻子又改嫁他人的颓废诗人;有醉酒后还执意去参加赛车的“富二代”男孩。
每个人虽然表面生活都光鲜亮丽,却都有着各自的人生烦恼。因为李渤的真诚,让那些人们愿意向一个陌生人吐露心声。李渤也用自己的善良和耐心,诙谐和幽默,帮助那些客人重新找到了生活的目标。
6个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客人,展示了人生中,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不同阶段的人生苦闷,伴随着田雨那些“话糙理不糙”的人生哲理,让观众们在笑声中,体会亲情、爱情、家庭、工作、理想、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中受到心灵的启发。
如果认为这部电影只是平铺直叙地讲述男主人公李渤,一天天为不同客人服务的场景,那也就小看这部影片的叙事功力了。这部电影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大胆运用了“穿越”和“时光倒流”的表现形式,让每一个各自独立的小故事互相穿透,从而引出电影的主旨和李渤放弃大老板的身份、成为“黑代驾”的真实原因,让这部现实类题材的电影高潮迭起、引人入胜。
影片一开场, 6个不同性别、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物,同时走出一家夜总会,从而各自延伸出一条故事主线。而李渤这个代驾司机,就是引发这些人“酒后吐真言”的关键人物。
一个代驾、六辆车、六个主人公、六段不同的人生经历,看似需要6个晚上才能诠释的故事,电影却用一个晚上的时间全都叙述清楚了。这得益于影片“子弹式”的拍摄手法。
“子弹式”拍摄手法,全名应该叫“子弹时间”拍摄手法(Bullet time photography),最早出现在《黑客帝国》中,即镜头跟着子弹的发射路线走,最后射中一人。当初《黑客帝国》的摄制组为了制作这一特效,在拍摄现场精准放置了120台照相机,按照预设的时间点,每台相机以平均每秒300帧的速度,逐个按顺序拍照。然后通过电脑处理,得到了360度连贯的动作镜头。
在《那一夜,我给你开过车》这部影片中,代驾司机李渤,每完成一单生意,“子弹式”镜头就以倒叙的方式,将时间倒回到夜总会门口那一幕。这时,李渤好比“穿越时空”,再重新从当时的6个客人中,选择另一个客人,为其代驾,从而向观众讲述另一段人生故事。
当被问到,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子弹式”的拍摄手法时,编剧柳桦解释道:
“世界像一个万花筒,它的每一个瞬间都是漂亮的,但是万花筒随时在变,我不能看到全部的美丽,所以我想用一种方式,把我对美丽的这种贪心表现出来。”
在电影中,每个故事看似各自独立,其发生时间实际上是平行的,所以,在展现一个故事的过程中,会通过李渤的视角,在半路上出现下一个故事的其中一个镜头,既暗示了时空的平行性,也为下一段故事的发生做了很好的铺垫,使得原本各自独立的故事相互交叉、彼此交融。这样的处理手法,既增加了故事情节的魔幻性,也形象地表现了,人生中复杂交错的情感内容。
这部电影的治愈系设计,让人联想到了《深夜食堂》。同样是夜深人静的封闭场景,同样是平凡无奇的芸芸众生,所不同的,就是将故事的讲述地,从深藏在东京巷弄的小食堂,搬到了穿梭在北京城里的私家车上。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离。为了事业、为了家庭、为了生存,大家都忘记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光鲜亮丽的外表和看似丰富多彩的生活下,都隐藏着看不见的定时炸弹,只需要一点点小火星,随时都可以引爆积蓄已久的情绪压力。
家庭生活优渥的21岁叛逆少女——王小兔,虽然表面吃穿不愁,天天和一帮狐朋狗友混迹于各色酒吧和KTV,其实这一切叛逆的行为,都是对身在国外、只顾忙生意的父母的无形控诉。生日当天本想和朋友们庆祝,却被不良少年在酒中下了安眠药,幸亏碰到好心的李渤,在李渤的耐心开导和陪伴下,王小兔终于洗尽铅华,和父母重归于好,她的父母也答应会多留在国内陪伴女儿。
李渤的高中同学许薇薇,名校毕业,人到中年,由于不满丈夫成天的猜忌和家暴,决定出轨暗恋自己的高中同学——“假洋鬼子”于晓泽。幸好遇到了代驾的李渤,将原形毕露、死缠烂打的于晓泽赶下了车。许薇薇告诉李渤,因为孩子,她不会离婚,出轨只是因为不甘心,不甘心优秀的自己为什么会过上这样的生活,想报复自己的丈夫。在李渤的劝说下,许薇薇表示不会再有出轨的念头,好好生活。
年轻漂亮的金融高管——朱晓琳,被男友抛弃,理由竟然是“你有钱,你漂亮,但是你没有温度”。醉酒后的朱晓琳卸下高冷的伪装,向李渤哭诉,她虽然有钱,但是不快乐。她从小到大的人生,都是被父母安排的。她学了8年跳舞,可是,父母却要她学金融,因为可以有钱、有地位。为了释放自己的压抑,在冬天寒冷的马路上,她即兴为李渤跳了一段舞蹈。李渤在第二天早上,带朱晓琳来到一处舞蹈工作室,鼓励她利用下班时间,跳她所热爱的舞蹈,平衡好工作和理想的关系。
编剧和导演特意选择了具有社会代表性的6个小故事,来折射大众的心理问题。或许,每个观影者,都可以从这6个小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困惑和影子。那些有关金钱和欲望、亲情和爱情、事业和家庭、理想和现实、坚持和挣扎,随着夜幕降临,都会浮上我们的心头。
虽然表面上只有6个故事,但是,影片中还暗藏了另外一条故事主线,那就是李渤自己的人生遭遇,这点,直到最后一个故事,才为观众揭开谜底。李渤在劝导别人的同时,也是一个自我修复、自我救赎的过程。他一直生活在对自己的深深自责中,自责自己,因为忙于生意,所以没有时间陪女儿去游乐园,没有时间陪妻子逛街,甚至都不知道女儿穿多大号的鞋。他那个时候,觉得赚钱最重要,认为有钱了,就可以给妻子和女儿更好的物质生活,可是最后才发现,一家人在一起,陪伴才是最重要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
与其说这部电影是在诉说李渤救赎他人,不如说,是导演和编剧,想通过一个代驾司机的视角,来救赎屏幕前,有着同样困惑的观众们。
这部影片看似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是,据导演林晓丽说,这部电影剧本的打磨,花了她三年的时间。为了搜集一手的故事资料,三年多来,林晓丽和创作团队采访了上百位代驾司机,从众多鲜活真实的故事中,浓缩提炼了影片中这六段极具社会代表性的热点故事,来反映现代人常见的生活、工作和情感困境。
在人物设计和情节构思上,许多微小的细节处理,也展现了影片主创人员的良苦用心。
例如,在影片开头,作为代驾司机的李渤,一边抽着烟,一边表情凝重地坐在车水马龙、霓虹闪烁的公路旁边,背景声音,是一个小女孩不停喊着“爸爸,快过来”,“来陪我玩,爸爸”,“爸爸,陪我玩滑板”。这些,无不向观众暗示着,李渤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而李渤在和醉酒客人交谈的时候,不时地会提起自己的“前妻”、“女儿”,让观众以为,他是一个离了婚的男人。
但是,李渤在劝说因为得癌症要跳楼的诗人小丁时,问他:“有孩子吧?”当小丁说“有,十岁”的时候,平时和颜悦色的李渤,突然一反常态,情绪失控地朝他吼道:“我最痛苦的就是我想把我的一切都传承给我孩子,可是我没孩子了,我这事,我才想死呢我!”看到这里,观众就会感到疑惑:他不是有女儿吗?怎么又变成没有孩子了?
直到最后一个小故事中,李渤为了阻止夏小利酒后赛车,将他的车钥匙给丢了。李渤告诉他,他自己就是因为酒后驾车,害死了自己的老婆和孩子。正说着,那边夏小利的同伴,因为酒后飙车而出了车祸,一时浓烟滚滚、火光冲天。这一幕,也将影片推向了高潮。
这个时候,观众才真正理解了,原来,在一系列温暖人心的小故事背后,导演和编剧也是在告诉大家:珍爱生命,拒绝酒驾。这也从侧面烘托出了“代驾”这个职业,在当今社会存在的必要性。
在影片中,李渤经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就是:“你这样做,不会后悔吗?”看似是在问他人,其实也是在反问自己。因为自己当年自己的疏忽,而造成了终身遗憾,即便后悔,也于事无补。所以,他要尽自己的全力,阻止人们去做那些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影片最后,当幸运逃过一劫的夏小利来问李渤,当初执意做“代驾”的初衷时,李渤没有直接正面回答:
“我前几天看了一篇文章,挺有意思。说有一个老作家,带着他的几个学生,去了撒哈拉沙漠,他从一个沙丘上抓起了一把沙子,把这把沙子,撒在另外一个沙丘上,他跟他的学生们说‘我改变了撒哈拉沙漠’。”
李渤接着解释,他做代驾,发现通过和那些酒后吐真言的人聊天,或多或少地改变了他们,所以,他想做那个“改变撒哈拉沙漠”的人。
这部影片的所有主创人员,一定也想通过李渤这个平凡小人物、通过“代驾”这个职业,向社会传递满满的正能量。
我们每一个人,如果都能对周围的人报以友好和善良,倾听他们的心声,适当地给予理解和安慰,就可以避免很多悲剧的发生。日积月累,我们在改变他人心灵深处的那片“撒哈拉沙漠”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最终,大家都能满怀希望的绿洲。
评论
- 评论加载中...